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真假

天刚蒙蒙亮。

芷云推开西厢的大门,一阵冷风袭来,因为她怀里揣着暖炉,不见寒意,精神却被这冷气一激,更是抖擞起来。

七月正靠在梅树下面打瞌睡,听见响动,急忙迎上去,“格格,昨儿晚上您又熬夜了……”

芷云摆摆手,打断了自家丫鬟的抱怨声,由着七月扶着她回房,热水热毛巾舒舒服服地擦了脸,十月端了一碗芝麻糊,芷云小口小口地喝了,觉得胃里暖洋洋的,倚在美人榻上懒着,随手从旁边儿的百宝阁里拿出一瓶提神剂的缓解药水,灌了两口。

药喝完,一整夜三瓶子提神剂的效力这才散了去,脑子昏昏的,隐约有了一点儿睡意,芷云由着两个丫头伺候她去了衣裳,裹在被子里,恹恹地支吾了声儿:“……别叫我起来……”

见自家格格声音渐弱,七月和十月不约而同地放轻了脚步,落下帷幔,关好门窗,缓缓退了下去。

这一睡,就从日初升睡到了天将暮。

等到芷云再次睁开眼睛,起身沐浴更衣,吃过小点心填了肚子的时候,松竹斋的张卓已经在书房和明德说了好一会子话儿,两个人都在等芷云,为着那五十八枚《六韬》的竹简。

芷云一边儿拣了几颗调养身子的营养丸子往嘴里塞,一边儿对絮絮叨叨的明德笑道:“既然张大人想要,卖了就是了。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大哥何必烦扰!”说着,芷云就拿了桌上的羽毛笔,沾了些宝蓝色的墨水,在绘有梅花暗纹的纸笺上写下一枚纹银十两的字样,扔给明德。

“十两?”

芷云看着明德凸起来的一双眼,莞尔道:“怎么?贵了?”

“没有……”一枚十两,统共才五百八十两,怎么会贵,是太便宜了,那是六韬的竹简啊,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对《六韬》的真伪争辩不休,尤其是本朝,几乎快要断定那六韬是伪书了,这时候竹简出世,可以说意义重大啊……

明德回过神儿,笑了笑,看了自家妹子一眼,没再说什么,急忙去和张卓交代。其实,他对张英这位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十分和蔼,丝毫没有架子,对有才华的年轻人很照顾的长者很有好感,听说张大人看重了自家的这几枚《六韬》,他觉得哪怕是送与张大人也无所谓。

当然,这种时候科考在即,明德可不敢随随便便送身为文华殿大学士的张英这般贵重的东西,但卖出去绝对没问题,不过,东西是自家妹子的,虽然兄妹之间用不着分彼此,但到底还是要妹妹做主才是……却没想到,自家妹妹平日里对银钱像是看得挺重,但其实却是轻财重义啊……明德拿着纸笺,看着上面极有风骨的行楷,感慨万千地点点头。

芷云要是知道明德在想些什么,一准儿得哭笑不得,那《六韬》的竹简不过是芷云听见了文苑书社里的士子们为其争辩,一时恶趣味发作,随手做来玩,顺便锻炼锻炼双手的,一根竹片儿要十两银子,已经是抢钱了。

那是有一段儿时间,因为整理了一大堆搜集来的资料,芷云看得有趣,又为了活动活动手脚,省得自个儿的一双手僵硬了,就做了一堆假的古董字画。

当然,这些假货都是当成真假莫辨的东西扔在琉璃厂松竹斋里出售,定价很便宜,最贵的也不过几两银子,不过,京城里懂行的人不少,附庸风雅的却更多,大多数一看那标价儿,不看东西,就知道是假的了。

可是,还是有不少懂行的人,以为是拣了漏儿,宛如珍宝地捧回家珍藏起来。遇见这种情况,芷云也只是当成个乐子玩笑一回罢了。反正客人花费不多,物有所值,就算后来发现是假的(虽然可能性不大),也不会生气。

当然,真正的《六韬》的竹简确实存在,芷云隐约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的时候,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里发现过大批的竹简,其中就有六韬,不过,这是芷云用心做出来的精品,把它与那正品搁在一起比,大约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也没人能分得出哪个是赝品,更何况是这个年代——作伪做到这种程度,它就是真的了,张英买回去稳赚不赔。

芷云没把这么个玩具放在心上,明德却是用樟木的盒子小心装了,亲自捧着和张卓一起去了松竹斋。

到了松竹斋的门前,明德下了马车,还没有走进店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大笑声。

“西溟兄啊,你这字又有进境了,这一笔小楷,可是秀劲得很……”只是这笑声还未落,却一下子戛然而止,整个松竹斋瞬间鸦雀无声,变得安安静静,只有另外一个呢喃嘀咕的声响还犹犹豫豫地咕哝——

“我也觉得……这大概是我的字儿……印信也没错,可这诗……我没写过啊,难道年纪大了,老糊涂了……”

明德和张卓对视一眼,急忙进门,就见一个七旬左右,看起来很富态的老翁,与一个四十几许,身材高大,貌似武人的男子正站在柜台前打量一幅字画。

明德走进一看,见是一首打油诗——‘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仪容如绛勃,刀笔似萧何。李下还生子,虫边更著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下面的落款为湛园先生,这打油诗虽然有些俗气,但字却是绝好的。

