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22章左弼右辅镇南关

bookmark

天阴着,没有太阳,爬到半山腰就觉着有雾气弥漫。山上低矮的灌木丛在这样的天气里得了滋润,浓浓的绿色好似随时都要滴下来。

徐平在藤蔓杂草覆盖的地上艰难地迈着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向山顶。

桑怿走在一边,比徐平轻松得多,还有闲心看风景,口中道:“可惜是这么个天气,雾气弥漫,远了就看不清楚。听这里的土人说,到了山顶,不远处的门州就尽收眼底,这种天气也不知能不能看到。”

“这个季节,什么时候能够等到晴天?”

徐平站住脚步,抬头看看山顶,重重地喘着气。

山并不高,一二百丈的样子,但山势陡峭,又没有路,满山都是灌木藤蔓,没有下脚的地方,爬起来格外地累。

歇过一气,徐平咬了牙,与桑怿带着谭虎和一众亲兵终于登上了山顶。

一到山顶,视线一下开阔了起来,虽然有雾气阻隔,远处的青山还是能看出大致的轮廓,不远处的村镇影影绰绰。

桑怿指着南方对徐平道:“那里有人家的地方,就是门州,距离此处只有不到十里路,这种天气还是能隐约能看见。”

徐平点头:“不错,那里就是门州了。你看,从那里有山谷向西边伸出去,就是去广源州的路了。沿着河谷而行,就跟从思明州到上思州差不多,并不是多么难走。占了门州,广源州就如在手中。”

桑怿手搭凉棚,定睛观看那蜿蜒在群山中的河谷。

徐平则是另一种想法,站在这里,没来由地就想起了前世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对战事徐平了解的不多,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他与桑怿如今所在的位置,也是他前世的中越边境重镇,镇南关,或者说叫友谊关。当然现在不叫这个名字,相传汉景帝时在此设关,名雍鸡关,为控扼交趾的第一要地。

此关正当两山之间,左为左弼山,右为右辅山,皆陡峭如崖,如两扇大门一般,镇南关刚好把住道路。群山之间只有山谷相通,关隘重重,都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

平坦谷地的狭窄处设关,两谷相对的山脊为隘,关隘虽然一直并称,但在古今战争中的地位却是不同的。冷兵器时代,以关为重,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了有枪有炮的岁月,则隘的地位上升,关反而无关紧要了。因为隘可以依托前出谷地布置口袋阵地,梯次防御,节节抵抗,隘口又是制高点,便于观察,便于远程火力发挥威力。

但在这个岁月,关口却是第一重要的边防要地,所以徐平到凭祥峒的第一件事,便就是征集人力重修这座雄关,并按前世记忆改名为镇南关。

今天有闲,徐平和桑怿过来两边山上观察地形,顺便与自己记忆中的那场战争对比参照。那场战争中镇南关的地位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军队的火力,还是兵员的运动能力,都远不是徐平这个时代能比,敌我双方都不在乎镇南关。

真正对徐平现在有意义的,是那一场战争的主战场并没有发生在凭祥到谅州之间,反而是在西部云南那一带,这个年代那里叫作广源州。

一千年后,中国军队的作战方向是广源州,沿路向谅州包抄。现在徐平的想法正好相反,先下门州,从门州出发攻广源州。

看着不远处若隐若现的村镇,徐平皱着眉头道:“门州可是比谅州小得多了,怪不得交趾和甲峒也并不怎么在意。”

“是啊,那里终究是只能作为道路,驻不了大军。”桑怿也有些惋惜。

大宋与交趾边境,群山连绵,河流纵横,地广人稀。凡是居民的定居点基本都是位于河谷和山间盆地,这是大军的通道,也是军队的补给来源。其中盆地又最为重要,因为这里连通沟谷,是交通的枢纽,又聚集了最多的人口,能够为战争提供人力物力。

部队在山地行动,关键就是夺取这一个个山间盆地,控制了盆地,就有了行动的自由,还可以屯集兵力,储备物资,筹集粮草。而重要盆地一旦丢失,部署在各地的军队就被分割开来,只能被动挨打,失去战争的主动权。

