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区别

“当真是厉害啊。”

张华坐在曹髦的面前,思绪仿佛还是在那太学之内,忍不住感慨道。

郭责同样点着头。

他们当真是大开眼界。

曹髦看起来就惬意了很多,他笑着说道:“能开辟一派学说之人,自然是厉害的。”

此刻,他们正坐在那处曹髦总是喜欢去的食肆里。

食肆的主人将左处的民宅买了下来,将两处民宅打通,又在外挂了招牌,增设了坐席,倒也热闹。

那人的穿着也与过去不同,已经不再是原先那农人打扮,愈发像一个商贾,而走动的也不再是他家里的孩子,他还雇了两个小厮。

前来此处的人也是多了起来,形形色色的。

曹髦看着这一切,心里很有成就感。

他想要的不只是庙堂税收的增加,他更想要提升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就如今看来,反正洛阳内百姓的生活质量是明显提升了不少的。

能有闲钱在食肆吃饭,就说明了这一点。

就在此刻,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走进了食肆内。

这一行人的出现,让原先还很热闹的食肆顿时就寂静了下来。

进来的这一行人,留着奇特的发型,穿着打扮也与中原人士皆然不同。

可他们并非是匈奴人,他们用动物的毛皮围绕着脖颈,这跟匈奴人的打扮是不同的。

在他们出现的那一刻,张华便忍不住说道:“鲜卑人。”

曹髦有些惊愕,他还是头次看到鲜卑人,他忍不住看向了进来的那几个人。

看这些人的相貌,其实看不出什么太大的不同来,也就是颧骨略微高一些,眼窝略深,跟匈奴人也不同。

他们有五個,还牵着骏马,马背上挂着满满当当的东西。

这让他们的身份一目了然,胡商。

当他们出现的时候,小厮有些警惕的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诸位客人,此处不能带着骏马进来。”

那几个人当即聊了起来,众人也听不懂他们的话,很快,一人看向了小厮,问道:“马放在何处?”

“这内外并没有放马的地方。”

小厮回答道。

其实并非是没有,只是他们不太愿意招惹麻烦而已,洛阳的胡商也并不少。

但是,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在魏国在西域设立了长史府,并且册封西域诸王后,西域的胡商偶尔会出现在洛阳,这些是受过册封的自己人,他们是可以住在官府的驿站里,享受到不错的待遇。

但是鲜卑人,并不在册封的名单之中。

享受这样待遇的鲜卑人,就只有辽东那里的鲜卑部,他们是因为帮助司马懿打仗,得到了册封,故而能被认为是自己人。

但是面前这几个,完全不是辽东鲜卑。

辽东鲜卑人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他们的汉化程度极高,而且喜欢戴冠,不会打扮的这么古怪。

成济都已经站起身来,远处的那些壮汉也偷偷拿起了武器。

曹髦此刻却是格外的好奇。

他笑着招了招手,“帮着他们牵马吧,再给他们些饭菜,那个为首的,你且过来,与我坐一会。”

那几个人此刻方才注意到了曹髦,小厮不敢违背这位贵人,急忙上前牵马。

而那个为首者,此刻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很是无奈的坐在了曹髦的面前。

曹髦笑着说道:“你勿要害怕,我不会抢你的东西,我颇有家资,还不至于看上你这点东西,只是心里好奇,特意想跟你聊聊,可能吃酒?”

那人警惕的摇着头,“不会吃酒。”

“大丈夫岂能不饮酒?!”

曹髦大手一挥,执意令人拿来酒水。

“这府内,我的人起码有一百多个,想要杀你,还需要在酒水里下毒吗?”

那胡人这才拿起了酒,朝着曹髦敬了一下,随即一饮而尽。

曹髦点着头,问道:“伱是河西人?”

“秃发鲜卑?”

胡人点着头,回答道:“正是秃发鲜卑。”

曹髦眯起了双眼,“那怎么会出现在此处呢?”

“我等乃是商贾,来此经商”

“我听闻你们的首领是个有能力的人,他为什么不归顺朝廷呢?”

这胡人顿时目瞪口呆,“我只是个商贾,实在不知”

“只有归顺庙堂,成为大魏的子民,才能在此处经商,才能出现在大魏的土地上,你们的首领都不曾归顺,也不曾得到大魏的册封,你们就敢出现在此处?”

