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西北军易帜

从襄阳进入河南,一直到秦岭的南麓,这段路是最危险的,也是最让曾一阳担心的。(看小说到全本小说网)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河南方向的第一军,第九军,这些精锐部队,反而都没有丝毫要追赶他的意思,反而大大方方的让曾一阳顺利拿下了内乡,这让他想不通,河南省主席——刘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或者说,蒋介石又要搞什么阴招?

曾一阳并不知道,蒋介石心急火燎的将刘峙招到武汉,去参加他的什么国防部作战计划。

留在河南的就只有第九军的军长——蒋鼎文,另外一支部队是中央军防贼一样防着的东北军第67军。作为东北军的几个主力军之一,67军的装备上要优于其他部队,相比之下,东北奉天兵工厂除了飞机和坦克无法造外,其他陆军武器,都是能够造的,而且质量在当时的国内也是属于一流。

早被中央军两个军包围中的67军,并没有能够有所作为。

军中大部分都是东北人,或者是口外的士兵,反而关内补充的不多。牵挂着家乡的亲人,让这些战士普遍反感在国内打内战,反而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且,在平津的时候,不少学生游行,矛头直指一枪未放,而放弃东北三省的40万东北军。

哎——,王以哲深深的叹了口气,紧裹着身上的呢子大衣,在汉口江边呆滞的看着隐藏在迷雾中的长江。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想,如果当初和日本人干一场,不见得就会失败。40万大军,难道就挡不住区区两万的日本兵,这是任何一个东北军将将领都不肯相信的事实。

但是心中又不敢怪少帅,为了民族大业?

王以哲黯然摇头,神伤不已。现如今,整整十万弟兄都消失在了内战的硝烟中,这一切都是为了统一大业,显然太牵强。其实在军中高层,所有人都知道,**人是被蒋介石逼着造反的,没有蒋介石的大举屠杀**人,**或许还担负了辅佐国家统一的最大助力。

“军座,江边冷,我们还是回去吧!”副官递上了披风,小声的提醒到。

王以哲转过身,怔怔的看着副官手中的机密文件包。他感觉到,自始自终,蒋介石都不为红军为主要的敌人,反而各地的军阀确是成为了他的心腹大患。

杨虎城表面上是蒋介石的拥护者,在中原大战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其实不然,杨虎城不容于西北军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实。

抱大腿,也会选一个粗的抱,再说阎锡山除了山西人,根本就不会相信其他地方的将领。更何况,山西诸军人才济济,根本没有杨虎城的位置,留下的只能是投蒋。

此次的作战计划不可谓不周密,但注定是一开始就要失败的计划。哪里有,还没有消灭红军,就想着要对付自己人的领袖?虽然他没有有幸聆听委座的教诲,但从作战计划上,他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王以哲可谓心灰意冷,对于张学良的忠诚,也在一点一滴的挫败中消磨着。

但是东北军将领的印记,是怎么也抹不去的,他也只能带领着他的67军,开赴河南战场,等待时机,进入陕西。

回头,再一次看了看长江,王以哲留恋的带着副官上了黑色小汽车,向机场方向而去。武汉,除了长江是干净,什么都是脏的,这就是王以哲这次武汉之行的体会。

河南此刻正特别平静,蒋鼎文也乐得清闲,收收礼,听听戏,享受着他这个地位,应该享受的人生。自从刘峙回到河南后,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更是没见动静。

反而在甘南的第一师,掀起了一股动员令。胡宗南叫嚣着,上串下跳,就差没上方揭瓦了。

曾一阳不清楚中央军对于陕西事务会干预到如何程度,如何干预,但他明白,只要三方面军一进入陕西,中央军就不会撒手不管。现在的局势就像是等他,等他将陕西的局势搅乱,或许,中央军下手的时机也就来了。

部队刚进入到商洛地区的时候,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三个团已经赶上了四十军的部队,两股力量汇集到一起,兵力上已经并不弱于17路军分布在陕南的军队。战斗力上,更是强过对方,17路军正式的编制不过是两个军,而且每个军以下都是一个师的编制,其余的都是地方部队。

驻守于商洛的两个团,一个是17路军中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紧急从汉中调过来的17路军警卫团,前身是杨虎城的警卫营。还有一个团是由民团改编成正规部队,团长是王化治,早先一直在陕北围剿游击队,战斗力也不弱。

