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7章 闲散日子

bookmark

四月二十二日,新科进士赐宴于琼林苑,每人赐《中庸》一本,张知白在进士面前讲读。自后成为定制,《大学》、《中庸》轮流赏赐新科进士,琼林宴宰执亲自讲读,以为劝谕之义。

四月二十八日,再次入皇宫,除授官职。一等六人为将作监丞,大州通判。一甲为大理评事,上县知县。其余人待遇逐次降低,诸科只为低级选人。

徐平授职将作监丞,邕州通判。刚开始一家人只顾着高兴,一下子登上高枝,本官是京官序列里的高阶,前途无限光明。至于邕州在天南地北的哪个犄角旮旯,徐正和张三娘夫妇哪里知道?

从初授官可以看出第一等和第二等的巨大差别。虽然从官阶看,将作监丞和大理评事只差一阶,但依此时规矩,进士出身迁官超阶转,将作监丞经过一次迁官就进入了朝官序列,为太子中允。大理评事却还要在京官序列再迁转一次,才能成为朝官。

由低阶选人改京官是宋朝低级官员的最大一道门槛,不但要循年资,还要有一定数目的保举之人,朝廷每年又有定额,大约是以百人为限。在地方做小官一二十年都凑不够保人的所在多有,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第二道门槛就是由京官转朝官,从此就可以直接与皇帝打交道了,真正打开了仕途的大门。

进士跨过了低阶选人,直接授京官,以后又是超阶转,从起步阶段就把其他出身的竞争者远远甩在后面。第一等又甩开其他几等,改官的时候不需要高级官员保举,年限到了自然升官,尽显天子门生的优势。而且一般从第二任或者第三任起就带馆职,升迁速度再次加快,十年时间就能到中级官员。

徐平自然知道邕州在哪里,想来还是太后对他有意见,故意选这么个偏远地方让他去吃苦。其实也不能说太后针对他,双方地位天差地远,就是女人的心眼再小,也不会没事盯着这么一个小人物,最多不过在重要关口说上一两句话,下面的人自然心领神会。就如同当今皇帝对他印象不错,最多也只是个印象不错,绝不可能就青眼相加,当他是什么天降奇材一个道理。地位相差太远,能够记住他一名字就很了不起了。

邕州就是后世的广西首府南宁,不过这个时候还是瘴疠之地,管的地方方圆数千里,人口却不及江南的一个县,极其荒凉。广南西路转运使的驻地也不在那里,而在桂州即后成的桂林,提刑驻地则在郁林州即后成的玉林,邕州只是一个地位重要的普通边疆州郡罢了。

过了些日子,张三娘终于知道了邕州在哪里,是个什么地方,尤其是别人越说越可怕,到那里为官的人十个有八个回不来,甚至让她早准备后事的话都说出来了。张三娘便就天天哭诉,让徐平托人去改官,哪怕是在内地当个县令也好,不要去边疆受苦。

徐平也没有为大宋朝廷献身的觉悟,不过到审官院试着问了一下就灰溜溜地回来了。人家只说一句,太宗时候有官员不愿到岭南为官,直接夺官发配沙门岛,徐平是去沙门岛还是去邕州?

张三娘知道改官不可能,便换了一个实际点的念头,反正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让徐平上心些,务必走之前让林素娘怀上徐家骨血,不至于断了香火。徐平实在是让母亲弄得不胜其烦,干脆答应下来,与林素娘一起回了乡下。

林文思则授了京东路单州成武县教授,与金乡县相距不远,徐平给石延年写了一封信,托他照应一下,算是没了心事。

朝廷要求五月新官开始上任,各地都立得有时限,大家回老家省一趟亲,便就要匆匆忙忙开始游宦生涯。广南不比其他地方,延期三个月,徐平还有几个月在开封府逗留。而且要算好日子,等到入了冬才好进入岭南,躲过瘴气最厉害的时候。

新科进士里只有赵概任职开封府推官,其他都去了外地任职,偏偏徐平与赵概并不熟悉,礼节性地来往了两次,便各忙各的了。

一进入五月,熟识的人突然都四散一空,徐平只觉得百无聊赖,干脆放下心事,专心安排乡下田庄的未来。

三年前种的苜蓿收割了三分之一,今年改种小麦,正是收获的季节。因为土地贫瘠,徐平规划三年种一次麦,其它时间都种植苜蓿培养地力,算是另一种休耕吧。

这天下午,徐平与林素娘手牵手站在麦场里,看着庄客铡麦脱粒。

看了一会,徐平叹了口气:“几个月后我去上任,剩你一个人在这田庄里,也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来!”

