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万众期待的10月

第525章 万众期待的10月

在KEK的学术交流持续了有20天,近两周的时间。

尽管华国国内的舆论已经发酵到了一定程度,但对陈舟来说,在完全忽略的状态下,几乎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在陈舟看来,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的自导自演。

这帮人,顶多趁着他进行游学计划的时间,稍微蹦跶一下。

在之后,他会用实际行动令这些人闭嘴。

唯一令陈舟有些意外的是,燕大校园网上,那位传说故事帖的作者,竟然找到了自己,想要“剧透一下”。

对此,陈舟既没拒绝,也没全部告知。

只是告诉这人,他有着自己的计划,往后会给所有人一个期待的答案。

至于计划的具体内容,就由他这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逻辑进行推测吧。

那就是自己归国与否,是真的有着挺大干系的。

不过,陈舟倒也不是很担心,就算是耽误他个两年时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机会是一回事。

也因此,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诞生之后,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也面临着SLAC一样的局面。

除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研究,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还有μ子对撞机、开创性加速器试验装置。

他拒绝了普林斯顿这个世界数学中心的邀请,又拒绝了母校麻省理工的挽留,再在其余七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强烈邀请之下,最后选择了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弗里德曼教授,还有两站,我们这次的学术交流之旅,也就要结束了。”

并且在当年就依据自己的理论,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所预言的胶球。

原本,米国政府就计划,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启用后,便关闭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Tevatron。

从日国飞往米国的飞机,最终降落在芝加哥市奥黑尔国际机场。

在同一隧道中安装上高磁场磁铁,使对撞机的对撞能量至少达到175TeV。

第一阶段,便是利用放在大周长隧道中的坚固超铁氧体磁铁,使对撞机能量达到40TeV,亮度与CERN的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相同。

顿了顿,弗里德曼又说道:“其实,当你和我说了你的游学计划时,我就感觉到你的想法不一样。”

然后,在2001年7月,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在Tevatron上,第一次直接观察到了τ中微子,从而开启了物理研究的一个新时代。

因为,即将到来的10月,正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的月份。

而且具体公布的时间,一般是在10月初。

“你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物理直觉和数学直觉,你对纸面化实验的推演,在这个世界上,甚至是所有物理学家中,最出色的一个。”

那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

也就是底夸克和顶夸克。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但这种不同,似乎也最适合陈舟。

也是对自己研究生生涯里,弗里德曼给予自己的帮助,最真诚的感谢。

除了物理学界的目光,世界上各大媒体的双眼,也在盯着这件事。

Tevatron一度是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对撞机,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能量第二高的对撞机,能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

弗里德曼看了陈舟一眼,笑着问道:“是不是想说,虽然是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但其实地域的不同,他们的研究方式,合作方式,也是不同的?”

“所以,你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取得不一样的研究成果。”

这是他对弗里德曼最真诚的感谢。

但是弗里德曼的这种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却极少和学生去说。

URA是由90所研究型大学组成的。

弗里德曼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学术交流活动,只安排了10天时间。

因此,当年所发现的研究成果,也就未必能在当年获奖。

主要研究领域是高能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

要知道,弗里德曼可是很少这样对自己的学生的。

“但是现在,我想不用我说,你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有机会的话,还是需要多进行一些学术交流的,这对你有好处。”

这时候,整个物理学界的目光,也放在了一件事身上。

最后陈舟深明家国大义,选择了归国!

