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田嘉禾眼神怪异的看着李宝国,后者心虚的点了点头,像是打招呼似的。

李铮和田嘉禾对视一眼,两人随即哈哈大笑。

原因就出在了李宝国身上,华北局真正运作不过数月时间,更不用说下面的特委,不少都成立不到一个月,光有一个空架子而已。

干部成分也很复杂,红军大学、红军军政大学、抗日民主大学、也有不少是当地的地下党组织,自从国民党党部从华北撤离之后,开始组织老百姓进行抗日活动。

李宝国来河北不过一个多月,对很多情况都不甚了解,加上他以前的工作都是在城市里,乡村工作接触的比较少。

在他眼里,老百姓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要是没有战争,大部分都将要脸朝黄土,背靠天,安安稳稳过一辈子,那里会有机会接触枪械?

可是在打扫完战场,田嘉禾带着部队跟着当地的同志撤离到了安全的山区后,立刻就被一个民兵的举动给吸引住了。

背着红绫枪,腰上还绑着猎刀,看上去也不像是会用枪械的老百姓。却躲在一边,从缴获的日军三八式步枪中退子弹,而且看上去还像是挺熟练的样子。

田嘉禾处于好奇,还以为这个人是前线打仗的溃兵,回到老家后躲了起来,日本人来了,就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看上去年纪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忽然感觉光线暗了许多,一抬头就看到了田嘉禾,他记得特委的李同志说过,这位是40军野战部队的首长,立刻就不好意思的站了起来:“首长,我不是想要偷子弹,因为缴获的枪里有子弹,运输保存的时候容易走火,才将里面的子弹拿出来的。”

小伙子满脸通红的解释着,田嘉禾才不管小伙子是否是要子弹。

战争年代,子弹都不是什么稀罕货。有心的人,只要在结束战斗的战场上找,总能找到被遗落在战场角落边得弹药,运气好,还能捡到完好无损的枪械。

“别叫什么首长,我也不是什么首长。小伙子,叫什么名字。看你这装束,像是民兵,不过我奇怪了,你刚参加民兵,怎么会对枪械这么熟悉?”田嘉禾不解道。

小伙子腼腆的一笑道:“首长,我叫孔友才。当年,大帅……哦……不对,是副总司令,命令各乡各村的青壮,每年都要集训两次,每次七天。后来因为人太多,所以年龄上有了限制,从15到25的才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训练。”

“集训?什么集训?”田嘉禾更糊涂了。

“头一年是练习打枪,所有人都有五发子弹,不过那一年人太多,不知道打掉了多少子弹。所以第二年就改了,变成步枪瞄准,和擦枪。副总司令第一年办的时候,我就正好15岁,一直到去年冬天,整整三年,都没有落下过。这枪我以前擦过,也都能拆,要不我拆给首长看看。”孔友才说着一拉枪栓,就是一个拆卸步枪的标准动作。

这下子,田嘉禾的兴趣都被勾上来了,一年才半个月,能学成什么样,都是个未知数,点头道:“可不敢叫首长,我姓田,农田的田,以后就叫我田同志可好。”

孔友才点头道:“好的,田同志。李同志也这么让人称呼,很亲切。”

“好吧你把枪拆了,再装起来,我看看步骤对不对。”

孔友才找了一张干净的草席,然后半跪在草席上,双手托着三八式步枪。

嘎嘣——

孔友才利索的将枪栓拆卸了下来,然后是顶针,弹簧等部件,一件件配件井然有序的放在草席上,等到配件都拆卸了下来,孔友才抬头看了一眼田嘉禾。

就见田嘉禾笑眯眯的看着他,又低头将步枪全部组装了起来。

田嘉禾见孔友才虽然不是太熟练,但还能按照步骤,一步步的将步枪分解组装,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拍着孔友才的肩膀,田嘉禾赞许道:“小伙子,做的不错。新兵要是都像你这样,只要一个月,就能上战场。”

孔友才受到和40军干部的表扬,脸上洋溢的喜悦的神色:“首长,能收下我吗?我想参军打鬼子。”

“好,算你一个。”田嘉禾说完,乐呵呵的一把将孔友才从地上拉起来了。转身就去找李铮了,他原先也不清楚,在河北,一个普通农民就能如此熟练枪械。要是真的在武安县附近招兵,打游击,兵源首先就不会缺少。

而且,都是年轻的青壮。

结果就变成了开头的那一幕,连特委委员,组织接待一营的李宝国都惊讶的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李铮还真的没有想到,张学良在长城抗战之后,真的将河北治理的全民皆兵。

