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

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

泗阳城,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战后的伤亡统计,几乎忽略不计,这点,倒是令程德心中十分高兴。

高兴之余,程德还亲自带人去查探泗阳城存粮的情况。

只是,让程德失望的是, 泗阳城的粮食并不多,也就一万石。

好在他在泗阳城兵库里,缴获了一些火铳与大炮。

之后,他深感一阵疲惫,决定在万户府里歇息。

至于府里的下人,则是全都被他给遣散了。

就在他准备熄灯入睡的时候,李孝慈求见,程德便在万户府大堂见李孝慈。

李孝慈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

此刻, 在程德的眼中:李孝慈身高体大、虎背熊腰,粗线条勾勒出的脸上,浓眉大眼,鼻梁高挺,配上那浓密的络腮黑胡,显示出几分英雄之气。

程德:“怎么笑得这么开心?”

李孝慈:“回禀将军,属下已经将泗阳城达鲁花赤的人头给砍下了。”

程德看到李孝慈的笑脸,目光一怔。

原来是来邀功来了。

程德思索须臾,便道:“这功劳先记着,等击退元军后,再一并赏赐。”

李孝慈点点头:“将军,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

程德听到李孝慈相问,没有丝毫犹豫地回道:“下一步, 对泗阳城封城。之后,我会领兵攻打宿迁,等拿下宿迁后,再对清江、清河进行攻城,打脱脱一个措手不及。攻打宿迁必须速战速决, 唯有如此,方能解淮安城之围。”

李孝慈听后,陷入了沉思。

“将军,我们现在拿下泗阳城,元军迟早会很快知道。我想的是,要么,趁着现在元军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强攻宿迁城不好吗?”李孝慈忽然看向程德。

程德沉默了一会儿,轻叹一口气:“你说的我何尝不知道呢?只是,拿下泗阳城后,我泗州军将士都很疲惫。况且,再过不久,就天亮了,将士们身体疲惫,若是这个时候坚持去攻打宿迁城,恐怕会徒增不少的伤亡。依我之见,暂且让将士们养精蓄锐一番, 等明日天黑时分,再去夜袭宿迁城好了。”

李孝慈沉默了。

“对了, 李孝慈, 你持我的命令,在四个城门城墙上的守军不要更换泗州军的旗帜,同时,让他们穿着元军的战甲。”程德补充道。

李孝慈目光一亮,“将军此番用意何在?”

程德看到李孝慈目光贼亮,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不由地大感欣慰,他也没有藏私:“这么做,主要是未雨绸缪。据我推断,元军的粮草,应该大部分在徐州囤积着。若是运粮至淮安城,则泗阳城必然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我想的是,如果恰好有运粮的人经过泗阳城,我们若是偷袭了他们,然后将这些粮食抢了,再联系洪泽城那边的张遇,将这些粮食用船运回洪泽城。岂不是很好?当然了,这个要看元朝运粮的队伍是不是这几日经过这里了?按理说,应该就是这几日经过这里了,我之前也翻了一下万户府的粮食登记。”

“现有的泗阳城粮食一万石,在之前,记载的是只有三千石,但在脱脱来之后,却成了一万石。而且,登记的册子虽说只有只言片语,但我根据它也推断出了不少信息。”

“元军的运粮路线,我可以确定是从徐州——邳州——宿迁——泗阳——清河——清江。因为这条路线是最快的,也是最省钱省力的。战场上瞬息万变,脱脱肯定会选择这个路线。”

听到程德这番话,李孝慈在一旁不断地点头。

“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掩人耳目,迷惑元军。能晚一点被元军发现泗阳城被我们泗州军占据,自然是极好的。这样的话,我们泗州军就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的心中并不满足于只拿下一个宿迁城。”

“若是可以,连同邳州城、徐州城一并拿下,这样的话,才是最好的。”

“只是,恐怕事情并不会按照我们想的来进行。”

李孝慈似乎恍然大悟一般,点头道:“将军这么说,我李孝慈明白了。”

程德瞥了李孝慈一眼:“现在天已经很晚了,你回去好好地休息,明天还有一场夜战等着我们,一定要养精蓄锐一番才行。”

李孝慈朝着程德躬身行礼道:“属下告退!”

