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割地赔款

克王沉重的点了点头,事到如今,那功称臣倒不失益的最好办法,军事的失利使得逊克王已经没有能力应付外敌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了,可以预见的是,就算汉人不秋后算账,回到领地的逊克王族在贵族之间的声望也将落到最低点,失去声望就意味着随时有贵族发动叛乱,和王族的精锐在战争中已经消灭殆尽,如果能够向汉人称臣,求得汉人的保护,倒不失为维护统治的极好方法。

这个时候,使德来到了逊克王的大营,很快,便有卫兵向会议中的逊克王通报,逊克王立即召见,能够与汉人的使者得到联络,让逊克王对将来的交涉多了一份信心。

当逊克王看到使德时,不由得又失望起来,使德带着绿色头巾,留着长发,颚下蓄着胡须,带铁手镯、配短剑,穿短裤,一看便是锡克人的打扮,锡克人是天生的反抗者,在马拉缇人统治的期间,双方连年征战,可谓是两千年来的世代仇敌。

难道是汉人故意让一名锡克人来羞辱我们?帐中的许多人的脸色都不太好,在他们看来,汉人派锡克人来这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等于是对他们的挑衅。

“逊克王殿下。”使德按着马拉缇人的礼节给逊克王行了个礼,这样的举动倒是让帐内的马拉缇贵族们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个锡克人的举动不像是来刻意挑衅的。

“说明你的来意,克人。”逊克王一脸肃容。

“殿下有一名儿子叫拉玛贾姆是吗?”使德掏出一份羊皮信笺:“这里有拉玛势贾姆的亲笔信。”

待逊克王完内容,自然是惊喜交加,惊的是汉人向他勒索一笔巨额的银子,喜的是小儿子总算有了下落,只要交付足够的赎金,便能平安回来。

“殿下,张有德总督大人限期一天之贵方能够答复过这个期限,王子殿下的安全就不能得到保证了。”使德神色恭谦,语气却渐渐不善起来。

迪特一直默不作声,此刻眼眸中却闪过一丝光彩,方才父王还在担心和谈的事,现在汉人派出了使者前来勒索财物,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与汉人接触。

“父王。我愿意去明军那走一趟。谈一谈交换拉玛势贾姆地事。”潘迪特站了出来。

逊克王踟蹰了片刻。随即点同意明白大儿子地意思。无非是借着交换拉玛势贾姆地机会与汉人和谈而已。这是事关王族统治地大事。让别人去做他还真有些不太放心。

………………………………

明军大帐内。张有德坐在上首。下首地约翰森品着汉人特有地绿茶不动声色地说了些不着边际地话。他是不久前听到张有德勒索逊克王消息地为英国第一块殖民地地总督。约翰森带着三千英军自告奋勇地前来作战。自然有分一杯羹地打算。但是这话又不能明说。若是张有德不允。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旁敲侧击。先看看张有德态度再说。

“张将军。大明已经做好了吞并整个印度斯坦地准备吗?这里拥有数千万地人口肥沃地土地。如果大明果真征服了印度。那么所获地收益肯定很大吧?”约翰森不露声色地问。

张有德倒是没有约翰森这样地心机。恰恰相反。他倒是觉得这个洋鬼子简直就是傻帽。傻乎乎地带兵过来协同作战。一点好处地事还这么有劲压根就没想过给英国人分享任何地利益。自然有这个想法。因此与约翰森交谈起来倒是坦诚地很:“仓促之间吞并整个印度倒是为难了一些。但是皇上地旨意是尽最大地可能征服这些蛮人。走一步看一步吧。”

约翰森点头表示同意了舔唇,正要问及逊克王子的事时帐外有人通报:“使德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名前来交涉的逊克国使者大人,是否准见?”

“让他们进来。”张有德摆好架子翰森也肃然正坐。

“将军,我谨代表我的父王向您致敬。

”潘迪特长的极为强壮,面孔粗糙,却显得彬彬有礼。

通过使德翻译之后,张有德点了点头:“贵国是否打算好了赎回人质?”

