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经筵(下)

关于周公到底是为了周朝的利益,光明正大地代理王政,还是有篡位的野心,只是耍尽阴谋诡计而不能得逞的争论,其实一直存在,这也正是五代宋初儒学式微、思想混乱的体现。士大夫们没有一个统一的信念,各说各有理,自然众说纷纭。

见刘敞想将这一节揭过,卫道士们自然不肯罢休,呛声道:“若只是有理有据的质疑,谁也说不得什么,但是此老黑白不分、肆意诽谤,竟说《金縢》是周公伪作,就其心可诛了!《金縢》一书,确实载于《尚书》,难道孔子也会捏造么?”

起先,赵祯一直饶有兴趣的听着,听到这里却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问道:“龙卿家,你说《金縢》一文是伪书,有何证据?”

“草民……”龙昌期万没料到,本该是自己扬名立万的一场演出,怎么会搞成现在这鬼样子。他勉强压下心中惊惧,起身缓缓道:“草民自不敢妄言,理由有三。一者,《金縢》一文,文体平顺,不似古文。二者,‘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礼卒哭乃讳。其时武王虽病,并未终也,而称‘元孙某’以讳,是先以死人待武王也。周公定周礼,焉能犯此错误?三者,本篇谓占兆之辞为‘书’,言‘下地’不言‘下土’,皆东周以来之语 ,故而《金縢》之著成,盖当战国时也。”

赵祯不禁点头,确实很有道理。赵宗实那边也松了口气,好歹此老能自圆其说……

“欧阳爱卿,你意下如何?”赵祯望向欧阳修道。

“此老缪哉!”欧阳修的消渴症渐好,又有了吵架的力气,马上反驳道:“一者,秦皇焚书坑儒,《尚书》原本亦不全。今日所传之书,乃汉高祖命老儒背诵整理补全。难免于文法稍有出入。二者。《金縢》文中的‘惟尔元孙某’,当时册上必作‘元孙发’,迨编纂时,为成王讳而改作某也!”顿一下道:“三者,《召诰》云:‘周公乃朝用书,盖皆泛称一切书也’,可见古代一切文书,皆可统称为书。此老未曾在朝,无以读典籍。故而有此误解,不足为怪。”

文坛盟主可不是易于之辈,一时之间,便组织起反击,逐条批驳,令龙昌期的理由,全都不那么可信了……

“欧阳大人既然说,此书是汉朝老儒补全。”但赵宗实这边。也不是省油的灯,马上有人反驳道:“为何此篇不能是汉儒假作呢!”

“不可能!”双方又一次争吵开来。

赵祯被吵得头晕脑胀,按说平时,他早就喊停,然后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但是今天,似乎辩不出个丁卯来,他就不喊开饭了。

大家都饿得肚子咕咕直响,也只能硬捱着。有聪明人已经明白了此中的关节……官家八成是由‘金縢’联想到‘金匮’上去了。所以不辩出个想要的结果。是绝对不可罢休的。

那厢间,陈恪和赵宗绩几度眼神交流,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无奈。

估计现在很多人,已经把这笔账,算在他俩头上。毕竟从之前汴京城突然谣言四起,以及欧阳修突然发难,都让人嗅到若有若无的阴谋味道。而倘若真是阴谋的话。那他俩就是最大的嫌疑犯了。只怕官家也会这样想……

但实际上,他俩也被蒙在了鼓里,这剧本根本不是他们所写。

‘王雱……’陈恪脑海中,浮现出那张年轻英俊却让人感觉阴冷的面庞。定然是那小子,看出自己瞻前顾后,所以亲自出手了。

新学党人的势力,远超自己的想象……

只是这种时候,黄泥巴落入裤裆里,你又如何去分辩呢?

正当他思绪纷乱之际,突然听到赵祯喊自己的名字,陈恪赶紧出列道:“臣在。”

赵祯眯着眼,打量他半晌,幽幽道:“你是寡人钦点的状元,定有一番高见,不知你是怎么看?”

陈恪和赵宗绩,同时不寒而栗,官家果然起了疑心,以为是他俩在背后捣鬼。

赵宗实兄弟冷笑起来,害人终害己了吧?我们最多折一个黄土埋到脖颈的老头,你们却要被官家厌恶了!

