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阎之捷】

7月13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蔺州为明建武卫右参将:罗乾象,带部所攻克,致使永宁叛贼首领大梁王:奢崇明,逃至水西宣慰使司龙场驿客仲坝,依其妹:奢社辉,麾下兵力驻守。

还联合叛贼水西首领罗甸大王:安邦彦,一起分兵进犯永宁宣抚使司以及永宁卫、遵义军民府,被大明川军击退。

紧接着明四川总镇总兵:李维新、明四川监军副使:李仙品、明四川都指挥佥事:刘可训,等人各自统率部将,分兵5路进军龙场驿,擒获永宁叛贼首领大梁王夫人:安氏、弟:奢崇辉,及叛军大学士、经略、丞相、总督,等文官武将多人,并斩首1万余人。

吓得叛贼首领大梁王父子纷纷逃入深箐屯。

7月15日,刚刚上任的明福建总镇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居益,在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泉州府,一带巡逻之际,发现有荷兰红毛夷船队,便迅速带领官兵相继在漳州府镇海卫、泉州府中左备御千户所(厦门),击败何夷1千人,巩固了海防。

但目前何夷已经侵占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治下的台湾府以及澎湖巡检司,何属东印度公司(尼德兰王国),由于在巴达维亚(爪哇)驻扎了荷兰水军,所以为了开商互市才多次入侵大明帝国。

7月19日,大明安南都统司安邦府禄州知州:何中蔚,因物品贸易问题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官员引起纠纷,故此引兵入侵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南宁府上思州。

还围攻迁隆峒土巡检司,又声东击西的派人掠夺凭祥州白沙村,当即就被明广西总镇巡抚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给督率军队击退,并奏捷于朝。

7月26日,李氏朝鲜韩平君兼闻奏使:李庆全,使团抵达大明帝都北直隶紫禁城内,其后多次呈文于明内阁首辅:叶向高、明礼部尚书:林尧俞,等朝廷大员,力图为李氏朝鲜新任郡王辩诬。

但明内阁首辅、明礼部尚书等大臣,却比较倾向于朝廷册封,但碍于天朝事体,还是要先行调查。

后于8月初6日,朝廷才批准了明礼部尚书的建议,决定由明登莱巡抚:袁可立、明平辽总兵:毛文龙,分别派查官去李氏朝鲜王国调查实情。

可结果明登莱巡抚派去的查官:赵延龄,被淹死在海中,而明平辽总兵派去的查官:陈继盛,则将收集到的李氏朝鲜臣民831人的意见,均呈报给了朝廷,也证实了李氏朝鲜新王政权所言不虚。

8月初8日,明奉圣夫人:客印月,与明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盗专国柄,打算除掉不听话的妃嫔,首先将怀孕的明张裕妃治以到期没有分娩罪,将她废掉,幽于别宫(所谓别宫还不是单指冷宫,而是比冷宫环境更恶劣的宫殿夹道)过道却是日晒雨淋大风吹,连个可以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不仅如此,还下令断绝她的一切饮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

数日后天下暴雨,明张裕妃饥渴难忍,只能拖着沉重的身体,爬到屋檐下喝雨水止渴,想保住性命,可她怀孕在身又被饿了数日,骤然喝下不干净的雨水后,极度虚弱的身体反而更吃不消了。

8月22日,在被活活饿了14天后,明张裕妃终于支撑不住,被活活饿死,时年18岁,以宫女身份下葬。

9月初5日,明刑科给事中:解学龙,上奏道“今额饷当核,额兵当清,军需当节,马兵当酌,冗将当裁,从洪武年间起,文官五千四百余人,军职二万八千余人,而万历时,文官增至一万六千余人,军职增至八万一千余人。今又不知增加几倍。凡可裁者裁之,即可岁省饷数十万两,请陛下允准。”

明熹宗:朱由校,批准了。

同时还让阉党明詹事府詹事:顾秉谦,升任东阁大学士,明南直隶礼部右侍郎:魏广微,升为礼部尚书两人双双入内阁参政。

不仅如此,阉党们还私自派遣心腹去边关刺探情况,明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周宗建,看不过去便上奏弹劾阉党之首明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擅权〉!

