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河套根据地(五)

王波听了宋涛的话,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首长,我就等你这句话呢,小打小闹的太没意思,弄就弄他个惊天动地。

你说吧,是打太原还是西安,实在不行我们跟您打京城去,把崇祯抓起来。”

宋涛听了王波的话,眼前顿时一黑,他冲王波笑骂道:“你特么倒是不怕事儿大,老子什么时候说要打北京了。我们远东进入中原之前,大明绝对不能乱。我的意思是,找个肥羊干一票,一次抢够了,省得没完没了的折腾。”

王海洋一听眼睛顿时一亮,笑着道:“首长,那你的意思是……”

宋涛一招手,把身后的一名特战队员叫了过来,从他手里要了份地图,随手铺在了地上,指着一个地方说道:“你们看这里怎么样?”

王海洋和王波等人蹲下来一看,都不由得愣住了。宋涛指的地方竟然是大明的九边重镇之一,宁夏镇。

宁夏镇,历来是西北边陲重镇,属古雍州之北境,其地背山面河,四塞险固。自古为诸夏藩屏,是中原农业文化与塞外草原游牧文化的交界地。

明代的宁夏镇,东线南北数百里长的黄河天险虽仍在发挥作用,但横亘宁夏镇西北的贺兰山在军事上发挥着比原来更大的作用。同时,又凭借贺兰山之险再修筑长城,似乎从心理上要隔绝贺兰山以外的一切。

陕西三边总制的设置,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有机统一起来,宁夏镇居中,三镇与固原总制府形成犄角之势,从而更突出和显示了宁夏镇在整个明代西北边备中的特殊地位。

王波听了顿时就激动的说道:“首长,我们听你的,就打宁夏了。那里可是肥得很,破了宁夏镇,缴获的粮食足够我们十几万人吃上几个月的。”

王海洋皱着眉头道:“首长,大明朝廷若是得知宁夏镇丢了,拼了命也要夺回来的。大明放弃河套平原退守宁夏之后,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宁夏镇特别是黄河以东地势较为开阔的盐池、灵武一带首当其冲。成为蒙古各部南下的突破口。

打宁夏镇还不如打太原呢,我们组织流民军打了太原,只能算是流贼内患,可若是大明丢了宁夏,大明的九边就被扯破了一个大口子,那可是天大的事情。到时候整个陕西和山西都得乱套,大明都得震上几下。首长,你可别吓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如果我们不想大明乱起来,至少目前还不宜动大明的九边重镇。虽然大明九边重镇,在我们远东军的眼里,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但是有了这层纸,各地的流贼闹得再狠,大明也不会太当回事。””

宋涛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们打下来宁夏,抢光了粮食就撤回河套,让大明再夺回去不就得了吗

。没准大明的那些军头和地方官员还能报上去个大捷呢,也让崇祯高兴高兴,哈哈……”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都笑了起来。

王海洋想了下,然后沉声说道:“如果我们打着流民军的旗号,以流民军为掩护,攻下了宁夏镇以后,动作迅速的运走粮食,然后快速的撤出宁夏镇,那倒是可行。只要大明能快速的收复宁夏,对大明的影响并不大。”

宋涛点了点头道:“我选择宁夏镇为目标,主要是那里的军头各个都是家财万贯,一个比一个肥啊。还有就是我们破了宁夏镇以后,劫掠来的粮食等物资,可以依靠黄河水道迅速的运抵河套地区。”

接下来的几天,宋涛亲自带领特战队深入宁夏镇,对那里的情况进行了一番实地侦察,并绘制了详细的地图。然后回到了流民营地,和王海洋和王波等人聚在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份进攻宁夏镇的作战计划,并用电报向李明进行了汇报。

李明接到了宋涛的电报,也苦笑不已。他以前和高建国也曾经有过夺取宁夏镇的计划,但后来还是因为怕把大明的崇祯吓出毛病,就把这份计划搁置了,等一会时机成熟了以后,再发动这个计划。

