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99章 中华岛

bookmark

阿卜杜勒二世的消极怠工却歪打正着的命中了俄国的软肋,自从建国以来,俄国一直都处在战争之中,都没有时间好好的发展经济,而现在俄国经济已经严重失衡,国内军工业最为发达,而其他工业却几乎没有,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好不容易制定了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准备依靠国内的矿产资源出口,以获取外汇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现在却将外汇的最大来源巴库油田给丢了,这如何不让乌里扬诺夫生气。但是实力不如人,生气又有什么用,为此他不得不派出代表团,希望能够和北约各国签订停战条约。

阿卜杜勒二世是不敢和俄国单独和谈的,毕竟现在伊斯坦帝国也是北约成员国,很多事情都要看老大中华帝国的脸色,因此他直接将俄国人的意思上报给了中华帝国。

方啸宇在经过考虑之后觉得,伊斯坦帝国已经占据了俄国最大的经济来源巴库油田,而如果继续进攻就需要跨越高加索山,这对伊斯坦帝国军方是个不小的考验,一旦失败就有可能失去先期的作战成果。

以现在的形势到不如和俄国和谈,先将侵占土地变成既定事实的好,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截断俄国最大的财源,因此中华帝国很快同意了阿卜杜勒二世的请求,允许他和俄国单独进行和谈。

面对两线作战,西面的雅曼帝国同样虎视眈眈的情况,俄国非常希望尽快解决眼下的威胁,当他们知道伊斯坦帝国同意和谈的时候,当真是欣喜若狂。当然伊斯坦帝国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在伊斯坦帝国的要求下,俄国被迫答应将大高加索山脉以南地区割让给伊斯坦帝国,同时还同意伊斯坦帝国商品可以随意进入俄国境内贩卖,而且是免关税的。

这个条约看起来第一条非常苛刻,实际上第二条才是最致命的,狡猾的伊斯坦帝国外交官为了讨好中华帝国搞了这么一个特权,表面上伊斯坦帝国是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并不好,也没有多少产品可以出口。

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让中华帝国的产品先进入伊斯坦帝国,然后打上伊斯坦帝国的标志出口到俄国,这就给了中华帝国一个扰乱俄国经济的机会,一个能够打破俄国计划经济模式的缺口。

这个条款对还在于俄国交战的中华帝国来说,是个非常有利的经济武器,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方啸宇并不打算立刻使用这把武器,而只是让伊斯坦帝国出售少量农作物给俄国,对于缺少食物的俄国,这些农作物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与阿卜杜勒二世不同,亚历山大三世可是恨透了俄国政府,他们现在还占据着自己的首都圣骑士堡,而在他的思想中,自己那些多年的珍藏的财宝也落入了对方手中。乌里扬诺夫可谓吃了个闷亏,一点好处没捞到还背上这样的名声,而他一直在派人秘密调查此事,但至今对那些财宝的去向却毫无头绪。

伊斯坦帝国停止了与俄国的战争,哥萨克帝国也不会白白的消耗自己,在获得了部分领土之后他们也停止了进攻,只是停止进攻是暂时的,亚历山大三世可没有和俄国停战的想法,而俄国政府也不得不顶着中华帝国与哥萨克帝国的双重压力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希望能够尽快强大起来。

有俄国这个巨大的威胁和仇恨源,亚历山大三世也一改当年的懒散与傲慢,兢兢业业的发展自己国内的经济,一时间世界范围内倒是出现了少有的和平,只有中华帝国的高空侦察机时不时越过国境,在俄国上空进行侦察,而红色俄国和哥萨克帝国的空军,也会时不时的擦出一些小火花。

笼罩在全世界头顶的战争阴云渐渐散去,在对俄实现停火之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少有的和平时期,人们终于可以休养生息了。

各国都在利用这段时期努力发展经济,尽管大战中西大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各国底子还在,人才也不缺乏,在推出了优惠的经济恢复政策之后,各国的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各国工业实力的恢复,大大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有钱了的人们又开始追求舒适的生活了,在这个时代人们首选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自然是在大战期间刚刚发展起来的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

从烧饭的电饭锅到电烤箱,从9寸黑白电视到14寸彩色电视机,从电风扇到带有压缩机的窗式空调,从录音机到摄像机,不管任何阶层都能买到或低档或高档的家电设备,每个家庭如果没有一两件家用电器,都不好意思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在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工厂也逐渐向电力化转型之后,整个世界已经越来越依赖电力了,也越来越依赖全世界唯一的电器供应商中华财团了。

