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八卦炉炼大圣,牛嚼牡丹
有道是‘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金丹正道,金者,不朽也。丹者,圆满,无缺也。此道怎容有缺,缺则不为正道。
却说齐天大圣仰仗神通欺天,十万天兵奈其不得,玉帝一旨请得真人出山,使大神通降伏齐天大圣。
今番功毕,李天王班师回朝,玉帝遂下旨,以‘刀砍斧剁,雷打火烧’等刑,将齐天大圣剁碎。
时有众天兵领命,捉齐天大圣至斩妖台,绑于降妖柱上,正是‘欺诳今遭刑宪苦’,众天兵以刀砍斧剁,枪刺剑刳,未能伤大圣仙体。
大圣桀骜,缚于降妖柱,见众天兵奈不得他,大笑不止,只道:“我非输在你等手中,乃输在大师兄神通,你等怎能伤我分毫?”
众天兵伤不得,故请来火部众神,以火煨烧,烧不动其仙体。复请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同损不得其仙体一二。教大圣气焰嚣张,怎个惧天界。
众天兵遂回灵霄宝殿复命,言说惊动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道:“谅一猴精,何般本领,处治不得?”
老君奏道:“陛下不知,那猴头吃了蟠桃不知几何,又饮御酒多矣,再盗我那五壶仙丹,有生有熟。猴头得的乃是金丹正道,将诸般吃在肚里,运用火候,锻成一块,仙体如金钢,万般手段伤不得。”
玉帝问道:“如何破仙体?”
老君说道:“不若交与老道,将其放与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得我那丹来,他自身为灰烬也。”
玉帝准奏,令众神擒拿大圣,交与老君,送去八卦炉中。
老君领命,与众神将大圣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候升起。
好大圣,被解开束缚,出不得八卦炉,任是有七十二般变化,在炉中无用也。上顶如天,下钻入地,撼不得,钻不出。
大圣四下张望,认清方位,心中暗道:“好一个八卦炉,幸是昔年拜师时,在藏书地儿,读大师兄著书,那有八卦之说,这八卦方位不同,自有生门,若要活命,须往巽位去。此巽位乃生门,为进出风口,是故有风无火。”
想罢。
大圣将身钻在巽位下,无火烧得他,只是风搅着烟,将大圣一双眼煼红,得个老害眼病,正是‘火眼金晴’。
……
话表下界,真人降伏大圣,与牛魔王离了东胜神洲,此行往南瞻部洲去,正是欲知,真人与牛王缘法何在。
姜缘行于南瞻部洲道上,牛魔王相随其后,二人驾云飞至南瞻部洲,以脚力往上京山所在走去。
路途,二人如路客,日间赶路,夜间如有庙宇人家,便借宿一晚,若无人居处,便作罢赶路。
一日,二人行至一林中,但见此处‘林麓幽深,一林桧柏,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真是个好去处。
姜缘与牛王在此处歇息,欣赏林景。
牛王问道:“老爷,您说,什么是觉悟?”
姜缘席地而坐,无垢自净,他闻说,道:“你怎个问此?”
牛王答道:“昔日随老爷在府里,府中弟子俱嫌恶我,独是那位持扇的弟子未曾,我曾问他修什么门道,他说修个觉悟,我见了此林景,不觉思索,故问老爷。”
姜缘笑道:“那弟子乃是真见,府中少数正果将成者。其所求,乃是觉悟。”
牛王道:“老爷,觉悟是什么?”
姜缘道:“觉悟,觉与悟,乃有区分。悟者,众生以为有不同之处,如凡夫者,悟时是以多有所变,如生死,如情爱,如顺逆,皆有不同之处,所悟亦有所分。”
牛王再问:“老爷,既觉悟有分,觉又为何等?”
姜缘道:“觉者,不可言说,不立文字。觉为一霎,悟为长久之修也。”
牛王似有所得,不再言说。
姜缘赏够林景,正是往上京山去。
牛魔王持定混铁棍,向前开路,尽护法职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姜缘行走,问道:“牛儿,你可曾来此南瞻部洲?”
