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初进泉州

泉州历史悠久,西周秦汉时期属闽越地,古越族人很早就使用石制工具生产,掌握种植水稻和制作陶器技术。先民就“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掌握海上航行技能。

两晋时期,中原战火不休,大批士族晋民避乱入闽,辗转来此,沿江而居,晋江便因此而得名。他们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促进了本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繁荣。东晋至南朝期间,泉州社会相对安定,滨海先民“以网罟为耕耘”,在发展渔盐业生产的同时,为扩大农桑生产,与江海争地,在晋江下游围垦冲积滩涂,改造为农田;山区先民则开劈山丘造梯田。生产有较大发展,此时海上交通也悄然兴起。

唐景云二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此时泉州造船技术高超,所造海船抗风力强,航行平稳,适于远航。

北宋时期,泉州经济更加繁荣。是全国丝织中心之一,与杭州并称一时之盛!大量泉州生产的东西都是出口外销商品。造船技术更加精良,已能造出远洋大海舶。

后来,朝廷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推动刺桐港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到北宋后期,泉州的对外通商贸易已涉足31个国家和地区。

南宋时期,宋朝偏安,泉州距杭州较近,所造海舶船身巨大,设备齐全,乘航平稳,加上舟师水手善于识天象,辨水道,并用指南针导航,所以海舶一直称雄于海上,成为南宋政府海上交通要地和重要的经济补给来源。当时泉州其时已与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涨海声中万国商”,使刺桐港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有很多外籍商贾巨富与皇族绅贵择居泉州,繁衍生息。

吕家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在泉州落地生根,并且不断繁殖势力,到了宋末,仗着中原战火不断,朝廷无暇顾及,已喧宾夺主,完全不把汉人放在眼里。

眼看着泉州城楼已经在望,王竞尧对身边李天正说道:“看到泉州,我倒想起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和泉州隔海相望的台湾。”

“台湾?”李天正迷惑地道:“那是什么地方?”

王竞尧这才知道自己失口,这个时代还没有“台湾”这个说法,可又不知道宋朝管台湾叫什么,支吾着说道:“在我家乡管那叫‘台湾’,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就是三国时东吴孙权征服的夷洲。”

李天正恍然大悟:“大人说的是流求吧。那里原本住的都是些未开化的蛮人,隋大业六年汉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到本朝汉人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流求发展,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其后朝廷将澎湖划归泉州晋江管辖,并派兵戍守。大人怎么会对那感兴趣?”

流求?王竞尧有些迷茫,不知道这个“流求”和后来的“硫球”有没有什么关系。他遮掩了几句,心思却全在台湾上,这地方可是个战略要地,只叹自己现在手中没有海军,要不要一定要进军台湾,把它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也算有了一个可靠的后方。

想到台湾,王竞尧忽然又想到了另一个他所痛恨的地方,日本。那地方现在应该还是个弹丸小国,等自己腾出手来,第一个就要解决了这个国家,为中国永久性的免除一大害。

心思才动,腰间的铁血宝刀就象感应到了他的想法一样,王竞尧按在刀柄上的手微热,竟让他有了热血沸腾的感觉,当时就想指挥着千军万马杀奔日本,杀它个干干净净,寸草不留。

随即苦笑了下,这个想法未免有些太早了,自己当务之急是先把泉州的事情给处理了,然后还得对付蒙古人的进犯。那些事情真的要办,也得等自己有命活到那一天再说。

“老爷,泉州到了。”李天正换了称呼,对王竞尧说道。

王竞尧把刀交给了坐在轿子之中的姚楚菲,笑道:“泉州繁华之地,今天咱们这些土包子也进去开开眼吧。”

哄笑声中,一个守城门的小军官走过来大声呵斥道:“城门重地,严禁喧哗,你们吵闹什么,小心把你们全部抓了起来。都是哪来的,到泉州来做什么!”

李天正应付这些当兵的很有心得,满脸带笑的将一小块碎银塞进了小军官的手里,赔笑说道:“大人息怒,我家老爷是从湖南为躲避战祸来福建的,早就听说过泉州的繁华,初到贵地,未免有些放肆了,请大人不要见怪!”