这样的局面不但让家电行业的绝对老大中华财团赚取了大量利润,更让方啸宇在交流电与直流电专利上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电气化并非唯一让各国大量流失财富的项目,中华财团生产的各型摩托车和汽车同样充斥着整个世界,悄然的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民间对石油的需求如同电力一样正在直线增长,这让各方势力对石油越发重视起来。波士顿帝国虽然在莫斯王国境内的油田中所获不多,不过好在其国内陆续发现了几个大油田,其产量也算完全够用,甚至还有盈余出口创汇。

随着经济越来越繁荣,全世界的贸易愈加频繁,各国的大财团企业都惊讶的发现,整个世界上所有最赚钱的行业好像都与中华帝国有关,而其中最大的获益者就是中华财团。

各国明知道这些电器只是在出售科技,本身材料并不值钱,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商品,将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国家财富慢慢吸走而毫无办法。

想要分一杯羹的国外财团同样眼红,为了获得这些技术,各国从国家到财团纷纷派出自己的商业间谍,他们的目标都瞄准了中华财团分布在中华帝国各地的产业,这让中华帝国刚刚建立的国土安全局着实忙了个不可开交。

这些间谍们虽然起劲的搜寻,但是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因为现在的中华财团,其主要科研与生产基地都在刚刚被更名为中华岛的蛮荒大陆上,在各地的产业都只是掩人耳而已。除了销售部门占据了半壁江山之外,只有原料采购、矿产开采和运输部门,此外就是类似于麦当劳和逸仙楼之类的服务行业了,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探查的科技资料和研究项目。

中华岛的防御更可谓密不透风,在方啸宇的手里,小风的民用科技研究依然是最为强大的力量,最新型的雷达和阵列式声纳这类和民用产品沾些边的东西纷纷被研究出来,由于它的研究比较深入,即使是民用产品,也比当前科学家们能够研制的军事装备先进许多。

有了这些预警利器遍布海岸线,加上铁血军的蛙人部队在暗礁缝隙和外部水域上布设了大量先进水雷,其中甚至包括了磁性水雷、感应水雷等先进型号,这些装备可以让任何敌人都无从下手。同时也让岸防部队即使在最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也,也能够发现任何敢于接近的物体,不管他是从空中、水上还是水下来的。

这些还并非中华岛警戒力量的全部,在天空中也有多达五颗的星球同步卫星,随时监控着周边海域的情况,仅有的两个海上出口航道都有水雷布设,外部还有铁血军海军的驻扎基地。

这支在其他国家看来颇有些神秘感的舰队,保障着整个中华岛的海上安全,而一直想解开铁血军海军神秘面纱的各国情报人员同样无法进入中华岛,他们也只能通过铁血军用来维持航道秩序和巡逻用的小型鱼雷艇和巡逻舰,以及最大的也不过是两千多吨的海军监察船来估计铁血军海军的规模,至于岛上的科技力量他们就无法可想了。

各国都在猜测中华岛内部是怎样一个繁荣的景象,或许那里有成片的工厂,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各种最好的电器,这些美好的幻想也让中华财团每年从中华帝国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一百万大学生和三百万技术工人的活动变得异常顺利。

在中华帝国中,十二年义务教育已经被写入法律,而在六年小学,六年中学毕业之后,大学和技工学校成了年轻人们的首选,当然热血青年们对军校同样很感兴趣,只不过名额不多罢了。

方啸宇一直执行的多生多育政策,造成中华帝国境内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每年人口增速都在数千万,而帝国更是为多生家庭提供便利条件,除了依然从第三个孩子开始,国家给予相当丰厚的补贴,以用于这些这些孩子的培养。除此之外,教育部还划出一部分经费,为每一名小学生提供每日一杯免费牛奶,以增强他们的体制。

