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蜀王李恪

过来的人中当先一位是一个年轻的小子,几天狩猎下来

知道这是何人的王易忙上前一步,对来人行了礼:“见过蜀王殿下!”

蜀王李恪,李世民的三子,现在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小毛孩子。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百度搜索:16kbook小说网

虽然年纪还小,但年少的李恪长的一表人材,面目俊秀,只是脸上还有些稚嫩,王易对历史上的李恪挺有好感,最主要的还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一点,从李世民口中说出的那句话:“英果类我!”

一般人都是崇尚英雄的,王易也不例外,他对创造了贞观盛世的李世民挺崇敬的,同样对得李世民如此称赞的这个三皇子也挺有好感,再加上后世时候一些电视剧里演李恪的演员都是挺帅气的,极有气度,让人看着舒服,这也是他对李恪有好感的一个原因。

此时王易没有与李恪接触过,看不出来这位小皇子才能如何,但从外表上比较,李恪应该长的比李世民英俊,五官上是如此,当然李世民自然流露的威严与英气是李恪这个小男子还不具备的。

李恪跳下了马,对王易摆摆手,“王公子客气了,不必多礼!”

“三哥,你怎么来了?”长乐公主小跑上前,娇声问道。

“五妹,今日看了场间比武后,三哥想找王公子讨教一下武艺,却听闻你们一道到这边来游玩了,因此也就赶过来看看!”李恪看了看长乐公主,再看看王易,作一礼道:“王公子,今日本王看你一身武艺太出色了,前些日子闻听你的才学也是非凡,深得父皇的赞赏,你以前所作的一些诗,读着让人回味无穷,本王早些日子就想来长你讨教一下,只是一直没得机会,今日过来找五妹,凑巧与王公子遇上,幸会幸会!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李恪彬彬有礼的话,让王易很惊异,这次来参加狩猎,因为身份与地位的差别,王易的营帐与李泰、李恪及长孙冲等人所住的营帐距离挺远,这些人的营帐与皇帝李世民所驻的营帐却是很近,无论是夜间还是白天戒备森严,一般人不许随意来往,因此几天下来,王易和李恪、长孙冲等人并没打过几个照面,更不要说有什么交集了。

连长乐公主和长孙凌这两个人,也就在来的那个晚上,一起烤吃食物,后面也没几次见到。

但他想不到,李恪会过来找他,还说要向他讨教。

不过无论李恪是什么原因来找他,那都只有以后去弄明白了,现在既然遭遇到这种情况,他不能失礼,赶紧回礼作谦虚状,“殿下言重了,在下学识浅薄,只是偶作了几首不入流的小诗,何敢殿下这般称赞,也万不敢说指教,若殿下有兴致,以后我们可以一起谈谈诗,论论赋…”

“王公子太谦虚了!本王也从父皇那里看到过你所作那几首诗,细读之下,每首诗韵味都非同一般,细数这些年所读之作,比王公子所作那几诗更佳者,还未曾看到,本王也是极爱诗文,也偶作几诗,但自看都觉得意浅文涩,实不敢拿出来示人,待日真心想向你讨教一下诗赋,到时还请王公子不惜赐教!”李恪说着,很恭敬地施了一礼,还对长乐公主使了个眼神。

长乐公主会意,歪着头,带着点调皮的神色对王易说道:“晨阳,我也很喜欢诗文,时常和三哥一道品读前人的诗作,你那几诗我也非常喜欢,到时我和三哥一道来向你请教一下,你可否愿意指教我们啊!还有,你一身武艺确实太好了,不但以一人之力击毙黑熊,还将尉迟宝琳都挑落马下,你大哥武艺也是如此不错,我三哥也喜习武,以后你要教教他啊!”

这对兄妹在一唱一和呢,王易有点想笑,但忍着,很有礼节地回道:“若蜀王和公主殿下有兴趣谈找在下谈论诗文,那在下自当奉陪,只不过与两位殿下相比,在下所读之书少之又少,只是会偶作几首歪诗而已,若要细细论诗文之道,在下定当远不如两位殿下,到时有出丑的时候,还请两位殿下多多包涵! 至于武艺上的指点,想必宫中定然有高人在指教殿下,若殿下不嫌弃在下这般三脚猫的功夫,当然愿意教授殿下,不过这还需要陛下同意方可!”赶紧先打个预防针,以免到时这两位很“好学”的李世民的子女,一个劲地问诗赋上的理论知识,那他这个“伪文人”的面目很可能要被揭穿的,再者,教授皇子武功可不是随便可以教的,李恪即使想学,也需要得李世民同意的。

李恪愣了一下,想了一会才笑笑说道:“习武之事,本王会和父皇说的,只是偶尔切磋武艺,相信父皇会同意的…但诗文如何作,你可得好好教我和五妹一番,你能做出这般诗作来,还这么谦虚,那我等只会附庸风雅之辈,更不配谈诗了…到时还请王公子莫要笑话我们,悉心赐教一下!”

