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绵州巴歌

话分两头。

列位看官,请允许在下回过头来,聊一聊朱智涵。

却说朱智涵在武当山,拜李真人为师,每天闻鸡起舞,披星戴月,潜心练功一年多,逐步掌握了武当龙门和松溪派功夫。

一天早晨,他向李真人告别,准备离开武当山,去四川安葬师父的灵发。

李真人道:

“徒儿啊,武当派的内家功夫你已悉数掌握,望你牢记祖师真言,切不可恃技欺弱。

功夫无止境,你可自己摸索,将它不断发扬光大。”

朱智涵双膝下地长跪李真人,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武当山。

他从均州坐船,经汉水,转长江,再入岷江,到达四川首府成都。

朱智涵首先要做的,是去青城山看望嫦娥妹妹。然后邀她一起去大镇,安葬无为师父的灵发。

打定主意后,朱智涵乘马车到达青城山下。走进山门后,沿小路步行上山。

打听了几个道观,最后在丈人峰下的建福宫里,找到了已是“妙音”道姑的许嫦娥。

许嫦娥与师兄一别四年多,今日重逢格外高兴。

她告诉师兄,自己在建福宫入了道,得道号“妙音”。

妙音每天在“青城天下幽”的人间仙境中,修炼张天师的正一道,过得也还自在。

朱智涵将两人从杭州分别后,自己在南方几省拜访名师学艺的经历,向妙音简单摆谈了一阵。

然后邀请她一起去安葬师父的灵发,妙音欣然同意。

那天,朱智涵与妙音走到灌县城,雇了一辆马车,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

穿过成都平原,在金堂县的赵镇下车。

吃过午饭,再向东北步行四五里,前面就是高耸如云的龙泉山脉。

朱智涵和妙音跟着一群挑夫,从之字形的山路一步步盘旋上山。

拐了几十道弯,两人艰难地爬上了山顶,在三王庙稍稍歇息一阵。

过了三王庙,朱智涵和妙音慢慢走下龙泉山,进入中江县地界。

山脚下的中江县,属于川北的丘陵地带,与成都平原仅一山之隔,却是另一个世界。

一眼望去,处处是绿水青山,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

山沟里一个巨大的圆形筒车,随着水流转动,吱吱呀呀地在唱歌。

绿竹掩映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鸡鸣犬吠,仿如世外桃源。

不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歌声,朱智涵抬眼细看,见一群天真幼稚的孩童在唱儿歌。

豆子山,打瓦鼓。

阳平关,撒白雨。

白雨下,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妙音听罢,对朱智涵道:“这个儿歌太好听了!”

朱智涵觉得歌谣朗朗上口,语言朴素,想象力丰富,便走过去问小孩:

“小朋友,你们唱的什么歌呀?”

“绵州巴歌。”

小孩望了望朱智涵和妙音,齐声答道。

一位在地里除草的白发老人,听朱智涵二人是外地口音,解释道:

“绵州巴歌是传唱于四川罗江和玄武一带的古老民歌。

中江县古称玄武县,凯江流经罗江县与玄武县,所以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二人谢过老人,向前走了约半个时辰,远远望见了兴隆镇。

妙音告诉朱智涵,廖春雷的家在镇上。朱智涵决定先去廖春雷家,准备邀他一同去大镇。

二人进场镇后,问了几个乡民,在“兄弟茶馆”找到了廖春雷。

廖春雷开的茶馆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一楼的茶客大多是附近的市民、过往的挑夫、工匠和小生意人等。

二楼全是“雅座”,是商人或帮会联谊的场所。

廖春雷见妙音和朱智涵到来,喜出望外,急忙请进二楼包厢,一起喝茶叙旧。

妙音问廖春雷怎么开起了茶馆?