第567章 探险之旅(四)第412章 冒死侦察(下)第24章 奴隶卖场(下)第717章 空中混战第271章 山庄保卫战(五)第696章 游击队的发现(上)第281章 兰芳内战(二)第739章 隔离政策第424章 海上遭遇战(上)第278章 夏骏的故事第587章 登陆作战(四)第663章 海峡大撤退(上)第397章 北方乱战(一)第188章 间谍的作用第579章 秘密练兵第651章 围歼第三军团(三)第348章 送上门的开战借口第24章 奴隶卖场(下)第336章 九州岛战役第203章 大战蒙特叛军(上)第8章 夏骏元帅第285章 囤积战略物资第449章 突出部战役(三)第249章 飞翔的希望第307章 潜艇的用途第599章 乐诚的收获(下)第373章 战前会议第161章 偷袭达兰岛第504章 核聚变反应堆第114章 地道偷袭第63章 全力训练第79章 进驻领地第491章 哥萨克内战(下)第704章 溃败的戴高乐第349章 零伤亡战争第95章 联络关系第475章 方啸宇纳妃第272章 四分五裂第681章 莫斯湾海战(四)第237章 结盟伊斯坦帝国第51章 荒丘矮人第298章 武器展会第454章 海上绝响(二)第42章 兰芳糖事件(五)第646章 南方郡战事第446章 两面夹击(下)第126章 远东战争(四)第659章 伊斯坦堡危机(一)第582章 海上空袭(下)第407章 开罗巷战第150章 程余欢的无奈第50章 荒野狼群(下)第248章 波斯国灭第247章 攻克巴赫塔兰第198章 全球粮食危机(二)第230章 倭国海军重建第304章 飞艇出击第435章 疯狂的协约国第443章 拯救波士顿大兵(中)第675章 倭兵的战斗精神第596章 紧张对峙(下)第394章 激战罗克林城(四)第628章 欺骗计划(上)第489章 银翘特效药第269章 山庄保卫战(三)第310章 奇袭利物浦(上)第178章 圣马丁帝国第298章 武器展会第111章 海路增援第370章 突入境内第222章 购买蒸汽机的夏家第327章 波士顿帝国的考虑第51章 荒丘矮人第546章 弗朗哥的野心第590章 激战首都圈(下)第196章 新大陆对抗(八)第423章 扶植傀儡第297章 世界博览会第652章 围歼第三军团(四)第591章 沃尔贝克的反击(上)第620章 虎口拔牙(三)第453章 海上绝响(一)第59章 解职下放第321章 巧夺敌舰第251章 经济结构第582章 海上空袭(下)第723章 掌控五大连湖第688章 天王星计划(五)第382章 攻占萨雅克城第388章 微服私访(一)第605章 鏖战南方次大陆(三)第715章 技术压制第208章 青霉素的批量生产第650章 围歼第三军团(二)第384章 平定浩罕国第423章 扶植傀儡第631章 尼米兹的忧虑第221章 汽车与潜艇第410章 地中海上的形势第307章 潜艇的用途
第567章 探险之旅(四)第412章 冒死侦察(下)第24章 奴隶卖场(下)第717章 空中混战第271章 山庄保卫战(五)第696章 游击队的发现(上)第281章 兰芳内战(二)第739章 隔离政策第424章 海上遭遇战(上)第278章 夏骏的故事第587章 登陆作战(四)第663章 海峡大撤退(上)第397章 北方乱战(一)第188章 间谍的作用第579章 秘密练兵第651章 围歼第三军团(三)第348章 送上门的开战借口第24章 奴隶卖场(下)第336章 九州岛战役第203章 大战蒙特叛军(上)第8章 夏骏元帅第285章 囤积战略物资第449章 突出部战役(三)第249章 飞翔的希望第307章 潜艇的用途第599章 乐诚的收获(下)第373章 战前会议第161章 偷袭达兰岛第504章 核聚变反应堆第114章 地道偷袭第63章 全力训练第79章 进驻领地第491章 哥萨克内战(下)第704章 溃败的戴高乐第349章 零伤亡战争第95章 联络关系第475章 方啸宇纳妃第272章 四分五裂第681章 莫斯湾海战(四)第237章 结盟伊斯坦帝国第51章 荒丘矮人第298章 武器展会第454章 海上绝响(二)第42章 兰芳糖事件(五)第646章 南方郡战事第446章 两面夹击(下)第126章 远东战争(四)第659章 伊斯坦堡危机(一)第582章 海上空袭(下)第407章 开罗巷战第150章 程余欢的无奈第50章 荒野狼群(下)第248章 波斯国灭第247章 攻克巴赫塔兰第198章 全球粮食危机(二)第230章 倭国海军重建第304章 飞艇出击第435章 疯狂的协约国第443章 拯救波士顿大兵(中)第675章 倭兵的战斗精神第596章 紧张对峙(下)第394章 激战罗克林城(四)第628章 欺骗计划(上)第489章 银翘特效药第269章 山庄保卫战(三)第310章 奇袭利物浦(上)第178章 圣马丁帝国第298章 武器展会第111章 海路增援第370章 突入境内第222章 购买蒸汽机的夏家第327章 波士顿帝国的考虑第51章 荒丘矮人第546章 弗朗哥的野心第590章 激战首都圈(下)第196章 新大陆对抗(八)第423章 扶植傀儡第297章 世界博览会第652章 围歼第三军团(四)第591章 沃尔贝克的反击(上)第620章 虎口拔牙(三)第453章 海上绝响(一)第59章 解职下放第321章 巧夺敌舰第251章 经济结构第582章 海上空袭(下)第723章 掌控五大连湖第688章 天王星计划(五)第382章 攻占萨雅克城第388章 微服私访(一)第605章 鏖战南方次大陆(三)第715章 技术压制第208章 青霉素的批量生产第650章 围歼第三军团(二)第384章 平定浩罕国第423章 扶植傀儡第631章 尼米兹的忧虑第221章 汽车与潜艇第410章 地中海上的形势第307章 潜艇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