他先是看得直犯迷糊,待听见张卓在旁边儿压低了声音,笑道:“那年轻的是李蟠,三十六年的状元公,年长的你更该听说过,他就是湛园先生,三十六年的探花郎,姜宸英……”

见张卓要笑不笑地抿着嘴,明德一下子明白过来,‘李下还生子,虫边更著番’,说得可不就是这李蟠,又想起三十六年的时候,自己虽然未能中举,但也听说过状元公的名字,还有不少士子因为李蟠这特异的样貌,对他多有调侃,甚至有传言说——这李蟠在廷试的时候,在怀里揣了三十六个面饼,一顿就吃了个精光,可是把一同廷试的贡士们吓得不轻……

明德想到那些传言,眼睛里闪过一抹笑意,这打油诗不知道是谁写的?还真不怕得罪人……

张卓到没怎么担忧,只是吩咐伙计赶紧把画摘下来,笑眯眯地塞给那李蟠,“李兄,东西你还是赶紧收好吧,要不然,以小弟这松竹斋生意兴隆的景况,大概不过一月,你那饽饽状元的名号,就要响遍京城了。”

看张卓这副轻松惬意的模样,显然是和李蟠的关系挺亲近。

[bookid=1729919,bookname=《吾若为妃》]。

第九十一章 变化第四十一章 洁癖第四十八章 后事第二十四章 始末第八十八章 阳春第一百四十章 善心第四十一章 洁癖第三十八章 暂居第六十五章 暑期第四章 年如玉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十三章 春情第三十八章 画像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十二章 揭帖第十一章 新生第四十四章 军功第五十二章 教子第七十九章第十一章 误时第一百四十三章 选秀第四十八章 选秀前夕第九十八章 心思第一百零三章 不同第一百五十八章 产女第一百零五章第四章 药水第二十一章 返京第三十一章 主意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七十四章 琐碎第三十三章 得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孕育第六十六章 色心第七十九章第五十二章 教子第十三章 复试第三章 家务关于男主……第四十章 修行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四十五章 冬日第四十八章 后事第一百零六章 八卦第五章 喜事第五十一章 指婚第三十九章 父爱第一章 寻仙日(上)第三十章 波动第五十七章 桃花第七十五章 千叟宴第三十五章 风寒第十八章 六尺巷第七十八章第五十四章 登门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变第四十七章 议亲?第九十七章 入夏第一章 寻仙日(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惊讶第五十四章 登门第四十九章 母爱第一百四十九章 混乱第一百二十九章 省亲第六十一章 甜蜜第三十六章 劳逸第五十五章 胤禩第一百一十九章 喜事第三十三章 威势第一百五十二章 隐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终章(1)第一百一十一章 信第五十三章 大婚(上)第五十五章 胤禩第二十三章 飞屋第一百三十九章 走私第十八章 木兰秋狝(下)第三十九章 父爱第九十章 苦心第十一章 误时第一百零七章第三十四章 相遇(上)第七章 家业第六十七章 敬茶第五十六章 端阳第五十三章 偶遇第六章 征兆(下)第二章 寻仙日(下)第四十七章 议亲?第二十八章 教女第十章 福灵剂第二十一章 返京第二十四章 始末第一百六十七章 终章(1)第二十七章 棋道第十八章 木兰秋狝(上)第八章 地位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
第九十一章 变化第四十一章 洁癖第四十八章 后事第二十四章 始末第八十八章 阳春第一百四十章 善心第四十一章 洁癖第三十八章 暂居第六十五章 暑期第四章 年如玉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十三章 春情第三十八章 画像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十二章 揭帖第十一章 新生第四十四章 军功第五十二章 教子第七十九章第十一章 误时第一百四十三章 选秀第四十八章 选秀前夕第九十八章 心思第一百零三章 不同第一百五十八章 产女第一百零五章第四章 药水第二十一章 返京第三十一章 主意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七十四章 琐碎第三十三章 得名第一百四十五章 孕育第六十六章 色心第七十九章第五十二章 教子第十三章 复试第三章 家务关于男主……第四十章 修行第一百三十三章第四十五章 冬日第四十八章 后事第一百零六章 八卦第五章 喜事第五十一章 指婚第三十九章 父爱第一章 寻仙日(上)第三十章 波动第五十七章 桃花第七十五章 千叟宴第三十五章 风寒第十八章 六尺巷第七十八章第五十四章 登门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改变第四十七章 议亲?第九十七章 入夏第一章 寻仙日(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惊讶第五十四章 登门第四十九章 母爱第一百四十九章 混乱第一百二十九章 省亲第六十一章 甜蜜第三十六章 劳逸第五十五章 胤禩第一百一十九章 喜事第三十三章 威势第一百五十二章 隐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终章(1)第一百一十一章 信第五十三章 大婚(上)第五十五章 胤禩第二十三章 飞屋第一百三十九章 走私第十八章 木兰秋狝(下)第三十九章 父爱第九十章 苦心第十一章 误时第一百零七章第三十四章 相遇(上)第七章 家业第六十七章 敬茶第五十六章 端阳第五十三章 偶遇第六章 征兆(下)第二章 寻仙日(下)第四十七章 议亲?第二十八章 教女第十章 福灵剂第二十一章 返京第二十四章 始末第一百六十七章 终章(1)第二十七章 棋道第十八章 木兰秋狝(上)第八章 地位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