邕州到交趾的这条最重要的通道,两国交界处最重要的两个谷地一是凭祥峒,再一个就是谅州。两者之间又有两个小盆地,一为镇南关,一为门州。

大宋对交趾呈居高临下之势,但要想获得在这一带的行动自由,最起码的是要依托凭祥峒,占领门州盆地,向西可攻广源州,向南可制谅州。

卡谷口,制川谷,保盆地,这是山地作战的基本原则。徐平并不知道这些军事理论,但仔细研究地形,认真做战事推演,通过自学也明白了个大概。

现在刚进六月,正是雨季,邕州这个季节诸事不宜。徐平要在雨季剩下的时间里筑起镇南关,控制住门州,才能在旱季来临的时候有所行动。

门州和谅州位于交趾和大宋之间,态度也是左右摇摆。草生在了墙头上就由不得它不随风倒,不然就无法生存,徐平理解他们的难处,也不怎么过分相逼。到了祥凭有几天了,压根就没有与门州联系,徐平只是在做自己的准备。

再多的甜言蜜语,再多的许诺,效果也无法比上兵临城下的威慑,徐平两世为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时候到了,他们自己会倒过来。

谅州就在甲峒的眼皮底下,相对来说门州更加靠向大宋一点,也才会派人到迁隆峒去暗通款曲。但不管怎样,这两个地方名义上还是大宋属下的羁縻州,甲峒和交趾都不敢一口吞掉,这个时候他们还不敢撕破脸。

雾越来越浓了,慢慢变成细密的雨丝,谭虎对徐平低声道:“官人,下起雨来了,山路难行,我们还是回吧。”

雨滴挂在杂草藤蔓上,更加湿滑,上山容易下山难,众人走得小心翼翼。

谭虎砍了附近竹林里的一枝竹子,给徐平做了一枝竹杖,陪着小心紧紧跟在身边,护着慢慢走下山来。

筑关的厢军在雨雾里也停了工,点起一堆堆篝火,围着闲坐。

徐平看了看,没说什么,带着谭虎和桑怿上马,直接回凭祥峒。

凭祥峒官厅已经被徐平征用,作为自己在这里的驻地。知峒李襄安全家早已经搬了出去,这个鬼地方穷山恶水,见识过了外面的繁华后,李襄安正在考虑向徐平要点补偿,干脆到太平县去定居。

到了官厅,里面正在忙碌的一众吏人向徐平行礼。徐平问过没有什么事情,便与桑怿一起回到后衙换了衣服,这才又转出来。

在左江道这里,徐平就是最大的官,连制约的人都没有,就连蔗糖务也都是他一手建起来,尽可以由着自己性子行事。所以这官厅里,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官厅都不一样,结合了徐平前世的许多习惯。

一进来迎面墙上,挂的不是吉祥如意的画,而是这附近的巨幅地图。地图一左一右是两张巨大的表格,左边是各势力的人文情况,举凡政治、经济、户口、军事、交通、历史和社会概况,无所不包,交趾被排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甲峒。右边是附近的地理概况,山脉、川谷、盆地、气候、水文,甚至土质和特有猛兽,分门别类都备注清楚。

战争从本质上来说不是战场上的刀来枪往,而是两个势力集团充分调动自己的人力和物力的比拼,力量越强,使用越有效的无疑就占有优势。

徐平的专业背景和习惯,使他不会坐在帅帐里苦思冥想什么锦囊妙计,而是这样摆出来,列清楚,算得明明白白改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充分限制敌人力量的运用,这才是他的习惯。

官厅里面的办事人员大多来自蔗糖务,很少几个来自厢军。也就是有了蔗糖务,以乡兵的名义徐平才能办成这件事,不然还真不容易。

能坐在官厅里面的人都必须识字读书,虽然没有正经举人,但还真有几个准备参加下次邕州发解试的,而且还信心十足。他们都是来自福建,那里读书人太多,有的州发解试难度不下于省试,邕州则就简单多了。

由于教育水平各地差距太大,朝廷并不允许考生换籍考试,虽然有办法的人总是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没有路子。蔗糖务办了几年了,徐平年年上奏章,要求蔗糖务的移民可以在邕州发解,今年终于批了下来,邕州发解名额翻一倍,允许蔗糖务的人员参考,多少人都在摩拳擦掌。