小军官掂了掂银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你倒也算识趣,本官也不好意思为难你了。给你们个忠告。”小军官说着向四周看了看,低声说道:“进了泉州城内,看到那些番人可得躲着走,不然随时都会把小命送掉。泉州可不是咱们的泉州,而是那些番人的泉州,杀咱们一个汉人,都没人去理会。”

“是,是,多谢大人提醒。”李天正连连点头道。

后面王竞尧几人听得咬紧牙关,恨不得当时就拿出兵刃,杀进泉州,把那些个在中原土地上横行霸道的异族人的脑袋一个个割下来。

正想进城,忽然一顶轿子蛮横地插在了他们前面,轿子里传出一声中年男人的声音:“官爷们整天风吹雨淋,辛苦了,每人给二两银子请他们吃酒。”

小军官大喜,撇下王竞尧等人,乐滋滋的拿着银子恭送轿子离开。

王竞尧只觉得这声音好熟,肯定在哪听过一般,但努力想来,却始终想不起来,试探着问道:“官爷,刚才进去的那人是谁,真正好大的手笔啊。”

“泉州福建大城,每天进出的人那么多,我哪知道是谁。”小军官心思全在银子上,心想今天真是好运气,一下弄到两笔飞来横财,哪有空理会王竞尧,很不耐烦地说道。

第二百零五章 杀身成仁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国内乱第三百六十五章 终结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三百零五章 常州城的变数 西方蜘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第四百八十二章 惩办俘虏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帝国时代第二百二十八章 云南之变第三百七十七章 种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宫里的刺杀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诞生 (中)六.万岁,领袖!第五十章 浙江大商人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二百三十六章 决战山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布置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军规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闲第二百七十七章 风起浪涌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第三百十一章 和你妈的亲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二百零一章 杀尽胡儿方罢手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儿子第四十七章 赣军和广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进宫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二百十四章 抚州血战第三十八章 池家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赴任地方第四百十九章 解围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南国王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杀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兵进京都第五十章 浙江大商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歼灭战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阿留第五十九章 纸城铁人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区第七十四章 定谋泉州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袭第六十六章 杀人眨眼间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泼天大案件第三百七十章 甄师师的苦衷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四百四十六章 骤变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乡里第一百三十章 胡人大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统领首领第二百六十章 歼灭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密议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设计第三百十六章 尹睫淑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杀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刺杀 (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炮第二十章 钱的价值第六十一章 团体利益第二百六十九章 绝路求生第九十五章 大战提前 (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三十四章 送别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歼灭战 (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热那亚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变局 (上)第九十八章 寿宁大战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九十六章 大战提前 (下)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五十七章 陈墅血战 (六)第五十一章 鞑子的计谋第四百七十四章 喜事连连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第一百九十八章 升龙之变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协定第九十八章 寿宁大战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第十九章 编练新军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谋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变局 (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关关雎鸠,在何之洲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后一颗军粮第八十五章 广王益王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四百五十四章 血洗倭岛 (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
第二百零五章 杀身成仁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国内乱第三百六十五章 终结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三百零五章 常州城的变数 西方蜘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第四百八十二章 惩办俘虏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帝国时代第二百二十八章 云南之变第三百七十七章 种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宫里的刺杀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诞生 (中)六.万岁,领袖!第五十章 浙江大商人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二百三十六章 决战山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布置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军规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闲第二百七十七章 风起浪涌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第三百十一章 和你妈的亲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二百零一章 杀尽胡儿方罢手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儿子第四十七章 赣军和广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进宫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二百十四章 抚州血战第三十八章 池家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赴任地方第四百十九章 解围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南国王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杀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兵进京都第五十章 浙江大商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歼灭战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阿留第五十九章 纸城铁人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区第七十四章 定谋泉州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袭第六十六章 杀人眨眼间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回常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泼天大案件第三百七十章 甄师师的苦衷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四百四十六章 骤变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乡里第一百三十章 胡人大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统领首领第二百六十章 歼灭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密议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设计第三百十六章 尹睫淑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杀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刺杀 (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炮第二十章 钱的价值第六十一章 团体利益第二百六十九章 绝路求生第九十五章 大战提前 (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三十四章 送别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歼灭战 (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热那亚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变局 (上)第九十八章 寿宁大战第三百七十八章 毒酒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九十六章 大战提前 (下)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五十七章 陈墅血战 (六)第五十一章 鞑子的计谋第四百七十四章 喜事连连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派第一百九十八章 升龙之变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协定第九十八章 寿宁大战第三百四十七章 乱棒 (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第十九章 编练新军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谋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变局 (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关关雎鸠,在何之洲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后一颗军粮第八十五章 广王益王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巡第四百五十四章 血洗倭岛 (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