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十五章 祸水西引

bookmark

“朝鲜使臣金避乾见过鲜卑大王!”箕子朝鲜的使者进了大殿,铿锵有力地朝着坐在主坐上的拓拔宏与副坐上的主父偃道。

“朝鲜使者远道而来,所为何事?”拓拔宏并未对金避乾解释自己的身份,反而开口问道。

“下臣此次前来是向请求贵国讨伐燕国,攻取上谷!”金避乾面不改色,缓缓开口。

“哦?”拓拔宏面带异色,看了一眼主父偃,道,“你可知我身旁的这位先生是?”

金避乾文言望去,主父偃一身华服,身份定然不一般,于是开口道:“下臣料想,这位先生应该就是大王的谋主了吧?”

“朝鲜使者果然有见识!”拓拔宏露出了怜悯的笑容,“接下来的事儿,使者便与这位先生讨论吧,本王许久未曾骑马了,那本王先行一步,待本王回来先生禀告本王便是。”

说罢,拓拔宏便快步离开了大帐,头也不回的离去。

“金使者,不知我鲜卑攻燕,有何好处?”主父偃笑眯眯地看着金避乾,仿佛自己真的是鲜卑的谋主一般。

“先生,鲜卑伐燕好处有三,一是可得上谷牧场;二是可得燕国一年财政;三是可以得到周围诸多国家的支持,正所谓......”金避乾开始引经据典,动辄自己的那儒家经典了起来。

主父偃皱了皱眉头,他在齐国的时候可没少受儒家的欺负。

“呵,我鲜卑又怎会不知道你箕子朝鲜打的什么主意?!”主父偃想到这里,态度一下子冷了下来,板着脸开口道,“我鲜卑就算不攻燕国,还可以打孤竹、无终,甚至是你箕子朝鲜,为何要吃力不讨好,偏要打那燕国?”

“今日若是金使者拿不出什么好处,那么请回吧。”主父偃开口,语气冷淡。

“且慢!”金避乾早就知道了鲜卑会是一个态度,于是开口道,“我国愿意拿出三城与粮草一万石换得鲜卑帮助!”

三城与一万石的粮草可以说是箕子朝鲜的极限了,三城不要紧,重要的是一万石的粮草。

近几年来,鲜卑的劫掠重点放在箕子朝鲜方面,因此他们的储备粮并不多,能够动用的拿出了一半来促进本次合盟。

“我鲜卑骑马渔猎,要城池作甚?”主父偃大声呵斥着,“那三城我鲜卑不需要,换做三千石粮食,这次买卖我鲜卑便做了!”

“这...好吧,多谢先生的大恩了。”金避乾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答应了主父偃。

“不过,我鲜卑要求你箕子朝鲜用全力将燕军的部分军队拖延,主动向燕国宣战,可否?”主父偃再次开口。

“好!”金避乾大喜,确定无误后拿着国书便离去,自行走向朝鲜都城王俭城去了。

拓拔宏见金避乾离去后,回到帐中开口问道:“天使,接下来我等真的要打我燕军?”

“当然不能,等收了粮草,我等撤退便是。”主父偃冷笑一声,开口道,“粮草到手后,全部运到上谷粮仓!”

“天使,我鲜卑本部男儿的粮草...”拓拔宏有些犹豫,缓缓开口道,“今年我等未曾劫掠,朝鲜那边的粮草又要交给燕国上邦,我等今年该如何是好?”

“西边儿不是还有个元气大伤的代国么?”主父偃清笑一声,“代国数日前不是被我国两位少将给击败近三万人呢,此刻代国莫不是最好捏的软柿子吗?”

“代国...”拓拔宏思量了一会儿,开口道,“也行,我这边儿先下去准备。”

“等等。”主父偃叫住了拓拔宏,“今时不同往日,我要鲜卑的勇士一举攻破蔚城,拿下代国首都!”

“这...”拓拔宏当然知道攻破一国首都是什么下场,特别这还是中原国度。

“拓拔大王又何必亲自派遣本部兵马呢?”主父偃继续开口道,“大王可别忘了,除了杨大眼,鲜卑军中还有个燕国叛徒邢峦呢,他手下可整整还有一万慕容氏的骑兵呢,如此大好机会,你还在等什么?”

“多谢天使指点,小王告退!”拓拔宏闻言大喜,这正是削弱慕容氏的好机会,当即一口应允,随后主父偃又嘱咐了拓拔宏一段话语并照本宣科的传授了些纵横学派的知识,不一会儿拓拔宏便退下去通知邢峦了。

主父偃的心里其实也在打退堂鼓:这次的计划完全是他临时起意,万一王上不喜...