结果被夺俸禄,明熹宗还反升任明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为[东厂提督]。

9月18日,明福建总镇巡按:商周祚,上奏朝廷称“荷夷仍占我台湾府,既而复筑城澎湖巡检司,又想进犯中左备御千户所,为我军所败,乃又求和,再许其毁城远徙,而又复筑如故,后又停泊风樻仔,出没沿海地区,还要求互市,而海寇:李旦复,助之,滨海州府县卫所皆因此戒严。”

9月20日,后金军趁着金州卫、复州卫,等地居民们秋收时,再次大举入侵抢收秋粮,而驻守在复州卫的后金三等总兵:李永芳,则派出部下四面出击掳掠辽人百姓。

但原本驻扎在金州卫的登莱水师明军以及皮岛部明军,也双双配合与百姓们一同反击后金军,导致出掠的后金军损失惨重。

10月初3日,6万明军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渡过乌江进入贵州都指挥使司乌撒卫,来到次黑石,由明贵州总镇巡抚:王三善,亲自督阵与永宁叛贼首领罗甸大王:安邦彦,大战于漆山。

此战明军大胜,永宁叛贼大败而逃,明军还趁机渡过渭河,直抵大方县。

同时愤怒的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决定调集更多的军队对明军进行反扑。

不过水师明军方面却遇上了,厉害的对手那就是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他上奏称“谋贵万全,兵须审势,知彼知己,能为可胜。”

他面对后金军的反扑丝毫不慌,反而还综合了谍情,先期集兵分道应付,并采取夜袭和伏击等战略,斩俘无数。

明登莱巡抚时常利用辽民们对后金军的痛恨,下令明军于复州卫、金州卫、金州中左守御千户所一带两路设伏,乘夜以火把袭城,放火箭射焚敌营,几乎轮番上阵彻夜透明,杀声震天,打得后金军大败而逃。

10月初5,后金驻军在复州卫四处掳掠辽民粮食,明镇江堡千户:张盘,就利用辽民对后金军的痛恨夜袭城门,并在明山东总镇总兵:沈有容,的配合下设伏。

待夜半三更时,采取火攻大败后金军,但后金不甘心失败,又调大军反扑,结果明镇江堡千户在城中设伏再次大败后金军。

并乘势收复了复州卫以及相邻数堡,后金军直接丢弃器械、铳炮而逃。

另一边明平辽总兵:毛文龙,还让辽民:张屯,去后金当通事官(做大明间谍),正巧又得知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准备绕道漠南蒙古,打算西征攻打山海卫一带。

所以为了牵制住后金,给辽东明军以及登莱水师明军出动时间,张屯就发信联络明平辽总兵,请求亲率3万军民直捣后金旧都汗庭[赫图阿拉城]以攻其必救。

而后金在旧都赫图阿拉城以南,还设有董骨寨、牛毛寨、阎王寨,这三座要塞,属于深沟高垒易守难攻。

因此由明平辽总兵率部攻占了董骨寨,拿下之后又激战了16日才夺下牛毛寨和阎王寨,并把后金守军全部消灭干净,但后金各地的驻军发现情况后便开始反扑,明平辽总兵就设伏拦截后金援军。

此时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得知后方事情才放弃西征,连忙率领四旗大军回援来救。

而明平辽总兵就考虑到孤军深入,且士兵疲劳,又完成了牵制后金军的任务,便下令撤军,史称「牛毛寨大捷」。

之后明平辽总兵又再次重创后金军取得了「乌鸡关大捷」,两次大胜让皮岛部明军,先后共斩首了后金726人、俘虏14名后金士兵、5名后金妇女等等。

当时的明太子太保兼辽东总镇经略:孙承宗,连连夸赞明平辽总兵,宣称;有此能人武将,实乃我大明帝国之福分,若能多得几个,何愁东虏建奴鞑子不灭啊!