“准备好了,大王正在筹集贵国所需要的金银,请将军大人宽限几天。”

“宽限两日倒是好说,只是两国正处交战状态,若是宽限,岂不是让我大军按兵不动吗?若是这样,本督可是要加银子的。”

潘迪特明显感受到这个黄皮肤汉人的咄咄逼人之意,摆明了就是威胁嘛,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潘迪特想好了措辞:“事实上,这一次我代表父王除了赎回我的弟弟之外,是来与将军大人求和的,希望将军能够给予我们一次机会。”

张有德哈哈一笑:“求和?这倒是新鲜事,尔等搓尔小国无端犯我天朝疆界,如今战争失利,又来求和来了,世上哪有这种道理?”

潘迪特倒是显得极为镇静,来到这里之前,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将军,我们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以示天朝对我们的惩戒,此外,我的父王愿意向贵国皇帝陛下称臣纳贡,我国的臣民可以对天盟誓,永远依附大明之下。”

张有德见潘迪特一脸认真,倒也严肃起来,收敛起嘲笑,沉眉道:“足够的代价是什么意思?”

潘迪特道:“我的父王有着金碧辉煌的宫殿,同样,也有极大的一笔财富,不知天朝是否有兴趣?”

张有德冷声道:“财富?嘿嘿,贵国的财富不过是我大明的囊中之物罢了,不必你们来送,本督自然提兵去取。”

潘迪特一下子傻了眼,汉人勒索财物,让潘迪特误以为汉人是贪图金银,因此才抛出一笔财富出来利诱望能够取得和谈,并且获得汉人的谅解,但是他忽略了一

的问题,那就是这些财富是建立在逊克王的基础上的经击溃了父王的大军,作为失败者,他们可以随时杀入逊克王的领地,不但可以掠夺财富,更能够直接摧毁父王的统治,并且接替领地的统治权。

“那么将军想要些什么?”潘迪特突然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口气又软了几分。

“一切,除了你们的财富之外,还有你们的土地。”张有德毫不客气的道。

潘迪特心冷了下去,土地是王权的基础,失去了土地,王权也没有了意义而汉人的条件已经超过了他的底线,是绝不可能答应的,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办?驱逐十几万印度土兵去与汉人硬碰硬吗?潘迪特对接下来的战争可没有多大的幻想,胜利的希望几乎为零,而失败之后,整个逊克王族也就完蛋了。

他咬了咬牙,随即道:“将军需要多少土地?”

潘迪特这样一,张有德反倒踟蹰起来,他方才的强硬态度实就是告诉对方,和谈行不通,大明所要的他们给不起,想不到这个使者倒是干脆利落,直接打起了割地的算盘。

“此事容本督想一想,既然们真心求和,那么你和那个什么王子就暂且住在大营吧。”张有德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向朝廷通报一下看皇上是怎么个意思,这段时期之内海都军团自然是不能发起任何攻势的了,但是为了防止对方耍心眼,还是先将这两个王子一并扣押起来再说,就算是皇上不同意和谈手上有两个王子也不怕这些蛮子翻天:“此外,尔国必须将军队撤离东印度三日为期。”

“荣幸之至。”迪特倒是干脆利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虽是马拉缇人,却同样懂得类似的道理今既然已经战败,若是再战下去只会让汉人灭国,倒不如忍痛割去一些土地,奉上一部分金银,还能获得芶安的机会。

张有德挥了挥手,目光落在使德身:“使德千户,把他押下去吧。”

…………………………

朝之后的勤政殿显得格外安静,沐天波、杨嗣德、周慕白三人各自坐在锦墩上默然无言,丹陛之上的朱骏半倚着身子,拿着东印度方面的急疏思量着什么。

沐天波近来身体大不前了,虽然仍是首辅大学士,但原来事无巨细都该管的东西如今放手给内阁里的观政士去做,这些观政士年轻,放手让他们学学经验,将来也可作为接班的人选,只是皇上交代下来的一些大方向问题却要沐天波亲力亲为,如今东印度的奏报一份接一份的传来,皇上将内阁学士全部留在勤政殿,自然是有什么重大的事要决策。

杨嗣德分掌的是兵部,如今军远征印度,粮草、升罚都要署理,因此这段时间也是焦头烂额,内阁的事倒是落下了不少,全靠沐天波在内阁里撑着,再加上皇上又恩准了七八个年轻的官员进入内阁观政,如今内阁里上上下下的官员也有十几个,这才没有出什么乱子。