牛魔王将混铁棍一幌,打散荆棘,笑道:“老爷不知,昔年我亦是个修正道的,四大部洲,何处都曾去得。”
姜缘道:“此番作旧地重游。”
牛魔王道:“正是哩。”
正行至半途,正待过一桥时,忽见有一村落,有汉子正田间耕种,劳作多时。
姜缘见之驻足。
牛王问道:“老爷,怎说?”
姜缘笑道:“那农汉与我有旧,我与农汉有缘法,其前世我见其乃行孝的君子,助其母还阳,怎料今世相见。”
牛王道:“老爷,人死不可复生,今已转生,你识得他,他不识你哩。”
姜缘道:“缘法灭不得,但非今世缘法。其前世时,我功未全,与他做不得师徒。今世他尘心深种,亦做不得师徒。”
牛王道:“你与他说明,他定一心随老爷修行。”
姜缘指定牛王,笑骂道:“若我那般,岂非误人?他家小不理?”
牛王道:“既无今世缘,那便作罢。等来世就是,老爷我等之辈,光阴做不得数。人出生,人成家,人老死,我们不过打个坐哩。”
姜缘道:“且去一观,但见其家中如何。”
牛王摇身一变,成个农家汉子,恐是现真身,唬着他人。
二人走近了。
那耕田的汉子见姜缘仙相有成,慌忙起身,答礼道:“神仙!弟子起手。”
姜缘回礼道:“非神仙也,我等乃是个修行的,云游至此,来讨个茶饭。”
汉子道:“上师请随我来,我一粗汉,锦衣玉食不得,些许茶饭却是有的。”
说罢。
汉子带姜缘与牛王往村中走,待入了一家中院里,只见院里有两个少年人,有个妇人正在忙活,还有个老夫人在旁帮衬。
汉子笑道:“上师,家中拥挤,莫怪,莫怪。”
姜缘走近细细一看,笑道:“你家中几口人?”
汉子答道:“正是五口人。”
姜缘笑着点头。
汉子走入里边,将姜缘与牛王迎进,使妇人奉上茶饭,饭毕,汉子问道:“上师自外来,不知外边如何?早闻战乱多,今时却不知怎地了。”
姜缘答道:“今时三灾较少,但近来隐有所变,恐是一二十载间,多有所乱。”
汉子闻说,道:“只愿我这孩儿平安。”
姜缘笑笑,再问:“不知高姓?”
汉子道:“在下姓李。”
姜缘道:“家中环境可还过得去?”
汉子道:“不遇三灾,自过得去,温饱却足。上师,不知你可有收徒之心?”
姜缘闻说,笑道:“怎地,莫非你欲拜我为师修行不成?”
汉子道:“非也,非也。乃我年少时,常有修行心,怎奈无有缘法,一家老小俱在。今我子将长成,我欲使上师收我子为徒。”
姜缘摇头道:“你不妨问你二子,愿修行否。”
汉子道:“修行乃为其好,怎地不愿?”
姜缘笑而不语,只说让其去问。
李汉子闻声即出,少顷间归来,只是叹息,他说道:“果是不愿,作罢,作罢。不敢劳上师,乃我一家无有福气。”
姜缘笑道:“你有心修行,无有缘法,却无需忧虑,总有时日,你该修行,只望你不失本面目,有那一日的。”
6◇9◇书◇吧
李汉子闻听,不解其意。
姜缘不欲再答,起身离去,牛王紧随其后。
李汉子恍惚,正是起身要追,将门打开,怎还见真人与牛王,不知所去,其跪伏在地,再三叩拜。
……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二载去。
真人与牛王离了李家,凭脚力行在路上,若遇闻道者,他即舍慈悲,指点一二,若无有闻道者,他只管赶路。
二载去,自行南瞻部洲来,穿街走巷,终至上京山下。
姜缘方是行至山下驻足,故地重游,不胜唏嘘。
牛王惊道:“此山我却曾来过。”
姜缘张望牛王,问道:“你何时来过?”