知耻而后勇。

张学良统帅的东北军在长城抗战前期,不但将热河、察哈尔大部分都丢给了日军,差点让小鬼子打到北平,如果当时北平丢失的话,那抗战就要提前爆发了。

不过,田嘉禾心里还是有些戚戚,显然,张学良在连续吃了日本人两次大亏之后,家仇国恨一下子找到了一个宣泄口,而且还走了极端。

李宝国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说道:“我要向两位同志道歉,我工作没有做细,犯了严重的主观错误,我是上个月刚从抗大学习后才来河北的,原来也在河南地下党工作,在河南军事训练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敢想。刘峙当年主政的时候,每年饥荒的时候起义暴动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哈哈……,河南的黄河可是十年九灾,老百姓一直都挣扎在死亡线上,刘峙虽然糊涂,还没有糊涂到让手下的老百姓都会用枪。不然过不下去的老百姓要么起兵造反,要么就上山当土匪,都不是他这个省主席能够担当的。”李铮一眼就洞穿了这种政策的区域性,相比河南的老百姓,河北的老百姓在生活上富足一些。

“李宝国同志,我和田营长商量了一下,觉得留在武安附近,整编各地的武装力量,确实能够起到很大的牵制作用。尤其是附近的年轻人,很多都会使用武器,在训练上,可以缩短很多时间。只要参加几次小规模的战斗,战斗力一定会上去。”李铮说出来一个他和田嘉禾商量的结果。

只等上报军里,曾一阳点头,罗荣桓签字,带着冀南的乡亲们打鬼子这个事情,也就定下来了。

李宝国闻言,大喜道:“好啊好啊欢迎……哦……,40军主力部队。”李宝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搞明白,田嘉禾带领的这支部队在40军的番号,话就捡好听的说了。

“我们可不是主力部队。”李铮摆手否认道,其实在40军,公认的主力部队,步兵也就7个团,骑兵2个团,炮兵2个团。

步兵里,115旅、116旅两个旅直辖的三个步兵团是主力部队,军直属独立团,也是主力部队。而田嘉禾的这个营来自于补充团,算不得精锐的主力部队。从兵员上来说,都是老兵。

不少都参加好几年了,大小战斗也参加了不少。

但和其他主力部队不一样的是,补充团混编后,成了独立旅,是一支新编的部队,由于成立时间短,没有可以说道的历史,所以才在私底下很多40军的干部都认为,由补充团组建的独立旅不算主力部队。

就像40军军直属独立团,葬马坡一战,一个营用阵亡八成的代价,挡住了一个日军骑兵旅团半天的进攻,为主力围歼这股日军创造了时间。

231团,在33年渡江北上的时候,一天连克两个县城的战绩,还是很难实现的;229团张北攻城战,对阵的可是日军的一个旅团,日军冲了七天,就是没有在229团手里讨到便宜……

独立旅的组建时间不过两个月,历史几乎就是空白。

所以,李铮说的话,也不算是谦虚。但真要说战斗力,这些部队相差都不是很大,毕竟训练也差不多,武器装备也差不了多少,部队的军事干部,大部分都是教导团出来,不少还进红军大学深造过,可以说师出同门。

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田嘉禾确实存着在敌占区潜伏,伺机寻找战机,毕竟只要14师团南下,日军必然会出现控制上的真空地带。只要田嘉禾的这个营在铁道线上活动一下,即使没有战果,也能把日军吓个半死。

但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李铮确实有些犹豫了,他甚至有种豪情,想劝解田嘉禾将部队留下来。因为他看到了部队迅速壮大的可能。

李铮手里还有一张缴获统计,物资很丰富。

仿毛瑟步枪87支,子弹19000余发;

晋造驳壳枪5支,子弹870发;

撸子1支,子弹两盒,200发;

南部式手枪29支,子弹1900余发;

歪把子轻机枪5挺,配件若干(主要是整枪已经损坏,但部分部件还能用),机枪弹3000余发;

捷克式轻机枪3挺,机枪弹和毛瑟步枪弹可通用;

三八式步枪185支,子弹30000余发;

九二式重机枪3挺,机枪弹8箱;

60迫击炮一门,炮弹67发;

边三轮一辆,还能开。

所有的武器全部收缴起来,已经足够组建一个标准的步兵营了,原先田嘉禾和李铮还在发愁,将所有的武器全部送给武安县的县大队,有些可惜了。

可将县大队所有的人员都聚集起来,除了必要的战术训练,大部分都会使用步枪,虽然没有人会使用机枪。但这都不是问题,田嘉禾的一营有的是副机枪手,平时也跟着机枪手一样训练。

安排到县大队,就能马上将一个县大队的作战能力提上去。

现在摆在田嘉禾的李铮面前的问题就是,一营,是否应该留在武安县,这要上报军里等军里的回电;还有一个就是,一旦留在武安县,再接受40军领导,指挥上就会有很大的麻烦,直属上级部门也要变更。

李宝国见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双腿,蹲在地上的时间长了一些,双腿有些麻了:“两位同志,既然这样,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跟县大队的几位同志商量一下,将县大队编入你们的部队,这样就可以变成两个营。也算是一个乙种团了。”

田嘉禾连忙制止道:“还是先等等,我们已经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了我们上级,相信指示很快就会下达。还有县大队还是叫县大队,人员也不要打散,我们派人先训练起来。”

