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山海

代之北京在成祖的规划下,大气干净,城中规划在当看,也是十分值得称赞的,其更拥有颇为先进的排水系统。后清兵入关,野蛮人占据了北京之后,实行满汉分制,满人占居了内城,即原先的北京城。另在北京城外扩建外城,供汉人百姓聚居。

野蛮人虽然表明上变文明了,但实质上还是改了其野蛮的本性,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在满清的主导下,变成了“脏、乱、差”的典范,就连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是蚊虫、老鼠遍布。而皇城之外的内城外城就更加不堪入目,尤其是外城,基本就是乱塔乱建,毫无章法,一眼望去,乱哄哄的一片跟猪窝一样。

堂堂国都脏乱至此,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了满清的野蛮与落后。

吴宗敏入城之后,迅速的占领了内九门与外七门,并派兵严加把守紫禁城,以防民众趁乱入城抢掠。

由于清廷逃得仓促,城中数以万计的满人只有一少部分逃走,大部分都是在一觉醒来后才发现江山易主。吴宗敏根据曾纪泽的“清满”政策,首先对内城实行戒严,九门之内,满人只准进不准出。

紧接着,吴宗敏便以武力对满人进行清查,并在紫禁城附近建立了三座集中营,分别关押男、女、老三类满人。

根据清满法案,青壮男女将被罚没为奴,在经过政府的筛选之后,一小部分被划为由官府掌控的官奴,大部分统一归入曾纪泽专为他们而建立的“远东劳工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满奴卖买贸易,至今为止,已向欧美等国输送出大约三万多满奴,为大明赚入了不少的银元。

其时吴宗敏部远征师不过一万余众,天津驻守两千,北京三千,其余占领京畿附近要地的有两千余人,东部永平府重镇亦不过一千余人。而南方大本营正在调集的一万多援军,正由海路赶来,北上地陆路明军据北京也尚且一段距离。

清廷虽逃,北京虽陷,但清廷的残余抵抗力量尚不容忽视,吴宗敏以一万多人的兵力,控制京畿附近的广大土地,显得稍有吃力。

但根据曾纪泽的指示,吴宗敏不得不凑集了一千多人马,星夜由永平府出发,直奔重镇山海关而去。

山海关北枕叠嶂。南襟大海。位于从东北进入华北地陆路咽喉之地。即使在热武器开始广泛应用地现在。仅想以枪炮之利攻克山海关天险也十分不易。可以说。能否迅速夺下山海关。对曾纪泽地下一步兵出关外。统一中国地大业是十分重要地。

次日午后。吴宗敏地人马赶到了山海关下。他遂令各营修筑工事。以为进攻做准备。而自己则登上关外一座小山。临高观察敌情。

山海关城池周长约为里。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4米。厚7米。分城有四座城门。是一座防御体系非常完整地城关。其以威武雄壮地主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周围防御堡垒。

一眼望去。整座关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何等地壮阔。

“天下第一关。果然是名不虚传!”吴宗敏不禁发出了慨叹。他回头向张孝祖问道:“崇先。你不是秀才出身吗。可知道这山海关地来历吗?”

说到史事。可算对了张孝祖地胃口。他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传说六百年前,朱元璋做了前明地开国皇帝,他下了一道旨,派元帅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北京以北过塞之地围城设防,命他们两年之内,必须完成。

徐达二人领了旨,即日起程赶到了边塞。这天二人骑马登高远望,寻找筑城之地。要说徐达,他只会交兵征战,冲锋陷城,围城设防他可不如刘伯温,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问那可大了。徐达在高处一看,连说‘好地方,好战场!’刘伯温却一言不响。”

众人听得津津有问,张孝祖便更来了兴致,“后来刘伯温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元帅,你看,北边燕山连绵,南边海漫天,在此筑起雄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徐达素知军师谋略高,就问:‘你想修个什么样的?’刘伯温就说:‘这座城要比别的地方的城都要高大,要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楼望楼,筑一座铁壁金城。’徐达连连叫好,当日回营,二人连夜画图,立刻动工,整整干了一年零八个月才筑城雄关。”

