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43章 存利去弊

bookmark

在秦州负责三司铺子的郑主管和管银行的刘主管被徐平调到了泾原路来。他们两个有秦凤路的验,推行一系列的政策,不需要徐平过多参与,可以把精力用在其他地方。秦州的制度已经成熟,让三司重新派官员去管就是了。

商业与银行非常重要,特别是三司的钱粮越来越多地倚重这两个机构,他们的地位也随之上升。郑主管从一个由三司雇佣的平民百姓,到西北不到两年,已经做到了殿直,并不比战阵上拼杀的小军官升得慢。当然从价值上讲,他做的事情带来的好处,确实比战阵冲杀重要得多。天都山一战如此顺利,与党项国内的经济崩溃有关,并不全是战场上的功劳。战后论功行赏,也少不了他们的那一份。

改变地方的治理结构,包括消除战事带来的影响,少不了三司铺子和银行的参与。没有他们配合,大肆封赏极可能带来地方的经济混乱,而经济乱象又会影响军队士气。徐平对这一点一向注意,一稳定下来,立即招来这两个人,着手稳定地方秩序。

镇戎军官厅,郑主管虚坐在位子上,眼巴巴地看着门口,心里忐忑不安。他一直认为自己身份卑微,现在却时常见到一路帅臣这样的大人物,每次都紧张异常。倒是一边的刘主管神态自然得多。他父亲进士出身,做到知州,没了之后刘主管恩荫入仕。不过他是普通人家,就出了父亲这么一个进士,朝中没结下什么人脉,入仕后刘主管没有什么大的野心,老老实实来到三司做了个管钱粮的小官。没想到银行发展良好,对于朝廷来说越来越重要,他这些早进来的人,升迁迅速,现在的官职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了。

开到西北来的是三司管下的西京银行。一是三司管钱粮,当然对于自己管下的银行最放心,再一个京师银行有皇家背景,主管官员怕出远门吃苦,也不肯到西北来。现在是京师银行向京东路和两淮发展,西京银行则不管不顾,到处扩张,哪怕是最偏远的州县,甚至邕谅路和秦凤路这种最边远的边疆地方,他们一样开过来。慢慢地两个银行开始有了分工,京师银行更加注重利润,而西京银行带了三司推行经济政策工具的背景。

要讲赚钱,陕西四路所有的银行加起来,也比不过京师银行在京城赚到的钱多。大一统的国家资源天然向京城集中,窝在那里,赚到的钱比四处吃苦容易多了。不过对于三司来说,他们看的不只是银行本身带来的利润,还有对各地经济的推动,对三司本身的经济政策推行的帮助,天然的策略就与京师银行不同。

赵祯通过财政影响政事,主要靠的是京师银行赚来的钱和属于内廷的翰林学士管的印钱的钱监,至于天下资金的来去,他一个人当然也管不了那么多。政策性的三司银行,现在只开到转运使所在的路一级,州县业务由西京银行代理。

此时三司通过银行对各种收入和开支进行了清理,已经绝了赵祯的内库再向三司管下要钱的路,皇宫的一切开销,都由内藏库自理。钱不够了,可以向三司的银行借,哪怕将来不还,这个账还是记下的。当然有了京师银行的收入,赵祯的内库比以前充盈多了,在还没有发现更多花钱的路子之前,他手里的钱足够用。

正是这种安排,现在各州县三司铺子的主管,和银行的主管,隐隐已经成为一地重要的几个职位之一,与幕职官不相上下。在有的县里,已经可以与县尉、主簿等官员相提并论。随着发展,朝廷已经有官员提出来,把这两个职位纳入资序,而且由文官出任,不再专任武官。随着财政对这两个系统依赖的加深,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郑主管还没有这种自觉,对自己身份的重要性完全认识不到,每当这种与朝廷官员见面的场合便紧张。眼巴巴地看着门口,不由地咽了一口唾沫。

徐平和新任的泾原路经略使梁适走进来,郑主管忙与刘主管起身,一起行礼。

让两人落座,徐平道:“今日招你们二人来,是有事情商量。天都山一战大胜,朝廷的赏赐已经下来。三司有赏钱拨下来,圣上也从内库发钱,都是从银行到这里。”