朝野上下皆欢庆,乃设镇以来从未有过此大捷也,明登莱巡抚不仅解决了后金军西攻明辽东总镇经略:孙承宗,驻防宁远卫城防工事,又联合李氏朝鲜王国助兵之初,东联皮岛部明平辽总兵:毛文龙,可谓是斩获颇丰。

10月25日,明熹宗嘉奖道“登莱巡抚袁爱卿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江、昌城都护府袭报用敢献功,乃满浦江、昌城都护府之捷,谓兵不满千,未交一战,不遗一矢,而使(虏)自相践踏,其被炮炸死者二万有余,马之走死者三万有余,止余真夷二万。公(袁可立)心颇疑之,私谓敷实而后报,不失于慎。”

于是移檄皮岛核其虚实,而明平辽总兵却嫉公如仇,教唆言官去奉旨核查他的战报和军饷,由此为明平辽总兵所忌恨。

11月初3日,明登莱巡抚经过核实后,奏报朝廷称“毛总兵统兵深入阎王寨,与奴贼大战,斩级三百七十一颗,生擒建奴夷四名,请发赏功银两。”

随即又把乌鸡关大捷上报。

12月初8日,明礼部尚书:林尧俞,遂于十二月初八日既(明天启三年公元1624年1月27日)上疏皇帝陛下,认为根据一些证据和毛总兵所调查的结果来看。

废王光海大君:李珲,悖逆、而新王陵阳大君:李倧,则恭顺属实,又从「联鲜制奴」的大局上出发,可以权且不顾〈纲常名义〉同意李氏朝鲜王国的请求,明熹宗遂批准册封李氏朝鲜陵阳大君为新任大明李氏朝鲜郡王。