“二人回京复命,明太祖为问

命名?’徐达一听就愣了,心说当时降旨,只叫筑+名!他这人心直,正要说时,刘伯温抢先道:‘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请恩示吧。’明太祖一听,把手一摆,说:‘好,那就叫山海关吧!’这山海关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众人一副小学生受教育的表情,听张孝祖说完,纷纷赞他有文化,有知识。

“那里地形颇为不同,是否也有什么典故?”吴宗敏马鞭遥指。

张孝祖道:“那里叫一片石城,当年李自成、吴三桂便曾在此大战,本来吴三桂已陷入败溃之势,但清兵突然从山海关杀出,李自成才兵败而逃。清军藉此一战,才得以进入北京。”

吴宗敏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是张孝祖卖弄才学,提到了这晦气之事,吴宗敏听之有所忌讳。

参谋长林海忙道:“当年李自成是占据了绝对地上风,若非吴三桂卖国求营,勾结了清军,趁着两军鏖战之时,清军突然杀出,凭着出奇不意才大败李自成而已。若是李自成不那么托大,清军断无取胜之机。”

“对啊,清军能得以入关,完全是那个卖国贼吴三桂做下的好事,姓吴地真是千古罪人。”张孝祖说话又没怎么经过脑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众人不由又为张孝祖捏了一把汗,暗骂他口无遮拦,明知师长与吴三桂同姓,还左一个“姓吴的”,又一个“姓吴地”。

然而,就在吴敏宗要开口,结束这场对历史的讨论之时,对面地山海关形势,突然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关城东面突然炮声隆隆,城头的清军对正在修筑工事的一个连明军发起了炮击。明军原以为清军武器落后,关城上无非是一些陈旧笨重的万斤铜炮,故明军便把作战工事都修在了离关城较近之地。

但令人吃惊的是,清军在山海关上竟然部署了先进的进口洋炮,其射程可以将明军阵地完全覆盖。十几门炮同时开火,炮弹倾落之处,明军未成的阵地被炸得七零八落,猝不及防的明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炸死炸伤不少。

关前发生的一切,吴宗敏看得清清楚楚,他眉头顿时皱成了一团,沉声道:“参谋长,山海关上为何会有洋炮,你负责的侦察工作是怎么做的!”

“根据战前的情报,清军是进口了十几门洋炮,但之前都应当部署在了大沽口。但是大沽口之战时却没发现这些洋炮,没想到清军把他们部署在了山海关,这,这实在是末将的失察。”林海颇有些惭愧。

他二人说话间,战局很快又发生了变化,东罗城城门大海,上千清军蜂拥而出,冲在最前面的是五百多枪骑兵,他们在步兵的掩护下,迅速的向明军阵地冲来。

跟清军打了那么多仗,明军仗着的就是武器的优势,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与敌作战,每每在强大的火力之下,清军还没有打就傻了眼。而现在形势转换,终于轮到明军傻眼了。

冲出来的那上千清军,无一例外的装备了洋枪,其性能颇不逊于明军的步枪。在这样种种不利的情况下,那一个连的明军片刻间便被打垮,在留下一百多具尸体之后,迅速的溃散而逃。

而与此同时,山海关各城的清军先后发起反击,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大意的明军发动了总攻。

吴宗敏这才意识到,他与当年的李自成一样,同样是犯了多么大的轻敌失误。清军的武器先进和训练有素是他所没有料到的,尽管其战斗力仍与久经战火考验的明军还有不小差距,但在各种综合条件作用下,在这一刻,清军是占了绝对的优势。

“咳,张孝祖啊,看来是被你这张乌鸦嘴给说中了。”吴宗敏叹了一声,语气间却并没有责备之意,他要怪也怪自己轻敌之失。

“大人,清军训练出了这样一支军队,这山海关凭咱们师的实力是打不下了,事如先撤回永平府固守,待王爷的援军赶来之后再做计划吧。”参谋长林海的头脑很冷静。

自成军以来,吴宗敏这一师横扫南北,无一败绩,这本是令他骄傲的战绩,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一回真的是败了。

