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是何来历?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曹温正在皱着眉头,很是认真的学习。

曹髦就坐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他。

当下的启蒙教材有很多,从秦前汉的《三仓篇》,再到《急就篇》,到现在,用于启蒙的教材已经有三十多篇。

曹髦还是比较喜欢《急就篇》的,内容简单,从常见的姓名再到物具,最后再说些小道理。

曹髦还记得魏晋时有个启蒙名篇,但是不知是谁人所作,不过,如今的启蒙教材倒也够用。

曹髦并没有给儿子上太大的压力,很有耐心的教他认字。

曹温的表现不能说太好,却也不算太差。

背诵时很认真,看得出,回到他阿母身边后肯定是复习了功课的。

曹髦还是很重视教育的,不只是对儿子的教育,还有当今的教育事业。

两汉的教育制度曾在后汉时达到了顶峰。

都有太学。

郡有学。

县道邑侯国有校。

乡有庠。

聚有序。

可到了魏晋时期,乡和聚且别提,就是郡学都是空有其表。

教育制度之所以退步这般严重,完全就是因为百姓们的生活太苦了,只有温饱的情况下,才会有人送子嗣去求学。

你连饭菜都吃不饱,还想要去学校?

别说学费了,就是最基础的生活费都支撑不起。

只有百姓的生活质量上去了,教育才能得到普及。

在这个寒门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年代,只有那些高门子弟才能享受到求学这样的奢华待遇。

在给儿子进行启蒙教育的同时,曹髦也是在思考着该如何推进魏晋的教育事业。

曹髦不求能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好歹要达到后汉那般的情况啊!

时代在进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堂堂华夏,怎么能越混越差呢?

完成了今日的教学,曹温站起身来,以对待老师的礼仪来拜谢曹髦。

曹髦顿时哈哈大笑。

“这是谁教你的?”

“是阿母。”

“不错,不错,总算是有点太子的模样了,且回去继续读!明日还要抽查!”

“唯!!”

曹温蹦蹦跳跳的离开了,看着曹温的背影,曹髦再次轻笑了起来。

“这竖子”

张华一直都站在门口,看着愈发有老父亲风范的曹髦,也是笑而不语。

等到太子离开之后,张华方才走到了曹髦的身边,将手里的奏表递给了曹髦。

曹髦翻开了奏表,随意的看了看。

这是关于清河太守的彻查结果。

张华这才开口说道:

“清河太守庾,果然是有在私下里帮助罪人的嫌疑。”

“他通过换人的方式放走了那些主要罪犯,同时帮着他们折算了家产,让他们带着大量的钱财逃亡其余地方,还企图帮着他们伪造户册”

张华又赶忙说道:“虽说有了这些证据,但是庾曾立下不少的功劳,况且也不曾查出他收过这些人的贿赂,他几乎是无偿的帮助这些人,甚至没有索要任何的好处,当我们派遣的官员到达之后,他当即就告知了全部的情况。”

“他说陛下的政策太过酷烈,他不敢违背,只能在私下里用这样的方式来做,哪怕陛下要治其罪,也无怨言”

“哦?这人还挺有道德啊?”

曹髦似是嘲讽般的说道。

自两汉到魏晋,社会道德那是越来越差,当然,堪称是畜生的时代,到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北朝时代,那更是畜生里的畜生,畜生都不如。

放眼望去,社会道德惨不忍睹,搞得连某位萧菩萨都得天天在国内搞道德教育,希望能将全国的道德水平往上拉一拉。

便是说如今吧,社会道德跟后汉也是没法比,不知是教育的问题,还是门阀的原因,或者是因为什么誓言,像后汉时哪儿哪儿都有的正直忠义之臣,在魏晋是那么的稀缺。

张华皱着眉头,解释道:“陛下,此人在清河郡名望极大况且先前比试,多次名列前茅。”

当今的大魏,制度看起来有些割裂。

很多制度彼此之间的割裂感非常的浓郁。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曹魏最初是一个地方割据军阀,因此很多政策都带着很明显的军事风格,其中很多酷烈的政策用jg主义来形容都不为过。

便说这個由庙堂控制耕地的大型屯田,曹魏的土地制度被不少人认为是后来北魏均田制的一个示范,强行将耕地收回国家,再分配给百姓们去耕作。

而包括军户,强行分配婚姻等等诸多政策,都带着浓郁的战时风格,而在曹丕上位之后,为了彰显自己乃是继承天命的皇帝,而不是混蛋军阀,因此做出了很多的改革,最后结果就是多项政策并存,割裂感严重。

如今地方上所推行的比试,县与县,郡与郡,这看起来就很有浓郁的战时风格。

这也不是因为曹髦的缘故而凭空出现的,原本历史上的西晋是真的有这样的比试考核,史书上就记载了几个在政绩比试里拿了第一的郡守的事迹。

郡守有兵权,彼此常常进行比试,战事直接挂将军职出征这怎么看都是浓郁的秦国前汉之风,可偏偏这些人喜欢手持扇子,露出胸口,服了散后晃脑袋!!