“你们还是回去吧,回去之后,告诉你们的首领,让他尽快归顺,否则,凶多吉少啊。”

这胡商有些生气。

可曹髦这里人多,他又不敢得罪,只是称是。

吃了几口饭,就带着其余人匆匆离开了。

郭责忍不住说道:“陛下,这胡人前来通商,乃是好事,能让他们知道大魏之文教,助他们教化,况且这些人进出关卡,也是要缴纳钱财的,是没有坏处的,您何必”

曹髦摇着头,“若是没有区别,那归顺庙堂的贤王岂不是要心寒?!”

郭责当即说不出话来。

这秃发鲜卑跟匈奴人是不同的。

南匈奴是归顺了大汉的,他们的人员有大魏户口,自从秦汉开始,华夏就是个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了,秦汉设立道,所谓的道,跟县是同级的,区别是此处的百姓多是胡人。

在胡人占据多数的地区,庙堂就设道,由庙堂的官吏以及当地胡人的首领共同治理,先前姜维所攻打的狄道,其实就是狄县,只是因为当地的狄人百姓多,故而称为道。

这些人同样要缴纳税赋,要受到官府的治理,庙堂在边塞地区有不少的道,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道里是胡汉杂居,双方甚至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

但是秃发鲜卑这样的,他们是后来迁徙到河西等地的,他们不住在道内,没有接受过大汉的册封,本身不需要缴纳税赋,在野外称王称霸。

那这就不能算是大魏子民了。

雍凉地区的胡人问题困扰了庙堂多年,可无论是大汉和大魏,都很难处理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的胡羌混居,成分又杂乱。

其中有不少是接受大汉治理的自己人,有迁徙的外地人,还有百姓们受不了税赋跑出去当外地人的数百个部族,主张和亲近以及汉化程度都不同,极难治理。

秃发鲜卑,如今不过几万人,盘踞在野外,还不曾归顺。

曹髦总觉得,治理这些地区时,应该明确界限,表明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

而且在接受归顺的时候,也不能那么容易。

今日在看到这些秃发鲜卑后,曹髦心里忽然有了更多的想法。

雍凉地区,蜀人很喜欢联络这里的胡羌来协助自己出兵,每次说起要治理此处的胡羌问题时,双方总是争执不断。

有人觉得该杀,有人觉得要怀柔。

可曹髦却觉得,这两者都不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怀柔自己人,杀掉入侵者。

裴秀的政策已经开始在南匈奴进行了,这些方式应该要带来些好处才行,例如说,只有接受教化的自己人,才能正常进行贸易和放牧等事情。

若是外来者,不愿意接受教化,那就该对他们进行驱逐,封锁,他们的牧场就交给自家人来放,岂不是很好?

曹髦轻轻的叩打着面前的木案。

就在曹髦沉思着这件事的时候,王肃在诸多士人们的簇拥下走出了太学。

这一刻,真正的王学方才出现在了洛阳之中。

当王学开始传播的时候,都不需要庙堂再多做什么,王肃的诸多想法已经在各地传的沸沸扬扬。

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反应的慢点的还在询问着那些他们所无法理解的内容,而反应过来的人此刻已经在高呼着要大一统了。

一时间,春秋公羊的大一统仿佛又借着玄学的壳活了过来,充斥在洛阳之中。

人人所谈论的都是这些事情,士人们的热议甚至一度成为了底层百姓们口中的怪事。

竹林的那几位此刻也是得知了具体的情况。

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谈这件事的时候,他们的想法似乎出现了分歧。

因为信念崩塌而失去了动力的阮籍,此刻变得有些不同了,王肃的学说给了他全新的启发。

阮籍同样是个经学家,虽然比不上王肃,但是造诣还是有的,阮籍当即就认可了王肃的学说,毕竟他那种追求更高层次的主张,也同样得到了王肃的认可,甚至被王肃认为是在在太平世里保持巅峰国力的治国经学。

可刘伶却保持着不同的看法,刘伶认为,这只是王肃为了帮着皇帝完成大一统而编撰出来的,不必理会。

而其余几个名士,各自的想法却都不太一样。

其中感触最大的应该就是嵇康了。

嵇康是很支持曹髦的,可同样,他反对曹髦的残酷政策,他认为应当采用无为而治的手段,并且认为当下的政策会给后来带来隐患,可是在接触了王肃的经学之后,他猛地醒悟,这只是暂时之法啊。

