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必服侍

曹髦恍然大悟。

还真的有这个可能性。

曹髦虽然不知道施绩,但是这个人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历史上,孙綝大量的屠杀将军们后,他成为了仅存的顶级大将。

施绩对此非常的担忧,觉得孙綝要对自己下手,而他的应对方式是,派人跟蜀汉联络,想要私下里跟蜀汉联盟。

据说,他告知蜀汉,如今吴国动乱,能打仗的将军们都死了,士气低落,就怕曹魏前来袭击,希望能在私下里建立联系,互相帮衬,免得被曹魏一锅端。

蜀国当时得知这件事后,也是非常的开心,刘禅派遣右将军阎宇率领五千将兵增强防守白帝城,准备好接应施绩。

可很快,孙綝就被丁奉等人伏杀,施绩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是现在,情况显然就有些不同了。

有能力伏杀孙綝的丁奉逃走了,施绩起兵,曹髦怀疑这个丁奉是跑到了施绩的身边,鼓动施绩出兵讨伐孙綝。

可施绩是一個很谨慎的人,他的兵力不如孙綝,又得防守曹魏,敢主动举兵,肯定是有什么胜算。

大概率是他跟朝中的人勾结了起来,准备设法杀死孙綝。

王昶此刻继续说道:“陛下,请您勿要轻视这件事,最好还是将这些事情告知王基,王基这个人,能征善战,可对自己很是自信,总是喜欢擅自做事,若是陛下不告知,只怕此人是要先出兵,然后再上书的”

王昶同样很了解这位过去的合作伙伴。

王基有个小毛病,跟邓艾差不多,都是容易上头。

他一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不会太遵从顶头上司的命令,主打一个将在外。

陈泰此刻忽然开口说道:“陛下,倘若让王将军佯攻荆州,那蜀国是不是会出兵来帮助施绩呢?”

曹髦看向了他,“陈公有什么想法?”

陈泰沉思了许久,方才笑着摇摇头,“只是有了些想法,如今还不成熟。”

其余几个将军没有急着开口。

曹髦再次问道:“王公啊,那这次吴国内乱,我们是不该出兵?”

王昶笑了起来,“吴国如今的虚弱和混乱,是从未出现过的,就是往后,只怕也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江东水师精锐,强攻吴地需要大量时日来准备,但是这荆州,还能纵容他们吗?”

“应当出兵,但是不能如马隆所说的那样,召集大军来攻杀,从中军里挑选两个营前往荆州,让文钦抽调一个营,三个营前往听候王基的调令,其余的事情,陛下就不必理会了。”

“王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就算不能拿下荆州,也不能让施绩那么容易的达到目的啊。”

曹髦当即做出了决定,他向来不是个扭捏的人,他当即下达诏令,让中军的马隆和文鸯两个人带兵前往荆州,又让文钦派遣悍将蒋班率领精锐前往荆州。

而对王基,曹髦除却告知施绩等人的情况外,却没有下达任何的命令。

这是给予了他极大的自主权,让他自己看着办。

曹髦不喜欢瞎干涉战事,瞎干涉将军们的下场,司马昭已经很好的诠释过了一次,老老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让将军们放心大胆的去打,这就足够了。

司马昭一直都在旁听他们的战略,他没有说出自己的任何构想,当然,曹髦也没有想过让他来发表什么观点。

司马昭在这里的最大作用,就是为了让群臣们知道,这次开战还是因为卫将军。

诸葛诞跟毌丘俭分别坐在两侧,可是两人的视线却始终没能碰到一起。

两人不太对付,若是以往,诸葛诞定然会对荆州的局势发表很长的看法,不会错过如此机会,但是毌丘俭在场,他就谨慎了许多,大概是怕被毌丘俭找到漏洞来反击。

毌丘俭同样如此,他虽然吴国多次作战,也曾跟施绩对过手,但是有王昶在,他也没想过非要出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这次商谈结束后,曹髦就送诸位将军们离开了。

并没有单独的留下谁。

当群臣得知调兵的消息后,尽管还是有些生气,但是反对声已经没有多少了。

庙堂里有何曾这样的恶犬,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曹髦也就没有在意这件事。

次日,曹髦刚刚醒来,便发现外头已经下起了大雪。

大雪骤至,整个洛阳都变得格外寒冷。

曹髦站在门口,看着外头这白雪茫茫的场景,眼里却愈发的担忧。

北方的雪来的越来越早了,同时也是越来越大。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饥饿与寒冷,是老百姓们必须要面对的两个生存难题。

