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

“是的,陈宜中大人的亲生女儿。”王竞尧缓缓地说道:“因为当真的南必从一生下来开始,就被人调了个包,换成了现在的这位‘南必’!”

皇帝陛下今天带给大臣们的惊讶太多了,所以这个消息也没有引起什么震动,大家都只是在安静地听着这个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其实这一个传奇,但却又异常简单的事情,南必的父亲格尔察金,是当时蒙古皇后察必的弟弟,一直就生活在漠北。生活在漠北的这些蒙古王爷们,一直到元朝建国后,依然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除了少量的护卫,蒙古包周围并没有什么警卫力量。

格尔察金的一房小妾有了身孕之后,陈宜中安插在漠北的探子迅速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他,其时正好陈宜中的妻子也有孕在身,当时一个大胆绝伦的计划就涌现到了陈宜中的脑海之中。他将自己的妻子带到了漠北,并且用重金买通了伏侍格尔察金妻子的接生婆,最终顺利地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也是天助陈宜中,格尔察金的这位小妾生下女儿之后,不久就难产死去。那格尔察金又有十一个妻妾,十多个子女,哪里还会在意多了一个女儿,死了一个老婆?他为自己新添的女儿招了一位奶妈,而这位奶妈,就是陈宜中的妻子。

随着“南必”一天天地长大,被留下来的陈妻慢慢地将真相告诉了“南必”并且告诉她,她是一个汉人,她活着的目的,就是为汉人服务。当时还年幼的“南必”懂了,她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这个国家活着。

本来陈宜中的目的,只是让“南必”想方设法多从格尔察金那探听到蒙古方面的军事情报,但后来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被回娘家探亲的元朝皇后察必看中,并且被带到了大都,从此后就失去了联系。

在死前,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王竞尧,王竞尧利用当时的“非月”

花稚梅,想尽一切办法和“南必”重新恢复了联系,“南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不管中原的政局如何变化,都在尽心尽力地为汉人服务,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默默地影响着忽必烈对朝廷局势的判断和制定,又将一封封的情报,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了王竞尧的手中……

“这就是‘南必’,朕的新的‘非月’。”王竞尧默默地说道:

“不,她不叫‘南必’,她的名字应该就陈绛珠,是的,陈绛珠,汉人中的一颗明珠!”

官员们都在沉默着,静静地听完了这个故事,“南必”是陈绛珠,那么真的“南必”呢,她现在又在哪里?没有人会去关心她的去向了,他们只知道,陈绛珠这个奇女子,为了北伐的胜利,为了汉人江山的光复,默默忍受了多少的辛酸和屈辱……而那位陈宜中,为了汉人的事业,不惜背负起“逃跑丞相”这个骂名,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一直到死后,还要忍受着无尽的耻辱,这样的人,不能亲自站在他的面前,对他亲口说一声“谢谢”也许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了……

“朕对不起陈宜中啊。”王竞尧长长叹息了一声:“当他死后,朕还要抄了他的家,将他曝尸三日,还把他全家满门流放,朕,朕这算当的什么皇上。晓晟,去把陈家的人都从海外接回来吧,朕好好好的赡养他们,朕要把陈宜中的故事让普天下的人都知道,朕,绝不能让我汉人中的大英雄还要背负着永久的骂名。”

他呼出了一口气,说道:“封陈宜中为‘精忠文王’,陈家之子,自一出生之日起即享受朝廷三品官员俸禄,成年后愿意进入仕途者,一律优先录取!”

皇帝陛下的决定未免有些违背陈宜中临死前的嘱托了,陈宜中不再愿意自己的子别牵扯到这个官场之中,他只想让自己的后代平平安安地活着。可是,王竞尧不愿意,他要好好的对待陈家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报道陈宜中对整个汉人的贡献吧。

这是大汉帝国封的第二个王,一个是丁铭,一个是陈宜中,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应该的,这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方法,为汉人,为朝廷献出了自己的一起……

“朕还要封王,但不是现在。”王竞尧冷静地说道:“朕要封司徒平一为鲁王,铁残阳为魏王,陶亮郑王,顾斌赵王,符海波为燕王!”

