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天禄阁中

“局势,朕自然也是清楚的。”

“只是,于朕而言,这一场迟来的棋局当中,唯一的变数,或者说一定会出现的变数,就是匈奴,抑或越彝。”

“若是抽调边军,令边塞不稳,叫他们趁机进了帝国境内,那于百姓而言,便是一场天灾。”

“故,边军绝对不可动!”刘启依旧是低着头,目光也不曾从帛书上离开。

“边军,绝对不能动!”一言才落,刘启紧接着又重复了一声。

“陛下圣明。”见刘启态度强硬,袁盎也是低下头颅,不在劝谏。

“既然如此的话,不若再退一步,令驻守黄河的大军后撤,以拱卫长安?”又深思片刻,袁盎便再次有了提议。

“黄河虽是天险,但五万大军想要守住黄河一线,却是远远不够。”

“若是强令他们驻守黄河的话,那等到逆军过河的时候,这五万大军,会全军尽没。”

“若是见事不可为,大军后撤的话,或能保住这五万大军——敢于对战十倍之军,纵然是有着黄河天险作为依仗,这五万大军,也堪称是当世精锐了,就此折损的话,实在可惜。”

“但若是大军见机而退的话,在保住这五万大军的同时,陛下手中的力量,也能多出来几分。”

“转圜的余地,也是更大。”

“而且……”袁盎犹豫了一下。

刘启自然也是明白袁盎犹豫不曾说出来的话——他在担心,叛军屠城。

军队,从来都是暴戾的代名词,一支军队,随着征战的时间,军队当中,累计起来的戾气,会越来越重,到最后,在这些戾气的影响下,营啸、叛乱等等事端,自然是随之而生。

尤其是当大军针对某个目标,久攻不下的时候,就如此时的黄河天险。

自古以来,每有坚城天险,久攻不下的时候,率军之将,往往就会以屠城为激励,以宣泄大军心中的戾气。

在黄河的另一面,七王叛军的军势,可谓是如秋风扫落叶,再加上袁盎的命令,各处的郡城县府,在七王兵锋之前,几乎都是一鼓而下。

而在这过程当中,大军必然就积攒下来了无穷无尽的骄矜之气,若是攻势顺利,那这骄矜之气,便会化作百战百胜,无可抵御的锐气,而那个时候,天下就真的是到了易主的时候。

但剑有双刃,伤人伤己,若是大军攻势被阻的话,那这骄矜之气,必然如潮起潮落一般,跌落下来,转而化作大军内部的恣睢戾气,这恣睢戾气,意味着完全不可控,而一支大军,若是被埋下了不可控的种子,那这一支大军,或许从此以后,都不可能登顶世间之精锐。

而这,也正是在大战初起的时候,袁盎就抽调走了各地卫所的大军,退守黄河,几乎是将黄河以北拱手想让的原因——兵者,凶器也,凶器出鞘,必以无穷骨血开封,方能有问鼎之机。

然而,七国的叛军,却没有这个机会——当七国凶器出鞘的时候,满目望去,却完全看不到有敌手的存在,自然,这凶器也就无法开封。

但偏偏,这未曾开封的凶器,在袁盎的蓄意引导之下,却是养出了无穷的骄矜之气来。

而在黄河之畔,又有大军以少敌多,将七国大军的骄矜之气,拦腰截断。

这几乎是要从根本上,断绝七国大军成就精锐的可能性。

——炎汉的建立,既没有利益的交换,也没有无奈的妥协,帝国的威名,都是用无数的大军杀出来的,用无数敌人的血肉染出来的,再加上边患未息,若是七国大军不够精锐,军势不够雄浑的话,那纵然是他们围困了长安城,也不可能取帝位而代之。

炎汉以军势立国,历经六代,还从来没有过哪一代帝王在位的时候,国内军事虚浮的情况。

一旦七国叛军不能表现以横压天下,席卷一切的气魄,以无穷的血肉厮杀来给其他人以足够的信心,那绝对不会有其他的人,支持七国当中,有人取帝位而代之。

这,算是袁盎这当朝太尉,为皇帝刘启做的最后的打算。

“太尉这么做,只怕群臣,又要闹将起来了。”刘启稍稍抬了一下双眼,目光当中,隐有阴翳之色。

帝王五百朝,这也就意味着,帝国当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昏聩之君——五百年的时间,

这帝王玩心再如何的大,心思再如何的不靠谱,但只要这帝王不是彻头彻尾无可救药的蠢货,那就绝对不可能成为昏聩之君。

玩心大,不爱管事?那又如何?给你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总能够抹平心性了吧?