就这么一场大雪,不知能冻杀多少大魏百姓。

当然,此刻遭灾的也不只是曹魏,蜀汉和东吴也是深受各类天灾的困扰。

他们应对天灾的能力比曹魏更低,尤其是蜀汉,他们的南边已经不再如过去那般稳定,天灾频繁定然会伴随着叛乱,天灾和连年的战事,一定会导致国内不太平。

虽然史书上对蜀汉内部的叛乱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蜀国遭受致命打击的时候,曾有人提议跑到南边去,但是当即就有大臣表示:南边多叛乱,不能过去。

从这里能看出来,蜀汉内部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

天寒地冻,曹髦此刻却出现在了昭阳殿内。

郭太后,司马妜,郑娴等几个人都在此处。

郭太后的心情很不错。

司马妜跟郑娴分别陪在她的身边,用各种好话来哄着她。

他们正在吃着饭。

“我儿啊,听闻吴国的宗室都来投降了?”

“是啊,母亲,吴国的镇军将军前来投奔,我已经封了他为吴侯。”

“哈哈哈~~”

郭太后笑了起来,“那吴人岂不是气坏了?”

司马妜夸赞道:“还是太后最能识人,太后当初不顾他人的反对,拥立陛下,陛下亲政之后,大魏国力大涨,秋收丰硕,又连着击败了蜀国和吴国,如今连吴国的宗室都来投降,想来陛下很快就能完成明皇帝的夙愿,完成先祖的志向,这都是太后的功劳呀!”

郭太后的眼睛都眯成了月牙。

气氛很是热切,可那言语之下,大概并没有什么真情实感。

曹髦匆匆吃了些东西,随即开口说道:“母亲今年北方多寒灾,危害很严重,庙堂准备全力赈灾,只怕粮食不足唉,朕心里也很是苦恼啊。”

郭太后想了想,虽然她出身边塞,可并不知道雪灾能有多严重,她想了想,所想到的就是道路上都是雪,百姓们躲在屋内,不敢出行的样子。

“这赈灾的事情,怎么还需要皇帝亲自来做呢?”

郭太后有些不理解,她也不是没有见过治理天下的,齐王且不论,就说明皇帝,当初明皇帝治理天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啊。

时不时就带着自己游玩,还在各地修建宫殿,收集天下各地的珍品,很少听到他抱怨天下的大事。

唯独一次,也就是抱怨群臣们只会空谈不会办事。

从未见过明皇帝整日皱着眉头,四处奔走的模样。

怎么到了如今就是这样了呢?

难道如今的群臣真的是无能到了极点吗?

曹髦瞥了一眼司马妜,随即低下头来,没有说话。

司马妜忽然靠近了太后,在她耳边说起了什么。

看得出,郭太后听完她的话,神色有些惊愕。

她沉思了片刻,又看向了曹髦。

“我儿啊,我倒是有个想法多处遭灾,百姓疾苦,我想,是不是能削减皇宫内的支出,减少耗费,用节省下来的钱财去救济地方的百姓呢?”

曹髦一愣,随即迟疑的说道:“母亲啊,这皇宫用支所节省下来的钱财能有多少呢?用这些来救济百姓,又能救下多少人呢?”

“倘若因此让母亲为难,岂不是忤逆吗?”

郭太后顿时有了信心,她以教训的口吻说道:“我儿这是什么话呢?难道做事就只能看其成效吗?就算节省下来的钱财不多,难道就没有任何的成效吗?至于受苦,我尚且不担心为了天下百姓而受苦,你又担心什么呢?”

被太后训斥了一顿,曹髦赶忙低着头,接受了母亲的教诲。

司马妜笑着说道:“太后仁慈,心怀天下百姓,定然要得到天下人的敬仰了!”

曹髦没有说话,这本来就是他暗中吩咐司马妜去做的事情。

缩少皇宫的用支,开除不必要的人员,这当然不能节省出来太多的钱财,可重要的不是这个。

皇帝的行为,往往会引领整个国家,若是皇帝自己都爱奢华的东西,去跟大臣斗富,那整个国家都会是这样的大臣,可皇帝若是勤俭,那大概率会出现很多“勤俭”的人,且不管他是否是真心勤俭,又是否是假装勤俭,只要能将社会风气调整一些,那都是成功的。

照常的吃完了饭菜,曹髦准备离开,郑娴却急忙跟上了曹髦。

曹髦看着跟在身后的郑娴,“你还有什么事吗?”

“太后让我尽早服侍陛下”

郑娴纵然胆大,此刻也是有些娇羞。

他们两人都知道这服侍是什么意思。

曹髦却很平静。

“我家的几代人,都是早逝,皇甫公曾告诉我,过早的去做一些事情,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朕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且不必急着服侍。”

“啊???”

