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下文胆

听说有宣化文教的神器,当下上起冯道、钱弘,下到吴越宗室诸人和使团随员都是无心饮宴,只想等着见识神器。

过了约摸半个多时辰,蒋衮才算是被请进宫。也幸好蒋衮是昨天指挥船队送钱惟昱和冯道回杭州的,所以如今人还在杭州歇宿。如果是已经回了明州的话,冯道就得再百爪挠心地多等两天了。

见蒋衮上来的时候,冯道还愣了半晌这人,不就是前几天送自己使团和富阳侯一起来杭州的那个船队舶主吗?想不到这人一个海商,竟然还弄得出如此异宝唔,想来应该是富阳侯的巧思功劳了。

蒋衮还是第一次进吴越王宫,也是第一次见到吴越王和中原朝廷宰相一级的重要人物,当下也是神情激动,赶紧让宫门外的侍卫把他的东西抬进来。

只见那是几块大铁板、大铁框、还有两个各自按照十六韵部分成扇形区块的大转盘。每个扇区里面都满满地排着几百枚一样尺寸的长条形白瓷印章,也都在扇区边缘刻着大大的朱红色韵脚标注,让人可以快速识别这里面放的是哪些音节的字印。

“此物,果有什么稀罕么?莫菲……”

“好教冯相得知这几枚印章,乃是用白瓷土刻制,白瓷土入窑烧制之前颇为柔软,刻凿简便,以与雕版刻字同样的方法,就可以轻易在上面刻出清晰的字迹而后再把刻好的字章入瓷窑烧制,其后便板结坚硬,不再变形。

随后,把这一版瓷印全部排在一块铁板上、上面用铁框套住免得滑动,随后以草木灰烬与猪油脂膏混合烧热,灌在铁板底部,待油脂与草木灰烬的混合物冷却凝结之后,字印就牢固定在铁板上,可以如同整块雕刻的木板那样用于刷墨印书。

因为此法可以重复使用字印、不必全文反复刻凿,至于那两幅圆盘和上面承载的,就是全套的活字字印了,有些常用字还刻了几十个,以便书中反复使用时可以同时置入故而小臣将此法命名为‘活字印刷术’。”

钱惟昱一口气把自己在南唐为质这三年里偷偷鼓捣的一个好东西献了出来,心中还在暗暗碎念:“毕升,对不住了,反正你的活字印刷术如今要做出来也没啥技术难度,我就提前一百年帮你弄出来吧。

而且你也不算冤,你后来只是研制出了质地不够坚硬的胶泥活字,我今天弄的可是先进得多的、刻字的时候柔软、印刷的时候坚硬的白瓷活字。也免得世人被你的半成品活字引得走弯路,甚至将来还有高丽棒子举着铜活字来说他们才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中国的印刷术发展史,可以说是和其他配套设施以及文治的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只要市场有需求,一般就会有进步,而发展缓慢的年代,无非也是因为其他方面的瓶颈或者市场需求的不振导致的,并不是因为技术难度。

秦汉时候,是不存在印刷术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东汉蔡伦改良出“蔡侯纸”之前,中国连可以用于印刷的纸张都没有,因此又哪来的印刷术呢?那时候一本书的成本里面,写字用的绢帛价钱可是比抄写耗费的人工更贵,因此字迹载体的成本才是书本成本的最大瓶颈。

东汉发明了新式造纸术之后,纸张成本的比重下来了,印刷或者说抄写的成本开始成为书籍的主要成本。于是印刷术开始出现了最初的发展,不过,另一个原因成为了制约印刷术改良的主要原因六朝时候的选官制度是发源于三国时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有没有资格做官基本上全看出身,而不看你有没有文化,所以世家门阀的腐朽程度比两汉更甚,读书的市场需求非常萎靡。

一直到了南朝齐梁二朝时,因为当时佛教大盛,所以出现了大规模印刷的需求不过不是用来印儒家的四书五经,也不是道家法家的哲学著作,而是用来印佛经。那时的人从古代佛经刻碑当中得到灵感,发明了碑拓印刷法。也就是把要印的佛经在碑石上刻好,然后在碑上刷上墨汁,把纸张铺上去用辊筒压一压,就出现了经文书页。

不过那种原始的印刷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因为刻碑的时候,字迹是被凿掉的部分,所以刻出来的字迹是“阴文”,也就是往内凹陷的,用这种拓碑法印出来的书,也就是“黑纸白字”而不是“白纸黑字”的。此法不但有阅读障碍,而且对墨汁的耗费非常多,纸张被大量墨汁浸泡后成书的寿命也短,再加上刷墨表面面积过大,很容易渗开来糊掉字迹。