周慕白更忙,由于皇上确定了扶持各省支柱产业的经济政策,江苏主要生产钢铁以及工业制品、浙江主要生产丝绸以及纺织制品、江西主要生产陶瓷制品、福建以造船为主、武汉乃是整个大明的交通枢纽,这些政策说起来容易,但是实施下去自然需要东奔西跑,视察各地开发区的产业情况,又要具体的制定各种政策,相当繁琐,也亏了周慕白这几年来浸淫经济开发,再加上性子也逐渐稳了,若是换了旁人,恐怕早已焦头烂额了,凡事最麻烦的就是开头,开头做好了,以后自然一帆风顺,因此周慕白在这个时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朱骏又翻了翻张有德呈上来的折子,随即将奏疏交到小桂子手里,小桂子自然明白皇上的心意,提着袍子下了单陛,将奏疏交给沐天波三人传阅。

“皇上的意思是?”沐天波看完,又将奏疏传到杨嗣德手里头向朱骏询问。

朱骏微微一笑,揉了揉太阳穴道:“说起来还真难以抉择,逊克王精锐已灭,打下去自然是必胜的。”

“可是若那蛮王狗急跳墙,恐怕于我大明也没有多少好处。”沐天波立即接口,说出了朱骏心中的为难。

“不错,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沐爱卿帮朕想一想,到底如何才能保证大明的利益最大化。”

沐天波苦笑:“若是直接灭逊克王,土地、财富自然入我大明之手是若是同意和谈,也同样能攥取足够的好处,微臣还是唯皇上马首是瞻吧。”

朱骏白了白眼,说了等于没说,其实这也是他犹豫的原因,仗继续打下去自然是好的,问题是几万大军的钱粮可不是小数目重要的是,若是逊克王在绝望之下玩个玉石俱焚,届时大明捞到的好处恐怕还没有和谈来的多,说到底,和谈是旱涝保收的生意,而继续打下去就有些像赌徒冒险了。

奏疏已经传阅到了周慕白手里,周慕白仔细的看完,默不作声的想着什么。

杨嗣德接茬道:“皇上,不若打下去吧克王犯我边境,罪不可恕,只要将其拿入南京治罪,朝廷就是损失些钱粮军饷也是值得的。”

这个时候,周慕白却开口了:“不可,微臣倒有些想法。”

朱骏将目光落在周慕白身上:“但说无妨。”

周慕白道:“皇上的策略一直视印度为殖民地,既以汉人统治蛮人予其国一定的自治地位,这样虽然有利可图,但并非保险的做法。”周慕白一开始便直斥朱骏的殖民政策,让朱骏不由得脸色微沉,随即又释然的露出微笑来这个智计多端的周慕白有了更好的主意了。

周慕白继续道:“皇上又敕命组建殖民军团,虽说印度土人甘为奴役难免千百年之后有人

,他们毕竟是蛮人算现在顺服,也不能保证在下去。”

朱骏陡然想起后世的印度独立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周慕白继续道:“殖民军团卫戍印度,镇压暴乱,原本无可厚非,只是假若百年之后,殖民军团暴乱应当如何?”

“要知道,离印度最近的海都军团也在数百里的海外,一旦殖民军团内部暴乱,恐怕一时之间很难震服了。”

周慕白开始转入正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古往今来恒古不变的道理,当年满人蒙人都曾臣服过中原,如今又如何?因此,要控制整个印度,不但需要殖民统治,更需要开辟一块新土,迁徙汉人定居,内附为我大明直属省份,再穿件一支该汉人的直属军团,以防不测。”

周慕白的所提的政策让朱骏眼前一亮,先开拓一块面积足够的无人土地,随后大量迁徙汉人,不准印度人进入该省,以保留该省的汉人比例占绝对的优势,这样一来,就算将来整个印度成了大明的殖民地,而这个印度次大陆的省份也将成为大明在印度最坚实的统治基础,后世若是殖民地叛乱,该省的汉人军团也可以随时平叛,这种直属省份与殖民统治相结合的政策更具有稳定性,而且全印度所攥取的资源也可以对该省进行输血,发展是不成问题的,这就等于在印度次大陆安放了一枚棋子,既可为汉人开拓更多的土地,又能利用这块土地上的汉人维护统治基础,使汉人的影响力更加深入这块大陆,永久殖民并非完全没有可行性。

最大的问题是,印度这种人口过多的大陆上,要想得到一块面积足够大而且肥沃的无人土地实在艰难,除非进行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否则绝无可能。

周慕白想来已经想好了个策略,笑眯眯的道:“皇上担心找不到一块无人的土地?”