官员们面面相觑,皇帝陛下这次的手笔可大了,连着陈宜中在内,一口气封了六个王,要算上丁铭的话,现在朝廷已经有了七王。而当时官员们并不知道,这七个人,连同着后来的萧龙和孔星,被并称为“帝国九王”正是这九王,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皇帝陛下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个汉人最辉煌的王朝!

“封王是封王了,但朕立条规矩,只封王,至于封地,只要是中原的土地,朕一寸也不给。”王竞尧笑了一下:“想要封地,自己打去,打下多少就归他们!”

皇帝陛下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也不过了,这是皇帝陛下准备向外扩张的一个信号,也许用不了多久,汉军的身影,将会出现在海外,那些海外的国家,将在汉军的刀枪下颤抖。

“陛下,分封制古以有之,但臣认为有些不妥。”李天正犹豫着说道:“分封制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弊处也是不少。最大的坏处,一旦分封在海外诸侯们的后代,与朝廷心存二心,朝廷鞭长莫及,将会逐渐脱离朝廷的掌控之中,形成一个个独立王国。”

“这点朕也想过。”王竞尧很快说道:“打个比方,有个姓王的人家,生了两个儿子,老子死后,两个儿子为了争家产,找到你李大老爷打官司,你李大老爷将家产一分为二,一人一半,朕问问你,这一人一半的家产姓什么啊?”

李天正笑了出来:“当然还是姓王。”

“不错。”王竞尧点了点头:“分封在海外的那些诸侯们,就算他们脱离了朝廷的掌控,也还是共同拥有着一个姓,那就是姓‘汉’,我大汉之汉!朕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朕的江山,宁与家臣,不予外贼!朕要让普天下的土地,都有一个姓,汉,大汉之汉!”

大臣们都有些激动,这是一个从所未有的朝廷,这是一个从所未有的皇帝。这位皇帝陛下,并没有因为北伐的胜利而陶醉在喜悦之中,丧失了进取的决心。让普天下的土地都姓汉,这是什么样的气魄?有了皇帝陛下的带领,他们不相信没有完不成的事情!

“这充满了挑战性,充满了艰辛啊,也许我们这一代人都无法完成。”王竞尧斩钉截铁地说道:“但我们还有儿子,还有孙子,第一代人做不了的事情,就交给下一代人去做,总有能够完成的一天。朕再在这里下一条命令,朝廷各级官员后代,无论文武,只要年满十八岁者,都投入军中,都给朕上战场去,只要战场上的血腥才能磨练他们,让他们知道父辈们创下的这片江山是多么的不容易,别像个娘们似的整天呆在家中,这样只会使我汉人身上的血性渐渐抹平,朕不要这样的纨绔子弟!”

其实不用皇帝陛下说,大部分的官员也都有了这种想法。他们的皇帝陛下是一位军人皇帝,他重视军队,重视自己的将领,也只有在军中,才能取得无上的荣耀。

“朕可不是只要军人,就不要文官了。”王竞尧笑着说道:“这样的话,朝廷非乱套不可,朕的意思,是让你们的后代,去战场上磨练几年,知道战争的残酷,然后再回朝廷来任职……”

正说着,御林军大统制孟星海进来说道:“陛下,车骑将军陶亮,派自己的卫队护送南必已经快到达皇宫门口,是不是请南必进来?”

“请,请!”王竞尧急忙说道,接着像想起了什么,大声道:

“不,不用请,你们,所有人都跟着朕出去接她!”

在王竞尧的心里,对南必,不,陈绛珠的任何奖赏都无法表彰她的功勋,也许只有自己亲自去迎接她回来,才能略略表达下自己的感激,略略减轻一些对陈宜中的愧疚。

官员们站了起来,他们心甘情愿地跟在皇帝陛下的身后向外走去,所有的人都想见见南必,见见这位为朝廷立下了不世功勋的奇女子。

王竞尧走到了宫门外,他远远地看到十多名汉军将士,卫护在一位骑在马上的女子,慢慢地向自己走来,那是非月,那是陈绛珠,朝廷杰出的英雄,汉人中的一段传奇!