可是没想到宋涛这么猴急,居然现在就想打宁夏镇的主意。单他对宋涛发回的计划,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毕竟远东军并不会占据宁夏镇,而是劫掠完物资,就会迅速撤走。只要大明在短时间内收复宁夏,对大明的影响相对不会太大。

从明代人的史料记载看宁夏镇的军事地理位置,这里是一块“背山面河,四塞险固”的沃野。明代宁夏三面临边,终明之世均为用武之区,所以它的军屯和军事建设成绩突出。

全镇各类军人总数,最高时达到七万人马,其中卫所定“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守城”。创造了“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的成绩。随着水利的兴修,水政管理加强,至万历前期,屯田数已经展为18828顷。

宁夏镇这里的土地、牲畜和牧场被王府、军头和官吏兼并。所以这里的油水非常丰厚,尤其是庆王封国宁夏二百余年,更是家财万贯。如果河套根据地破了宁夏镇,劫掠的粮食等物资,足够河套根据地十几万流民吃上一年了。

虽然宁夏镇确实是一个值得下手的肥羊,但仅凭陕西流民组成的河套游击支队,就想轻松的攻破宁夏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宁夏镇的地势极其险要,而且防御工事非常完备。

大明在宁夏境内修建的长城,工程十分浩大。自成化八年倡修,后经历次续修和修补,逐渐形成。东边墙、西边墙、北边墙和固原旧边墙等四条骨干边墙,全长约三千里,分属宁夏镇和固原镇管辖。

同时在长城沿线还扼要设有一些关门,其中最重要的是:镇远关、北关门、大磴口三关、赤木关、胜金关和东关门

。临敌前沿一线或交通要冲的空旷地带,又添筑墩台,派军瞭守,称之为烽燧,俗称“烽火墩”。遇有敌情,白日升烟,夜间举火,墩相递传,让边内有所准备,使军城指挥中心得以提前调兵遣将部署战守。

全镇防区内,计有烽燧596座,作为对长城设防的重要补充。当然,贺兰山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它有大小山口36处,多数可通人畜,大口则军马通行无碍,明时于大口筑墙、设关,小口择要驻军把守,其防务都比较完善。