刘主管忙起身拱手:“禀都护,钱已经到了一半,小的收到了,都收在库里。都护府什么时候要发赏,只要拟出一个章程,我这里就可以支钱出去。”

徐平笑着摇了摇头:“钱就这么发出去,你们想没想会有什么后果?镇戎军一带才有多少民户?现在驻军比百姓都多!市面上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钱,将士用来买什么?物价飞涨不可避免。钱发动手里,却买不到什么东西,对于将士来说,就是赏钱少了。而且物贵钱轻,本地的百姓也要深受其害。这样做,是断然不行的!”

梁适也道:“我以前在京东路兖州任职,那里有铁监,便知道乱发钱的害处。初用纸币的时候,官府从民间买铁,突然一下子多收许多,市面上的钱过于充盈,百物腾贵,当地百姓深受其害,颇出了一些乱子。现在泾原路兵多民少,如果军中赏赐过多,必然免不过这种害处。为官一方,爱惜百姓,我们当早做处置。”

郑主管和刘主管一起站起身来拱手:“小的们但听相公吩咐,一切遵令就是。”

徐平点了点头,让两人坐下,对他们道:“要防这种钱过滥的害处,无非是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多运货过来,这是要着落在三司铺子身上,这些日子运来的货物要加数量。”

郑主管忙又站起身道:“都护府和经略司只要拟个章程来,最好有个明细,多运哪些货物为宜,我这里一切照办。战事结束,最近的马车足够,运货不难。”

徐平又道:“多运货物总是有限,而且人吃的穿的用的总是有限度,不可能用这种办法把发出去的钱全部收回。那另一个办法,就是从市面上把钱再收入银行来。”

不等刘主管起身,徐平摆了摆手:“且先做,听我讲完。银行要做两件事。一是陇右各军多是从川蜀招来,你们要让他们能够通过银行汇兑,可以把这里的赏钱递回家乡。汇兑的凭证由三司统一安排,西京银行要安排那里的州县可以提取。第二个,便是暂时性的提高钱存在你们银行的利息,让将士不是急事,不要拿着发的赏钱出去用。比如一个月内的利息提高多少,三个月内多少,一年内多少,让这钱缓缓地流到地方。”

刘主管起身,拱手应诺。想了一想,还是问道:“提高利息,便是加了银行的本钱。这多出来的花销,从哪里支取?不知都护可有安排?”

“我会行文三司,让他们把这利息付出来。以后前线打了胜仗,但发赏钱,一律照此办理。三司拨钱的时候,就要把利息的钱一起拨下来。”

这件事情徐平想了很久了,最后总结出这么一套办法,并且将从现在起形成定制。

宋朝打胜仗的时候少,但一旦打了胜仗,赏赐是非常丰厚的。而且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朝廷发钱极少克扣,基本都是足额发放下来。前线地区军队众多,突然间发下巨额的赏钱来,无不引起物价飞涨,对当地的经济有破坏性的影响。每有战事,前线地区不但要出人出物,还要承担经济崩溃的压力,惹出无穷事端,甚至引起叛乱。

钱终究不过是一般等价物,市面上的物总是有数的,一下多了许多钱,原来的经济秩序必然受到巨大冲击。以这个年代的商品经济水平,是承受不了这么严重冲击的。不只是用纸币如此,用铜钱、银两也是一样的道理。而且将士们战阵拼杀,经常要面对死亡,手里有钱很多人不选择存起来,而是尽快花出去,更加放大了这种冲击。

用驻泊禁军,从当地招兵,固然有许多好处,但因为发放赏钱而造成通货膨胀,却是避免不了的害处。通过银行,把大量货币投放的害处向远方分散,对当地经济有无穷好处。

前线将士通过银行把钱汇回家乡,不要用在当地,不只是减小对当地经济的冲击,还可以让远方的亲人知道前线作战将士的消息,得到他们浴血奋战的好处,对于提高将士的社会地位也有帮助。参军打仗,不再是一去便无消息,或者埋骨异乡,或者白苍苍才回到家乡。而是一直跟家里的人保持联系,他们的军饷可以帮助家人,可以提高百姓参军的积极性。陇右军制,兵士要招良家了,必然需要这些措拖配套。