12月11日,又是矫旨赐死先帝明光宗泰昌贞皇帝:朱常洛,的明赵选侍自尽,因明赵选侍支持明张皇后:张嫣,上位而得罪了明奉圣夫人。

第三十四章【川地进剿】第四十一章【合围流寇】第四十一章【合围流寇】第一百三十三章【战事兴起】第一百零四章【困兽之斗】第五十六章【军中病情】第二百九十二章【马斯顿役】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征麓川】第五章【分封诸将】第六十四章【姻缘巧遇】第一百四十八章【偶变投隙】第九十四章【西南争端】第七十一章【鱼死网破】第一百二十三章【闺范图说】第二百五十六章【瓦剌兴起】第一百六十四章【中敌伏击】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败】第一百九十七章【夜间进袭】第一百二十章【间不容发】第一百四十七章【献出城池】第一百一十章【春祈秋报】第一百一十三章【龙山协议】第二百一十三章【纨绔子弟】第一百九十八章【坤仪公主】第三十九章【精锐丧失】第六十章【冒雨进袭】第一百五十三章【兵围叶赫】第六十三章【平定疫情】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战川军】第二百章【问心有愧】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九十五章【军营细作】第二百六十四章【英宗复位】第二百二十四章【剃发归降】第二百二十九章【清军入关】第一百六十三章【辽阳失陷】第二百一十二章【镖局灭门】第二百六十五章【石曹之乱】第七十二章【奸商罪证】第三十五章【大有收获】第二百三十章【召集百官】第二百四十二章【太祖征途】第二百四十六章【永乐大帝】第二百三十七章【抗元大业】第一百三十章【游尘土梗】第一百四十七章【东路被围】第二百二十五章【合击李贼】第二百二十八章【开关献虏】第七十八章【万历中兴】第一百三十章【将伯之助】第一章【穿梭大明】第二十二章【剿贼方略】第九十五章【建州贝勒】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国难】第一百八十八章【崖底生还】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汇聚】第十二章【出兵救援】第二十八章【同心协力】第二百八十七章【兵临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宫案件】第九章【军中训练】第一百零九章【参与祭祀】第一百一十二章【战局略定】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国难】第一百零八章【顺王称帝】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一百八十章【巧获太子】第六十章【采集药材】第二百一十七章【借兵东虏】第二百三十九章【进爵吴王】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计策】第二百七十一章【刀下留人】第二百二十二章【瞬息万变】第二百八十五章【陷害忠良】第一百二十一章【壁垒森严】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征鞑靼】第七十章【招抚女真】第六十八章【大雨绵绵】第一百零七章【迷踪之案】第一百三十四章【馔玉炊珠】第二百二十九章【清军入关】第六十章【冒雨进袭】第二百七十二章【直击狼群】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争端】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争端】第二百六十章【击退北虏】第八十九章【奔赴宁夏】第四十一章【合围流寇】第五十七章【查阅账簿】第一百五十五章【帝星陨落】第二百四十一章【胡惟庸案】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九十章【古今形胜】第十章【检阅兵马】第七十五章【流寇突袭】第一百七十一章【帝师出山】第一百二十九章【杂税严苛】第二百五十八章【土木堡役】第一百九十五章【金戈铁马】第一百一十五章【狐假虎威】
第三十四章【川地进剿】第四十一章【合围流寇】第四十一章【合围流寇】第一百三十三章【战事兴起】第一百零四章【困兽之斗】第五十六章【军中病情】第二百九十二章【马斯顿役】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征麓川】第五章【分封诸将】第六十四章【姻缘巧遇】第一百四十八章【偶变投隙】第九十四章【西南争端】第七十一章【鱼死网破】第一百二十三章【闺范图说】第二百五十六章【瓦剌兴起】第一百六十四章【中敌伏击】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败】第一百九十七章【夜间进袭】第一百二十章【间不容发】第一百四十七章【献出城池】第一百一十章【春祈秋报】第一百一十三章【龙山协议】第二百一十三章【纨绔子弟】第一百九十八章【坤仪公主】第三十九章【精锐丧失】第六十章【冒雨进袭】第一百五十三章【兵围叶赫】第六十三章【平定疫情】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战川军】第二百章【问心有愧】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九十五章【军营细作】第二百六十四章【英宗复位】第二百二十四章【剃发归降】第二百二十九章【清军入关】第一百六十三章【辽阳失陷】第二百一十二章【镖局灭门】第二百六十五章【石曹之乱】第七十二章【奸商罪证】第三十五章【大有收获】第二百三十章【召集百官】第二百四十二章【太祖征途】第二百四十六章【永乐大帝】第二百三十七章【抗元大业】第一百三十章【游尘土梗】第一百四十七章【东路被围】第二百二十五章【合击李贼】第二百二十八章【开关献虏】第七十八章【万历中兴】第一百三十章【将伯之助】第一章【穿梭大明】第二十二章【剿贼方略】第九十五章【建州贝勒】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国难】第一百八十八章【崖底生还】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汇聚】第十二章【出兵救援】第二十八章【同心协力】第二百八十七章【兵临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宫案件】第九章【军中训练】第一百零九章【参与祭祀】第一百一十二章【战局略定】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国难】第一百零八章【顺王称帝】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一百八十章【巧获太子】第六十章【采集药材】第二百一十七章【借兵东虏】第二百三十九章【进爵吴王】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计策】第二百七十一章【刀下留人】第二百二十二章【瞬息万变】第二百八十五章【陷害忠良】第一百二十一章【壁垒森严】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征鞑靼】第七十章【招抚女真】第六十八章【大雨绵绵】第一百零七章【迷踪之案】第一百三十四章【馔玉炊珠】第二百二十九章【清军入关】第六十章【冒雨进袭】第二百七十二章【直击狼群】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争端】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争端】第二百六十章【击退北虏】第八十九章【奔赴宁夏】第四十一章【合围流寇】第五十七章【查阅账簿】第一百五十五章【帝星陨落】第二百四十一章【胡惟庸案】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九十章【古今形胜】第十章【检阅兵马】第七十五章【流寇突袭】第一百七十一章【帝师出山】第一百二十九章【杂税严苛】第二百五十八章【土木堡役】第一百九十五章【金戈铁马】第一百一十五章【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