374巴黎和会

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作为它们发动战争的惩罚,战胜国决定对这些战败国施以严厉的制裁,其中既包括领土的割让,也包括战争赔款的支付,战胜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世界表明它们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同时也打算利用这些割让的领土和战争赔款迅速恢复本国遭到战争重创的经济。除了一份必要的和平协议之外,战胜国的政府之间也达成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政治信念,那就是组建一个能够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利用这个国际组织制裁那些试图发动战争或者已经发动战争的国家,保障集体安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战胜国决定在巴黎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这是一次和平的大会,但更是一次决定对战败国进行惩罚的大会,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将最终决定战败国的命运。

出息合会的都是参加了一战的战胜国,当然也包括了中国。和历史上一样,徐天宝派出了以顾维钧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临行前,徐天宝对这些胸中热血激荡的年轻人说道:“我们这次参加巴黎和会,只要的任务是为中国争取权益。至于其他,我们大可以冠冕堂皇一些。现在,德国虽然战败了,但是我没必要落井下石。既然美国政府主张宽大对待战败国,那么,我们就坚决支持美国政府的立场,在发言的时候,诸位务必记住,要尽量的表现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我们支持美国宽带对待战败国,那么既买了美国人的好,也卖了德国人的好。”

顾维钧点了点头

徐天宝又说道:“诸位此去欧洲,诸位除了参加巴黎和会之外,最重要的任务是从战败国搜集人才和技术,根据目前使馆方面传回的消息,柏林、维也纳仍是一片混乱,游行和小规模的武装暴!动仍是此起彼伏,由于失业率非常高,许多有优秀技术的德国人、奥地利人找不到工作。那么,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人请回中国,楚才晋用,利用这些流失的德国人才为中国的工业技术进步做贡献,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中国的工业技术能够与世界顶尖水平比肩。我希望你们认真对待,不放过任何真正的人才。”

说罢徐天宝又让人拿出厚厚一摞文稿,说道:“此行的要点都在其中了,你们路上可以认真看看,但是切记,要记在心里,看完之后立刻销毁。”

顾维钧出门之前,正好熊希龄与周学熙、王永江、梁士诒等人来了。顾维钧和他们寒暄了几句就走了。梁士诒则是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向徐天宝汇报外贸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当繁荣,也正是在战争经济的刺激下,中国的工业才能够取得如此令人惊讶的成就。但是现在,随着欧洲战争的结束,欧洲各国对中国工业制成品的需求立刻降低了。实际上,在战争正式结束之前。出口数据就变得不是非常好看了,数年的残酷战争使欧洲各国都进入了经济萧条,需求下降。

不过,梁士诒却对将来的形式表示看好,他说道:“那些英美大佬们肯定是不甘心咱们的中国货盖过他们的洋货,可现在他们的老百姓穷的要命,有价廉物美的中国货不用,难道还去用贵的本国货?”

熊希龄说道:“我的看法与梁部长一样,百姓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才不会在乎用的哪家货。我建议进一步降低出口关税,乘机抢占英法市场。以前是洋货在我们鼻子底下卖,现在风水轮流转,也该我们威风一下了。”

徐天宝点了点头,问道:“之前说锡良要来北京述职,他到了么?”

熊希龄说道:“前天刚到,今天正打算安排他来述职。”

徐天宝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听说俄国那边红俄军战斗力很强,把白俄军打得丢盔弃甲。恐怕早晚要杀到远东来,蒙古和新疆、东北要早做打算,免得白俄军逃进我们国内祸害地方。”

&&&&&&&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红俄等战败国,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战争结束了,如何分享这些胜利果实呢?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后因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贡献几乎是负的,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各怀鬼胎。英国:希望得到海上霸权,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法国:希望得到欧陆霸权。美国:世界霸权。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每一个国家都会与另两个国家互为对手,而又都能与另两个国家的任意一个联手。

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操纵下进行。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租界;七,关税自由权。

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德国外长穆勒等代表德国签字。对德《凡尔赛和约》由是成立对德国同盟国的和约在巴黎和会结束后另行签署。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警惕态度,并表示支持中国主张。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迫使美国最后放弃了对中国的支持。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不得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列强还秘密拟定了对红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

188描绘蓝图307矛盾的计划48我要垄断272有仇报仇382马王爷三只眼158自建铁路415不一样的二战3101武力镇压378中国军团236采购船只109制药厂424富农出身332意图不明116宣威南洋414镖局送货241第三股势力153借钱432希特勒的绣球239袁段离心298盖棺定论29各有小算盘273有怨报怨352慷他人之慨129暗杀团361我们是来护侨的130回北京23有人要收“保护费”253章太炎做媒369再次护侨65初见盛宣怀2238老盐工64初见盛宣怀195活捉程守箴236采购船只294废了袁世凯142练兵2300徐大总统437犹太战士93口内招工222如影如魅415不一样的二战3241第三股势力240饮冰室178国营农场430波斯交通线378中国军团227培养俄奸57香烟战争3383马王爷三只眼213脚夫头264炮轰哈尔滨53霍元甲旋风244老毛子的麻烦236成立保安队20新的订单161失热河得奉天413不一样的二战1355资源换武器02穿越了259假传信息308萨拉热窝的枪声109制药厂384撒马尔罕清洗11拍卖行160学堂和武器412 反间计和大清洗76疯狂一分钟269买卖城325炸沉若宫丸128姐妹花96新式纺纱机389肢解北极熊57香烟战争3233选举年114宣威南洋287借兵246香烟和通电343自求多福302黄兴归国393辽阳会战198药方?257开始算计了337再一次胜利306取消厘金232蒙疆已定341啃骨头367沙皇出逃267宋教仁被刺436旧事重提130回北京62黄金荣230雪夜开打399辽阳会战9435二虎竞食207豪赌4139烟毒194口外用功238老盐工169左右为难322围殴秋津洲号
188描绘蓝图307矛盾的计划48我要垄断272有仇报仇382马王爷三只眼158自建铁路415不一样的二战3101武力镇压378中国军团236采购船只109制药厂424富农出身332意图不明116宣威南洋414镖局送货241第三股势力153借钱432希特勒的绣球239袁段离心298盖棺定论29各有小算盘273有怨报怨352慷他人之慨129暗杀团361我们是来护侨的130回北京23有人要收“保护费”253章太炎做媒369再次护侨65初见盛宣怀2238老盐工64初见盛宣怀195活捉程守箴236采购船只294废了袁世凯142练兵2300徐大总统437犹太战士93口内招工222如影如魅415不一样的二战3241第三股势力240饮冰室178国营农场430波斯交通线378中国军团227培养俄奸57香烟战争3383马王爷三只眼213脚夫头264炮轰哈尔滨53霍元甲旋风244老毛子的麻烦236成立保安队20新的订单161失热河得奉天413不一样的二战1355资源换武器02穿越了259假传信息308萨拉热窝的枪声109制药厂384撒马尔罕清洗11拍卖行160学堂和武器412 反间计和大清洗76疯狂一分钟269买卖城325炸沉若宫丸128姐妹花96新式纺纱机389肢解北极熊57香烟战争3233选举年114宣威南洋287借兵246香烟和通电343自求多福302黄兴归国393辽阳会战198药方?257开始算计了337再一次胜利306取消厘金232蒙疆已定341啃骨头367沙皇出逃267宋教仁被刺436旧事重提130回北京62黄金荣230雪夜开打399辽阳会战9435二虎竞食207豪赌4139烟毒194口外用功238老盐工169左右为难322围殴秋津洲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