暂时提高利息,是收紧货币的流动性,相当于给钱装上了一个阀门,不让赏钱像洪水一样冲垮当地的经济,减少对当地百姓的危害。

数管齐下,徐平希望不管是军队,还是当地百姓,都只从胜仗中得到好处,而尽量避免各种危害。打仗要靠人心,这些凝聚人心的措施,同样是战争的一部分。

第98章 民思无邪第114章 兄弟情谊第166章 人才济济第159章 人手难题第225章 四轮马车第162章 风波骤起第294章 打出个太平第213章 预算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4章 风雨邕州路第180章 转机第321章 两万匹马第61章 意外第268章 惊天噩耗第195章 大变第12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67章 选择第78章 提携第248章 送到口边的肥肉第146章 印钱吧第205章 货币短缺第52章 虚开中路第41章 中间派第8章 读书第21章 欧阳修的疑惑第154章 攻城(中)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04章 黄从贵的末日第182章 天章阁夜对(下)第117章 门外来了青罗伞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53章 甘谷归附第73章 废后风波(下)第224章 数字会说话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306章 狮子搏兔第238章 天圣寨攻防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77章 交涉第273章 算准了你会来第104章 丧家之犬第252章 诡异的格局第228章 大战将临第57章 原则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70章 文人的优越感第292章 阴山之下第16章 还钱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83章 擒获第219章 再对天章阁(上)第236章 狂徒第61章 转机第111章 李觏第157章 花纹不甚美第294章 养起来第110章 过河拆桥第24章 留客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118章 事情闹大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担当!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3章 诰命第175章 别来无恙第285章 被俘之将第115章 奇观第33章 得失之间第232章 狼烟第298章 试用期第34章 土豪的地盘第188章 百官图第125章 谁得罪谁?第176章 一日两待制第228章 欧阳修论钱第22章 两个小孩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43章 盼盼要定亲了第24章 大动作第283章 管事还是管人?第209章 杨文广第172章 夜战第85章 你理解错了第63章 工场第44章 增兵第232章 狼烟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0章 野味第44章 打起来了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01章 陛辞第311章 全国统筹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04章 学生第49章 现场演示会(下)第304章 那便来战!第242章 交涉第288章 斩了就是
第98章 民思无邪第114章 兄弟情谊第166章 人才济济第159章 人手难题第225章 四轮马车第162章 风波骤起第294章 打出个太平第213章 预算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4章 风雨邕州路第180章 转机第321章 两万匹马第61章 意外第268章 惊天噩耗第195章 大变第12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67章 选择第78章 提携第248章 送到口边的肥肉第146章 印钱吧第205章 货币短缺第52章 虚开中路第41章 中间派第8章 读书第21章 欧阳修的疑惑第154章 攻城(中)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04章 黄从贵的末日第182章 天章阁夜对(下)第117章 门外来了青罗伞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53章 甘谷归附第73章 废后风波(下)第224章 数字会说话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306章 狮子搏兔第238章 天圣寨攻防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77章 交涉第273章 算准了你会来第104章 丧家之犬第252章 诡异的格局第228章 大战将临第57章 原则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70章 文人的优越感第292章 阴山之下第16章 还钱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83章 擒获第219章 再对天章阁(上)第236章 狂徒第61章 转机第111章 李觏第157章 花纹不甚美第294章 养起来第110章 过河拆桥第24章 留客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118章 事情闹大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担当!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3章 诰命第175章 别来无恙第285章 被俘之将第115章 奇观第33章 得失之间第232章 狼烟第298章 试用期第34章 土豪的地盘第188章 百官图第125章 谁得罪谁?第176章 一日两待制第228章 欧阳修论钱第22章 两个小孩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43章 盼盼要定亲了第24章 大动作第283章 管事还是管人?第209章 杨文广第172章 夜战第85章 你理解错了第63章 工场第44章 增兵第232章 狼烟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0章 野味第44章 打起来了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01章 陛辞第311章 全国统筹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04章 学生第49章 现场演示会(下)第304章 那便来战!第242章 交涉第288章 斩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