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基层管理干部

刘德贵听了宋涛的话,不好意思的说道:“首长,你们每天都忙,哪好意思麻烦你们。不明白的以后慢慢来。”

“他们有个屁的事儿,见天尽是闲着了。没事,找他们没事,只要你把酒供足了,然后陪这帮酒懵喝好就行。”

旁边的王小杰也笑着道:“老刘,你跟我们还见外啊,哥们有的是时间。“

“我们虽然也是大老粗,可就你学的东西,还真难不到我们,以后有不明白的尽管问我们。嘿嘿……也不是白帮你,完事儿你得请客,还得陪我们喝好……”

刘悍东也拍着胸脯保证,是凡一个现代人对老刘他们培训学的东西,还真都不算个事儿。可是对于远东这些基层干部来说,却是有一定的难度。

很多都是现代方面的知识,即便跟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讲,这些农民出身的基层干部理解起来,依然存在很大的难度。

刘德贵听了也很感动,他端起酒杯,激动的说道:“各位首长既然这么说,那我就也不矫情了,以后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少不得麻烦各位首长。我刘德贵在这里谢谢各位首长了,这一杯我干了……”

接下来的酒局的气氛非常好,刘德贵也去了一块心病。毕竟他在高级干修班里也属于基础最差的那一拨,这次培训他的压力极大,现在他的成绩也仅仅是下游水准。

刘德贵心里清楚,这次培训班结束以后的考核,未来分配考核成绩还是主要的标准。能成为远东的基层高级干部,谁不想继续进步啊。

若是能得到几个首长的帮助,那自己的考核成绩肯定会提升一大截。所以刘德贵今天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尽可能把几个首长陪好。

宋涛和王小杰、刘悍东这些兵痞,哪是那么容易陪好的,几轮下来刘德贵就已经差不多了,最后直接脑袋一歪,倒在包房里呼呼大睡。

其实宋涛和王小杰等人,对于刘德贵也是出于培养的心态,以老刘这个成长的势头,以后在远东公司那绝对是要重用的。在民委会培植一个这样的干部,当然没什么坏处。

宋涛他们几个,因为身处环境不同,原本尽是培养军委会的官兵了。可是民委会里却没有合适的人进行培养。

其实公司的内部员工,都在有意无意的在移民员工中培养一些信得过的人。这个根本都不用教,好像中国人生下来就会培养自己的圈子。

即便是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常委和委员,依然都有各自用的顺手的人。就像李明的河套系,主要成员包括马庆、周林、梁玉洁、吕永仁和林菁华等人,以后都是李明要重用的。当然,这些人也有各自用得顺手的移民员工。

未来李明执掌远东以后,民委会的几个常委,包括王和、郭松等人也会向他推荐自己的一系人马。他们用的顺手的人,当然也都是经过他们考察的人,起码必须具备机枪工作能力。

胡伟以后会和李明搭班子,他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套人马。因为胡伟的外号叫“工作狂”,所以公司也把胡伟一系,戏称为“狂派”。

鞑子女人正忙着呢,就看到宋涛等人抬着呼呼大睡的刘德贵出了包房。一般家的女人看到这一幕,即便不说什么,心里肯定也会不满。

可是生长在外东北大山里的鞑子女人却极为彪悍,看到自家的男人被人灌醉,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

“宋首长,我们家老爷这是怎么了,这得喝多少啊?”

宋涛他们见到鞑子女人还有些不好意思,他们一个劲的解释。好在鞑子女人根本没当回事,男人吗,哪个不是酒缸里泡大的,不喝酒的还能叫爷们了。

而且自家的爷们是和各位首长一起喝醉的,那就更不叫事儿了。家里的两间铺子,之所以生意兴隆,还不是各位首长帮着撑起来的。

刘德贵虽然今天醉得不省人事,但是接下来的一个冬天,却在王小杰、刘悍东等人的帮助下进步极快。

有时候这帮家伙遇到不明白的,或是解释不清楚的,还把老刘领到其他人那里帮着解惑,甚至有几次还去了李明的家里,让刘德贵接受了李明的几次小灶。

有了大家的帮助,刘德贵的进步当然很快,而且他也是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有些时候别人只要一点拨,他就会触类旁通,直到最后真正的理解。

远东的基层管理力量非常雄厚,但是却有着无法回避的不足,那就是这些人的底子太差。他们的出身多数都是底层没有文化的农民,虽然经过远东公司十几年的培养,但绝大多数的能力至多执掌一村一镇。