“蜀王殿下客气了,素闻殿下才情颇佳,也听说公主殿下同样诗画都出众,到时还请两位指点一番,”王易带着笑,看了看还只能算小孩子的李恪和长乐公主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在下是从江南来的乡村野夫,只是仗着一些先天的聪慧,能作一些诗,所读书不多,定然不能和两位殿下比,除了诗作敢自大一点外,其他方面定当不能和两位殿下相比…到时还请两位殿下赐教!”

历史记载中,李恪与长乐公主李丽质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个人素质非常高,王易自觉远不能和他们相比,他惟一依仗的,就是熟记着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能从记忆中找出应景应情的诗作来,其他的,就完全不能和人相比了。

与王易所处的后世时候相比,古人更讲究自身素质的培养,君子六艺-礼、乐 、射 、御 、书 、数,是中国古代士子的必修课,细看六艺的具体内容,可是说古代是非常重视礼乐方面的教育,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要求君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这个重文不轻武的大唐时代,更能从中看出君子六艺得到推崇的程度,连李白那样的文人都曾仗剑游天涯,大多的士子,也都是上马能征战,下马能吟诗作文,琴棋书画都会来一些,当然礼节方面,后世的现代人更是不要和古人比了,经过那些所谓的“除旧革新”,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革光了。

从个人素质方面讲,后世那些所谓现代先进教育模式下面教出来的学生们,就如王易自己,感觉也远不及古代的这些士子,甚至后世时候知道君子六艺是哪六艺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就单看看那些大学毕业生,一手鸡爪一样的文字让人看着难受,写篇小文都要上网搜索,其个人素质可见一斑,更不要说其他礼乐诗赋等方面,如何能比?

在真正有学识的古人面前,王易很是自惭。

但在自惭的同时,王易也有点傲然起来,只要没有人知道他是个穿越人的身份,那他所盗取的诗作自然就是他的“作品”,版权归他的,有那些名篇佳作武装起来的他,糊弄一下面前这两个皇子皇女们应该不会有难事,而且武艺方面并不需要糊弄,那是他的真才实学,刚刚

得到了验证。

李恪听了点点头,“王公子这般说,还是有一些道理,不过本王知道你是非同于一般的人,定有非常之大才,他日一定与你细细聊上一番,呵呵,待日王公子有得闲,本王也有空,我们去找个地方,一道赏景论事,定是大快人心之事!”

听这番话,再看着这个远比同龄人成熟的小毛孩,王易没有再推拒,作礼应道:“蜀王相请,在下不敢不从!”

“三哥,那到时也带我去么,好不好?”长乐公主有点撒娇的味道出来了。

“只要父皇和母后同意,三哥自是可以带你去的…”李恪扬扬眉说道,一副与年龄不太相称的表情。

听李恪这样说,长乐公主有点泄气,想得到父皇和母后同意出宫去,难度太大了,但

前两天怕说的事,又有兴致上来,对王易说道:“晨阳,你前两天都答应过我和表姐的!下次你请我们去,我再叫上三哥,我们一道去游玩,赏景,吟诗如何?”

王易看看长乐公主,再看看李恪,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却看到了李恪脸色稍稍有点变化了,他也猛然

刚刚看到的情况,明明看到李恪差不多和长孙冲一道过来,但在看到长孙冲往这个方向跑过来的时候,李恪一行却停在了那里,直到长孙冲和长孙凌兄妹两人走后,才过来。历史上的李恪是被长孙无忌弄死的,据载李世民还在世的时候,李恪就好像与长孙无忌有隙,不会这么一点年纪就和长孙府上有什么纷争了吧?