“周爱卿就要打哑谜了,继续说下去。”

“这次蛮王求和就是一次机会。”周慕的笑容中透露出些许阴狠:“蛮王求和,皇上可答应与他定下合约,关键就在赔款割地这里,赔款不必细说,皇上自然是有办法让他们倾尽财力的,这所割取的土地却必须有一个附加的条件,那就是由蛮王迁走所有的异族百姓,使割让的土地成为无人区,再无偿分配汉人足够的土地徙他们定居下来,这样一来,大明便可组织一支印度军团,驻守该省,既保护一省平安,又能监控印度殖民军团,以防不测。”

的思绪豁然开朗起来,种族屠杀自然是不可能的,朱骏也下不了手,但是假手于人逊克王自己迁徙百姓,那和大明就没有了关系,虽然强盗还是强盗,但强盗至少还需要讲些江湖道义,抢些土地又不是什么大罪过,在后世,不知道多少殖民者成了文明的楷模呢个被称为世界警察、人类文明典范的美国,难道不是依靠屠杀和贩卖黑奴以及侵略建立起来的?可人家的普世价值玩起来可理直气壮的很,完全没有一丁点的惭愧,更何况大明并不参与任何屠杀,只不过是按照契约的精神与逊克王订立条约而已。

“爱卿的意思是与之和?”朱骏心里打定了主意。

“若是能够通过和谈可以得一块适合汉人移居的沃土,又能得到一块监视殖民地的坚固堡垒,皇上,微臣以为和谈为上。”周慕白口气坚决。

“沐爱卿和杨爱卿怎么看?”朱骏目光落到另外两个大学士身上。

沐天波沉吟了片刻道:“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杨嗣德也表示了支持。

这件事若是放到朝廷里去讨论,少不得可能会有一群书呆子出来反对是在内阁,却能畅通无阻,说白了,内阁的官员早已过了磨嘴皮子的时期,实事做的越多,越懂得国家利益至上的道理,因此一切都以利益考虑国策而对于书呆子来说,利益是朊脏的,只有道义才是永恒的,天朝上国要仁义,要恩泽四方因此朱骏在朝议时几乎都不会议论重大的国策,有什么事关起门来商量。

“既然如此朕要交代一个可靠的人去和谈,杨爱卿署理着兵部,不如这样明日你就去东印度,以兵部的名义前往东印度劳军,慰问三军将士,顺便把和谈的事敲下来。”

杨嗣德点了点头,随后道:“皇上,既然迫使蛮王割地,是否可给出一个章程出来,微臣按着皇上的章程去办,省得出了差错。”

杨嗣德对印度一窍不通,生怕被蛮王忽悠了,因此还是希望朱骏先定下调子,省的麻烦。

朱骏心绪好了不少,对小桂子道:“去,问问南北镇府司的密探测绘出逊克王的领地地图没有,若是有,立即呈送上来。”

小桂子躬身碎步去了。

朱骏又命侍人端上茶盏,四人一道品了品茶,议完了家国大事,大家也都松了口气,因此围在一起说了些闲话。

“微臣听说建立了一座皇家铁路公司?”周慕白饶有兴趣的问。

皇家铁路公司已筹资五千万两白银,在云南至武汉,武汉至南京,武汉至广州,广州至南京四条线上开始动工,铺设铁轨,根据公司的财会估算,这四条线路下来至少要耗费上亿两的白银,不过工期至少要五年的时间,因此朱骏倒不怕后续的资金不能到位,因此命人到处招募工匠,购买枕木、钢材在各大城市同时动工,他一人占了皇家铁路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因此对这件事极为热衷,听周慕白问起,自然满面红光,饶有兴趣的与三个大学士讲起铁路的前景,沐天波、杨嗣德二人倒是没有什么,他们对经济一窍不通,虽然知道货运的利润,但是并没有更深刻的体会,可周慕白不同,他毕竟是混这行的,听得津津有味,两眼放光。