见李孝慈离开后,程德便熄了灯入睡了。

在程德入睡后,淮安城的冯国用、邓友德刻睡不着,没有一点睡意。

冯国用、邓友德、周德兴、张启四人,都围坐在一张伏案旁,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伏案上摆放着的是元朝疆域图。

一直没有人开口说话,整间房里显得有些压抑。

冯国用第一个率先打破了目下的局面:“诸位,你们都说说,接下来,我们淮安城九千泗州军该如何守住淮安城呢?”

冯国用说完后,邓友德立即接话道:“昨日,我们在元军的猛攻下,整整两万大军,只剩下九千人,这一次大战,是我邓友德经历的最为惨烈的一次。说到底,还是我们泗州军在人数上不占据优势。”

“至于如何守住淮安城,我以为当在淮安城招一批人充当泗州军士兵,以弥补锐减的泗州军士兵。这样的话,可以让淮安城守的更久一点。”

邓友德说完后,便将目光落在冯国用身上。

周德兴、张启也都将目光看向冯国用。

冯国用见此,便知道自己必须要说话了。

“将军那边可有什么消息?”冯国用问道。

众人纷纷摇头。

如今整个淮安城都被元军围个水泄不通,已经什么消息都无法传出去,自然也是无法传进来。

冯国用眼神一黯,他深吸一口气道:“刚刚邓偏将的话,的确颇有几分道理。元军之前攻下清江城、清河城,都进行了屠城。我们可以让绝声卫将这个传至淮安城每一个角落,告诉百姓,若是元军攻破淮安城,元军会进行屠城,如此便可激发起淮安城百姓的血性。同时,我们泗州军也将誓死与淮安城共存亡,一定要将我们的这种决心透露出去。这样,淮安城的百姓们才会相信我们,才会愿意跟我们一起杀敌。”

冯国用话音刚落,邓友德便接着话题道:“联系绝声卫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保证会让淮安城每个百姓都知道的。”

冯国用点了点头,又将目光移向了伏案上的元朝疆域图:“昨夜,我们侥幸击退了元军。但你们应该也发现了,元军至少还有十万大军没有派上。我在想,那十万大军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你们说有没有可能,这十万大军前去拖住了将军。”

周德兴面色一变,他看着冯国用道:“冯将军,你的意思是说这元军已经派了十万大军,拖住了我们将军来支援?”

冯国用:“没错。这是我的推测。不过,我猜想自己的推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邓友德:“冯将军的推断,我以为很可能就是这样。如果我是脱脱的话,肯定会派一个大将,前去洪泽城往淮安城的必经之路上堵住我们将军。而且,这脱脱派出的大将,本事应该不低,或许就是那个脱脱手下的汝中柏了,至于那伯帖木儿只有匹夫之勇,没有什么谋略。”

张启:“如此说来,那这淮安城,我们只能靠自己来守了。将军那边,恐怕也很难啊!”

