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捐官

捐官就要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市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捐纳自秦朝开始,到西汉时已经形成制度,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清朝此风最盛!许多官员都是因为捐纳才最终得到官职!而且从乾隆之后,捐纳已经成了与科举相互补充的一个重要制度。既有例捐,又有常捐,且统一管理,明码标价!

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清朝几次对外战争的失败,不禁割地赔款,战争的花费更是浩大,在经过一场席卷了大半个国家的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国家的底子算是彻底的被掏空了!因此捐纳也就彻底的没有了限制,现在大清朝1300多个县,几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捐纳出身,真正的科举取士走上来的官员已经是凤毛麟角,没有几个了!

看着眼前仍然显得非常气派的甘肃布政使衙门,杨振武不由淡淡的笑了笑,摸了摸自己脑袋后边的假辫子,整了整自己身上的长袍马褂,杨振武不由皱了皱自己眉头,已经习惯了一身笔挺军装,外加一个干净利索的板寸头的他,实在是有些不适应现在自己身上这套繁琐的打扮!不过为了完成任务,他也不得不如此了!

反身走下马车,带着自己的部下伪装的随从,大步向着远处朱红色的大门口走去!

“站住,干什么的?”虽然眼前的人看着不像一般人。但是自古就是宰相门前七品官,虽然他们只是一个从二品一省布政使衙门的看门。但也比一半的平民商贾要强上不少!

“呵呵,两位官差辛苦通报一下就说山东粮商杨振武求见!”说着手中早已准备好的银子已经不着痕迹的塞到两人的手中!

看的出两人也是老于世故了,所以再拿到银子后,并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地一翻手腕收了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此话果然不假,在手下银子后两人的面上呈现出了与刚才截然相反的表情!神色之间也恭敬殷勤了许多!

“先生且在这里稍待,我这就去为你通禀一声!”站在门口左侧一个身穿皂衣,脸型稍胖的一个官差连忙说道。

“呵呵。好的!有劳这位差大哥了!”

“不妨事,不妨事!”

时间不长,杨振武在门口和守卫聊了一会后,过去报信的官差便面带喜色的跑了回来!

“行了,先生!大人已经同意见你了,快进去吧!”

听到他的话,杨振武谢了一声后。便在一个下人的引领下,走进了甘肃布政使衙门!

“大哥,这个家伙是哪来的啊,一出手就是五两纹银,还真是有钱啊!”

看着他眼中流露出来的贪婪眼神,稍显胖一些的门卫不禁有些羡慕的说道:“没听见人家说自己是山东粮商吗?这年头做买卖。就是贩运粮食的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区区五两银子人家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要是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么有钱就好了?”

“就你?你家祖坟上就没长那根草,想要发财,还是等下辈子吧?”

虽然甘肃历来就是民生凋敝,贫穷落后之地,但是这个位于兰州城内的布政使衙门确实着实让杨振武开了一番眼界!

假山流水。名花贵木,匠心独运的花园。设计精巧的回廊,虽然身在寒风呼啸的北方,但是也不难看出这里春夏之间美丽的风光!堪称别有洞天的庭院,虽然让人心旷神怡,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清朝官吏的贪污腐化!不过这样一来,杨振武反而更有把握成功了!

“进去吧,大人就在里面等你!”

“谢过兄弟了,一点小小的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兄弟不要嫌弃!”说着杨振武从自己随身的口袋里,掏出一锭五两的纹银放到他的手里,面带笑容的客气道!

“先生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虽然这么说但是他下手的速度可是丝毫不慢!另外,最后可能也是觉得拿了这么多银子却没有帮上什么忙心中有愧,因此在犹豫了一下后,才接着小声说道:“最近大人正在为赋税下降的事情发愁,脾气不是太好,你进去以后一定要小心一点!”

杨振武不同声色的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谢之意后,便向前走了几步,一挑门帘走了进去!

看着身穿深蓝色,上绣狮子从二品官服,头戴珊瑚顶暖帽,脚踏厚底官靴,神情严肃,脸型枯瘦,双眼炯炯有神的老人,尽管杨振武非常不愿,但还是上前几步,双手抱拳一躬到底,满脸喜悦的大声说道:“在下山东粮商杨振武参见布政使大人!”

杨昌濬打量了一下这个与自己同性的本家之人,一身浅蓝色的湖州丝绸制成的长袍马褂,腰坠美玉,脸上刮得干干净净不见丝毫的胡须,面带笑容,给人一股亲切之感!看着一身打扮,杨昌濬也知道此人非富即贵,身份不简单,所以心中也就存下了结交的念头,口气上也不禁客气了几分!

“坐吧!来人,看茶!”

“谢大人!”