目前远东最缺乏的就是基层的高级干部,像刘德贵这样的其实都算是矬子里拔大个了,因为人才实在太少,只能将就着用了。

好在远东公司的控制区,主要也都是以流民为主,而且远东公司各地都是以集中营式的军事化管理。基层的百姓都参加过远东系统的军训,具备基本的组织纪律性。

远东这十几年来,一直强力推行制度化建设,对各项规章制度抓得极严,只要违反必会严肃处理。如今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所有人已经习惯了远东公司的规矩,并且能严格的遵守。所以公司各地的基层干部管理起来,难度相对较小。

而且远东公司这十几年来,也一直特别重视基层干部的培养。为了培养大批的基层管理干部,公司投入大量的资源。

即便最基层的中队干部,每年都要参加两次以上的学习班、培训班。大队以上的干部会参加两次以上的干修班,参与培训的老师甚至是董事局委员的各位常委和委员。

远东公司基层干部的每一次培训,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会免去职务,送入集训营地,重新回炉培训,三次考核不合格的基层管理干部面临的将是降职处理。

更让人欣慰的是,远东各级基层管理干部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都会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

他们不学真不行啊,压力确实太大了。

每次公司组织部门进行干部考察的时候,除了工作期间的情况以外,集训考核成绩也是主要的考察标准。

眼看着别人不断进步,而自己始终原地踏步,换成谁都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而且远东基层管理干部的待遇,才是最让人眼红心热的。级别越高,福利待遇也就越高。

即便最基层中队干部,每月的工资和医疗等福利都非常令人羡慕。更为让人嫉妒的是,管理干部的家属也同样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而且也是随着级别的增长而增长。

远东公司工资福利待遇综合起来进行比较,最好的岗位不是公司机关,不是企业厂矿,也不是军委会,而是最基层的各级管理机构。

可以这么说,只要成为一名中队管理干部,家人孩子什么都不用干,也能过上比普通农户高得多的生活水平。而且再小的官,那也是官,权利的滋味绝对让人难以自拔。

所以基层管理干部在远东公司各地区,非常让人羡慕。

远东的基层管理干部虽然有着这样那样令人羡慕的工资福利待遇,但远东的基层管理干部可不是那么干的,不但非常辛苦,一年到头根本闲不下来,而且工作压力也非常大。

公司的干部考核监察机构,每年对干部的管理极为严格。对违法违纪的基层干部处理的力度极重,甚至有些违法的干部因为情节比较严重,触犯了公司的法律而锒铛入狱。

远东除了强大的干部监察机构,还有完善的信访举报制度,就算普通的农户也可以进行实名举报。

受理信访举报的单位,是直属于公司董事局委员的信访处。实名举报的材料,一旦查实,不但违法干部会得到惩处,就连各级的干部监察部门也要受到严肃处理。

即便如此,远东基层管理干部的依然是最炙热的岗位。选拔基层管理干部的主要途径主要来自冬训营地,以及各个中队的积极分子。远东公司选拔干部的标准看的不是能力,而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所以远东各级基层干部,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培养,自身能力和基层管理经验,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即便如此,远东公司严重缺乏高级干部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个真不能急,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培养。

一旦远东公司入主中原,面对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势必会堆积如山,各级基层管理干部将接受极为严峻的考验。

反正公司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甚至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某个地区局势面临失控,十余万远东军官兵,以及十余万武装警察、民兵等准军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对这些地区实行严酷的军事管理。