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杀妻杀子第四百零六章 残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六十章 纸城铁人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决斗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进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七十章 独家经商权第九十三章 一怒杀人第四章 都头大人第七十九章 各逞心机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洗倭岛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阿留第四百零六章 残局第二百二十章 冲营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二百四十章 洞中格杀第六章 以杀止杀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染罗马第四十二章 遇伏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进第二百三十四章 泼天大案件第四百七十四章 喜事连连第二百四十四章 权臣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布置第一百八十章 震惊天下的大事 (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征日大元帅第一百七十三章 强袭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降第四百七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威力第五十章 浙江大商人第七章 坚持二 向着印度进军第九十六章 大战提前 (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汉军威武第四百四十一章 逼近太宰府第三百零三章 新变化第七十四章 定谋泉州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乡里第二百零五章 杀身成仁第三百零七章 李天正之计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脱不花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弯第一百十九章 法术第一百零六章 主将的耐心第一百零三章 设伏青芝山第九十章 议立新皇第三十一章 以纸代饼第二百六十章 歼灭 (上)第四十九章 富饶的平江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胡令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炮第二百十六章 福寿膏第二十二章 军人本分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儿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九十一章 商人的要求第二百三十一章 将军的决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十二章 平生无憾第七十四章 定谋泉州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区第三百九十四章 嚣张的蒙奸第三百章 操持婚事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二百零八章 大军凯旋第八十七章 保驾第三百九十四章 嚣张的蒙奸五 党卫军,出击!第一百七十八章 弯石村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四百九十四章 投降或者屠杀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条时宗之败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斗 已第四百章 兵临泉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征日大元帅第四百零四章 驰援泉州第十九章 编练新军的想法第八十八章 海战首胜第四百零四章 驰援泉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终结篇:汉人的荣耀!第八十九章 欢迎仪式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捷第三百三十一章 使命第二十八章 抢劫计划第六十章 纸城铁人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决战正式开始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
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杀妻杀子第四百零六章 残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六十章 纸城铁人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决斗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进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七十章 独家经商权第九十三章 一怒杀人第四章 都头大人第七十九章 各逞心机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洗倭岛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阿留第四百零六章 残局第二百二十章 冲营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二百四十章 洞中格杀第六章 以杀止杀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染罗马第四十二章 遇伏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进第二百三十四章 泼天大案件第四百七十四章 喜事连连第二百四十四章 权臣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布置第一百八十章 震惊天下的大事 (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征日大元帅第一百七十三章 强袭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降第四百七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威力第五十章 浙江大商人第七章 坚持二 向着印度进军第九十六章 大战提前 (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汉军威武第四百四十一章 逼近太宰府第三百零三章 新变化第七十四章 定谋泉州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乡里第二百零五章 杀身成仁第三百零七章 李天正之计第三百五十一章 忽必烈和脱不花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弯第一百十九章 法术第一百零六章 主将的耐心第一百零三章 设伏青芝山第九十章 议立新皇第三十一章 以纸代饼第二百六十章 歼灭 (上)第四十九章 富饶的平江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胡令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炮第二百十六章 福寿膏第二十二章 军人本分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儿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炮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九十一章 商人的要求第二百三十一章 将军的决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巴姆巴挲第十二章 平生无憾第七十四章 定谋泉州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区第三百九十四章 嚣张的蒙奸第三百章 操持婚事第四十三章 私拆公文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二百零八章 大军凯旋第八十七章 保驾第三百九十四章 嚣张的蒙奸五 党卫军,出击!第一百七十八章 弯石村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四百九十四章 投降或者屠杀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条时宗之败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斗 已第四百章 兵临泉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征日大元帅第四百零四章 驰援泉州第十九章 编练新军的想法第八十八章 海战首胜第四百零四章 驰援泉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终结篇:汉人的荣耀!第八十九章 欢迎仪式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捷第三百三十一章 使命第二十八章 抢劫计划第六十章 纸城铁人 (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决战正式开始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