场中官员们,也听出官家语气的不善,龙有逆鳞,触之者死!这个‘触’,是碰都不能碰的意思……

方才还吵成一团的大殿中,突然变得针落可闻,所有人都等着陈恪如何回答。在明眼人看来,无论他支持哪一方,都没有好下场……说《金縢》是真的,就在官家心中,坐实了阴谋家的形象。说《金縢》是假的,就更不得了了,纯作死啊!

“怎么,爱卿没有看法么?”赵祯毕竟是仁君,看到所有的压力,全跑到陈恪肩上,又有些不忍,便想给他个台阶下去。毕竟这种怎么说都是错的时候,没有看法,就是最好的看法。

“臣,有看法。”哪知陈恪却一扫方才的迷茫,抬头沉声道:“首先要请官家恕臣妄言之罪!”

“这迩英阁中,本就是畅所欲言之地。”赵祯微微笑道:“但讲无妨。”

“是。”陈恪一抱拳道:“启禀官家,微臣的看法是,周公为武王祈福,作册文藏于金縢之中,史上确有其事,然《尚书.金縢》一文,系后人之作无误!”

这话稍有点绕,众人想一下才明白,不禁暗暗佩服,这小子确有急智,这样说确实可以两全其美,只是,你得给出理由啊!堂堂状元不能信口胡咧啊。

“哦?”听了这个说法,赵祯也是眼前一亮,对相公们笑道:“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啊,又冒出第三种说法了。”

众相公置身事外,不惹是非,自然乐得轻松,闻言笑道:“今年的经筵最有意思。”

“咱们且听听,他有何道理。”赵祯说着望向陈恪道:“状元郎,得拿出真才实学啊,寡人可不喜欢东方朔。”

“臣自有实据。”陈恪朗声道:“先说其为何系后人之作,因《尚书.金縢》中谓:‘公乃作诗以贻王,名之曰 ‘鸱鸮’。这首诗保存在《诗经》中,然《孟子.公孙丑》,引孔子曰:‘作此诗者,其知道乎?’显然孔孟都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可见《尚书.金縢》一文出现的时间,定然晚于孟子,也就是最早战国时期。”

此言一出,众臣无不恍然,是啊,如此明显的漏洞,我们怎么就忽略了呢?

他们都熟读《尚书》、《孟子》,自然知道陈恪所言不虚,两相验证,便可证明此文绝非周公所作。

赵祯也点头,但脸色已经不好看了。

“但周公作册文于金縢,史上确有其事。”陈恪不想作死,紧接着便道:“臣拜读集贤殿所藏《竹书纪年》中,有‘十四年、王有疾,周文公祷于壇墠作金縢。’一条,此乃来自古史官的原始记注,可证明确有不同于《尚书.金縢》的古《金縢》存在!”

“爱卿能读懂《竹书纪年》?”赵祯惊喜莫名道:“听闻爱卿一直在学习蝌蚪文,看来果有成效!”

《竹书纪年》,是晋朝出土的古墓竹简,上面的文字是比小篆还古老的‘蝌蚪文’,人们只能大概辨认,是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但其内容究竟如何,一直众说纷纭,究其原因,便是对上面的文字吃不准。

其实陈恪哪能看懂古字?只不过《竹书纪年》一书,已被清朝那些训诂狂人完全破译,他看过他们的译本。这次为了找到对付龙昌期的办法,他抱着万一的期望,到大宋的‘皇家图书馆’中,去寻找这本书。大宋朝书籍管理的水平实在高,很快便为他找到了《竹书纪年》的拓本。

陈恪抱回去研究了几天,凭着超强的记忆连看带猜,竟将周武王临死前几年的记载,都破译了出来。

这才是陈恪这几日一直在干的事儿。他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实在太反感文字狱,所以构陷龙昌期这种事儿,他是断然不会做的。

这种事是作不得伪的。赵祯马上命人取来竹书纪年,让陈恪现场翻译,有欧阳修、司马光、刘敞这样的大家在一旁监督,只消几条就能分辨出,他是胡说还是真能看懂。

半个时辰后,众人心悦诚服的回禀道:“陈恪确实看懂了古篆文,他的翻译应该不会有假。”对这些史学大家来说,只消陈恪领进门,他们日后就能看把全文都看懂,无非就是多费些时日罢了。陈恪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不可能撒谎。