以一腔热血,回报培养自己培养多年的祖国。

可以说,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即使在一片悲观的前景面前,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

事实上,陈舟自己也挺期待的。

在荣誉和贡献方面,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分别于1977年6月和1995年2月,发现了基本粒子和标准模型中的两个主要部分。

这是不管多少华裔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无法弥补的空白。

毕竟,每年诞生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实在是太多了。

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位于米国伊利诺伊州大草原边上的巴达维亚。

那就是排队。

从日国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离开时,时间已经到了9月中旬。

陈舟轻轻点了点头:“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确实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飞往米国的飞机上,陈舟若有所思地跟弗里德曼说道。

陈舟和弗里德曼等人的下一站,便是大名鼎鼎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不管是CERN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是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研究人员的严谨态度,还是俄罗斯科学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的包容与认真,亦或者是日国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产业结合,布局未来。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他一样会是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只不过,和SLAC的选择不同,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正在分两个阶段,进行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研究。

年轻,就是陈舟最大的资本。

不知道是因为悲观情绪的影响,还是不想看见以老师名字命名的实验室,迎来不好的结局。

看着陈舟真诚的眼神,弗里德曼轻声笑道:“这是你应得的。”

然后在第一阶段的潜在科学目标完全实现后,开始第二阶段的工作。

如果没有自身实力的匹配,那再好的机会,也只会被白白浪费。

并且,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积极进行加速器国际合作项目。

因此,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完全不缺少研究人员。

因此,金秋10月,可以说是一个万众期待的10月。

其中,就包括LHC加速器项目,以及未来直线对撞机的研究项目。

但是,怎么说呢。

可以说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绝对的研究成果,足以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

只不过,这个第二和CERN世界第一的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

前两天,参观对撞机实验室,后8天,连续进行了两场学术研讨会。

要知道,这可是大新闻。

听到陈舟的话,弗里德曼也有些唏嘘。

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能量,是可产生七倍于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记录的能量。

“不管你以后在哪,从其它地方所吸取的经验,所增长的见识,都将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年轻人常有,但能成为史上最年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人,却只有一个。

说到这,弗里德曼又看了陈舟一眼,换了种口气说道:“我不是说你的研究方式不好,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将你的优势扩大,或者说是结合。”

虽然说,他完善了胶球理论,解决了色紧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论。

“学术绝对不是闭门造车的事情,这一点,在以前我不好跟你说,毕竟,你有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式。”

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学术交流,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不得不说,克罗斯明显地感觉到,弗里德曼从一开始对待陈舟的方式上,就有一些不同。

毕竟,一个代表未来,一个代表过去。

也是整个物理学界,最看好陈舟的原因之一。

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者说诺贝尔奖,一直以来都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看完整个故事之后,陈舟瞬间也觉得自己形象高大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位作者编故事的能力,着实不错。

在SLAC的对撞机实验室关闭之前,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Tevatron,便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实验室成立的时间,也不算早,是在1967年。

这位帖子作者倒也明白,随后便开始更新自己的帖子了。

这是继灯塔交流之后,弗里德曼第二次以师长的身份,跟陈舟说这么多。

归根结底,每位华国人都有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然后由芝加哥大学和大学研究协会URA这两个机构负责运作。

而不是这种建议式的交流。

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他写完后,发给陈舟预先查看时,陈舟都觉得这作者的计划,简直比自己想的还要完美。

这是以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也是弗里德曼的博士导师,恩利克·费米的名字,所命名的实验室。

毕竟,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很有可能就在今年诞生。

此外,通过这个故事,陈舟也意识到一件事。

当然,对国家战略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就是了。

因为其中夹杂了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明争暗抢。

和SLAC一样,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在官方上隶属于米国能源部。

因此,他和同样在这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的,他的父亲,著名物理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共同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也就造成了,有许多的物理学家,都在排队等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到来。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去向,很有可能影响华国未来的人才战略。

在1915年,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因为通过对X射线谱的研究,提出了晶体衍射理论,建立了布拉格公式,并改进了X射线分光计,从而创立了一个极重要和极有意义的科学分支——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

虽说有不少华裔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真正属于华国人的,却仍是空白。

他想了想,说道:“如果不从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角度去看,转而放眼所有的高能物理实验室,你就会发现,不管哪所实验室,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最为知名的,便是它的Tevatron质子/反质子加速器。

