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回 静藏动

“今儿的礼可是打着太子妃殿下的名号送来的。”武承思忽然开口道。

武承训闻言不禁一愣,一脸的难以置信。

“你是不信我说的,还是不信梁国会这么做?”武承思大方一笑,驱马至武承训身侧,不紧不慢道,“大赦天下的恩典属国也受了,还不能让人家来感谢一番么?”

梁国也是燕国属国,规制不大,人口也不甚多,加之归附大燕已逾百年,早没有了魏国的血性,但凡临水内有什么风吹草动,梁国总是第一个来表忠心的。然而一旦留了心,就会发觉梁王八面玲珑,妄图左右逢源,哪个他都不轻易得罪。

看着武承思促狭的样子,武承训不禁信了他的话。看来这梁国国主倒真精明,有心来巴结,却不说是朝圣,而说来给太子妃,实际还是为了讨好武岳。

连个属国国主都知道要讨好谁,他武承训就在临水,又是堂堂的宁王世子,怎么竟落了下乘,不说好好谋划出路,努力把握时机,反倒整日杞人忧天起来?

见武承训若有所思,武承思勉强笑道:

“太子妃越是得势,怕你越是难为。若你做得好,出头了,人家要说你与所谓‘裙带头官’一般,若你做得不好,恐怕反而落得清静。”

“说便说去!”武承训嘴角一抽,冷笑道,“长平侯从前也没少让人耻笑,不还是成为一代英杰?我就不信凭我自己的本事,拿不下个‘万户侯’的尊荣。”

武承思听得明白,心知武承训还未放弃执念,长此以往,必定连他也要恨上了,不禁心中难过,片刻后他才强打起精神,装作听不出弦外之音一般,笑对武承训道:

“亏你还在家中读经史典籍,本朝便没有个‘万户侯’,你到哪里拿封号去?”

武承训闻言顿觉尴尬,忙随便说笑了两句,将方才的话揭过。他不过因激动忘形,一时口快,竟把心事都说了出来。也不知承思是否听出他话中之意,又是会否放在心上,从此疏远了他。

可若说承思不懂,为何别的不提,偏提他读书一事?

武承训胡思乱想,殊不知武承思却是从他的态度里看到了疏离。

自从虞国一役后,武承训便闭门苦读起来。武承思心里清楚,这是堂兄想走的路走不通后,不得不为的“退而求其次”之举。他有意装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不仅是给君王、父兄看,也是为了堂兄武承训,怕堂兄见他风光,触景生情,心中愈发难过。

没想到无论他如何小心,总还是躲不过别人敏感的心思。武承思甚至觉得,只要武承训看到他的人,或听说了他的事,便会如此闷闷不乐。

二人各怀心事,不觉竟沉默了一刻钟的工夫,待回过神来自然愈发尴尬。

沉默了许久,武承训才开口道:“可知梁国来的是哪位使臣?”

武承思不将烦恼萦怀,轻轻一笑,道:

“听说是比得上‘谋圣’张良的那位萧长经,萧文远。”

武承训闻言蹙眉,低声问武承思道:“怎么特意遣他来了?那萧文远不仅善谋,一张嘴更是厉害,据传能说破三军。”

武承思又是一声轻笑,面上浑不在意。

他自然知道萧文远是何等人物。

萧长经,字文远,乃梁国国主萧长铄族弟,用他来比留侯,正是始于燕皇武岳。能得燕皇如此赞誉,这萧文远必然有才,且应当才华绝伦才是。可要说单凭一张嘴就能说破三军,武承思却是不信的。

据他所知,萧文远目前做过的最大的事,不过是说服了梁国权臣世家捐钱捐粮赈灾罢了。

这又值得些什么?倒教人把他捧到了天上。

头回听说萧文远堪比留侯,武承思就十分不虞,后自己从军,便愈发不能接受其“破敌以利口,制胜以灵牙”的声名。

那时的武承思哪里知道,武岳之所以称赞萧文远,是因为萧文远曾经说动他,令他因此错过了攻打魏国的时机。

此事只有少数几人知道,大家皆以为武岳怒极,势必斩杀萧文远以泄恨,没想到武岳虽然恼怒,却忽然生出爱才之心,非但不因此记恨萧文远,反而大加赞扬起来。

然而对梁王萧长铄,武岳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方才能解心头之恨。

听说此番献礼来的竟是萧文远,武岳不禁苦笑,寻思良久才定了武承思出城相迎。

武承思不解其意,不知陛下为何独派了他,还是廉王看不下去,生怕儿子不知底里吃了亏,才偷偷将这段往事告诉他的。而之所以遣了他来,一来身份相当,二来武承思如今天下驰名,靠的就是带兵打仗,战无不胜。

