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一章 意决

(谢:moshaocong、剑舞三千尺、凡尘中的灵魂、忆仙殇等兄弟的赏和票。)

颜真卿答应了,转回身找到策马徐徐而来的领军将领秦钟,上前抓住秦钟的马缰绳问道:“秦将军,朝廷为何还不派人迎接太上皇进城啊?太阳都快落山了,难不成要在城外过夜不成?”

秦钟跳下马来,上前拱手道:“颜平章,末将也在等消息。太上皇车驾抵达的消息今日上午便命人禀报朝廷了。但方才得到消息,要我们在西门外停下车驾,等候朝廷旨意。所以,我们只好暂停于此了,等候消息了。”

颜真卿跺脚道:“简直岂有此理,朝廷怎敢如此怠慢?这可是太上皇啊,就算寻常一名官员进城,怕也不该被拒之门外吧。”

秦钟叹了口气道:“颜平章稍安勿躁,这事儿我也帮不上忙。一会儿朝廷派来兵马接替我们护卫太上皇,我便要率兵马连夜回成都了。颜平章,我家大帅可是交代了末将,走之前劝您一句,还是回成都的好。您若愿意的话,末将给你备马,咱们一同折返臣成都。”

颜真卿回头看看远处的马车车窗中玄宗满眼的期待的脸庞,吁了口气缓缓摇头道:“多谢相国美意,但我不能回去了。”

秦钟点头道:“那好,末将也不勉强。我再命人去问问消息,回头再找颜平章回话。”

颜真卿慢慢的回到玄宗的车马前,禀报了刚才得到的消息。玄宗长叹连声,沉默不语。颜真卿在旁宽慰安抚玄宗的情绪。两人当着护卫骑兵的面也不敢谈什么敏感的话题,只能简单的交流几句,等候着最后的消息。

终于,约莫顿饭之后,东边的城门方向有了动静,颜真卿爬到车辕上张望。但见队伍前方烟尘滚滚,旌旗招展。似乎从城门方向来了一队兵马,不出意外应该是京城中的兵马。

果然,片刻后,秦钟策马前来禀报:“太上皇,颜平章,陛下派人来宣旨了。”

颜真卿忙扶着玄宗下车,两人站在车前的空地上静静等候。不久后,一片烟尘旌旗之中,一队禁军兵马抵达空地之前。几名全副武装的将领簇拥着一名宦官打扮之人阔步而来,直奔玄宗和颜真卿两人站立之处。

颜真卿认识那名宦官,那正是不久前去往成都宣旨,前脚刚回京城的内监总管袁明远。

袁明远率领几名将领来到玄宗面前,跪地行礼,口中高呼道:“奴婢袁明远叩见太上皇。”

玄宗负手哼了一声道:“免礼。”

袁明远笑嘻嘻的道谢起身来,对玄宗道:“太上皇,陛下有旨意,请太上皇接旨。”

玄宗皱眉道:“旨意?李瑁呢?他没来么?他不来迎接他的父皇么?”

袁明远笑嘻嘻的道:“这奴婢便不知了,奴婢只是奉命前来宣旨。”

玄宗叹了口气道:“那你说吧。”

袁明远看玄宗站着不动,喉头滚动了一下,却又将即将冒出口的话咽了回去。他本想问玄宗为何不跪下听旨,但忽然想起眼前这可是太上皇,只有陛下对他下跪的道理,哪有太上皇向陛下下跪的道理。

“尔等为何不跪下听旨?”袁明远将矛头对准了颜真卿,因为他发现颜真卿也直矗矗的站着,根本没有下跪的意思。

颜真卿沉声道:“陛下对太上皇如何宣旨?你这是传口谕,而非宣旨。天底下哪有陛下向太上皇宣旨的道理?袁内监,你直接宣读旨意便是。”

袁明远哪里懂这么多的事情,但他也并没打算追究下去。此次去成都一事无成,回京后受了李瑁责骂,今日他只想把话传到,根本不想横生枝节。

“好吧。既如此,大伙儿便站着听吧。”袁明远展开了圣旨,朗声念道:“儿臣闻父皇来归,心中甚喜。儿臣本拟率文武百官出迎百里,但无奈朝中事务繁杂,脱身不得。今日又遇军务大事需得及时处置,故请父皇恕儿臣失迎之罪。父皇来归,乃天下万民之幸事。父皇坐镇京城,民心安定,一切便将步入正轨,这也正是儿臣期盼之事。然父皇可能不知,长安陷于贼兵手中年余,城中受贼践踏毁损多出。父皇所居之兴庆宫亦未能幸免。知悉父皇归京,儿臣已经调拨人力财物妥加修缮,但时间仓促一时难以齐备,遍地砖石木料也难以入住。为让父皇归京能重回兴庆宫故居颐养天年,儿臣不敢有丝毫怠慢,唯有催促工部加紧修缮督造。但在兴庆宫修缮完成之前,儿臣建议父皇暂住骊山宫中。待兴庆宫修缮完毕,儿臣便率文武百官亲自去骊山宫接引圣驾。在此之前,便请父皇稍加容忍,暂僻骊山宫小住。恳请父皇恩准。”