他们同样面临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未来。

到时候,史上最年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头衔,说不定也不会是陈舟的了。

媒体之外,整个华国也都在期待着10月的到来。

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

帖子里,他把自己认为最大的可能当做素材,进行了艺术加工。

可真说起来,这也是事实嘛。

更多地,弗里德曼会直接告诉自己的学生,该怎么去做,如何去做。

饶是跟了弗里德曼这么久的克罗斯,和弗里德曼亦师亦友的身份,也没有听过这些话。

过去不代表未来,昔日的荣光,也终归过往。

其后,虽然拖了一段时间,但是在2011年9月,Tevatron还是没有逃脱被关闭的命运。

“当然,还有SLAC这里,在时代脚步面前的妥协,是我感触最深的地方。”

如果不是弗里德曼所给的机会,那么物理学界认识陈舟的时间,可能还要推迟许多。

获奖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才年仅25岁!

现在,唯一有希望打破这一记录的物理学家,便是陈舟了。

当然,鸡蛋也并没有被完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毕竟,传说故事帖总归是个故事,还是需要一些戏剧化的修饰的。

据有关机构的统计表明,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所以,要比荣誉的话,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就要比CERN多得多了。

毫无疑问,弗里德曼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认真听完弗里德曼话的陈舟,转头冲弗里德曼笑了一下,轻声说道:“老师,谢谢您。”

听得后座的克罗斯都有些惊讶。

随后,弗里德曼便带着陈舟一行人,前往这次学术交流的终点。

也就是米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而此时的时间,离着万众期待的10月,也仅剩下一周不到。

感谢书友20210205155344212打赏的500起点币!

感谢书友丶呓惜丶打赏的100起点币!

感谢书友哎呦我去真可怕打赏的100起点币!

感谢书友焰红雪打赏的100起点币!

感谢书友破碎的图灵,两次1500起点币的打赏!

感谢书友zhuxyhh01打赏的100起点币!

(本章完)