在场众人闻言,纷纷默然不语。

“那就先这样吧!大家都好好去歇息,一番大战后,大家都很疲惫。等养足了精神,明日才能更好地防备元军攻城。”冯国用忽然道。

“是!”在场其余人纷纷应道。

与淮安城冯国用、邓友德等人都无法入睡的,还有洪泽城东城门城外的元军。

他们此时,都在心里问候了洪泽城泗州军上下,至少问候了十八辈祖宗。

洪泽城泗州军雷声大雨点小的阵势,折腾了他们一夜,都无法安心入睡。

他们生怕下一刻,这泗州军就会从城内冲出来。

虽然他们人多势众,但是这种心绪却是避免不了。

因为洪泽城泗州军的动静,实在是太逼真了,让他们不敢大意。

只是,他们等了很久,都没见洪泽城东城门守将领兵出来。

此刻,他们都在不断地打着呵欠,神情都很疲倦。

在他们更后面些的,便是汝中柏的中军大帐。

汝中柏大帐中灯火通明,此时的他,心中万分不爽。

本以为洪泽城的泗州军冲出来会来和他们战一场,结果令他大失所望。

不过是泗州军的一场把戏。

他心中开始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他想要确认一下那程德是否还在洪泽城。

为了确认这点,他派了一万人,前去附近搜查村子,准备抓捕一个村子的人,跟之前一样,引出程德。

只是,他派出去的一万人,搜遍了附近所有的村子,却发现那些村子竟然没一个人。

村子都是空荡荡的。

这让汝中柏意识到,那些村子的人,或许是听到了什么消息,提前跑路了。

或者被什么人给转移了。

想到这里,汝中柏的心情更差了,脸上阴沉如水。

“不行,我明日便要强攻一次洪泽城,试探一下程德是否在城内。如果不在的话,那我就赶快派人传信给丞相,让丞相小心程德。”汝中柏喃喃一声后,投向伏案上大元疆域图上标注的洪泽城,散发着幽深的冷光。

忽然。

大帐外,他最信任的心腹乌图赤忽然求见。

汝中柏让乌图赤进入大帐后,乌图赤一看到汝中柏,便行礼道:“大人,末将在附近抓到一个泗州军的信使。”

汝中柏目光顿时一亮,“那泗州军信使呢?”

乌图赤沉默须臾,才开口道:“那个泗州军信使被抓后,便直接当场咬舌自尽了。我们阻止,也来不及了。”

“什么?下面的人干什么吃的?”汝中柏怒道。

乌图赤:“大人,我从那信使身上搜出了一封书信。”

汝中柏:“书信呢?”

乌图赤从怀中摸出一封密封好的书信,递给汝中柏。

汝中柏打开书信后,顿时,脑海中一万个问号。

“你确定搜出来的是这封信?”汝中柏黑着脸望着乌图赤道。

乌图赤目露疑惑,朝着这封书信望去,望了后,乌图赤瞬间懵逼了。

“这是什么符号?”乌图赤瞪大了眼睛。

“这是阿拉伯数字,也幸亏我曾经见过。只是,这一串阿拉伯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我就不知道了。”汝中柏话语中充满了无力。

这串数字正是:“11 59 76 81 62 77 101 103 118”

此时,在高邮城的姚广孝与刘重五同样收到了这一封书信。

姚广孝看到信的刹那,他不慌不忙地从拿出一个木箱。

这是一个锁着的木箱。

姚广孝打开木箱后,从里面取出了一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赫然是《泗州律法》。

姚广孝对着《泗州律法》的页码,开始对这串数字进行破译。

破译后结果如下:“张士诚要攻打高邮城。”

随即,姚广孝看着刘重五道:“信是从盐城那边送来的。应该是徐英杰或者刘仁二人中其中一个传出来的。”

“徐英杰与刘仁,绝声卫已经对他们查过了?”刘重五问姚广孝道。

“绝声卫查过了,而且不止一遍,最后经过分析,他们两人没有背叛将军。我们的人接触了他们两人,可以确定此事。而且,他们现在在张士诚那边,都位高权重。尤其是徐英杰,还担任着大周朝右丞。”姚广孝并没有向刘重五隐瞒,将所知道的告诉他。

刘重五:“既然如此,姚祭酒,我们该如何防备那张士诚来攻呢?”

姚广孝沉思须臾:“如今高邮城,城比之前还要高且更加坚固,再加上高邮城城内有足够的士兵,且粮食充足,即便是张士诚来攻,我们守住高邮城也是绰绰有余,根本不必担心张士诚来攻。”

刘重五:“张士诚来攻高邮城,那么,盐城那边,需要和建湖城的李偏将通通信,让他配合着攻打盐城吗?”

姚广孝看着刘重五的目光多了一丝诧异:“没想到,你竟然想到了这一层,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建湖城李偏将自然是要联系的,既然张士诚想要攻打我们高邮城,那我们攻打张士诚,自然也是可以的。或许,在徐英杰或刘仁的配合下,这盐城,或许不久后将会落入我们泗州军手中。”

刘重五赞同地点了点头:“姚祭酒言之有理。”

姚广孝笑而不语。

接着,姚广孝的目光投向伏案上元朝疆域图淮安城的方向。

也不知道,淮安城现在是什么情况?

还有,将军如今在哪儿呢?