两团合并,成为新组建的警备第三旅,这个旅在历史上是35年初,由警卫团升格成警备旅,二十五军入陕时,担任围剿二十五军的重任。

团长张汉民是**地下党,党对于部队的控制比较好,但是二十五军孤军入陕,很多时候很难相信张汉民部是他们友军,九间房一役,全歼该部一个团,俘虏旅长一下二十余军官,十几天后,情况恶化,二十五军转移前,将俘虏全部杀死。之前,二十五军用两个要求试探过张汉民,一个是要求陕西军用地图,另外一个就是需要一部电台。但是两个条件,对方都没有达到。地图虽然是送来了,但是送的是甘肃和河南的地图,电台更是用需要到上海购买为托词。

这段历史,于是就成了谜,一个只有在当时人之间才能解开的谜。

这一次,张汉民又被红军堵住了,被围困在商洛城内,正和警备第9团团长王化治猫在城门口,看着在县城南面集结的红军。如果红军想要包围警备第三旅,那么红军必然会从县城侧面路过,攻击其部侧翼,显然能够让红军首尾不能相聚,有被警备旅拦腰截断的危险。

但红军一旦开始集结,就说明一个问题,红军要强攻。

王化治手脚无力的放下望眼镜,良久才对张汉民说道:“旅座,赤匪如此庞大兵力,是从而来的?河南十万大军,难道就堵不住赤匪的北进?”

“哎……世事难料,不过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是战是退,报钧座决断吧!”张汉民无力的说道,他虽然是地下党,但是能够被杨虎城任命为警卫营营长,其中的细节必然没抹去了不少。

王化治顿时急了,激动的说:“怎么打?红军带着炮,真要打,我们这个小城还不成了靶子?”不远处,城外的小山坡上,红军战士的机炮营已经构筑好了阵地,正在调试火炮。

张汉民顺着王化治指着的方向看去,丝——,吸了口冷气,六门迫击炮阵地,还有一个重机枪连阵地,在高地上建立了一个半圆形状的工事。机枪打不到城里,但炮可以,而且是居高临下,城中的兵力布置也逃不出红军的监控。

想来红军进攻是早晚的事,张汉民和王化治在旅部坐立不安的等着城头的第一波攻击,但是久久没有等来红军的攻击。

红三军虽然扩编后有6000官兵,但实力上还是略显不足,无法有效的威胁西安,将陕军拖进终南山。于是,曾一阳就从吴高群的一个师中,将两个团的指挥权交给了贺老总。

曾一阳手上四十军军部3000多人,还有吴高群的一个主力团。实力上和一个旅也出不了多少。他在等,等他的炮团赶上主力攻城部队,只要山炮团赶到,这个小小的商洛是挡不住四十军的步伐的。

这一等,不但等到了山炮团,还有二十五军的三个主力团。不过看到二十五军的战士身形疲惫,几乎站着都在摇晃,才决定再等等。先让二十五军的战士休息一下,自己和二十五军的几个军领导砰了个头,当了解到陈树湘的一个师也顺利通过了内乡,正沿着丹江一路行军,估计再有一两天,也能跟上主力部队。

突然,接到报告,陕军竟然派出了一个代表,要和红军谈判,这让与会的所有人都一愣,敌我双亡,你来我往的生死战场,哪里有谈判的余地?

来人一身中山装,年纪不大,30来岁的样子,显得很老练。

来到房间里,环视着一干打量他的红军高级将领,哈哈笑道:“欢迎红军同志进入陕西,我代表**陕西省委特地来慰问。”

“报上你的职务,还有此行的目的。”曾一阳虽然是在所有将领中年纪最小的,但上位后,无形中也养成了一股危势。

“张含辉,**陕西省委委员,主要从事西北军邓宝珊部的兵运工作,这次是来张汉民同志这里做联络工作的。听说红军部队将入陕西,来和汉民同志商讨如何接待红军同志的,想和几位同志商量一下你们的需要,我们陕西省委尽量满足。”张含辉谨慎的说,他不知道红三军、二十五军、四十军已经成了三方面军,整个方面军已经有三万多人,物资也不缺。还以为遇到的红军,是一方的游击部队改编而来。

刘先河看着曾一阳几个人,都显露出不信任的样子,便主动提问到:“这位张同志,我们是红三方面军,这位是方面军政委,中革副主席项英同志;方面军副总指挥曾一阳同志;二十五军军长,前敌参谋长吴焕先同志。方面军由原来中央苏区的主力部队和鄂皖苏区的部队组成,并不是来陕西打游击的。”

“啥?”张含辉惊讶的叹到,怪不得他一来,就觉得气氛很不对,以往游击队来陕西,都是需要一些物资,这次看来是要地盘来了。

张含辉犹豫着说:“这个……我不清楚省委有没有指示……”

曾一阳轻轻的叩击这桌面,发出嘣嘣的声响,见到张含辉支支吾吾的样子。其实张含辉是被吓到了,连副主席都来了,看来陕西的问题,中央势必要在短时间内解决。

随后,从震惊到狂喜,突然紧走几步,但被几个警卫员拦住,他毫不在意的问:“中央是要下决心要收复陕西吗?”