廖春雷告诉两位老朋友,四川红灯教起义被清廷镇压后,他和一些教民加入了反清兴汉的哥老会组织,秘密开展活动。

他以开“兄弟茶馆”作为掩护,在二楼秘密设立了哥老会的“义字”堂口。

不到半年时间,在兴隆镇及周边发展了一百多名袍哥兄弟。

廖春雷担任了“义字堂”舵把子大爷,按照哥老会“内八堂”和“外八堂”制度,严格管理袍哥堂口,积极谋划反清起义。

正闲谈间,张门师兄吴开弟来访,廖春雷将吴开弟介绍给朱智涵和妙音认识。

原来,吴开弟和廖春雷都是“蛤蟆神枪”张玉麟的徒弟。

吴开弟十四岁进入张玉麟家做佣工,由于勤快好学,深得张家人的喜欢。

后来张玉麟收吴开弟为徒,亲授“蛤蟆神枪”绝技。

有一次,吴开弟在田间放牛,邻居家的牛跑过来打架。

两条牛斗红了眼,越打越凶,吴开弟用牛鞭根本驱赶不开。

眼见自家的牛被邻家的牛按压在田埂上,随时有被顶死的危险。

吴开弟急了,大吼一声,冲到两条斗牛面前,双手抱住邻家的牛头,用力将其头扭转过来,再强行将两条斗牛分开。

吴开弟通过十几年的勤学苦练,琢磨出一套得心应手的套路。

与人交手时振臂作声,气从鼻窍喷出,如猛虎吐涎。

加上行动敏捷,疾若闪电,少有敌手,其技法称为“野猫背鸡”。

当年英法入侵我国北方时,清廷重新启用雷正绾。

他派儿子雷春廷回乡招兵,吴开弟毅然入伍成为雷家军。

雷正绾的卫队长战死后,军中以武功选拔卫队长。

吴开弟凭“蛤蟆神枪”绝技,取得马战第一名的成绩。

又以青龙掌法,取得拳术第一名的战绩,因此被提升为雷正绾的卫队长。

吴开弟跟随雷正绾驰卫京畿,抗击英法等外国入侵者。

十四年后,雷正绾病死,吴开弟将其送回中江老家安葬,自己也回到中江县的魁山坝老家娶妻养子。

朱教玉和吴开弟曾先后追随提督雷正绾从军陕甘,吴开弟常常听雷正绾夸赞朱教玉的武功和人品。

因此,他对无为子朱教玉非常敬慕。

听说大家要去安葬这位传奇大侠,吴开弟表示一定要同去。

次日上午,廖春雷叫来两架马车,四人一起乘车去大镇。

兴隆离大镇四十来里山路,约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廖春雷问明去无为子老家的路,四人沿羊肠小路步行到葡萄沟。

щшш▪ttka n▪Сo 先找到朱教玉的祖屋,向主人说明来意,朱家老小非常高兴,安排四人先住下来。

廖春雷找人买来上好的木料,做成黑漆大棺材。

朱智涵和妙音担任法师,在朱家祖屋搭起灵堂,给师父做了七天道场。

朱智涵在无为子的父母墓旁边,请风水先生选好藏风聚气的穴位。

择吉日将无为道长的灵发,热热闹闹地安葬了。

终于安葬了无为道长的灵发,朱智涵感觉一身轻松。

他将身上的金银财物,全部送给朱家老小后,嘱咐他们看护好无为师父的坟墓。

朱智涵打算去县城的玄武观,探访师父当年学武功的秘密。

吴开弟的家在县城郊外,离玄武观很近,他带大家先到自己家里住下。

次日上午,吴开弟带大家来到县城的东河边。

从山脚下顺小路往山上爬,登上县城最高峰——玄武山的魁山顶,极目四望县城风光。

玄武山一边山势蜿蜒像一条长蛇,另一边山头隆起如龟状。

龟蛇纠缠,浑然一体。玄武观就高高耸立在那龟形灵峰之上,道观因山得名。

城北和城南的山顶,各有一座高高耸立的古塔,南北互为照应,相映成趣。

清澈平静的东河,自东北流向东南,从玄武山脚下蜿蜒流过。

波光粼粼的凯江在城西转了个大弯,绕城向南缓缓流去。

两江在前方合二为一,县城就夹在东河与凯江之间。

朱智涵看罢县城风光,不禁怦然心动。赞叹道:

“你们看,这里的城池、南北塔、玄武山和两江曲水天然雅成,真是一幅优美、和谐、淡雅的天然图画呀。”

众人齐声赞同。

四人从山顶沿小路下来,走近玄武观。

道观山门为石结构牌楼,门上一副对联映入大家眼帘:

游览据高峰,听两派江流,东河水汇西河水

登临来胜地,看四周山色,南塔云联北塔云

朱智涵兴致勃勃地进入玄武观山门,殿前有块南宋嘉定年间的画像碑,碑上雕刻的真武大帝披发按剑,脚踩龟蛇,神态飘逸。

朱智涵和妙音见了真武大帝画像,连忙叩拜。

玄武观依山而建,呈复合四合院布局,殿宇雄伟,肃穆庄严。

正殿是三清殿,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飞檐翘角,留有唐代建筑遗风。

前殿为真武殿,后殿为玉皇殿,两侧为左右厢房、望楼及亭阁等建筑。

观内仙乐飘飘,香火不绝。

诵经声音和南塔风铃的“叮当”声音糅合在一起,像一首绝妙的交响乐在空中久久回荡。

朱智涵对玄武观赞不绝口,他已深深爱上了这座古道观。

决定结束漂泊的生活,潜心在此修道。他走进三清殿,拜会玄武观的住持明镜道长。

道长听说他是朱教玉的徒弟,非常热情。带着朱智涵等人从三大殿,禅房到厢房一一做了介绍。

参观完道观后,朱智涵向明镜道长提出想入玄武观修道,明镜道长大喜道:

“无为子的弟子来玄武观修道,欢迎!欢迎!”