第490章 大会开始第192章 我习惯回去带娃第91章 课第211章 寻找合适的审稿人(2/3)第659章 不想被记录进错题集的陈舟第210章 咦?你不研究了?(1/3)第247章 这是第10组第381章 语言学经验值的获取途径第41章 都是皮毛第370章 这就是旗帜!第244章 我已经看了不少文献了第611章 PPT漏页了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开始(二合一5000+)第663章 热情且隆重的接待第261章 功成第88章 直达燕京第663章 热情且隆重的接待第479章 火速急调第490章 大会开始第117章 你是对的第527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主(牛年大第346章 都是冲着毕业论文的?第33章 把自然学科提升到必要位置第301章 从国外(为上月补更1)第357章 有想法了?(大家中秋国庆双节快乐第455章 回校(二合一4000字)第612章 需要陈舟来救场?第418章 返回麻省理工第477章 已经解决了第391章 小道消息第378章 完美毕业第407章 负重训练第306章 数学,一骑绝尘!第270章 他好像就学了一个星期…第537章 带着诺奖回国第119章 我不会坑你的第591章 两千万只是保底第571章 待遇最优者第327章 青年人才的旗帜第498章 改变只在一瞬之间第653章 提示第87章 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第455章 回校(二合一4000字)第44章 思想上的1%第134章 赛前第646章 赶在最后一次催稿之前第448章 AMS总部第66章 最终任务第251章 六人组队第650章 出发之前第317章 国家“万人计划”(5000字大章)第335章 别说话,用心去感受第397章 还有新生舞会?(3/3)第572章 效果不错第510章 现场套“师”?第545章 数物两院正教授第259章 p型 n型 共掺杂第686章 金秋十月的大礼第669章 封面人物第363章 数学界的调调第104章 从题目里找联系第245章 摇人帮忙(为阿歷加更3)第264章 啥时候,发奖金(为阿歷加更4)第427章 不一样的故事第511章 时隔一年,再次毕业第471章 怎么又是小道消息?第542章 华国,可回!第435章 那则消息不小道第416章 灯塔第291章 陈舟不见了?第338章 误会第590章 做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第583章 实验朝着目标前进!第449章 柯尔奖史上最年轻得主(补更二合一第78章 这位同学,你别跑第175章 表演结束第433章 替陈舟装杯第464章 最后的计划(二合一4000+)第241章 MPCVD第91章 课第49章 寒假开始第157章 把课题推进(为神罚抽烟天官让道加第136章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一更,求首第198章 把时间细化第130章 Clifford分析第403章 先找导师报个到第248章 你终于学会看文献了第51章 新年第一天是什么样,一年都是什么样第85章 专业选择第254章 试错的价值第315章 杨依依的实力第627章 “华未”该怎么理解第352章 杰波夫猜想的思路第48章 优秀的成绩,优秀的人吗?第511章 时隔一年,再次毕业第684章 9月底的头疼第260章 捷报第144章 金牌(0.1%)第9章 数学好难,理综好平均,英语好简单第253章 抓紧抓紧
第490章 大会开始第192章 我习惯回去带娃第91章 课第211章 寻找合适的审稿人(2/3)第659章 不想被记录进错题集的陈舟第210章 咦?你不研究了?(1/3)第247章 这是第10组第381章 语言学经验值的获取途径第41章 都是皮毛第370章 这就是旗帜!第244章 我已经看了不少文献了第611章 PPT漏页了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开始(二合一5000+)第663章 热情且隆重的接待第261章 功成第88章 直达燕京第663章 热情且隆重的接待第479章 火速急调第490章 大会开始第117章 你是对的第527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主(牛年大第346章 都是冲着毕业论文的?第33章 把自然学科提升到必要位置第301章 从国外(为上月补更1)第357章 有想法了?(大家中秋国庆双节快乐第455章 回校(二合一4000字)第612章 需要陈舟来救场?第418章 返回麻省理工第477章 已经解决了第391章 小道消息第378章 完美毕业第407章 负重训练第306章 数学,一骑绝尘!第270章 他好像就学了一个星期…第537章 带着诺奖回国第119章 我不会坑你的第591章 两千万只是保底第571章 待遇最优者第327章 青年人才的旗帜第498章 改变只在一瞬之间第653章 提示第87章 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第455章 回校(二合一4000字)第44章 思想上的1%第134章 赛前第646章 赶在最后一次催稿之前第448章 AMS总部第66章 最终任务第251章 六人组队第650章 出发之前第317章 国家“万人计划”(5000字大章)第335章 别说话,用心去感受第397章 还有新生舞会?(3/3)第572章 效果不错第510章 现场套“师”?第545章 数物两院正教授第259章 p型 n型 共掺杂第686章 金秋十月的大礼第669章 封面人物第363章 数学界的调调第104章 从题目里找联系第245章 摇人帮忙(为阿歷加更3)第264章 啥时候,发奖金(为阿歷加更4)第427章 不一样的故事第511章 时隔一年,再次毕业第471章 怎么又是小道消息?第542章 华国,可回!第435章 那则消息不小道第416章 灯塔第291章 陈舟不见了?第338章 误会第590章 做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第583章 实验朝着目标前进!第449章 柯尔奖史上最年轻得主(补更二合一第78章 这位同学,你别跑第175章 表演结束第433章 替陈舟装杯第464章 最后的计划(二合一4000+)第241章 MPCVD第91章 课第49章 寒假开始第157章 把课题推进(为神罚抽烟天官让道加第136章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一更,求首第198章 把时间细化第130章 Clifford分析第403章 先找导师报个到第248章 你终于学会看文献了第51章 新年第一天是什么样,一年都是什么样第85章 专业选择第254章 试错的价值第315章 杨依依的实力第627章 “华未”该怎么理解第352章 杰波夫猜想的思路第48章 优秀的成绩,优秀的人吗?第511章 时隔一年,再次毕业第684章 9月底的头疼第260章 捷报第144章 金牌(0.1%)第9章 数学好难,理综好平均,英语好简单第253章 抓紧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