读书人总是自视甚高,到徐平这里来做事,吏人的身份他们不愿意,厢军的身份更加不可能,以在乡兵中服役的名义才避过了这个尴尬问题。

当兵要刺字,在这个年代也是侮辱人的事情,所以除非没办法,很少有人会主动应募参军。大宋的读书人愿意参军搏功名的从来不少,但能接受刺字的几乎没有,禁军里专门有效用这一名号,既非军官,但也不用刺字,那里面的读书人就多得很,就是落第的进士都不少,厢军里就不可能有了。

徐平在椅子上坐下,一个穿着长衫的人拿着几张纸过来,用一种奇怪的表情对徐平说道:“官人,这布告我们几个润色过了,您看看可有改的地方?”

第180章 投名状第96章 改天换地第121章过门不入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250章 露布报捷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51章 各有去处第63章 天大的功劳第33章 家信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10章 过河拆桥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51章 春狩第145章 三不朽第231章 购物券第123章 出书第291章 刀拿在手里挥砍才有用(下)第144章 机动利器第159章 人手难题第3章 护卫铁骑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52章 纠缠第57章 两只大肥羊第123章 出书第52章 一指点出佛主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9章 其心可诛第4章 马政第118章突然遭遇第36章 手舞足蹈第86章 两全其美第159章 物价要涨第1章 宰相第119章 月黑杀人夜第1章 宰相第93章 王师北来第15章 军改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8章 竟有这种事?第281章 最后期限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8章 还是找自己人第191章 反击第278章 兴灵路经略使第229章 围寨第128章 换相第209章 截断后路第118章 事情闹大第19章 宣诏使臣第88章 南来的汉人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66章 我们不同意第107章 以伪收假第213章 预算第300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135章 边民的选择第86章 两全其美第21章 欧阳修的疑惑第48章 叛国的附马第220章 星空(下)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0章 秦州纳质院第69章 山雨欲来(下)第27章 西南边事第17章 奴仆无私财第23章 流民第188章 我就是个土包子第199章 传承第115章 徐昌听到的消息第181章 我喜欢这个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75章 驱虎吞狼第158章 高丽商路第9章 进殿面对第20章 市场的车轮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02章 兵临城下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1章 探花郎第108章 对面的人家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163章 两府议事第5章 报恩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286章 长兄如父第63章 工场第42章 刘小妹第199章 我给你换尊佛第52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162章 枢密院都承旨第159章 乔大头进京第89章 抢占要地第55章 左右虞侯第228章 欧阳修论钱第74章 埋伏
第180章 投名状第96章 改天换地第121章过门不入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250章 露布报捷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51章 各有去处第63章 天大的功劳第33章 家信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10章 过河拆桥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51章 春狩第145章 三不朽第231章 购物券第123章 出书第291章 刀拿在手里挥砍才有用(下)第144章 机动利器第159章 人手难题第3章 护卫铁骑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52章 纠缠第57章 两只大肥羊第123章 出书第52章 一指点出佛主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9章 其心可诛第4章 马政第118章突然遭遇第36章 手舞足蹈第86章 两全其美第159章 物价要涨第1章 宰相第119章 月黑杀人夜第1章 宰相第93章 王师北来第15章 军改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8章 竟有这种事?第281章 最后期限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8章 还是找自己人第191章 反击第278章 兴灵路经略使第229章 围寨第128章 换相第209章 截断后路第118章 事情闹大第19章 宣诏使臣第88章 南来的汉人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66章 我们不同意第107章 以伪收假第213章 预算第300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135章 边民的选择第86章 两全其美第21章 欧阳修的疑惑第48章 叛国的附马第220章 星空(下)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0章 秦州纳质院第69章 山雨欲来(下)第27章 西南边事第17章 奴仆无私财第23章 流民第188章 我就是个土包子第199章 传承第115章 徐昌听到的消息第181章 我喜欢这个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75章 驱虎吞狼第158章 高丽商路第9章 进殿面对第20章 市场的车轮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02章 兵临城下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1章 探花郎第108章 对面的人家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163章 两府议事第5章 报恩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286章 长兄如父第63章 工场第42章 刘小妹第199章 我给你换尊佛第52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162章 枢密院都承旨第159章 乔大头进京第89章 抢占要地第55章 左右虞侯第228章 欧阳修论钱第74章 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