明镜道长择了个吉日,为朱智涵举办了入玄武观修道的仪式。妙音、廖春雷和吴开弟一起来道贺。

朱智涵自此脱去俗装,穿上青布道袍,恢复了“智涵”道号,被人尊称为“智涵子”。

智涵子送别廖春雷、妙音和吴开弟后,每天在玄武观诵经悟道,练功习武,悠然自得。

智涵子一有空闲,总爱到玄武山的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仔细地察看,像在寻找什么隐藏的东西。

在玄武观下面的山腰上,他发现了几个盗洞,但都是旧洞。

智涵子时刻注视着,道观及周围的动静。

第25章 玄武宝剑第134章 擒贼先擒王第87章 画像石棺第50章 神秘镖队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17章 普照寺之谜第17章 驱火牛阵第58章 怒打彭公子第64章 血染龙潭寺第117章 普照寺之谜第47章 岳庙遇袭第77章 三箭退贼第134章 擒贼先擒王第74章 “抓盗宝贼啊!”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154章 活捉傅荣华第52章 蓼叶村誓师第104章 石牛对石鼓第68章 二品大员毙命第124章 “盗宝贼,哪里走!”第10章 住持之争第30章 埋金二十万第50章 神秘镖队第40章 两个蒙面人第90章 货船喋血第11章 千山头庙会第77章 三箭退贼第121章 虎瞰江滩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04章 石牛对石鼓第65章 三封密信第61章 洞庭双龙第160章 成渝之争第84章 “望闻问切”第32章 英俊书生第56章 梅山拳师第80章 青羊宫打擂第138章 十三妹与王三娘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第29章 藏宝图第50章 神秘镖队第126章 白猿剑法第110章 一打玉女寨第89章 “锦江春”会馆第132章 舌战赵屠夫第152章 会馆密室第49章 遍访名师第126章 白猿剑法第76章 叫花子与独眼龙第20章 行刺武威第7章  玄武观第157章 二打总督府第124章 “盗宝贼,哪里走!”第33章 争夺饷银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19章 金银萃山薮第31章 彝区奇遇第102章 神秘小两口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3章 雌雄首乌第107 “谈天说地”第126章 白猿剑法第89章 “锦江春”会馆第11章 千山头庙会第89章 “锦江春”会馆第71章  来去无牵挂第72章 廖幺妹来了!第12章 两个中学生第13章 雌雄首乌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70章 火烧石笋场第99章 破“五行阵”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第105章 锦江掘宝第135章 成都血案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41章 郝家坡金库第27章 大西王藏宝第27章 大西王藏宝第91章 袍哥“开香堂”第54章 观音下凡第83章 “聚珍阁”之谜第91章 袍哥“开香堂”第82章 二水口内藏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25章 舍身跳崖第13章 雌雄首乌第78章 拜师“无敌手”第31章 彝区奇遇第149章 成都兵变第15章 天下第一坛第106章 藏金何处?第59章 神秘客人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67章 八面埋伏第51章 无敌手第102章 神秘小两口第57章 少女失踪
第25章 玄武宝剑第134章 擒贼先擒王第87章 画像石棺第50章 神秘镖队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17章 普照寺之谜第17章 驱火牛阵第58章 怒打彭公子第64章 血染龙潭寺第117章 普照寺之谜第47章 岳庙遇袭第77章 三箭退贼第134章 擒贼先擒王第74章 “抓盗宝贼啊!”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154章 活捉傅荣华第52章 蓼叶村誓师第104章 石牛对石鼓第68章 二品大员毙命第124章 “盗宝贼,哪里走!”第10章 住持之争第30章 埋金二十万第50章 神秘镖队第40章 两个蒙面人第90章 货船喋血第11章 千山头庙会第77章 三箭退贼第121章 虎瞰江滩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04章 石牛对石鼓第65章 三封密信第61章 洞庭双龙第160章 成渝之争第84章 “望闻问切”第32章 英俊书生第56章 梅山拳师第80章 青羊宫打擂第138章 十三妹与王三娘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第29章 藏宝图第50章 神秘镖队第126章 白猿剑法第110章 一打玉女寨第89章 “锦江春”会馆第132章 舌战赵屠夫第152章 会馆密室第49章 遍访名师第126章 白猿剑法第76章 叫花子与独眼龙第20章 行刺武威第7章  玄武观第157章 二打总督府第124章 “盗宝贼,哪里走!”第33章 争夺饷银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19章 金银萃山薮第31章 彝区奇遇第102章 神秘小两口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3章 雌雄首乌第107 “谈天说地”第126章 白猿剑法第89章 “锦江春”会馆第11章 千山头庙会第89章 “锦江春”会馆第71章  来去无牵挂第72章 廖幺妹来了!第12章 两个中学生第13章 雌雄首乌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70章 火烧石笋场第99章 破“五行阵”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第105章 锦江掘宝第135章 成都血案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41章 郝家坡金库第27章 大西王藏宝第27章 大西王藏宝第91章 袍哥“开香堂”第54章 观音下凡第83章 “聚珍阁”之谜第91章 袍哥“开香堂”第82章 二水口内藏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25章 舍身跳崖第13章 雌雄首乌第78章 拜师“无敌手”第31章 彝区奇遇第149章 成都兵变第15章 天下第一坛第106章 藏金何处?第59章 神秘客人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67章 八面埋伏第51章 无敌手第102章 神秘小两口第57章 少女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