程德此刻,自然是在梦会周公。

时间不知不觉间流逝。

东方一白,窗户亮堂了。

清晨,天下起了雨。

程德醒来后,站在窗户旁,朝着外面天空望去。

暴雨倾盆,乌云覆盖着整个泗阳城。

也是在大雨中,从宿迁城走出了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他们冒着大雨,押送着粮草,往泗阳城而来。

整支队伍共有五千人。

每个人都身着元朝的战甲,他们都推着车,在雨幕中缓缓而行。

他们的脸上都非常冷峻,从他们的体型来看,都是魁梧的大汉。

而且,他们的目光充满着杀气。

若是仔细看,会发现这批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骑在一匹高头大马的,是一位风姿魁伟的男子。

此人,名为崔莹。

崔莹是高丽王朝宰相崔惟清的五世孙,父为司宪纠正崔元直。

崔莹早年从军,因在杨广道对倭寇作战有功而成为宫廷侍卫,参与平定赵日新之乱,知遇于恭愍王。

在至正十二年三月,被宗主国元朝调到中原江淮地区,参与镇压元末农民起义。

而他此次奉命镇压农民起义的人,显然是泗州军程德这支农民起义军。

不过,自从他随着脱脱参与了消灭芝麻李后,因为战场上表现突出,深受脱脱赏识,就被脱脱委以重任。

这押送粮草重要的任务,自然也就因此落在了崔莹身上。

崔莹的目光穿过重重雨幕,抬头望天,眼里闪过一丝阴郁。

这雨,显然太大了。

而押送粮草的任务,有时间期限。

看这情形,下暴雨显然让押送的时间变长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依然坚持在雨中前行的原因。

时间期限到了,若是没有将粮草运送到前线。

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来自丞相脱脱的惩罚——杀头。

他可是记得,离最后的期限,也就一天了。

他必须在明日午时前,将粮草运到清江城。

下一个城,便是泗阳城了。

在那里,让泗阳城守将配合一下,应该可以尽早将粮草运送到前线。

泗阳城不远了,那么,清江城、清河城,也不会远了。

想到这里,崔莹心中松了一口气。

时间流逝的很快。

“将军,前面再行五里,便是泗阳城了。我们需要去泗阳城躲躲雨吗?”崔莹身旁的亲兵问道。

崔莹沉吟思索一番后,“不了,眼下,我们尽早将大军的粮草运到清江城,早些交差才是首要的。一场雨而已,让弟兄们克服一下。等将粮草送到后,到时候,再让弟兄们去大都云仪苑放松几日。弟兄们的花费,全都由我承包了。”

亲兵闻言,目光大亮:“将军,是那个大都贵族都常去的那个云仪苑吗?我虽然没去过,但是我听过那里的花费不低,一晚上需要好多钱,而且那里的女人个个都水灵灵的。”

崔莹:“嗯。就是那个云仪苑。你传我的命令,将我的意思,传达给弟兄们。”

“遵令!”亲兵立即匆匆离去,往队伍后面而去,丝毫不顾头上的倾盆大雨。

目送着亲兵的背影,崔莹收回视线后,开始继续领军行进。

(本章完)