一支部队训练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扩编虽然不算是个糟糕的主意。

但对初来乍到的一营来说,扩编之后,直线下降的战斗力,很有可能是葬送一营的罪魁祸首。

在日军的眼皮子地下,自然要谨慎点,即使和日军不幸遭遇作战,作战能力精悍的一营战士,就能够在极小的损失下,安然撤退。

但是扩编一倍的一营呢?答案是要上引号的。

再说了,当地的青壮熟悉枪械,但并不熟悉其他的军事科目。打仗还是考验一支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时,40军军部也接到了一份来自日占区的电报,竟然有野战部队主动要求留在地方打游击。

曾一阳等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让一个营的兵力去破坏日军防守森严的军火库,或者野炮,显然可能性不大。

而小打小闹,很容易陷入大量日军的包围圈中。

“我建议独立旅另外抽调三个连的部队,补充田嘉禾的一营,组成一个小团。这样也增加了一份,在严酷环境下,坚持下去的保障。”曾一阳想了想,还是觉得田嘉禾的兵力太单薄,实力太小,和日军周旋缺乏一定的作战能力。

“我同意,不过张学良也够绝的,简直把河北的青年都训练了一遍。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每年的花销没有六十万大洋,根本就下不来。”谢维俊刚看到电报的时候,倒吸了一口冷气,绝对的大手笔。

陈光不解的自问道:“我就纳闷,张学良什么时候想到了这么损的招数。看样子,他是想用全河北的青壮成为东北军反攻东三省的筹码?”

陈光一边说,一遍摇头,他猜不透,到底是什么人支的招数,总觉得怪怪的,一般国民党一方军阀,那里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曾一阳翻着眼皮,回想了一会儿,所有所思的说:“当时我好像跟张学良这么说来着,不过当时也是随口说说,没想到张学良还真当真了。”

曾一阳说完,低声的笑了起来。

忽然,曾一阳见陈光等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盯着他,不解的问道:“怎么了?”V

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一零一章 领奖?不去!(下)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四七零章 敌后制胜(中)第五章 时代最强音第二三五章 送上门的空城第一七六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上)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第一O九章 最后的顽抗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第四六八章 五月的红场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十八章 血杀109师团(6)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九十四章 莫使将士流血又流泪第二六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七四章 狡猾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四七七章 破冰飞渡第八十章 苦难历程第二二四章 血染东京城(8)第二十一章 接头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五十三章 补充第一旅的覆灭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九十八章 又见李湘敏第二八四章 轻取额穆(下)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一六九章 落幕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四七七章 破冰飞渡第三四零章 借兵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二九一章 闹事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七十二章 刘绍先的计划第四四三章 将功赎罪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二二二章 血染东京城(6)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军旗第二十二章 营救(1)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一零九章 尘埃落定(二)第十五章 血杀109师团(3)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第四四零章 虚惊不断第三七五章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第三五四章 聚焦龙镇第一六一章 暴露行踪第二零四章 杀人地,死亡林第九十一章 谋划湘西(三)第四十九章 溃敌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四二四章 这个夜晚不平静第一七二章 革命了!开荒了!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二四七章 各显神通第四章 甲鱼也是鱼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六十四章 风雷动 战旗舞第八十六章 大势已去第四十四章 血战李家庄(1)第二十七章 总攻(4)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四三六章 墙头草的觉悟第一二六章 诺门坎(下)第四零五章 堡垒城市的秘密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三九二章 一战定音(下)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四七八章 突破点第六十一章 血炼军魂(四)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关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
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一零一章 领奖?不去!(下)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四七零章 敌后制胜(中)第五章 时代最强音第二三五章 送上门的空城第一七六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上)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第一O九章 最后的顽抗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第四六八章 五月的红场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十八章 血杀109师团(6)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九十四章 莫使将士流血又流泪第二六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七四章 狡猾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四七七章 破冰飞渡第八十章 苦难历程第二二四章 血染东京城(8)第二十一章 接头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五十三章 补充第一旅的覆灭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九十八章 又见李湘敏第二八四章 轻取额穆(下)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一六九章 落幕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四七七章 破冰飞渡第三四零章 借兵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二九一章 闹事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七十二章 刘绍先的计划第四四三章 将功赎罪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二二二章 血染东京城(6)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军旗第二十二章 营救(1)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一零九章 尘埃落定(二)第十五章 血杀109师团(3)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第四四零章 虚惊不断第三七五章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第三五四章 聚焦龙镇第一六一章 暴露行踪第二零四章 杀人地,死亡林第九十一章 谋划湘西(三)第四十九章 溃敌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四二四章 这个夜晚不平静第一七二章 革命了!开荒了!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二四七章 各显神通第四章 甲鱼也是鱼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六十四章 风雷动 战旗舞第八十六章 大势已去第四十四章 血战李家庄(1)第二十七章 总攻(4)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四三六章 墙头草的觉悟第一二六章 诺门坎(下)第四零五章 堡垒城市的秘密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三九二章 一战定音(下)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四七八章 突破点第六十一章 血炼军魂(四)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关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