(。

第1263章 你们工作做得非常好第57章 鞑子俘虏第1631章 贵阳(六)第41章 集中营第1546章 土地改革和税务改革(二)第1641章 你们忘了吗第988章 挺进第1208章 战役前的准备(二)第636章 1637年的春节(一)第365章 我的战刀早已**难耐第346章 你弄多少老子就收多少第191章 守备区第895章 宁夏战役(八)第6章 聚会第931章 准备(二)第1569章 家庭农场试点方案第1657章 王老第810章 难熬的冬天第934章 战备粮食储备系统第209章 别把他们吓跑了第398章 人家那叫阅历第1333章 好学的李老根第1337章 视察(二)第467章 行使特别权力第142章 劳工冬训(下)第839章 风吹草低见牛羊第372章 宣示远东强权第1015章 蒸汽卡车第1505章 用得着他们第1349章 登陆悉尼第1449章 仅凭勇敢是不够的第102章 雇船第583章 战利品兑换中心第782章 日本(二十六)第929章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第71章 突发情况第967章 华夏文明圈第683章 用得着那么急吗第210章 大船回来了第746章 粮食(中)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1605章 南方山区的新兵第1476章 战云密布第1335章 动力时代第104章 郁陵岛第216章 别送了,你们继续第1472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805章 小伙子,眼光不错嘛第371章 拉开序幕第689章 擎天柱第788章 日本(三十二)第1024章 救灾(二)第556章 希克腾第695章 你们说怎么办第712章 崇祯大旱(十三)第938章 回到海参崴(四)第1462章 突破奥德河防线第1322章 普及免费义务教育第72章 冲出重围第1641章 你们忘了吗第505章 横扫千军第1389章 税务执法部门第1170章 积极准备第89章 荷兰商馆第599章 优越感第1433章 交易第567章 天气变了第308章 先把他们的老巢端了第641章 1637四年的春节(六)第919章 鬼子、土着和海盗第518章 开发辽东(四)第1099章 灭顶之灾第1436章 何乐而不为第121章 灰飞湮灭第1146章 狼烟四起第28章 初临第907章 西北野战军的新兵选拔第1451章 鞑靼人来了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170章 会议上的争论第381章 大战即将来临第627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二)第926章 占城第1390章 永无翻身之日第227章 想要回到老家看一眼第1344章 海外安保公司第700章 齐装满员第812章 吕梁山根据地的农业规划第1226章 武昌府第1158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1436章 何乐而不为第237章 夜袭盖州卫第151章 尾舵第551章 开始进攻第837章 集结第622章 血洗熊本第1334章 基层农机分队第1654章 这片我最熟了第591章 不科学啊第1006章 越冬前的准备
第1263章 你们工作做得非常好第57章 鞑子俘虏第1631章 贵阳(六)第41章 集中营第1546章 土地改革和税务改革(二)第1641章 你们忘了吗第988章 挺进第1208章 战役前的准备(二)第636章 1637年的春节(一)第365章 我的战刀早已**难耐第346章 你弄多少老子就收多少第191章 守备区第895章 宁夏战役(八)第6章 聚会第931章 准备(二)第1569章 家庭农场试点方案第1657章 王老第810章 难熬的冬天第934章 战备粮食储备系统第209章 别把他们吓跑了第398章 人家那叫阅历第1333章 好学的李老根第1337章 视察(二)第467章 行使特别权力第142章 劳工冬训(下)第839章 风吹草低见牛羊第372章 宣示远东强权第1015章 蒸汽卡车第1505章 用得着他们第1349章 登陆悉尼第1449章 仅凭勇敢是不够的第102章 雇船第583章 战利品兑换中心第782章 日本(二十六)第929章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第71章 突发情况第967章 华夏文明圈第683章 用得着那么急吗第210章 大船回来了第746章 粮食(中)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1605章 南方山区的新兵第1476章 战云密布第1335章 动力时代第104章 郁陵岛第216章 别送了,你们继续第1472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805章 小伙子,眼光不错嘛第371章 拉开序幕第689章 擎天柱第788章 日本(三十二)第1024章 救灾(二)第556章 希克腾第695章 你们说怎么办第712章 崇祯大旱(十三)第938章 回到海参崴(四)第1462章 突破奥德河防线第1322章 普及免费义务教育第72章 冲出重围第1641章 你们忘了吗第505章 横扫千军第1389章 税务执法部门第1170章 积极准备第89章 荷兰商馆第599章 优越感第1433章 交易第567章 天气变了第308章 先把他们的老巢端了第641章 1637四年的春节(六)第919章 鬼子、土着和海盗第518章 开发辽东(四)第1099章 灭顶之灾第1436章 何乐而不为第121章 灰飞湮灭第1146章 狼烟四起第28章 初临第907章 西北野战军的新兵选拔第1451章 鞑靼人来了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170章 会议上的争论第381章 大战即将来临第627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二)第926章 占城第1390章 永无翻身之日第227章 想要回到老家看一眼第1344章 海外安保公司第700章 齐装满员第812章 吕梁山根据地的农业规划第1226章 武昌府第1158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1436章 何乐而不为第237章 夜袭盖州卫第151章 尾舵第551章 开始进攻第837章 集结第622章 血洗熊本第1334章 基层农机分队第1654章 这片我最熟了第591章 不科学啊第1006章 越冬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