“不知道杨先生今日来到这里求见老夫,所为何事啊?”杨昌濬不禁面带笑容的问道。

“大人严重了,在下年幼,自问学识、才华和地位更是不及大人万一,实在是难当大人先生之称!学生拙字行舟,如果大人不嫌弃就称呼学生行舟吧!”杨振武面上表现的有些惶恐的站起身来,急声说道。

对于这个年轻人恭谨有礼的态度和行为,杨昌濬很是满意!眼神之中更见几分亲切!

“嗯!老夫年长你几岁,就按你刚才说的。叫你行舟吧!”

“谢大人!”拱手谢过后,杨振武反身坐下后。才接着说道:“行舟乃是山东省潍县人士,家中世代经商,也薄有一些田产,到了我这一代,家资还算丰厚,在前几年左大人平定新疆叛乱的时候,行舟也曾为大军贩运过粮食,因此也积累了一些银两。今天来到大人府上,就是想求个功名,捐个官,以尝家父多年未了的心愿!还希望大人能够答应!”

听到他的话,杨昌濬脸上不禁闪过一丝惊愕之色!现在还有人跑到西北来当官,这可真是奇了!要是二十多年前或许还有可能,但是现在。那可真是让他有些好奇了!

要知道陕甘以及新疆、青海地区经过同治陕甘回变、同治新疆回乱、同治回乱、陕甘回乱、回回乱等一系列的叛乱战争,再加上朝廷的评判战争,十几年的纷乱下来,整个西北的人口直接消失了两千多万,原本就非常贫瘠,人口较少的西北现在更是十室九空!不禁没有了多少老百姓。为了躲避灾祸,连官员都少了大半!现在整个甘肃省将近五十多个县,超过大半都没有县官,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除了那些通过科举取士,满怀报国热情。身上又穷的叮当响没银子贿赂上官的贫困进士们,真正想靠着捐官发财的人根本就不会来到西北!

“行舟。相信你也明白现在的西北是个什么状况,民生凋敝,千里无人烟,来这里捐官可是发不了财啊!”

“呵呵,大人说的这些学生都明白!不过现在关内想要捐官的人实在是太多,竞争激烈不说,银子少了登上几年也没有官缺!但现在西北确实不同,虽然现在人口稀少,但现在左大人已经彻底评定的回乱,相信以后就是长久的太平日子,这一太平人口自然就开始增多,相信只要在过上个十几年,这西北之地又会重新繁盛起来!另外,这里虽说土地不多,但是总归是有许多田地的,现在西北人口大减,正好可以把这些田地以低价买进来,这可比在山东的时候划算多了!大人以为如何?”杨振武不禁笑着答道!

“行舟不愧是世代经商,眼光不凡啊!就如所说,这空旷的西北总会有再次繁盛起来的机会的!好了,既然行舟主意已定,那不知道你想到那个地方当官呢?”现在西北各省因为人口大减,赋税的规模也越来越低,他这个甘肃布政使也早就没了什么油水!现在来了一个捐官的,杨昌濬自然不会放过!

“呵呵,大人!学生想要买下肃州直隶州(今天的酒泉市)知州之位,不知道大人能否允许!”

听到他的话,杨昌濬不禁皱了皱自己的眉头,一州知州可是与一府知府的地位相当,可谓是掌控一方军政大权,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官了!当然知州的官位买卖或许在十几年前会有些麻烦,但是在现在的西北确实已经没有多少人管了!

“不知道行舟打算出多少银子?”

“纹银五千两!”虽然现在一个县的官位就高达4500两,但那时在关内!就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的西北,一百两都不带有人买的!所以一个知州的官位五千两的白银已经是不算少了!

“当然,行舟也不会让他人白白出力!”说着杨振武便从自己袖带里拿出了一张银票放在了杨昌濬身前的方桌上!

“大人这是中国银行一万两白银的银行本票,请大人笑纳!”

中国银行他当然知道,现在这个已经遍布大清几乎所有州县的银行,经营存款、放贷、典当等各种金融业务,并已经在整个大清朝内积累了偌大的名气!而且背景复杂,极少有人敢管!它们开除的银行本票,杨昌濬也是非常的熟悉!大概的打量了两眼后,便不动声色的收了起来!

“行舟果然出手阔绰,这件事情老夫答应了,最迟不过三天,老夫会把官府印信等一应事务全部办妥,行舟只等上任就是了!”

“那就多谢大人了!”

“不用这么客气了,以后我们同在甘肃为官,还要相互照应啊!”杨昌濬不禁笑着说道。

“不用大人吩咐,行舟自然为会大人分忧解难的!”

“呵呵,好!走吧,现在晌午了,行舟就留在我这里吃一顿便饭吧!”

“既然是大人相邀,行舟自然不敢推辞!”