第1202章 春节期间的突发事件第1061章 叶尼塞斯克第1313章 显摆第1400章 前夜第761章 日本(五)第1656章 离开的人第481章 横扫东海岸第1656章 离开的人第661章 35A式飞艇第640章 1637年的春节(五)第1073章 扫荡(二)第393章 不劳动不得食第201章 琉球第1309章 卫所(二)第1213章 即将崩塌的王朝(一)第1014章 物流(二)第524章 大飞艇计划的进展第1293章 土地兼并第1188章 高级干修班第924章 外东北土着的狂欢第1162章 那就了叨扰了第737章 山西(六)第242章 奇袭海州卫第692章 流民武装第570章 吞并第1160章 居然要给老子上手段第316章 海外兵团的优良传统第133章 劳工管理制度第1070章 俄国的察觉第279章 强烈的愤慨第1032章 1642年的春节(二)第1252章 刘二噶第942章 验收(二)第569章 大兵压境第781章 日本(二十五)第328章 这家伙真是个人物第1479章 战役开幕第617章 总算有杀鬼子的机会了第571章 察哈尔的突袭第1093章 准备(三)第555章 东部军团第578章 浩大的计划第877章 印度的农业资源第568章 来自察哈尔的骑兵第308章 先把他们的老巢端了第83章 新兵选拔第264章 扫荡土着第796章 日本(四十)第346章 你弄多少老子就收多少第439章 乌鸦嘴第864章 大战前夕(二)第493章 马尼拉会战(五)第1章 奇遇第1263章 你们工作做得非常好第1352章 血腥第428章 实在不行就上点儿手段第977章 梁玉洁的新想法第1615章 杀贼第849章 河套根据地(三)第82章 工业布局第1068章 西伯利亚的土著第1535章 伦敦(三)第1355章 高利贷第1304章 建设家园第1474章 要打仗了第587章 蒙古移民营地第1013章 物流(一)第1235章 兄弟们,赶快撤第127章 军工厂第1474章 要打仗了第527章 少数民族政策第1153章 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第1112章 冷酷的鞑靼人第1470章 去吧,孩子们第159章 这仗没法打了第1595章 收起那些烂好心吧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104章 郁陵岛第1540章 这小家伙挺有意思第824章 宣传第1032章 1642年的春节(二)第170章 会议上的争论第74章 意外第443章 我们这算什么啊第360章 平辽计划第1341章 刘同的新兵生涯第531章 剿匪第937章 回到海参崴(三)第188章 剿灭老黑浪第1217章 前夜(二)第393章 不劳动不得食第521章 开发辽东(六)第240章 扫荡盖州第807章 未来的日本第299章 只能跟远东混了第223章 我们的机帆船第990章 土谢图汗部第988章 挺进第1421章 争论
第1202章 春节期间的突发事件第1061章 叶尼塞斯克第1313章 显摆第1400章 前夜第761章 日本(五)第1656章 离开的人第481章 横扫东海岸第1656章 离开的人第661章 35A式飞艇第640章 1637年的春节(五)第1073章 扫荡(二)第393章 不劳动不得食第201章 琉球第1309章 卫所(二)第1213章 即将崩塌的王朝(一)第1014章 物流(二)第524章 大飞艇计划的进展第1293章 土地兼并第1188章 高级干修班第924章 外东北土着的狂欢第1162章 那就了叨扰了第737章 山西(六)第242章 奇袭海州卫第692章 流民武装第570章 吞并第1160章 居然要给老子上手段第316章 海外兵团的优良传统第133章 劳工管理制度第1070章 俄国的察觉第279章 强烈的愤慨第1032章 1642年的春节(二)第1252章 刘二噶第942章 验收(二)第569章 大兵压境第781章 日本(二十五)第328章 这家伙真是个人物第1479章 战役开幕第617章 总算有杀鬼子的机会了第571章 察哈尔的突袭第1093章 准备(三)第555章 东部军团第578章 浩大的计划第877章 印度的农业资源第568章 来自察哈尔的骑兵第308章 先把他们的老巢端了第83章 新兵选拔第264章 扫荡土着第796章 日本(四十)第346章 你弄多少老子就收多少第439章 乌鸦嘴第864章 大战前夕(二)第493章 马尼拉会战(五)第1章 奇遇第1263章 你们工作做得非常好第1352章 血腥第428章 实在不行就上点儿手段第977章 梁玉洁的新想法第1615章 杀贼第849章 河套根据地(三)第82章 工业布局第1068章 西伯利亚的土著第1535章 伦敦(三)第1355章 高利贷第1304章 建设家园第1474章 要打仗了第587章 蒙古移民营地第1013章 物流(一)第1235章 兄弟们,赶快撤第127章 军工厂第1474章 要打仗了第527章 少数民族政策第1153章 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第1112章 冷酷的鞑靼人第1470章 去吧,孩子们第159章 这仗没法打了第1595章 收起那些烂好心吧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104章 郁陵岛第1540章 这小家伙挺有意思第824章 宣传第1032章 1642年的春节(二)第170章 会议上的争论第74章 意外第443章 我们这算什么啊第360章 平辽计划第1341章 刘同的新兵生涯第531章 剿匪第937章 回到海参崴(三)第188章 剿灭老黑浪第1217章 前夜(二)第393章 不劳动不得食第521章 开发辽东(六)第240章 扫荡盖州第807章 未来的日本第299章 只能跟远东混了第223章 我们的机帆船第990章 土谢图汗部第988章 挺进第1421章 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