“也只有如此,传令下去,全军撤退吧。”吴宗敏颇不情愿的下达了撤退命令。

第144章 北征第101章 知府,船厂第158章 幼天王第196章 海军陆战队第181章 一生为奴第28章 手术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149章 英国的态度第67章 暗藏的隐患第128章 巷战第37章 夜袭第82章 同文第274章 战与和第214章 小喜儿第50章 幕府第315章 宪法第242章 肉第252章 自作聪明第289章 国土第271章 水下蛟龙第228章 骨肉第189章 世界的转折点第138章 猪尾巴第129章 黄梁一梦第250章 暗战第260章 五条誓约第146章 派系第298章 猎鹰第308章 征地风波第122章 献策第150章 另类的美国第149章 英国的态度第152章 灭满第274章 战与和第146章 派系第226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57章 白话文第225章 实验室第168章 望洋兴叹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94章 人,狗第237章 宿命第232章 有惊无险第116章 绝对控制第209章 校长姐姐第250章 暗战第316章 信第6章 舢板与火轮第148章 各怀鬼胎第199章 最后的骑兵第5章 湖北巡抚第87章 徐州第210章 发明家第26章 肩部之伤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章 湖北巡抚第256章 天策门第174章 起点号第85章 第一面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57章 谁入地狱第143章 灭亡的号角第230章 困境第250章 暗战第89章 阿斯本舰队第13章 打砸抢烧第37章 夜袭第285章 天鹰第119章 紫禁 秽第288章 南京条约第186章 解放第168章 望洋兴叹第61章 楚军第172章 海权第140章 视死第88章 家庭晚餐第33章 屠杀第127章 血战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104 江南制造局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33章 山雨欲来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1章 洋枪营第138章 猪尾巴第47章 容闳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88章 家庭晚餐第8章 胡林翼第241章 狂欢第160章 殖产兴业第84章 教科书第251章 谣言第245章 郡主第165章 红顶商人第199章 最后的骑兵第26章 肩部之伤第174章 起点号第120章 对峙
第144章 北征第101章 知府,船厂第158章 幼天王第196章 海军陆战队第181章 一生为奴第28章 手术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149章 英国的态度第67章 暗藏的隐患第128章 巷战第37章 夜袭第82章 同文第274章 战与和第214章 小喜儿第50章 幕府第315章 宪法第242章 肉第252章 自作聪明第289章 国土第271章 水下蛟龙第228章 骨肉第189章 世界的转折点第138章 猪尾巴第129章 黄梁一梦第250章 暗战第260章 五条誓约第146章 派系第298章 猎鹰第308章 征地风波第122章 献策第150章 另类的美国第149章 英国的态度第152章 灭满第274章 战与和第146章 派系第226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57章 白话文第225章 实验室第168章 望洋兴叹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94章 人,狗第237章 宿命第232章 有惊无险第116章 绝对控制第209章 校长姐姐第250章 暗战第316章 信第6章 舢板与火轮第148章 各怀鬼胎第199章 最后的骑兵第5章 湖北巡抚第87章 徐州第210章 发明家第26章 肩部之伤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章 湖北巡抚第256章 天策门第174章 起点号第85章 第一面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57章 谁入地狱第143章 灭亡的号角第230章 困境第250章 暗战第89章 阿斯本舰队第13章 打砸抢烧第37章 夜袭第285章 天鹰第119章 紫禁 秽第288章 南京条约第186章 解放第168章 望洋兴叹第61章 楚军第172章 海权第140章 视死第88章 家庭晚餐第33章 屠杀第127章 血战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104 江南制造局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33章 山雨欲来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1章 洋枪营第138章 猪尾巴第47章 容闳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88章 家庭晚餐第8章 胡林翼第241章 狂欢第160章 殖产兴业第84章 教科书第251章 谣言第245章 郡主第165章 红顶商人第199章 最后的骑兵第26章 肩部之伤第174章 起点号第120章 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