牛王道:“老爷,我早年游历各处,曾来南瞻部洲,见此山有些灵气,在山中一府修行过,多年未来,今时分不清路,见着山中,方是忆起。”
姜缘闻说,心中了然,他知缘法何来,是此牛儿入了玉京山,不知做了何事,与他结缘法,故有他收降之事。
他遂问道:“你入此山,可有作为?”
牛王答道:“不瞒老爷,我在山中,曾见一异宝。”
姜缘问道:“你且说与我听。”
牛王再答道:“老爷,昔年我游历此间,见府外有枯树,那树枯死,再无生机,独是树枝有一花儿绽放,不受四季所害,我觉为异宝,将之吃进肚里。那花儿果为异宝,助长我些许修行,是故我知识此山,此山名为‘上京山’也。”
姜缘笑道:“我道你我缘法何在,竟在此花。”
牛王问道:“老爷怎说?”
姜缘道:“我昔年未成道时,在此山拜师,师父教我使枯树逢春,我悉心照料一树,后那树开花矣。我与师父去往西牛贺洲后,再未至此山,料想有数百近千载矣。本留那树儿助路客一功,倒是落了你的好事。”
牛王闻言亦明,笑道:“食肠大,果生事哩。”
姜缘不语,只与牛王一同上山,待行至上京山昔日洞府,但见洞府积垢飞虫,尘灰遍地,静室里,蛛网牵蒙,床中多鼠粪。
姜缘使牛王同用帚子,将洞府扫净。
待将洞府扫尽,一尘全不染,他出府中,但见那枯树作灰,早不知去何处。
牛王指定枯树所在,道:“那花儿昔日正在此处所结。那花儿味道极好,那时囫囵吞咽下肚,未有尝出滋味,只道香气多。”
姜缘道:“你此正是‘牛嚼牡丹’。”
牛王道:“老爷,此等花儿,可还有?”
姜缘摇头道:“那等花儿,你既知是宝物,你觉尚有?当饭吃哩?此来只为知你我缘法,今已知得,却是该归。我正有疑问,以请教师父。”
牛王答道:“何等疑问?”
姜缘道:“缘法,作何而生。”
牛王道:“此等我却答不得老爷。老爷,我等腾云回去,亦作行走归去?”
姜缘张望西牛贺洲所在,说道:“腾云便是。”
说罢。
二人同是驾云,往西牛贺洲而去。
……
不消多时。
二人同归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牛王归家,往静室去。
姜缘则行入瑶台后小道,至祖师静室前。但见祖师室门半开。
真人行入静室,拜礼参见,道:“师父,弟子归矣。”
祖师道:“童儿,事毕否?”
姜缘道:“师父,事毕多时,悟空师弟已交与天界,弟子今自南瞻部洲归来。”
祖师笑道:“可知与那牛儿缘法如何?”
姜缘答道:“却是知悉,乃是昔日上京山,弟子所种那树儿结成的花朵,教此牛吃去。”
祖师道:“今见你来,心有所惑,可将不解与我说道。”
姜缘道:“师父,弟子于‘缘法’有所不明。弟子曾知有一凡夫与弟子有些缘法,然其缘法非在今时,弟子今往南瞻部洲,复见其转生,亦缘法不在今时,弟子却不知,此缘法,作何而生?”
祖师自蒲团站起,笑道:“童儿,万般缘法,皆有定数,有所不同,如那牛儿作你护法神,盖因其吃你所种之花,得了好处。若是师徒缘法,得之不易,多是数世方修得一缘法,以拜入门下,正如你诸师弟,你怎知其缘法,乃今世所得?”
姜缘恍然,问道:“师父,弟子与师父之缘法,亦多世修来?”
祖师道:“是或不是,你今时成道,却无大碍。”
姜缘遂拜服,不再多问。
祖师行至童儿近前,说道:“童儿,你今归来,当传你一神通妙法,此妙法,难修,难学,非我教你,你今时可愿学之?”
姜缘闻说,再是拜礼道:“师父,弟子愿学也,望师父大舍慈悲,传我神通妙法,弟子永不敢忘。”
祖师将童儿扶起,说道:“此神通非我教你,乃另有缘法,使你学此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