到了隋唐的时候,新一代印刷术雕版印刷开始出现了,之所以出现,其市场原因是隋炀帝发明了科举制居然读书读得好就有得做官,这样的诱惑,一下子让天下的读书人比例爆棚了好多倍。读书人多了,书籍的市价自然开始腾贵,工匠商人也就有动力改良印刷术。到了唐朝晚期,雕版印刷术渐渐出现了。

雕版印刷的成本前文已经说明了,不再赘述,这里再简要说说雕版相比于活字在成本以外方面的其他劣势:首先,雕版刻错了字不能错一个换一个,也没法修改;所以只能是重刻,或者干脆容忍错字。

其次,雕版印刷用的是木板,木头的天然纤维纹理会影响字迹,中国古代印刷用字体的“横细竖粗”就是来源于此,因为雕版的时候往往是把横向的笔画顺着木材的纹理刻划,而竖向的笔画需要切断许多纹理,所以如果刻得细的话就容易崩断、不清晰。

最后,雕版印刷的使用寿命也较短,一块雕版当中只要有部分字迹磨损之后,整块板子都要把字迹刨掉一层厚度,再磨损之后就不能用了,要重新雕版。根据考古统计,一块雕版的使用寿命极限随着时代的不同、材质的进步,大概在500本~2000本书之间。

……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也就可以看出当初冯道为什么弄一个《五经》、《九经》要那么大的耗费了。所以,当下随着钱惟昱把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各项优劣仔细分析给冯道等人听之后,冯道不由得被深深的震惊,随后是无尽的感慨。

“想不到啊,想不到,老夫赖朝廷之力,穷二十载光阴都没能完成的事情,却被贤侄如此这般便解决了……当真是后生可畏!”

钱惟昱一听冯道对自己的称呼都已经从直呼爵位变成了“贤侄”,当下也知道冯道是被自己彻底感动了。毕竟活字印刷这种改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钱惟昱拿得出这个东西,就说明他说的“仰慕冯相教化天下之功德”这句话不是空口白话随便说说的,而是他在南唐几年就已经抽时间在研究了。这样的行动比什么虚词恭维都能让人折服。

既然对方都称呼自己“贤侄”可,钱惟昱也不客气,说道:“晚辈今日愿意将这全套活字,赠予世伯,如果能为《九经》大业略尽绵薄,也算是世伯赏了晚辈一点功德。”

“这套东西……只怕也靡费不少吧……唉,不过大恩不言谢,吴越向来对朝廷恭谨,每次入贡都有数十万两献礼,这次的东西,老夫就颜代天下读书人谢过了!”

活字印刷的插曲过了之后,酒宴的后半程才算是彻底宾主尽欢,冯道最后沉沉睡去,被钱弘安排宫女服侍下去歇息,此后几天也好生招待应酬。11月初,钱弘再另派了杭州水师的战船护送冯道回国,免不了又贡献了价值数万银两的贡品。

冯道回国之后,自然也把吴越钱王献活字印刷、辅佐当今圣上大兴文教之功劳广为宣传。后周太祖郭威在建国之前只是个厮杀汉,对南方各国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吴越比其他称帝的国家要恭敬很多。

这次回去听了冯道恰到好处地宣传,上起郭威、柴荣,下至如今在后周朝廷中还不算最高层、但是将来颇有潜力的文臣百官诸如王朴、范质等人,也都觉得钱王实在是文治之主,对吴越在武功方面的警惕心就更低了。

后来,也就是来年开春的时候,《五经文字》和《九经字样》比历史同期早了将近两年完成了印版,后周朝廷赶紧加印了数千册,广发各处朝廷所有的监学、书馆,并对百姓出售一部分。这是这两部巨著首次大规模公开发售,在中原大地上造成了巨大的轰动……天下读书人也都在冯道恰到好处地“自谦”之下,知道了原来这份功绩有相当一部分仰赖于远在江浙的吴越王室努力。

普天之下的读书人,在这个征战不休的乱世之中,从这一刻开始,普遍产生了一丝对文明的向往。一些不得志的贫苦士子,开始考虑南迁东移,离开武夫当国的混乱之地当然,这些都是遥远的后话了。