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可以分开存在,但是当他们同时存在的时候,这画风就分外的诡异。

曹髦还是更喜欢比较纯粹的画风。

看着迟疑的张华,曹髦也没有多说什么。

张华还是太年轻了。

且不说现在的话题不是好人和坏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新诞生的扭曲阶级对底层迫害的问题,就是那位太守,他真的如他所说的那般有道德,是一心为公吗?

论压迫,那曹髦绝不否认自己才是最大的压迫者,封建君王啊。

可制度是要跟当下的生产力和时代来联系的,封建君王制落后,但是比部落联盟的大酋长总算是先进的,能维持天下的稳定和大一统,确保百姓们能活下去。

可大族呢,在曹髦看来,这些人绝对算是所有压迫者里最蠢最坏的那一批!!

看看后来的北魏就知道了,孝文帝改革,想要用大族寒门的阶级矛盾来取代以往的民族矛盾,想要汉化,结果最后却成功晋化了

摇身一变,成为门阀的鲜卑宗室高门比鲜卑旧贵族还不是东西嘞!虽然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曹髦现在如此急着动手,就是因为刚刚完成大一统,大权在手。

此刻要是不动手,那往后想要完成这样的事情,那可就不容易了。

趁着刚刚灭亡两国的将士们都无条件站在自己这边的时候,赶紧将这些人给赶尽杀绝了,往后哪怕因此而出什么问题,曹髦也忍了。

“且将他押解过来,让刑部审问。”

曹髦下达了命令。

张华低头称是。

张华离开之后,曹髦继续看起了奏表。

门阀与五胡。

魏晋的两大强敌。

对比门阀来说,如今的五胡就实在是不够看了。

郭责再次上奏,说起了雍凉诸胡的安置情况。

因为大魏自有国策,而这件事变得相当顺利。

当初的屯田就是为了安置抓来的敌对势力的百姓而成立的,例如邓艾,他早年就是被曹军给抓起来,然后丢进了自家的屯田里去干活。

曹髦只是在屯田制上进行了一些变动,利用庙堂的这些大量公田,就可以安置这些羌胡来进行耕作,愿意耕作就易姓换俗,不愿意耕作就当肥料。

曹髦几乎是照搬孝文帝的改革,唯独望姓这个没有抄。

他不想弄出一大堆的胡人门阀出来。

历史上的北魏汉化组效仿汉人的望姓,以拓跋改姓元,为第一等大族,然后依次往下,硬生生打造出了鲜卑版望族。

而在曹髦这里,大家一律平等。

就是单论改姓这件事,也远没有众人所想的那么简单。

曹髦当即派人召见能臣。

几个重量级的散骑此刻出现在了曹髦的身边。

其中就包括了阮籍等人,他们大多都是学者。

曹髦身边的散骑包括很多类型,内臣里有人擅长军事,有人擅长内政,有人擅长学问。

这次曹髦显然是要与众人商谈学术上的问题。

当众人到齐之后。

曹髦方才开了口,“历时多年,雍凉并等多地的羌胡都得到了安置,有官员询问易风之事,最重要的便是这姓氏。”

曹髦清了清嗓子,“朕听闻,当今天下诸胡,在离开中原之前,都曾是华夏血脉,这是真的吗?”

听到这句话,几个学者差点要起身骂人了。

这特么是哪个大傻子给皇帝说的?我们才是正朔啊,蛮夷安敢称什么正统遗民?

任郎的司马炎笑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

曹髦一一打量着他们,就在此刻,向来低调的阮籍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开口说道:

“陛下说的对,确实如此。”

“臣听闻,那匈奴,本身就是夏之后,确实是我华夏血脉无疑。”

听到这句话,几个还想要反驳的学者们,欲言又止,司马炎更是惊疑不定的看着他。

毕竟阮籍也不是胡说八道,这资料来自史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曹髦顿时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原来如此!那岂不是应该要让他们恢复自己的祖姓,知道自己的出身?”