但这事不好问,忙打着哈哈说道:“我答应公主的事自不会忘记,只要你们能出宫,蜀王殿下下次有闲,使人来传一声就可以了…”

李恪恢复了正常神色,对长乐公主笑笑,“五妹,你出来这么久了,一会父皇要找你了,回去吧,”再对王易施一礼,“王公子,我们回去吧…”

“好,我们走吧…”

第71章 学学老夫的样第65章 惶惶不安第105章 诸王回京第58章 夏种时节第9章 所料没错第14章 为师会给你机会的第5章 春种计划第106章 第一个请求第38章 准备动手第114章 四处征伐第91章 屠杀开始第一三十一章 挑战者竟是个女人第43章 身世之迷(下)第56章 西湖之名第10章 仗要如何打第68章 初步成就完本感言及新书预告第7章 雪天钱塘湖行第89章 这对强人所难的兄妹第20章 奔袭第23章 联手第75章 要通过何种手段控制吐蕃第37章 两个意外的猎手第29章 面对面的交锋第39章 伏俟城内的叛乱第66章 惊震朝堂(下)第45章 大军班师第81章 试探第26章 低吟浅唱夜,美人如酒第83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60章 走马上任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41章 随我去长安第37章 准备班师第100章 当我的妻子,好不好第27章 意料之外第44章 如何打算第26章 这一仗我们打赢了第58章 夏种时节第107章 多谢陛下信任第44章 小子,有两手第35章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第51章 小别胜新婚第91章 长孙皇后的美意第92章 争论第64章 再见杭州第5章 这是什么意思第1章 八月初三第41章 谁是猎物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27章 郎情妾意,梅花再绽第80章 历史真的如原来那般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81章 来日不可限量啊第84章 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72章 王昙出嫁,王易的心伤第29章 好事第4章 什么地方不对劲第64章 再见杭州第95章 那样会遗患无穷第11章 这是怎么一回事第5章 这是什么意思第144章 超级丰收的贞观五年第150章 如愿以偿第8章 战前准备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14章 等待第100章 当我的妻子,好不好第10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81章 试探第45章 大军班师第54章 我们打个赌第2章 挺复杂的第34章 逐客令第9章 不能灰心第62章 去长安吧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5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五三十章 长乐公主的宽容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7章 潼关怀古第104章 舌战群臣第20章 奔袭第47章 我们一定遵从第155章 老婆不少,但…第55章 让人啼笑皆非第62章 去长安吧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第114章 是不是朕的儿子也要教训?第16章 要有作为第56章 西湖之名第125章 兴师问罪第72章 王昙出嫁,王易的心伤第150章 如愿以偿第115章 好像太残酷了些第23章 治本之策第125章 兴师问罪第52章 更多建议
第71章 学学老夫的样第65章 惶惶不安第105章 诸王回京第58章 夏种时节第9章 所料没错第14章 为师会给你机会的第5章 春种计划第106章 第一个请求第38章 准备动手第114章 四处征伐第91章 屠杀开始第一三十一章 挑战者竟是个女人第43章 身世之迷(下)第56章 西湖之名第10章 仗要如何打第68章 初步成就完本感言及新书预告第7章 雪天钱塘湖行第89章 这对强人所难的兄妹第20章 奔袭第23章 联手第75章 要通过何种手段控制吐蕃第37章 两个意外的猎手第29章 面对面的交锋第39章 伏俟城内的叛乱第66章 惊震朝堂(下)第45章 大军班师第81章 试探第26章 低吟浅唱夜,美人如酒第83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60章 走马上任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41章 随我去长安第37章 准备班师第100章 当我的妻子,好不好第27章 意料之外第44章 如何打算第26章 这一仗我们打赢了第58章 夏种时节第107章 多谢陛下信任第44章 小子,有两手第35章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第51章 小别胜新婚第91章 长孙皇后的美意第92章 争论第64章 再见杭州第5章 这是什么意思第1章 八月初三第41章 谁是猎物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27章 郎情妾意,梅花再绽第80章 历史真的如原来那般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81章 来日不可限量啊第84章 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第21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第72章 王昙出嫁,王易的心伤第29章 好事第4章 什么地方不对劲第64章 再见杭州第95章 那样会遗患无穷第11章 这是怎么一回事第5章 这是什么意思第144章 超级丰收的贞观五年第150章 如愿以偿第8章 战前准备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14章 等待第100章 当我的妻子,好不好第10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81章 试探第45章 大军班师第54章 我们打个赌第2章 挺复杂的第34章 逐客令第9章 不能灰心第62章 去长安吧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5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五三十章 长乐公主的宽容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7章 潼关怀古第104章 舌战群臣第20章 奔袭第47章 我们一定遵从第155章 老婆不少,但…第55章 让人啼笑皆非第62章 去长安吧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第114章 是不是朕的儿子也要教训?第16章 要有作为第56章 西湖之名第125章 兴师问罪第72章 王昙出嫁,王易的心伤第150章 如愿以偿第115章 好像太残酷了些第23章 治本之策第125章 兴师问罪第52章 更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