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营盘反击

滕震带着精锐的骑兵,冲进了东北的大营,由于骑兵马踏连营,速度非常之快,在解决了营外斥候、辕门守卫之后,如旋风一半分成两股包抄插入营盘之内,人数虽然,但威势却大,尤其是夜间,战马一冲,连马撞带刀斩,十几个甲士都无法阻止一骑兵的冲击。

汉军东北营盘将领是由郦琰、薛欧坐镇,左军营除了三千骑兵之外,都是甲士,因此金鼓和牛角之声一起,甲士立即手持兵刃出帐篷营地,嘈杂混战之声响起来。

“楚军袭营了,楚军袭营了……”

警戒声传开,汉军在四处厮杀声中并不显混乱,而是按照伍、什、校、都的军制,迅速集合,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为一校、百人为都,这些小队迅速结合,朝着不同的方位堵截入营的骑兵。

郦琰在极短的工夫内,已经披挂着甲胄,手持一柄锋利的长殳走入大帐,帐门口数十名亲卫凑前,一位指挥使禀告:“将军,楚军袭营,是否发信号请求南营支援?”

郦琰皱眉道:“敌军来了多少人马?”

“夜色太重,看不清楚,来者都是精锐的骑兵,似乎人数在千人之上,但不像万马之骑!”

郦琰道:“夜色深重,敌情不明,不可轻易发送求救信号,一旦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或为其所诱中其埋伏,城外诸营呼应而行,城内有汉王坐镇,楚军未必敢动用大军前来攻城,今晚敌人冲营成功,也不过是只乱一营,没有甚么大不了,传令下去,各指挥使阻止好麾下将士设下营内伏击以及绊马索,就像日常演练一样,关门打狗,围歼袭营的敌军!”

“喏,属下遵命!”

那位指挥使迅速受命前去传令。

顷刻,“呜呜~”营内十几号角同时吹起,但这种细角声,却是在发送信息,外营不必支援,营内将士恪守其位进行作战。

这左营的汉军一半是战场上经过磨砺的老兵,对袭营较为冷静,另一半是在西北边疆驻守的戍军,刚刚被调上一线,士卒精力充沛,虽然有些惊讶,确在伍长、小校、指挥使的调度下,好了应变截杀的准备。

“将军令,先锋营、长枪营、弓箭营守好营盘,围堵敌军,其它营军原地结阵,截杀敌军——”

按照汉室军方的伍、什、校、都、指挥、营、军几个跨级单位,徒步甲士五都为一指挥五百士卒,设指挥使(俾将)一人,五指挥为一营两千五百人,设将军一人,十营为一军两万五千甲士,设大将军一人,左路军营盘两万人马,差不多八个营兵力,在军营的号角之下,开始全部行动起来。

而距离左营最近的中路军,是由唐世寒、杨暄业率骑兵营,听到厮杀声从北面传来,金鼓之声不绝于耳,一位骑兵中郎将奔驰到大将军帐前,这时唐世寒也披甲走出帐外,那中郎将李佑道:“南盟军袭营!他们夜袭左军营,似乎都是骑兵,我军是否立即去支援?”

唐世寒登上望台探头向北方张望片刻,只望到火光隐隐,杀声震天,说道:“左军营由郦琰、薛欧两位将军把守,都是骁勇善战、机智多谋之辈,若去偷袭他们的营地,敌军未必讨得了便宜。”

“那我们不求救援了吗?”

唐世寒道:“夜色深重,敌情不明,轻举妄动一旦中了埋伏怎么办?但凡这种夜间袭营,诸营切不可草率赴援,何况左路军并未发出求援信号,可见他们在自行阻止反击,李佑,你速去传令给杨暄业老将军过来,持本将军腰牌,让杨老将军带两千骑兵,从南辕门出发,不要去救援左营,而是绕到敌军后退的途中设伏,倘若敌军只是来偷袭,而非大规模进攻,半炷香不到必然会撤退,到时候沿途伏击。”

李佑抱拳道:“末将领命!”说完转身离开。

滕震乃滕翼之后,在大漠习过兵法,袭营就是要快,雷霆手段,趁着对方营中将士来不及组织反击,马踹连营,到处纵火制造混乱,杀过了前营守卫,直接冲向主帅的营帐,擒贼先擒王,一旦杀了营地的主帅,冲散中军,黑夜之中无人调度指挥也将变成一团散沙,战斗力随之瓦解,那时汉军纵有两万之众,也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绵羊。

等滕震手持重剑奔到营地中军前,却见汉将郦琰手持长殳兵刃,策马迎面杀来,四周的汉军围拢过来。

滕震并未在意,挥起重剑就冲上去与来将战在了一团,那郦琰一身武艺也颇为不弱,与滕震马背上交手十多回合,谁也没讨到便宜。

“当当当——”

重兵器交手,响声不绝,二人仗着勇武和臂力,一身本领施展的虎虎生风,重剑威猛沉稳,滕震双手握剑,劈、斩、削、刺,招数精妙,那郦琰舞动长殳接招,却也不慌乱,抵挡住了滕震的攻势。

此时营地情形对楚军一方愈发显不妙,汉军迅速占位,用绊马桩、马绳制约住楚军骑兵的威势,在渐渐平息下来营中各处的人马正在慢慢向这里靠近,形成暗形合围之势,里面的楚军想要逃都有些困难了。

楚将秦殇带一簇人马从一旁退了回来,朝着滕震喝道:“滕将军,偷袭不利,赶紧撤——”

左军营厮杀声持续了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便沉寂了下去,随后左军大营发出了敌军已退的锣鼓讯号,楚军一千精锐虽强,但汉军也非吃素的,恶战在一起后,战团逐渐被控制。

偷袭战打的就是出其不意,一旦对方有备,或是应变及时,那偷袭的条件也就丧失了,一个明智的将领会马上撤兵,而不是把偷袭战改成大决战。

滕震虽不情愿,但知道汉军阵脚未乱,已经布下了营阵,再不走的话,这一千刀锋营骑兵就要全部战死在这了。

“撤……”

楚军开始突围,汉军步骑追出大营,却再也追不上去了,因为他们属于徒步甲士,是跑不过战马的,然后就在滕震戴军撤出五里外,杨暄业率领两千骑兵拦截而出,两军又交战在一起。

这边杀伐未熄,洛阳城头站着了汉王以及不少将领,曹参道:“是南盟军偷袭我们左军营!”