比起他无依据的反对,王肃的想法更具备说服力。

阮咸几乎是反对王肃的,他觉得王肃的学说就是在淡化玄学,这是用儒学来吃玄学,利用玄学的壳子来讲儒学的道理,根本就是错误的东西。

他们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第104章 那我就不喜欢了第22章 兵发盛乐第139章 福从天上来第244章 联盟与吞并第140章 以恶制恶!第61章 可思蜀否?第045章 监听是吧?第091章 赠钟会第189章 人才济济第50章 大家第079章 腐蚀第82章 安世,你跟他们不一样第180章 为之奈何第41章 还需要理由?第182章 三个方案第49章 何不归天命?第3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第73章 神医第156章 你好意思吗?(求月票)第105章 误会啊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择第105章 不错失名士第181章 不必担心第084章 猎人与猎物第138章 大将军真传第087章 将军欲杀吾等第043章 封晋公!第228章 当速战!第30章 出谋划策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35章 偷家啦!第183章 为陛下喝第131章 赐姓第136章 你要如何处置呢第30章 归还补齐第141章 你们说的很对第66章 不必担心第88章 远不如陈思!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98章 没什么区别第78章 树机能第17章 欲何为?第151章 考验第74章 兵必以奇第103章 配合的不错第5章 先假意操办第13章 跑啊!第64章 众人所愿第12章 我意已决!第217章 被杀就会死第132章 请求加入第051章 伯父家的亲弟弟第070章 贾充你坏事做尽!第066章 鸮声噪耳第38章 看不起我?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胄第56章 什么都会第200章 错了太多次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171章 有功否?第13章 我不逼你第117章 不太合理第176章 欢迎来到门阀的时代第84章 不是一般的蛮夷了第48章 报应第126章 眼光放长远第70章 谢谢啊第114章 南北榜案第17章 今日方知皇帝之贵也第69章 直臣第150章 直臣第47章 一群脏东西!第114章 原来是你!第93章 必讨之第17章 高处第142章 惊变第142章 新刺史第103章 直言第116章 反击第176章 像我一样第83章 庆功宴第019章 名正言顺第78章 树机能第7章 汉与魏晋第7章 我自前往第15章 下锄头第113章 辩论之王第64章 我父亲告诉我的第158章 钟会!你危言耸听!第131章 赐姓第63章 五部帅第231章 道不同第94章 少学习,多去玩第036章 奸臣贼子第238章 我们真的是太强了第30章 志向第131章 书信第57章 过往第93章 四堆纸张
第104章 那我就不喜欢了第22章 兵发盛乐第139章 福从天上来第244章 联盟与吞并第140章 以恶制恶!第61章 可思蜀否?第045章 监听是吧?第091章 赠钟会第189章 人才济济第50章 大家第079章 腐蚀第82章 安世,你跟他们不一样第180章 为之奈何第41章 还需要理由?第182章 三个方案第49章 何不归天命?第3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第73章 神医第156章 你好意思吗?(求月票)第105章 误会啊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择第105章 不错失名士第181章 不必担心第084章 猎人与猎物第138章 大将军真传第087章 将军欲杀吾等第043章 封晋公!第228章 当速战!第30章 出谋划策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35章 偷家啦!第183章 为陛下喝第131章 赐姓第136章 你要如何处置呢第30章 归还补齐第141章 你们说的很对第66章 不必担心第88章 远不如陈思!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98章 没什么区别第78章 树机能第17章 欲何为?第151章 考验第74章 兵必以奇第103章 配合的不错第5章 先假意操办第13章 跑啊!第64章 众人所愿第12章 我意已决!第217章 被杀就会死第132章 请求加入第051章 伯父家的亲弟弟第070章 贾充你坏事做尽!第066章 鸮声噪耳第38章 看不起我?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胄第56章 什么都会第200章 错了太多次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171章 有功否?第13章 我不逼你第117章 不太合理第176章 欢迎来到门阀的时代第84章 不是一般的蛮夷了第48章 报应第126章 眼光放长远第70章 谢谢啊第114章 南北榜案第17章 今日方知皇帝之贵也第69章 直臣第150章 直臣第47章 一群脏东西!第114章 原来是你!第93章 必讨之第17章 高处第142章 惊变第142章 新刺史第103章 直言第116章 反击第176章 像我一样第83章 庆功宴第019章 名正言顺第78章 树机能第7章 汉与魏晋第7章 我自前往第15章 下锄头第113章 辩论之王第64章 我父亲告诉我的第158章 钟会!你危言耸听!第131章 赐姓第63章 五部帅第231章 道不同第94章 少学习,多去玩第036章 奸臣贼子第238章 我们真的是太强了第30章 志向第131章 书信第57章 过往第93章 四堆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