玄宗和颜真卿呆呆的站在那里相顾愕然,果然是拒绝让车驾进京的,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兴庆宫正在大兴土木的修缮之中,太上皇暂时不能入住。听起来好像是一片孝心,陛下为了太上皇能回到故居居住耗费财力人力的尽孝,但其实这个理由其实烂到了极点。难道玄宗回京便只有兴庆宫能住?长安城宫殿数十座,随便一座也足以安顿玄宗颐养天年了,为何偏要玄宗住在兴庆宫中,说到底还是拒绝玄宗进长安罢了。

“呵呵呵,好儿子。我李隆基积了德,生了这么个孝顺的好儿子。你们听听,他为朕在修缮住处,让朕住进崭新的宫殿颐养天年呢。想的多周到。”玄宗笑的身子发抖,对着周围众人指点着道。

“太上皇,陛下对太上皇的孝心,那可是没得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什么昭昭乎如明月。嘿嘿,奴婢文才不

好,忘了那是那一句了。”袁明远笑道。

玄宗呵呵冷笑,抬手对张德全道:“扶朕上马车。朕累了。”

张德全忙上前来扶着玄宗走向马车。袁明远道:“太上皇,您老人家恩不恩准,倒是给个回话,奴婢也好回去禀报啊。”

玄宗气的身子颤抖,回身冷笑道:“回去禀报你的主子,就说他的一片孝心朕明白了,朕岂敢不遵他的旨意,让他放心便是。”

袁明远喜道:“好好,那就好,奴婢回去便原话转告陛下。”

玄宗脚步虚浮,在张德全的搀扶下回到马车中,一头钻进马车,关门放帘再不露面。

颜真卿面色铁青,强忍心中的愤怒对袁明远道:“袁内监,陛下还有别的旨意么?”

袁明远笑道:“有有,陛下还有口谕。陛下说了,随同太上皇回京的一干官员统统去骊山宫伴太上皇驾。待将来同太上皇一起进城。此刻起,太上皇圣驾护卫由禁军龙虎卫接管。牛将军,马将军,你们即刻办理交接。此去骊山还有几十里路呢,抓紧时间整顿赶路,免得天黑了麻烦。”

两名全副武装的禁军将领齐声应诺,一挥手带着其余几名将领开始同神策军护卫骑兵交接护卫事宜。秦钟等人巴不得赶紧交接,神策军骑兵纷纷撤出队伍,在后方列队准备离开。

颜真卿不知说什么才好,他没想到陛下真的会拒接迎太上皇进长安,而要把太上皇安排道骊山宫中居住。那骊山宫在长安以东十余里之外的骊山上,可怜太上皇恐怕一辈子要住在那里了。

“袁内监,可否容我进城见驾?”颜真卿皱眉问道。

“见驾么?颜平章,不是咱家不帮你,陛下口谕要全部人等前往骊山宫安顿,你不是不知道。”袁明远道。

颜真卿点头道:“我知道,但是我必须要进臣求见陛下,我有重大的军机要事要见陛下,袁内监可一定要带我进城,否则耽搁了大事,后果不堪设想。”

“军机大事?”袁明远诧异道。

“正是,不妨告诉你一点,是关于王源的……重大机密。”颜真卿低声道。

袁明远顿时紧张起来,关于王源的一切事都是大事,陛下正不遗余力的在搜集这些情报。这颜真卿跟在王源身边时间很长,一定掌握有什么惊天的秘密,那可正是陛下希望听到的。自己若拒绝了他,搞不好还真的会惹来大麻烦。

“当真有关于王源的重要机密?”

“当然,我颜真卿岂是诳语之人。”

“好吧,一会儿我带着你进城见驾便是。你可不要糊弄我,否则你我可都没好果子吃。”袁明远道。

颜真卿面色平淡,轻声道:“放心,你这是立功之举,不用担心。袁内监稍候,我去跟太上皇道个别。”

颜真卿来到玄宗的马车旁,轻轻掀开车帘。玄宗浑身无力的瘫坐在车厢里闭着双目,脸上泪痕宛然。见有动静,玄宗睁眼看着车窗外的颜真卿呆呆不语,眼泪又流了下来。

颜真卿拱手,低声道:“太上皇勿要伤心,臣要进京城了,特来向太上皇辞行。”

玄宗怔怔的看着颜真卿,眼神空洞无神,低声道:“你也要弃朕而去了么?”