这次计划主父偃是有深思远虑的,箕子朝鲜、无终国、孤竹国三国联军主父偃略有耳闻,比蓟城那边得到的消息要迅速,因此主父偃主动引诱箕子朝鲜主动出击,且假意告知他们鲜卑为他撑腰,若是箕子朝鲜中计了,那么来日燕军便有了讨伐箕子朝鲜的借口。

至于邢峦掠代的事儿,这很简单,一方面削弱鲜卑中慕容氏的势力,另一方面就是想要让邢峦攻破蔚城,届时燕国再打着复兴代国的旗帜入代,得到代国百姓的支持,兵不血刃拿下代国,顺便在跟邢峦打一架刷刷存在感。

更不用提鲜卑的归降了,鲜卑以如此待遇对待自己,鲜卑定然是真归降。不过一切都不能保证,这支骁勇善战的鲜卑骑兵怕是终身无法在蓟城徘徊了。话归正题,鲜卑归降后,利用拓拔宏的带路歼灭鲜卑,在红山进行设哨点,就是告诉肃慎与契丹:鲜卑被老子灭了,别动手了,我可不是好欺负的。

若是计划顺利,那么燕国多半会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疆域空前宽广,将会一瞬间成为天下前十五疆域的大国。

地广了人自然会比以前多了,人多了兵也多了,届时的燕国在伺机南下,或占据赵地中原称霸、或趁着齐国内乱占据齐国良田,届时霸业可图。

“邢峦,本王领你率领本部进攻代国,十天,本王要看到代王首级!”拓拔宏径直走到邢峦身旁,开口道。

“代国?”邢峦有些意外,“我等本次目标不是燕国么,还有,代王毕竟是中原诸侯,我等为何要杀代王?”

“燕国城高墙坚,我等一连数日都在做无用功,于此其如此,不如趁着这等时机劫掠他国,先把今年粮草凑够再说!”拓拔宏用着草原上的口吻说着。

“至于本王为何要杀代王...这当然是代国内部有人希望代王死了。”拓拔宏按照主父偃教给自己的台词说着,“放心,代国的新王是不会去其他国家告状求援的。”

“好吧,这事儿我做了!”邢峦犹豫再三,最终经受不住代国粮草的诱惑,当日便点了自己的那一万骑兵一路西去,直走代国代郡。

第二十四章 三鹦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国老将黄汉升第二百九十三章 双侯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双雄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双狼(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刘备的算盘第一百三十六章 齐燕会盟第四百一十六章 斗将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十三章 技能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零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百五十九章 诸葛亮下来战书第五十四章 伏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烟渐起第九十二章 恒山之战(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三)第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八十三章 舆论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国大剑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对峙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郸内乱第四十六章 鲜卑南侵(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马踏龙城第一百七十章 攻破涿县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四百零七章 迁都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顿誓破筱商县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烟渐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蓟城风云第四十三章 鲜卑南侵(一)第八十二章 一夫当关(求首订√)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战(一)第九章 策反第三百零二章 主动出击第三百六十六章 临淄之议第七章 郭隗第三百九十八章 国之将亡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临咸阳(三)第二十九章 代燕渔阳之战(四)第四百零四章 项燕之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闵突围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气第五十一章 齐国巨变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则赏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风骤袭第一百二十八章 蓟城商议第二百一十八章 辽东局势第四十章 首杀君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围堵函谷关(上)第一百零九章 长驱直入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战(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战(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闪电伏击战第四百二十章 简单粗暴的李元霸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击之士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临咸阳(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芈八子为质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战(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五十六章 赵国之盾(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二百四十四章 铁骑无双最终章 诸侯毕,四海一第一百零八章 吴汉守勒县第八十一章 黄巾杂骑第三百零九章 进击的项燕(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阳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占历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顿誓破筱商县第四百零七章 迁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骑劫营第二百二十四章 拨乱反正(二)第三章 乾臯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三百零七章 进击的项燕(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国攻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灭韩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临郢都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一百二十八章 蓟城商议第一章 系统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师伐齐第十一章 双宦争权
第二十四章 三鹦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国老将黄汉升第二百九十三章 双侯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双雄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双狼(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刘备的算盘第一百三十六章 齐燕会盟第四百一十六章 斗将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十三章 技能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零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三百五十九章 诸葛亮下来战书第五十四章 伏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烟渐起第九十二章 恒山之战(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三)第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八十三章 舆论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国大剑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对峙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郸内乱第四十六章 鲜卑南侵(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马踏龙城第一百七十章 攻破涿县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四百零七章 迁都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顿誓破筱商县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烟渐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蓟城风云第四十三章 鲜卑南侵(一)第八十二章 一夫当关(求首订√)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战(一)第九章 策反第三百零二章 主动出击第三百六十六章 临淄之议第七章 郭隗第三百九十八章 国之将亡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临咸阳(三)第二十九章 代燕渔阳之战(四)第四百零四章 项燕之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闵突围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气第五十一章 齐国巨变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则赏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风骤袭第一百二十八章 蓟城商议第二百一十八章 辽东局势第四十章 首杀君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围堵函谷关(上)第一百零九章 长驱直入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战(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战(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闪电伏击战第四百二十章 简单粗暴的李元霸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击之士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临咸阳(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芈八子为质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战(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五十六章 赵国之盾(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二百四十四章 铁骑无双最终章 诸侯毕,四海一第一百零八章 吴汉守勒县第八十一章 黄巾杂骑第三百零九章 进击的项燕(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阳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占历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顿誓破筱商县第四百零七章 迁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骑劫营第二百二十四章 拨乱反正(二)第三章 乾臯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三百零七章 进击的项燕(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国攻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灭韩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临郢都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一百二十八章 蓟城商议第一章 系统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师伐齐第十一章 双宦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