第239章 吕不用的转变第33章 王霸之基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泽湖,罗茂的假戏真做第207章 虎山破陈兆先大军,泗州军夺下江宁第6章 杨威投靠第36章 治蝗绸缪,火铳布局第116章 张道陵后裔张邋遢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第171章 宋濂弟子张定生,未来大科学家倪瓒第183章 剑指金陵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陈友谅第177章 沈万三夜至泗州城第26章 天下无饥第173章 罗茂定略镇江路,龚伯遂谈元朝朝堂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袭国公爵粮国公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228章 安庆之战与《大明日报》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38章 李孝慈主动提出学兵法,淮安路八百第46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2章 成为牌子头统领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98章 整备衣甲器械与战前动员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3章 我有个愿望第109章 《泗州日报》第258章 夺取陈汉地盘布置与班师回朝第30章 苍天佑你不佑我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28章 深夜商议攻江都,为攻金陵招一万水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39章 病来如山倒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第173章 罗茂定略镇江路,龚伯遂谈元朝朝堂第175章 程德欲应沈家人间醉之约,泗州城商第238章 张士诚的背刺第14章 肃正风气第260章 大明朝议,御史大夫黄显第29章 鸿门宴借粮第85章 大婚第95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一)第283章 醉后吐真言,善农吴喜农第257章 黄州大战落幕(陈友谅:今日我虽死第103章 洪泽湖决堤放水第85章 大婚第227章 庐州路大捷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第247章 深夜训傅友德第254章 黄州大战(七)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14章 肃正风气第120章 《泗州日报》之白毛仙姑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144章 龚伯遂:既然丞相无情在先,那么就第64章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第199章 陈友谅欲建汉称帝第51章 千载一时,不可失也第44章 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第219章 荡雁矶预施毒计第58章 初谈科举,未来孤臣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220章 暗谋十万红巾军第201章 陈友谅行毒计,欲削弱泗州军第253章 黄州大战(六)第80章 泗州英灵祠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192章 徐达献计攻和州第17章 入世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74章 天作之合,宾主尽欢第44章 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第161章 为何丞相不将汝中柏留下,却偏偏将第73章 城隍杀戮,义子沐英 徐司马第128章 深夜商议攻江都,为攻金陵招一万水第164章 陈友谅:收我汉人之土,扬我汉人之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惨烈的攻第179章 科学院试验火器第45章 周七三叛变,图赤鲁愤怒第114章 安东州告急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97章 才设军机处,便有紧急军情到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66章 拒绝招安,城外刺杀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77章 元廷诏令第243章 虎口关困境第20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167章 程德认李文忠为义子,郭天叙犯事出
第239章 吕不用的转变第33章 王霸之基第217章 当涂城八百里急报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泽湖,罗茂的假戏真做第207章 虎山破陈兆先大军,泗州军夺下江宁第6章 杨威投靠第36章 治蝗绸缪,火铳布局第116章 张道陵后裔张邋遢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第171章 宋濂弟子张定生,未来大科学家倪瓒第183章 剑指金陵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陈友谅第177章 沈万三夜至泗州城第26章 天下无饥第173章 罗茂定略镇江路,龚伯遂谈元朝朝堂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袭国公爵粮国公第94章 一个和尚,能造成什么威胁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228章 安庆之战与《大明日报》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38章 李孝慈主动提出学兵法,淮安路八百第46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2章 成为牌子头统领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98章 整备衣甲器械与战前动员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3章 我有个愿望第109章 《泗州日报》第258章 夺取陈汉地盘布置与班师回朝第30章 苍天佑你不佑我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28章 深夜商议攻江都,为攻金陵招一万水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39章 病来如山倒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第173章 罗茂定略镇江路,龚伯遂谈元朝朝堂第175章 程德欲应沈家人间醉之约,泗州城商第238章 张士诚的背刺第14章 肃正风气第260章 大明朝议,御史大夫黄显第29章 鸿门宴借粮第85章 大婚第95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一)第283章 醉后吐真言,善农吴喜农第257章 黄州大战落幕(陈友谅:今日我虽死第103章 洪泽湖决堤放水第85章 大婚第227章 庐州路大捷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70章 大肆封侯群臣喜,征夷将军惊众臣第247章 深夜训傅友德第254章 黄州大战(七)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14章 肃正风气第120章 《泗州日报》之白毛仙姑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144章 龚伯遂:既然丞相无情在先,那么就第64章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第199章 陈友谅欲建汉称帝第51章 千载一时,不可失也第44章 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第219章 荡雁矶预施毒计第58章 初谈科举,未来孤臣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220章 暗谋十万红巾军第201章 陈友谅行毒计,欲削弱泗州军第253章 黄州大战(六)第80章 泗州英灵祠第100章 破局的关键——洪泽城第192章 徐达献计攻和州第17章 入世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74章 天作之合,宾主尽欢第44章 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第161章 为何丞相不将汝中柏留下,却偏偏将第73章 城隍杀戮,义子沐英 徐司马第128章 深夜商议攻江都,为攻金陵招一万水第164章 陈友谅:收我汉人之土,扬我汉人之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惨烈的攻第179章 科学院试验火器第45章 周七三叛变,图赤鲁愤怒第114章 安东州告急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第97章 才设军机处,便有紧急军情到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66章 拒绝招安,城外刺杀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77章 元廷诏令第243章 虎口关困境第20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167章 程德认李文忠为义子,郭天叙犯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