就算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孩,五十年间时间,都能成长为真正的,胸有丘壑,不可捉摸的存在,更何况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帝位的传承者?

至于说会不会有所谓的权臣欺上瞒下,文武百官合力欺瞒皇帝,开什么玩笑!

帝王五百朝,五百年的时间,足够这皇帝送走二十轮的官吏更迭了,只要有一人愿意亲近皇帝,那皇帝的耳目,就绝对不可能被鼻塞,更何况,就算是每一代的官员,说团结一心,但皇帝还有众神,以及万灵山为倚靠。

五百年的时间,足够令一个帝王精通文武,是以,刘启当然也是熟知兵事的,故而,他自然也知晓,如今的局面,袁盎这不争一时之长短的举措,才是正确且有效的。

但问题在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并非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也并非是每一个人都入袁盎这般,全心全力的为帝国打算。

刘启可以肯定,一旦是袁盎在朝堂上提出了这举措,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必然是群起而攻。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大军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帝国用命的,五万大军退守黄河天堑,将黄河以北拱手相让,已经是令文武百官们,怨声载道,认为是伤了朝廷颜面。

若是此时,这五万大军在弃守黄河天堑的话,朝中的喧哗,可想而知。

要知道,就算是在现在,朝中都已经有官员提出来,要到军中问责放弃黄河以北之罪过的提议,而这提议,在朝堂上,还颇有市场。

“他们也就只能闹一闹而已。”袁盎摇着头,对朝堂上的绝大部分的官员,他也是觉得相当的无奈,这些官员们,都算得上是经世之才,出来这一次的战乱之外,朝堂上所有的事,无论大小,以及这些官吏们的本职工作,这些官员们,都是做的井井有条,没有出过丝毫的乱子来,是以,如今君臣二人想要杀鸡骇猴,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

“只是苦了袁卿了。”刘启终于是将手中的主笔放到了一边,目光,也是落到了袁盎的身上,无论是他还是袁盎本人,都很清楚,一旦他们今日所说的东西,在朝堂上提出来,那这位太尉所承受的压力,可谓是无穷无尽。

“国事为重,老臣甘之如饴。”袁盎缓缓的出声道,“不过,若是想要既能够最大限度的阻碍逆军的军势,又能够即是撤退的话,只怕还是要老臣亲自走上一早才行。”

“否则的话,老臣自己都不放心。”

“不过老臣年事以高,战乱奔波之下,或许一去,就难以回来了,陛下以后,要自己保证了。”

“还请陛下以后,切莫再置一时之气,行削藩策一般的鲁莽之事。”袁盎缓缓的起身,做着自己最后的劝谏。

黄河天堑破开,大军撤退,那无论是为了保证朝廷的颜面,还是为了保证大军的战意不至于彻底崩溃,大军,都不可能全头全尾的撤至长安——而能够以最小的伤亡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同时,又能保证大军士气不散,那战死的最佳人选,无疑就是袁盎这位当朝太尉!

是以,在提出这个提议来的时候,袁盎的心中,就已经是有了决死之心。

“袁卿……”刘启站起身来,而这个时候,刘启才是陡然发现,这位名义上执掌国内军势,帝国所有大军名义上的最高的统帅,已经是满脸的皱纹,脊背,也已经有了稍稍的弯曲,老态尽显。