第418章 貌离神合第413章 施琅第534章 命中注定的决战第234章 大清版连发火铳第381章 军火交易第375章 最强大的教师阵容第210章 裁撤二藩第485章 鸿门宴第572章 抢掠第440章 竞争第434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431章 转战千里第194章 肥水之战山寨版第568章 蒸汽战舰第489章 亲征第122章 文艺复兴第74章 众望所归第102章 鏖战第85章 大胜第208章 权斗第501章 以彼之道还至彼身第476章 中标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555章 怀柔个屁第264章 谣言是武器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791章 罗斯托夫 我来了第530章 不和第399章 遇刺第448章 大日本矿工满赛第五十六 邸报司第265章 跳进黄河洗不清第189章 毒气战第139章 攻占爪哇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宝库(下)第68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59章 责任第107章 中央集权第5章 缅南第134章 筹建开发特区第465章 抢滩登陆第163章 大破吴三桂第545章 野心第75章 奉天监国第530章 不和第71章 纳降第467章 大儿子和小儿子第146章 将计就计第62章 乱局第120章 书生暴动第187章 血战第262章 长夜漫漫(二)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395章 鳌拜伏诛第451章 越后骑兵第421章 海盗第540章 开拓第260章 围城打援第408章 救人要紧第172章 二愣子总督第508章 阴人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45章 调虎离山第188章 血战(二)第107章 中央集权第504章 辽东血战第397章 新儒家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100章 抚慰第143章 海军学院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447章 两个衍圣公第273章 东印度第403章 博彩第469章 对决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宝库(上)第565章 新疆建设兵团第398章 远洋渔民第256章 合围第802章 分裂第499章 中都凤阳第130章 笼络军心第13章 神机营第120章 书生暴动第469章 对决第112章 不老实 杀你全家第180章 捡便宜第20章 勃起第70章 反间第11章 客商第6章 信心第130章 笼络军心第29章 猎象第92章 一唱一和第487章 高于一切第450章 反叛第402章 澳门第434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418章 貌离神合第413章 施琅第534章 命中注定的决战第234章 大清版连发火铳第381章 军火交易第375章 最强大的教师阵容第210章 裁撤二藩第485章 鸿门宴第572章 抢掠第440章 竞争第434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431章 转战千里第194章 肥水之战山寨版第568章 蒸汽战舰第489章 亲征第122章 文艺复兴第74章 众望所归第102章 鏖战第85章 大胜第208章 权斗第501章 以彼之道还至彼身第476章 中标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555章 怀柔个屁第264章 谣言是武器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791章 罗斯托夫 我来了第530章 不和第399章 遇刺第448章 大日本矿工满赛第五十六 邸报司第265章 跳进黄河洗不清第189章 毒气战第139章 攻占爪哇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宝库(下)第68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59章 责任第107章 中央集权第5章 缅南第134章 筹建开发特区第465章 抢滩登陆第163章 大破吴三桂第545章 野心第75章 奉天监国第530章 不和第71章 纳降第467章 大儿子和小儿子第146章 将计就计第62章 乱局第120章 书生暴动第187章 血战第262章 长夜漫漫(二)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395章 鳌拜伏诛第451章 越后骑兵第421章 海盗第540章 开拓第260章 围城打援第408章 救人要紧第172章 二愣子总督第508章 阴人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45章 调虎离山第188章 血战(二)第107章 中央集权第504章 辽东血战第397章 新儒家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100章 抚慰第143章 海军学院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447章 两个衍圣公第273章 东印度第403章 博彩第469章 对决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宝库(上)第565章 新疆建设兵团第398章 远洋渔民第256章 合围第802章 分裂第499章 中都凤阳第130章 笼络军心第13章 神机营第120章 书生暴动第469章 对决第112章 不老实 杀你全家第180章 捡便宜第20章 勃起第70章 反间第11章 客商第6章 信心第130章 笼络军心第29章 猎象第92章 一唱一和第487章 高于一切第450章 反叛第402章 澳门第434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