第057章 还需要继续监视吗?第67章 落魄第197章 有点不对第58章 争去吧第197章 有点不对第090章 群贤毕至第149章 人选第140章 太子第188章 下一个目标第148章 不同以往第245章 新一年的小目标第176章 像我一样第138章 大将军真传第117章 纽扣第234章 绝不饶恕第192章 司徒不好当第188章 下一个目标第27章 夜下行凶第180章 独掌朝纲第168章 这就是淮南精兵吗?第30章 志向第191章 君无恙否第82章 迎接第82章 想来是邓艾之策第125章 通通废除第082章 下猛药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72章 得民心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49章 挟大将军以令诸侯第215章 你们是怎么敢惹我的呀第215章 你们是怎么敢惹我的呀第119章 两大将军会面第177章 刘禅的羡慕第7章 汉与魏晋第108章 硬钓?第132章 羊祜第149章 可为将军第8章 国破山河在第134章 你怎么这么熟练??第182章 义士第191章 君无恙否第121章 不干人事第187章 悔之晚矣!第227章 新的战场第131章 这就是大魏第129章 八百个心眼第13章 最强大的力量第162章 不可错失第158章 只是寻常的山贼而已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92章 差距第153章 其乐融融第159章 谁人可以?第113章 戳破第103章 配合的不错第125章 机器第172章 江北尽失第47章 一群脏东西!第39章 东施效颦第081章 惊喜!第158章 只是寻常的山贼而已第174章 不能出错第29章 安敢以血补天哉?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第121章 不干人事第16章 舅父!第32章 困境第34章 军令如山第131章 赐姓第193章 又是鱼饵?第168章 这就是淮南精兵吗?第143章 寒窗苦读数十载第53章 许配第180章 为之奈何第113章 阴谋?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胄第217章 被杀就会死第34章 国之重臣第114章 南北榜案第031章 都是你的错!第112章 心软第12章 郭氏第189章 前来羞辱第109章 收敛了许多第160章 一视同仁第255章 内臣入宫第202章 鱼变,饵不变第75章 大魏第2章 陛下,咱是一家人啊第146章 欺人太甚第7章 我自前往第110章 拿捏第59章 贤惠又乖巧第164章 年末第99章 你是忠臣吧??第62章 成果第130章 谁家的坏东西?!第16章 不必亲为
第057章 还需要继续监视吗?第67章 落魄第197章 有点不对第58章 争去吧第197章 有点不对第090章 群贤毕至第149章 人选第140章 太子第188章 下一个目标第148章 不同以往第245章 新一年的小目标第176章 像我一样第138章 大将军真传第117章 纽扣第234章 绝不饶恕第192章 司徒不好当第188章 下一个目标第27章 夜下行凶第180章 独掌朝纲第168章 这就是淮南精兵吗?第30章 志向第191章 君无恙否第82章 迎接第82章 想来是邓艾之策第125章 通通废除第082章 下猛药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72章 得民心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49章 挟大将军以令诸侯第215章 你们是怎么敢惹我的呀第215章 你们是怎么敢惹我的呀第119章 两大将军会面第177章 刘禅的羡慕第7章 汉与魏晋第108章 硬钓?第132章 羊祜第149章 可为将军第8章 国破山河在第134章 你怎么这么熟练??第182章 义士第191章 君无恙否第121章 不干人事第187章 悔之晚矣!第227章 新的战场第131章 这就是大魏第129章 八百个心眼第13章 最强大的力量第162章 不可错失第158章 只是寻常的山贼而已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92章 差距第153章 其乐融融第159章 谁人可以?第113章 戳破第103章 配合的不错第125章 机器第172章 江北尽失第47章 一群脏东西!第39章 东施效颦第081章 惊喜!第158章 只是寻常的山贼而已第174章 不能出错第29章 安敢以血补天哉?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第121章 不干人事第16章 舅父!第32章 困境第34章 军令如山第131章 赐姓第193章 又是鱼饵?第168章 这就是淮南精兵吗?第143章 寒窗苦读数十载第53章 许配第180章 为之奈何第113章 阴谋?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胄第217章 被杀就会死第34章 国之重臣第114章 南北榜案第031章 都是你的错!第112章 心软第12章 郭氏第189章 前来羞辱第109章 收敛了许多第160章 一视同仁第255章 内臣入宫第202章 鱼变,饵不变第75章 大魏第2章 陛下,咱是一家人啊第146章 欺人太甚第7章 我自前往第110章 拿捏第59章 贤惠又乖巧第164章 年末第99章 你是忠臣吧??第62章 成果第130章 谁家的坏东西?!第16章 不必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