项英解释道:“中央是要在北方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其中要以陕西为主。你不妨先给我们介绍介绍情况,以方便我们接下来的部署。”

“好啊,就等这一天了。”张含辉笑着说,然后,他一点不落的给项英几个介绍了陕西的情况。

这一听,几个人都心里有了底了,原来,**在西北军中的兵运工作很顺利,才有了后来几乎不费周折,就让三方面军顺利的入驻陕西,并在短短的数月之内,牢牢的控制住了陕西的局势。

第八十一章 处处是战机第四十九章 混战第一八四章 夺城(上)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二八七章 破城(上)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二六一章 书生闯军统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第六十八章 红旗飘飘第四五零章 军人本色第一零九章 整编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一零二章 没王法了第八十七章 遍地开花(中)第三二零章 围歼驻蒙骑兵联队(上)第八十一章 请辞第四十八章 血战李家庄(5)第四十三章 鬼子进山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十三章 入瓮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四四六章 老高,你要好好干第四五零章 军人本色纠错第三三五章 疾风知劲草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三七三章 美国人要杀猪第三四六章 江边破敌(4)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一一七章 打谷场的故事第七章 五四运动第一OO章 死亡奔袭第四十二章 兵势第九十一章 炸桥第一四六章 龙江争夺战(4)第三三章 犀利第六十二章 谈心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线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三五九章 跑马黑水城(上)第二八二章 视线南移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四三一章 火线出击(下)第五十一章 风陵渡第六十二 血炼军魂(五)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十六章 血煞109师团(4)第二八七章 破城(上)第二零零章 疯狂的波波沙(下)第二零零章 疯狂的波波沙(下)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七十三章 芦苇丛中的奇兵第二四三章 误会大了!第二四三章 误会大了!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十章 败走石门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八章 洋大人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二七六章 放火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一三五章 窝囊废师团登场第六十九章 隐忧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二五三章 斩首不成反被囚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四七零章 敌后制胜(中)第四七五章 对车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三九六章 水与火的较量(下)第三七零章 将计就计(上)第九章 长腿刘峙第一一八章 爱现的司令第五章 第一战区第八十一章 香饽饽?第二六八章 增兵拉林河(上)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十七章 杀狼曲(四)第二三七章 决死一战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四五八章 分地盘(上)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一零三章 国防部作战计划
第八十一章 处处是战机第四十九章 混战第一八四章 夺城(上)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二八七章 破城(上)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二六一章 书生闯军统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第六十八章 红旗飘飘第四五零章 军人本色第一零九章 整编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一零二章 没王法了第八十七章 遍地开花(中)第三二零章 围歼驻蒙骑兵联队(上)第八十一章 请辞第四十八章 血战李家庄(5)第四十三章 鬼子进山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十三章 入瓮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四四六章 老高,你要好好干第四五零章 军人本色纠错第三三五章 疾风知劲草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三七三章 美国人要杀猪第三四六章 江边破敌(4)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一一七章 打谷场的故事第七章 五四运动第一OO章 死亡奔袭第四十二章 兵势第九十一章 炸桥第一四六章 龙江争夺战(4)第三三章 犀利第六十二章 谈心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线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三五九章 跑马黑水城(上)第二八二章 视线南移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四三一章 火线出击(下)第五十一章 风陵渡第六十二 血炼军魂(五)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十六章 血煞109师团(4)第二八七章 破城(上)第二零零章 疯狂的波波沙(下)第二零零章 疯狂的波波沙(下)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七十三章 芦苇丛中的奇兵第二四三章 误会大了!第二四三章 误会大了!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十章 败走石门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八章 洋大人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二七六章 放火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一三五章 窝囊废师团登场第六十九章 隐忧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二五三章 斩首不成反被囚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四七零章 敌后制胜(中)第四七五章 对车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三九六章 水与火的较量(下)第三七零章 将计就计(上)第九章 长腿刘峙第一一八章 爱现的司令第五章 第一战区第八十一章 香饽饽?第二六八章 增兵拉林河(上)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十七章 杀狼曲(四)第二三七章 决死一战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四五八章 分地盘(上)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一零三章 国防部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