第315章 船厂的规模第151章 胜利了!第350章 骑兵师第448章 丰厚的收获第245章 危机前的准备第197章 失望的马特普拉克第90章 泗水登陆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381章 伊利战役(一)第40章 统一婆罗洲第301章 天文数字般的财富第127章 有争议的夺岛行动第352章 纳什维尔第183章 被迫辞职第361章 购买国债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161章 贝克的惊讶第327章 何家第445章 大海上的挑战者第373章 德国三杰第387章 大屠杀第295章 内河第七舰队第475章 临江要塞群第66章 越来越庞大的研究人员第176章 珍贵的人才第332章 技术换物资第372章 陆军大臣第215章 五大银行第169章 准备好了第10章 大铁矿第557章 抛、抛、抛!第4章 重工业第283章 扩军四十万第144章 战利品!第270章 犹豫与坚持第270章 犹豫与坚持第54章 贬值的白银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295章 内河第七舰队第188章 李家的对策第42章 ‘名将’级驱逐舰第378章 美国北方军团(二)第331章 格维纳的态度第375章 激烈交锋第286章 中国人的威胁第453章 危险礁石带第333章 奴隶劳工第162章 海战爆发第57章 工厂拍卖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134章 准备中的改革第15章 整军第404章 开罗地狱第393章 ‘二五’投资总额第216章 人口与人才第518章 五权分立第366章 特斯拉线圈第351章 霍山的美国战略第38章 整编第五师第38章 整编第五师第217章 石泉镇惨案第284章 广积粮,缓称王!第408章 甲板上的谈话第259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60章 做空西方世界第379章 伊利市第281章 来自马辰的电报第230章 吞并大岛第163章 击沉!!第83章 各国公使第396章 巴雅号铁甲舰第209章 先进的80式步枪第188章 李家的对策第455章 渔船获救第390章 风起云涌的世界第111章 逐渐靠近的舰队第356章 三三战术第447章 硝烟弥漫的世界第368章 长远战略第246章 欧阳明第142章 投降第537章 最后的结局(上)第362章 15马力汽油机第72章 新战舰标准第362章 15马力汽油机第512章 《1885年华德合作协议》第88章 联合舰队第291章 美国第一师第377章 美国北方军团第383章 伊利战役(三)第209章 先进的80式步枪第390章 风起云涌的世界第327章 何家第210章 中德经济合作条约第339章 最后的机会第546章 最后的结局(下)第30章 少爷来了!第176章 珍贵的人才第369章 增援北线第166章 建国的考虑
第315章 船厂的规模第151章 胜利了!第350章 骑兵师第448章 丰厚的收获第245章 危机前的准备第197章 失望的马特普拉克第90章 泗水登陆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381章 伊利战役(一)第40章 统一婆罗洲第301章 天文数字般的财富第127章 有争议的夺岛行动第352章 纳什维尔第183章 被迫辞职第361章 购买国债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161章 贝克的惊讶第327章 何家第445章 大海上的挑战者第373章 德国三杰第387章 大屠杀第295章 内河第七舰队第475章 临江要塞群第66章 越来越庞大的研究人员第176章 珍贵的人才第332章 技术换物资第372章 陆军大臣第215章 五大银行第169章 准备好了第10章 大铁矿第557章 抛、抛、抛!第4章 重工业第283章 扩军四十万第144章 战利品!第270章 犹豫与坚持第270章 犹豫与坚持第54章 贬值的白银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295章 内河第七舰队第188章 李家的对策第42章 ‘名将’级驱逐舰第378章 美国北方军团(二)第331章 格维纳的态度第375章 激烈交锋第286章 中国人的威胁第453章 危险礁石带第333章 奴隶劳工第162章 海战爆发第57章 工厂拍卖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134章 准备中的改革第15章 整军第404章 开罗地狱第393章 ‘二五’投资总额第216章 人口与人才第518章 五权分立第366章 特斯拉线圈第351章 霍山的美国战略第38章 整编第五师第38章 整编第五师第217章 石泉镇惨案第284章 广积粮,缓称王!第408章 甲板上的谈话第259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60章 做空西方世界第379章 伊利市第281章 来自马辰的电报第230章 吞并大岛第163章 击沉!!第83章 各国公使第396章 巴雅号铁甲舰第209章 先进的80式步枪第188章 李家的对策第455章 渔船获救第390章 风起云涌的世界第111章 逐渐靠近的舰队第356章 三三战术第447章 硝烟弥漫的世界第368章 长远战略第246章 欧阳明第142章 投降第537章 最后的结局(上)第362章 15马力汽油机第72章 新战舰标准第362章 15马力汽油机第512章 《1885年华德合作协议》第88章 联合舰队第291章 美国第一师第377章 美国北方军团第383章 伊利战役(三)第209章 先进的80式步枪第390章 风起云涌的世界第327章 何家第210章 中德经济合作条约第339章 最后的机会第546章 最后的结局(下)第30章 少爷来了!第176章 珍贵的人才第369章 增援北线第166章 建国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