林素娘微微笑着说道:“庄里都是老人,又有徐昌帮着,有什么应付不来的?你只管安心,家里有我照应,必然无事。”

徐平神色黯然,也不知该说什么。两人新婚蜜月,正是最幸福的时候,但几个月后就要分开的事实就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让人难受。

官员不许带家眷上任,两广和川蜀执行得尤其严厉。有官员舍不得与妻子分开,冒充是婢女带着上任,每隔几年就有人被惩罚。徐平不会被林素娘受那种委屈,他的性格也不会去冒险,只能在这段时间尽力补偿了。

林素娘握着徐平的手,温声道:“我听人说,岭南多瘴疠,除了桂州没有,其它地方都是常年不断。大郎到了那里,万事都要小心。我们中原人,不习那里水土,吃什么喝什么,都要仔细。”

“其实都是传来传去,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年年朝廷都向那里派官,也没听说有几个真正是死于瘴毒的,大多还是体弱多病罢了。我正当壮年,多少年来都没有生过一次病,只要自己小心一些,一定不会有事的。”

徐平靠近些,贴住林素娘的肩膀,小声安慰。

在他前世,两广早已没有了瘴毒危害,说起来都是传说。但真要自己去面对了,却不得不打起十二分小心。瘴毒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实就是热带地方人烟稀少,各种病毒到处肆虐,北方人没什么抗体,又不适应气候容易得病。徐平想不来现在岭南的样子,却清楚记得他前世非洲雨林的可怕,即使有了各种特效药,原始雨林还是很容易夺人性命。

此时整个宋朝所管地域,人口不过三四千万,只及徐平前世人口的数十分之一,只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边疆地区人口更少,此时邕州在编的不到四千户,一两万人罢了。绝大部分地方都还没有开发,有的不是原生态之美,而是无处不在的风险,随时会夺人性命。

林素娘头靠在徐平肩上,只能无耐地笑笑:“大郎是不怎么生病,一病起来就吓死人!还记得几年前你去救我,我们迷路跑到后周皇陵里,你惹了风寒,可把我吓坏了!”

说起前事,徐平也觉得有几分温馨,低声对林素娘说:“就是啊,瘴毒也不过就是那样子,我喝上一碗姜汤说好了!”

此时已近傍晚,红霞满天,麦场周围大群大群的红蜻蜓上下飞舞,伴着远处喊着号子的庄客,透着乡下特有的美丽而宁静的风情。

徐平拉着林素娘的手在河边的草地上坐下,相偎着看飞舞的蜻蜓。

这种安详幸福的时刻,两人便避过那些不开心的话题。

徐平小声问林素娘:“最近有没有想吃酸的东西?母亲隔几天就从京城里送李子来庄里,就怕你嘴馋了吃不上。”

林素娘低声笑道:“吧里有那么快?你们太心急了些!”

徐平只有叹气:“你可不知道,我天天被催的有多辛苦!就是躲到乡下来,母亲还是隔三差五就派人还问。”

“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你逼着我问有什么用?”

说起这种事林素娘总是有些不好意思,声音越来越低。

徐平有前世的知识,自然知道生儿育女男人的责任更大一些,只是林素娘含羞带怯的神情让他看了喜欢,没人的时候经常忍不住说起来。

过了一会,林素娘小声附在徐平耳边道:“我听说中牟县有座庙求子最为灵异,过两天我们也去拜上一拜。”

徐平撇了撇嘴:“托那些神棍秃驴,还不如自己加把力。等明天让高大全和孙七郎再去抓几只老鳖来,让秀秀给我炖汤喝!”

林素娘听了奇道:“最近老见你抓龟鳖做菜,那东西又没有二两肉,有什么吃头?看你还像是上瘾了!”

徐平哈哈大笑:“这是男人神物,你怎么能够明白?我一晚上多与你温存几次,几个月也胜过几年了!”