百度快速搜索:本名+

第405章 八卦田与搞基者二三事第426章 天降借口第402章 无法回避的问题第316章 汉奸走狗也得用第468章 丝丝入扣的骑兵屠杀法第83章 彭城郡王第481章 日落长安第183章 升堂拜母第216章 灰吹法第443章 川中糜烂第189章 ”炉鼎“双修第215章 精神中毒法第464章 斩草除根第454章 风云变幻第77章 茶事第131章 兵源问题第382章 巨舰下水第337章 李煜第417章 自古天家最无情第244章 两路齐发第230章 遣周使动议第389章 白石第147章 一个名将的崛起第93章 落脚点第463章 天予弗取第354章 外交倾斜第424章 暗中的军备竞赛第306章 王位第474章 这不是权宜之计第196章 盖世奇功第147章 一个名将的崛起第471章 史诗大战的落幕第438章 王小波李顺第387章 出兵大理第280章 抚慰第432章 十四万人齐解甲第129章 乱临楚地第343章 物种热潮第90章 目标耽罗第200章 逢韩不胜古代版第279章 黎族棉布第128章 载誉回朝第348章 奇袭神器第410章 李处耘南下第232章 雅乐之神第200章 逢韩不胜古代版第281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299章 两年第54章 周府第440章 杯酒反噬第74章 扬帆东海第71章 母妃第22章 遥见火号连营赤第338章 南唐亡国第408章 “雪”夜访普第321章 胁迫带路党第111章 虚惊一场第411章 认清白眼狼第226章 颓废的天皇第355章 天下兵马第220章 宝马待遇第10章 端倪第421章 有样学样第287章 俗套的麝香第379章 玩坏之后磨豆腐第464章 斩草除根第472章 洗牌剧变第144章 五代朱可夫第270章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第53章 李煜第75章 航海食品第187章 藏污纳垢第475章 六代史第257章 接战象阵第388章 不该出现之人第171章 银山初成第350章 慕容延钊授首第224章 争学汉语第213章 六骏第333章 三武后尘第67章 冯道的心结第251章 铸币草议第372章 如临深谷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第3章 前任谋反嫌疑犯第168章 拿着妹子做幌子第229章 心灵饥渴第335章 点检作天子?第343章 物种热潮第191章 道貌岸然第299章 两年第359章 新军见闻第358章 “安抚”人心第419章 第四条路第185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413章 三镇齐灭第443章 川中糜烂第320章 陷城第21章 黑衣渡海
第405章 八卦田与搞基者二三事第426章 天降借口第402章 无法回避的问题第316章 汉奸走狗也得用第468章 丝丝入扣的骑兵屠杀法第83章 彭城郡王第481章 日落长安第183章 升堂拜母第216章 灰吹法第443章 川中糜烂第189章 ”炉鼎“双修第215章 精神中毒法第464章 斩草除根第454章 风云变幻第77章 茶事第131章 兵源问题第382章 巨舰下水第337章 李煜第417章 自古天家最无情第244章 两路齐发第230章 遣周使动议第389章 白石第147章 一个名将的崛起第93章 落脚点第463章 天予弗取第354章 外交倾斜第424章 暗中的军备竞赛第306章 王位第474章 这不是权宜之计第196章 盖世奇功第147章 一个名将的崛起第471章 史诗大战的落幕第438章 王小波李顺第387章 出兵大理第280章 抚慰第432章 十四万人齐解甲第129章 乱临楚地第343章 物种热潮第90章 目标耽罗第200章 逢韩不胜古代版第279章 黎族棉布第128章 载誉回朝第348章 奇袭神器第410章 李处耘南下第232章 雅乐之神第200章 逢韩不胜古代版第281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299章 两年第54章 周府第440章 杯酒反噬第74章 扬帆东海第71章 母妃第22章 遥见火号连营赤第338章 南唐亡国第408章 “雪”夜访普第321章 胁迫带路党第111章 虚惊一场第411章 认清白眼狼第226章 颓废的天皇第355章 天下兵马第220章 宝马待遇第10章 端倪第421章 有样学样第287章 俗套的麝香第379章 玩坏之后磨豆腐第464章 斩草除根第472章 洗牌剧变第144章 五代朱可夫第270章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第53章 李煜第75章 航海食品第187章 藏污纳垢第475章 六代史第257章 接战象阵第388章 不该出现之人第171章 银山初成第350章 慕容延钊授首第224章 争学汉语第213章 六骏第333章 三武后尘第67章 冯道的心结第251章 铸币草议第372章 如临深谷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第386章 丰收杀人日第3章 前任谋反嫌疑犯第168章 拿着妹子做幌子第229章 心灵饥渴第335章 点检作天子?第343章 物种热潮第191章 道貌岸然第299章 两年第359章 新军见闻第358章 “安抚”人心第419章 第四条路第185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413章 三镇齐灭第443章 川中糜烂第320章 陷城第21章 黑衣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