以武承思对阵萧文远,对众属国都是一个威慑。

武承思听完父亲一席话,这才正视萧文远其人,也才头一次觉得天下不稳,远比他想象的要乱上许多。

到了城郊十里处,武承思一行驻马站定,等梁人前来。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才看见远处尘土微扬,有一队车马缓缓而来。

武承思几人立马不动,等那队人行得略近,果然见到黑旗上绣着的“梁”字,那字似乎是银线绣成,经日头一照,竟亮亮地闪起光。待梁人走近,武承思才驱马往前两步,迎了萧文远一行入城。

萧文远早听说武岳派的是大燕的“常胜将军”、年少有为的廉王府公子武承思,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幸好他此番前来只为送礼,并不是又替人做说客,否则定要被扣在临水。

及见了武承思其人,萧文远也生钦佩之意,心中不敢稍有轻怠。众人见礼后,萧文远还将武承训也夸赞了一番。

梁国一行入临水城,先将国书与礼单递了,次日早朝时面圣献礼,言武岳皇恩浩荡,天下人同被恩德,说了好些赞誉东宫的话,又十分称颂了太子妃贤德有功,宴饮直接回驿馆休息,于第三日上便启程返梁了。

萧文远一行走得如此痛快,倒教武岳心生疑窦,对梁国不放心起来。他让人再三去打听梁国一行在临水的行踪,却查不到一点不妥之处。

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一九二回 量进退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一七六回 讳不言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十七回 凤求凰第三一七回 尊有仪第二八零回 叹身世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九十回 慈贻患第七十回 难言隐第一零六回 无心眠(二更)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三七回 杀心起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二二三回 心有亏第十九回 八凤殿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一四四回 浅谈兵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六八回 牵一发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六十回 悔当初第三十二回 喜盈门第七十三回 事违愿第二二五回 泪洗面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二一四回 忆惊心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二九七回 不胜烦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四二回 悔无用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四七回 欲语难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三四九回 萧长经第二一九回 娶贤德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五十六回 无退路(补加更)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十二回 遣妾计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四十六回 好乘风第二零二回 馈腆仪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四六回 忆旧盟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五回 曲传心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二十四回 赏秋梨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二四九回 十传百第一零八回 恋绣衾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二三二回 闻噩耗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三一七回 尊有仪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第六回 谨相询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一三三回 望江楼第七十七回 难间界第七十八回 情可悯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九零回 恭安逊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一五八回 替扰烦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一一八回 喜乐同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一九三回 偏讨嫌(二更)
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一九二回 量进退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一七六回 讳不言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十七回 凤求凰第三一七回 尊有仪第二八零回 叹身世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九十回 慈贻患第七十回 难言隐第一零六回 无心眠(二更)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三七回 杀心起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二二三回 心有亏第十九回 八凤殿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一四四回 浅谈兵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六八回 牵一发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六十回 悔当初第三十二回 喜盈门第七十三回 事违愿第二二五回 泪洗面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二一四回 忆惊心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二九七回 不胜烦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四二回 悔无用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四七回 欲语难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三四九回 萧长经第二一九回 娶贤德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五十六回 无退路(补加更)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十二回 遣妾计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四十六回 好乘风第二零二回 馈腆仪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四六回 忆旧盟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五回 曲传心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二十四回 赏秋梨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二四九回 十传百第一零八回 恋绣衾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二三二回 闻噩耗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三一七回 尊有仪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第六回 谨相询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一三三回 望江楼第七十七回 难间界第七十八回 情可悯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九零回 恭安逊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一五八回 替扰烦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一一八回 喜乐同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一九三回 偏讨嫌(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