“应该是楚军,其他诸侯军恐怕没有这么大的胆量!”龙天羽淡淡说道。

“他奶奶熊的,这群楚军兔崽子,咱们还没去攻打他们,他们倒是先找茬来了,汉王,请恩准樊哙出城迎战!”樊哙轻喝一声,但嗓门和火气却是不小。

龙天羽冷静道:“胡闹,眼下我军正是整编、更换装备、补给粮草的时候,还不能轻举妄动,等再过十日,汉军与楚军会正面角逐,到那时你们身为汉将,戎马疆场,建功立业,当有所一番作为才是!”

“遵命~”诸将恭敬领命。

张良忽然道:“楚军已经退了,看来人数不多,意在刺探我军虚实,此外,楚军中范增多疑,项羽暴躁,项云自傲,可利用这些人的弱点,分化他们的关系,另外派使者去说服黄河以南的诸侯王归降汉室,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章 墓穴生还第五章 兵临山下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二章 俘获仙子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四章 天圆地方第四章 亡秦川论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七章 挂帅之争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十二章 吕家要反第八章 西秦政体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九章 仙女献身第十一章 计中有计第一章 外星飞碟第一章 莺歌燕舞第六章 龙翔九天第八章 英雄匹敌第五章 梓潼之战第十章 回到汉中第五章 小翎飞刀第四章 汉军内奸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四章 蒲府激战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七章 两虎相争第六章 蜀地杀机第六章 火烧骑兵第六章 将计就计第十一章 诗词歌赋第九章 大战序幕第三章 青衫剑客第四章 雄关决战第七章 坦诚合作第二章 阵前对饮第九章 剑透章平第五章 巧夺凤州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十一章 中原混战第三章 此女归我第十一章 一箭双雕第七章 波澜丛生第一章 火烧眉睫第十章 寿春之行第八章 剑煮英雄第七章 签订条约第四章 婉儿怀胎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五章 秦宫伏杀第三章 刀剑争锋第四章 兵变屠城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七章 卧龙之地第十章 胜负难料第四章 汉关鏖战第一章 轮回之秘第八章 追兵杀至第五章 谁的天下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六章 雄关对峙第九章 子羽登场第一章 鏖战城池第十章 雷霆万钧第四章 武道阴阳第十一章 战龙雄威第八章 月下辞行第二章 二女争夫第四章 琴箫合鸣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一章 范增毒计第一章 五行学说第十二章 贞节难保第五章 皇后领兵第六章 争女风波第六章 风起云涌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四章 武道阴阳第十二章 侠客之道第十二章 挑灯看剑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九章 凝君娇媚第七章 霸王刀决第五章 兵神布阵第七章 收拾残局第十二章 一缕香魂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五章 为君一舞第八章 兵变前夕第十章 鱼水之欢第五章 秦宫伏杀第三章 再逢强敌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四章 蜀兵作乱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八章 蒸汽机械第五章 梓潼之战
第三章 墓穴生还第五章 兵临山下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十二章 俘获仙子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四章 天圆地方第四章 亡秦川论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七章 挂帅之争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十二章 吕家要反第八章 西秦政体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九章 仙女献身第十一章 计中有计第一章 外星飞碟第一章 莺歌燕舞第六章 龙翔九天第八章 英雄匹敌第五章 梓潼之战第十章 回到汉中第五章 小翎飞刀第四章 汉军内奸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四章 蒲府激战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七章 两虎相争第六章 蜀地杀机第六章 火烧骑兵第六章 将计就计第十一章 诗词歌赋第九章 大战序幕第三章 青衫剑客第四章 雄关决战第七章 坦诚合作第二章 阵前对饮第九章 剑透章平第五章 巧夺凤州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十一章 中原混战第三章 此女归我第十一章 一箭双雕第七章 波澜丛生第一章 火烧眉睫第十章 寿春之行第八章 剑煮英雄第七章 签订条约第四章 婉儿怀胎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五章 秦宫伏杀第三章 刀剑争锋第四章 兵变屠城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七章 卧龙之地第十章 胜负难料第四章 汉关鏖战第一章 轮回之秘第八章 追兵杀至第五章 谁的天下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六章 雄关对峙第九章 子羽登场第一章 鏖战城池第十章 雷霆万钧第四章 武道阴阳第十一章 战龙雄威第八章 月下辞行第二章 二女争夫第四章 琴箫合鸣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一章 范增毒计第一章 五行学说第十二章 贞节难保第五章 皇后领兵第六章 争女风波第六章 风起云涌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四章 武道阴阳第十二章 侠客之道第十二章 挑灯看剑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九章 凝君娇媚第七章 霸王刀决第五章 兵神布阵第七章 收拾残局第十二章 一缕香魂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五章 为君一舞第八章 兵变前夕第十章 鱼水之欢第五章 秦宫伏杀第三章 再逢强敌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四章 蜀兵作乱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八章 蒸汽机械第五章 梓潼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