解决了心头大患,赵祯顿觉轻松,才感到肚子已经饿扁了,赶紧命赐宴。

说话得算数,所以必须还有一章哈。

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27章 于心死(上)第111章 后娘第331章 王元泽(上)第362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体(上)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54章 西昆和太学第224章 违章建筑第244章 才子、大儒与奸臣第376章 曝光(中)第27章 炼狱的开始第24章 弱爆了第151章 战果第25章 伤仲永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39章 秋来春早去(中)第274章 无上光荣!第8章 苏氏第92章 路第104章 赏罚分明第362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第367章 破鼓(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18章 云诡(下)第370章 伏杀(中)第200章 缔约第296章 最宝贵的财富(下)第312章 皇帝的决断(中)第319章 谁主浮沉(中)第60章 反制第284章 刺陈(下)第217章 壮士断腕第343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中)第13章 青神县第311章 伊人无觅(中)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65章 少女与字典第223章 生财之道第287章 钱荒之解(上)第332章 经筵(上)第14章 砍断肠第188章 弥赛亚第126章 无言第157章 柳老太爷的刀第378章 宾天(下)第150章 手术第357章 祥瑞(中)第169章 狄青保卫战之名臣风范第8章 苏氏第283章 困龙(下)第352章 和亲(下)第308章 捺钵(中)第372章 似是故人来(中)第169章 还治其身第304章 虚张声势(上)第128章 可怜的三郎第309章 辽主(下)第357章 祥瑞(中)第379章 白虎堂第319章 谁主浮沉(上)第337章 失蹄唯退后(上)第333章 大师(中)第120章 误入藕花深处第246章 宣战第61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217章 壮士断腕第123章 拉风的太学体!第335章 兰畔照双衣(下)第327章 于心死(中)第152章 史上最强承事郎第337章 失蹄唯退后(中)第89章 月神显灵第28 九章 无耻的小陈(下)第367章 破鼓(中)第297章 滇铜(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下)第28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上)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45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下)第294章 港口之争(上)第322章 大宋禁军(中)第331章 武学与武举(中)第245章 历史照进现实第189章 观礼第359章 说客(下)第286章 天赐之地(上)第378章 宾天(中)第28 九章 无耻的小陈(中)第93章 天听第112章 小亮哥的情事第194章 邀请第320章 空额(下)第二一八章第142章 耳光第194章 邀请第100章 昆仑关第174章 **第123章 拉风的太学体!第28 九章 无耻的小陈(下)
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27章 于心死(上)第111章 后娘第331章 王元泽(上)第362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体(上)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54章 西昆和太学第224章 违章建筑第244章 才子、大儒与奸臣第376章 曝光(中)第27章 炼狱的开始第24章 弱爆了第151章 战果第25章 伤仲永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39章 秋来春早去(中)第274章 无上光荣!第8章 苏氏第92章 路第104章 赏罚分明第362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第367章 破鼓(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318章 云诡(下)第370章 伏杀(中)第200章 缔约第296章 最宝贵的财富(下)第312章 皇帝的决断(中)第319章 谁主浮沉(中)第60章 反制第284章 刺陈(下)第217章 壮士断腕第343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中)第13章 青神县第311章 伊人无觅(中)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65章 少女与字典第223章 生财之道第287章 钱荒之解(上)第332章 经筵(上)第14章 砍断肠第188章 弥赛亚第126章 无言第157章 柳老太爷的刀第378章 宾天(下)第150章 手术第357章 祥瑞(中)第169章 狄青保卫战之名臣风范第8章 苏氏第283章 困龙(下)第352章 和亲(下)第308章 捺钵(中)第372章 似是故人来(中)第169章 还治其身第304章 虚张声势(上)第128章 可怜的三郎第309章 辽主(下)第357章 祥瑞(中)第379章 白虎堂第319章 谁主浮沉(上)第337章 失蹄唯退后(上)第333章 大师(中)第120章 误入藕花深处第246章 宣战第61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217章 壮士断腕第123章 拉风的太学体!第335章 兰畔照双衣(下)第327章 于心死(中)第152章 史上最强承事郎第337章 失蹄唯退后(中)第89章 月神显灵第28 九章 无耻的小陈(下)第367章 破鼓(中)第297章 滇铜(上)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下)第28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上)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45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下)第294章 港口之争(上)第322章 大宋禁军(中)第331章 武学与武举(中)第245章 历史照进现实第189章 观礼第359章 说客(下)第286章 天赐之地(上)第378章 宾天(中)第28 九章 无耻的小陈(中)第93章 天听第112章 小亮哥的情事第194章 邀请第320章 空额(下)第二一八章第142章 耳光第194章 邀请第100章 昆仑关第174章 **第123章 拉风的太学体!第28 九章 无耻的小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