听徐平说得如此直率,林素娘羞红了脸,啐了一口,不再理他。

远处秀秀和苏儿每人抓了几个红蜻蜓在手里玩着,坐在地上,一起唱着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歌谣。嫣红的霞光照在她们身上,泛着淡淡的光晕。

徐平轻轻搂住林素娘,吹着习习的晚风,看这如画一般的田园风光,竟是不由自主地有些痴了。

这才是他想要的娴静的生活。

第173章 再起波澜第6章 拦路的强盗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75章 契丹会如何?第4章 风雨邕州路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99章 传承第44章 乡下小铺子第71章 北巡一点说明(前面误发收费章节报歉,补偿方法见内容。)第306章 狮子搏兔第105章 先生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331章 东头西头?第29章 邕谅路第283章 管事还是管人?第107章 无奈和稀泥第37章 逼迫第54章 家贼第31章 攻略(三)第335章 钱粮准备第170章 文人的优越感第148章 转折第182章 再起风云第69章 姚黄魏紫第73章 田二第137章 怒骂御史第244章 愿为天子牧牛羊第235章 课余时间第92章 收权第278章 杀人越货第57章 孙二郎的生意经第123章 出书第57章 夜战(上)第73章 点将第21章 旧人第141章 留你两天第63章 官声第52章 如和风光(上)第193章 烟雨三月第42章 方田均税第2章 夜谈第22章 大秦国故事第197章 遣散出宫第6章 买书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62章 你的尴尬我的机会第178章 你不是那块料第141章 留你两天第180章 投名状第37章 夜对第76章 徐平的愤怒第21章 割稻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24章 祖先的呼唤第196章 三角城第312章 你们去偷袭第65章 名将第28章 蟾宫折桂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99章 坏事总容易第35章 众说纷纭第198章 邓州集议第37章 夜对第89章 你们要做点善事第141章 甲峒低头第199章 外任第120章你们都姓赵第138章 文明之师第53章 秦二第288章 分岐第240章 道理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56章 破城第247章 谁不知我高提辖!第211章 权三司使公事第64章 金光顶第176章 静守岁月第73章 报信的嗢末人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51章 抓捕第34章 一城二虎第58章 说不到一块第322章 我们一起讲道理第14章 边乱第188章 百官图第52章 虚开中路第2章 中子贵且显第195章 荒芜的土地第110章 清除后患第195章 大变第239章 该论功过了第70章 山沟沟里转第265章 飞来横祸第319章 和战两难第232章 培训中心第51章 绿影亭第54章 家贼第150章 各有各的难处
第173章 再起波澜第6章 拦路的强盗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75章 契丹会如何?第4章 风雨邕州路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99章 传承第44章 乡下小铺子第71章 北巡一点说明(前面误发收费章节报歉,补偿方法见内容。)第306章 狮子搏兔第105章 先生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331章 东头西头?第29章 邕谅路第283章 管事还是管人?第107章 无奈和稀泥第37章 逼迫第54章 家贼第31章 攻略(三)第335章 钱粮准备第170章 文人的优越感第148章 转折第182章 再起风云第69章 姚黄魏紫第73章 田二第137章 怒骂御史第244章 愿为天子牧牛羊第235章 课余时间第92章 收权第278章 杀人越货第57章 孙二郎的生意经第123章 出书第57章 夜战(上)第73章 点将第21章 旧人第141章 留你两天第63章 官声第52章 如和风光(上)第193章 烟雨三月第42章 方田均税第2章 夜谈第22章 大秦国故事第197章 遣散出宫第6章 买书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62章 你的尴尬我的机会第178章 你不是那块料第141章 留你两天第180章 投名状第37章 夜对第76章 徐平的愤怒第21章 割稻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24章 祖先的呼唤第196章 三角城第312章 你们去偷袭第65章 名将第28章 蟾宫折桂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99章 坏事总容易第35章 众说纷纭第198章 邓州集议第37章 夜对第89章 你们要做点善事第141章 甲峒低头第199章 外任第120章你们都姓赵第138章 文明之师第53章 秦二第288章 分岐第240章 道理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56章 破城第247章 谁不知我高提辖!第211章 权三司使公事第64章 金光顶第176章 静守岁月第73章 报信的嗢末人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51章 抓捕第34章 一城二虎第58章 说不到一块第322章 我们一起讲道理第14章 边乱第188章 百官图第52章 虚开中路第2章 中子贵且显第195章 荒芜的土地第110章 清除后患第195章 大变第239章 该论功过了第70章 山沟沟里转第265章 飞来横祸第319章 和战两难第232章 培训中心第51章 绿影亭第54章 家贼第150章 各有各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