第89章 北有圣王第069章 冤枉啊!!!第139章 装的真像!第67章 不同于往日第78章 树机能第227章 新的战场第194章 不是脏东西,是圣王!第173章 不得不发第114章 我怎么没参与第69章 绝交书第61章 可思蜀否?第195章 平反!第60章 祭告先祖第170章 失人心第034章 我却不怕!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065章 感谢舅父大人送来的壮士第025章 仁至义尽第16章 需要一个大将军第11章 新的孙綝已经出现第130章 随意逛逛第54章 耳听为虚第4章 你疯了吧?第125章 因陛下恩德第14章 不干了第38章 看不起我?第189章 前来羞辱第49章 何不归天命?第249章 低头?第145章 后事第113章 杀之不绝第12章 我意已决!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262章 登车拔剑起第29章 安敢以血补天哉?第117章 出道吧!安世!第198章 司马师早已出手?第75章 大好爵位,何人继之?第142章 少壮第129章 想有个扶苏第226章 真正的敌人第161章 好机会第136章 有赏第37章 生存的方式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230章 实不知也第98章 警告第76章 天下反贼,皆入我麾下第141章 你们说的很对第074章 贾充之死第112章 又来借?第180章 独掌朝纲第107章 文鸯是那个?第154章 来晚了第134章 你怎么这么熟练??第64章 我父亲告诉我的第078章 钟会的文青病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149章 可为将军第15章 开办!第17章 有诏!第192章 司徒不好当第104章 还你钱!第061章 践踏!第263章 奋跃搏乱臣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择第4章 陛下因谋反被废第44章 不必多说第62章 狼狈为奸第121章 想找吗?都在汲郡!第16章 赏田令第035章 不足挂齿第110章 拿捏第222章 请征西将军第165章 种地将军第4章 有一人!第20章 朕闻谏则喜第66章 不必担心第141章 你们说的很对第183章 为陛下喝第233章 顺眼第141章 骇人听闻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262章 登车拔剑起第185章 忠臣钟会第149章 人选第36章 还不够吗第264章 再分配第040章 三公第74章 弹劾第134章 孰美?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060章 另一道血痕第142章 并非司马师第233章 顺眼第194章 不是脏东西,是圣王!第118章 讨高贵乡公檄文第173章 不得不发第150章 直臣第129章 将军百战死
第89章 北有圣王第069章 冤枉啊!!!第139章 装的真像!第67章 不同于往日第78章 树机能第227章 新的战场第194章 不是脏东西,是圣王!第173章 不得不发第114章 我怎么没参与第69章 绝交书第61章 可思蜀否?第195章 平反!第60章 祭告先祖第170章 失人心第034章 我却不怕!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065章 感谢舅父大人送来的壮士第025章 仁至义尽第16章 需要一个大将军第11章 新的孙綝已经出现第130章 随意逛逛第54章 耳听为虚第4章 你疯了吧?第125章 因陛下恩德第14章 不干了第38章 看不起我?第189章 前来羞辱第49章 何不归天命?第249章 低头?第145章 后事第113章 杀之不绝第12章 我意已决!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262章 登车拔剑起第29章 安敢以血补天哉?第117章 出道吧!安世!第198章 司马师早已出手?第75章 大好爵位,何人继之?第142章 少壮第129章 想有个扶苏第226章 真正的敌人第161章 好机会第136章 有赏第37章 生存的方式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230章 实不知也第98章 警告第76章 天下反贼,皆入我麾下第141章 你们说的很对第074章 贾充之死第112章 又来借?第180章 独掌朝纲第107章 文鸯是那个?第154章 来晚了第134章 你怎么这么熟练??第64章 我父亲告诉我的第078章 钟会的文青病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149章 可为将军第15章 开办!第17章 有诏!第192章 司徒不好当第104章 还你钱!第061章 践踏!第263章 奋跃搏乱臣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择第4章 陛下因谋反被废第44章 不必多说第62章 狼狈为奸第121章 想找吗?都在汲郡!第16章 赏田令第035章 不足挂齿第110章 拿捏第222章 请征西将军第165章 种地将军第4章 有一人!第20章 朕闻谏则喜第66章 不必担心第141章 你们说的很对第183章 为陛下喝第233章 顺眼第141章 骇人听闻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262章 登车拔剑起第185章 忠臣钟会第149章 人选第36章 还不够吗第264章 再分配第040章 三公第74章 弹劾第134章 孰美?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060章 另一道血痕第142章 并非司马师第233章 顺眼第194章 不是脏东西,是圣王!第118章 讨高贵乡公檄文第173章 不得不发第150章 直臣第129章 将军百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