第五十二章 定局第三十六章 通幽第一百七十二章 迥异的星辰第二百五十八章 城隍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长河的尽头,混沌当中的身影第四百一十五章 朔方城中的灯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孙说风羽第四百二十三章 逆转的局势第三百二十四章 战争 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一章 万灵山,人妖混居之地 上第一百九十章 暗流第三百零四章 天雷地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心术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蒙雾中说书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玄绝之疑第三百零六章 生死一线间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安侯,都城隍第二百七十九章 弑神兵 上第十四章 猎人与猎物第三百一十六章 宣室殿争第十四章 猎人与猎物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自生疑第九十五章 开端第二百一十五章 请诛晁错第三百四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胎,凝魂第三百四十八章 说剑第二百二十七章 定星盘,寻觅荒蛮第四百二十一章 甘泉宫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晁错之请第一百二十四章 得失胜负第四十四章 剑与弓,生死一瞬第三百七十三章 因势利导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蒙雾中说书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逆转的局势第九十三章 欲念成海,焚香为灰第二十章 离开第八十八章 练气小成,十二正经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孙说风羽第三百四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与符第二百五十九章 暗影第八十章 来由第三百五十章 会合第三百九十二章 刘云古第三百八十四章 地动第二百七十五章 通透心思第六十三章 前兆第三百二十一章 战争 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再落子第一百零六章 印记第二百二十八章 踪迹第二百零七章 水狱,天师府邓明通第四章 不期第一百五十五章 胜负,朝堂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乱世将至第二百二十六章 呼风唤雨,帝国实力第七十九章 大河城第四十一章 飨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入营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命天数第九十二章 群妖乱舞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蒙雾中说书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开始的棋局第十二章 猎杀第二百四十九章 兵刃的区别第六十三章 前兆一百二十九章 天门孕血藏神法第五十八章 千年大限第二百八十九章 荒蛮之初祖第三百三十一章 黄河之畔第二百四十二章 阴霾第一百二十章 天门法,藏形术第三百五十章 会合第四百一十二章第四十八章 新一轮的猎杀第三百九十章 天地更易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剑之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液当中的轮转循环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液当中的轮转循环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黄河封冻第一百九十九章 灞水之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终抉择第三百八十五章 棋分黑白,子落纵横第三百章 疾风骤雨第四十五章 公冶第三百七十一章 炼神,还虚第一百九十六章 蓝田散修第二百一十五章 请诛晁错第一百四十五章 敌友 下第六十七章 杀阵横空,来势汹汹第三百九十一章 归途杳杳第四百三十三章 进宫第二百九十七章 陡然偏转的局势第五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云泽乡第二百零九章 水狱酷刑
第五十二章 定局第三十六章 通幽第一百七十二章 迥异的星辰第二百五十八章 城隍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长河的尽头,混沌当中的身影第四百一十五章 朔方城中的灯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孙说风羽第四百二十三章 逆转的局势第三百二十四章 战争 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十一章 万灵山,人妖混居之地 上第一百九十章 暗流第三百零四章 天雷地火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心术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蒙雾中说书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玄绝之疑第三百零六章 生死一线间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安侯,都城隍第二百七十九章 弑神兵 上第十四章 猎人与猎物第三百一十六章 宣室殿争第十四章 猎人与猎物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自生疑第九十五章 开端第二百一十五章 请诛晁错第三百四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胎,凝魂第三百四十八章 说剑第二百二十七章 定星盘,寻觅荒蛮第四百二十一章 甘泉宫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晁错之请第一百二十四章 得失胜负第四十四章 剑与弓,生死一瞬第三百七十三章 因势利导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蒙雾中说书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逆转的局势第九十三章 欲念成海,焚香为灰第二十章 离开第八十八章 练气小成,十二正经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孙说风羽第三百四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与符第二百五十九章 暗影第八十章 来由第三百五十章 会合第三百九十二章 刘云古第三百八十四章 地动第二百七十五章 通透心思第六十三章 前兆第三百二十一章 战争 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再落子第一百零六章 印记第二百二十八章 踪迹第二百零七章 水狱,天师府邓明通第四章 不期第一百五十五章 胜负,朝堂 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乱世将至第二百二十六章 呼风唤雨,帝国实力第七十九章 大河城第四十一章 飨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入营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命天数第九十二章 群妖乱舞第二百八十三章 迷蒙雾中说书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开始的棋局第十二章 猎杀第二百四十九章 兵刃的区别第六十三章 前兆一百二十九章 天门孕血藏神法第五十八章 千年大限第二百八十九章 荒蛮之初祖第三百三十一章 黄河之畔第二百四十二章 阴霾第一百二十章 天门法,藏形术第三百五十章 会合第四百一十二章第四十八章 新一轮的猎杀第三百九十章 天地更易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剑之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液当中的轮转循环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液当中的轮转循环第二百八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黄河封冻第一百九十九章 灞水之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终抉择第三百八十五章 棋分黑白,子落纵横第三百章 疾风骤雨第四十五章 公冶第三百七十一章 炼神,还虚第一百九十六章 蓝田散修第二百一十五章 请诛晁错第一百四十五章 敌友 下第六十七章 杀阵横空,来势汹汹第三百九十一章 归途杳杳第四百三十三章 进宫第二百九十七章 陡然偏转的局势第五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云泽乡第二百零九章 水狱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