颜真卿摇头道:“臣岂会那么做。臣要进城去见陛下,臣要问问陛下他为何这么做,臣要他当面给出解释。他怎么可以这么对待太上皇。”

玄宗长叹一声道:“真卿,偌大的大唐,能真正对朕忠心的却只有你一个。朕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可是事已至此,你去见他也是得不到结果的。以他现在的作为,搞不好你还有性命之忧。你还是跟我去骊山吧。宫殿虽破旧些,但好歹还算是清静之地。那里还有华清池呢,朕好久没有泡温泉了。”

颜真卿摇头道:“太上皇,这不是住在何处的问题。太上皇也吃过苦,便是住牛棚马舍也是能忍受的,但道理上却讲不通了。臣一定要当面请教陛下,替太上皇讨还公道。”

玄宗摇头道:“你的心意我领了,你不要去,没有结果的。”

“不,臣要去。太上皇,臣已经决定了。臣知道,此去也许再也回不来了,但臣不后悔。太上皇,臣最后再给你磕几个头吧。”颜真卿说着话,趴在地上朝着车厢中的玄宗咚咚咚磕了几个头。

玄宗眼中泪水滚滚,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臣去了。”

颜真卿爬起身来,转身便走。玄宗在后叫道:“真卿,朕……谢谢你。”

颜真卿头也不回,大踏步走去。

护卫兵马交接完毕,秦钟带着一千名骑兵立刻飞驰离开。一千名禁军龙虎卫接管了整个车驾。当李瑁要求车驾继续往东绕城而走赶往骊山宫的消息传开之后,随驾的几名公主驸马和几十名大臣顿时炸开了锅。一路的艰辛抵达了京城,本以为终于熬到了头,却没想到连长安城也根本进不去。陛下一道旨意,所有人都必须去骊山宫中了。

特别是那些满怀期望来到长安的大臣们,当得知要随同太上皇一起去骊山宫时,聪明的立刻便明白了过来,自己这些人其实已经被陛下弃用了。陛下已经将他们划入效忠太上皇的名单之中,一旦贴上这个标签,便永远难以翻身了。一时间后悔失落充斥心中。很多人失声痛哭起来。他们后悔自己又走错了一步,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成都抱着王源的大腿,而现在进退不得,卡在中间,还有什么比这更让

人沮丧的。

这种情绪之下,禁军龙虎卫兵马还在催着他们整顿上车赶路,大臣们纷纷表示不满,和禁军起了口角,不愿启程赶路吵闹着要进城。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惊愕之极。禁军领军将领一声令下,十几名禁军举着皮鞭子冲入大臣们中间,皮鞭如雨噼里啪啦的打下,这些大臣们一个个被打的皮开肉绽哭爹喊娘,被禁军士兵拖着塞进车厢里。直到此时,大臣们才明白,他们何止是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地位,甚至连普通的百姓都不如了。禁军敢如此,显然是得到了许可的。也就是着,自己这些随驾而来的人,其实已经连基本的权利也不保,到了骊山恐也将是失去自由的囚徒了。

毫不留情的皮鞭镇压起到了效果,整个车队再无出现意外,他们开始缓缓往南绕城往东而行。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本是一只圣驾的队伍,应该是气宇轩昂威武雄壮才是,但在夕阳下的这只车队却像是一只送葬的队伍,所有人都哭丧着脸,一片死气沉沉。

……

颜真卿没有看到这一幕,当太上皇的车驾启程之时,他已经和袁明远一起进了长安西城金光门。一行人策马奔行在宽阔的坊间大街上,看着两侧街道高高坊墙壁垒森严的感觉,颜真卿觉得有些不太适应了。本来这一切都应该是挺熟悉的,毕竟在长安颜真卿也住了十多年。但现在却似乎觉得陌生的很。

或许是在成都待习惯了,习惯了成都的大街一眼望到小巷深处,两侧店铺酒楼林立的情形,现在突然看到巨大的围墙圈起来的民坊,已经不太适应了。

耳边,鼓声隆隆而起,随着鼓声响起,街上的百姓们仿佛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纷纷开始小跑起来,急急忙忙的赶回民坊之中。看着这一切,颜真卿心里百味杂陈。他记得曾经和王源探讨过民坊夜禁的等诸般事宜,那是因为王源在成都根本就不愿实行夜禁制度,而夜晚确实出了不少的案子和事情,所以颜真卿找到王源和他商讨解决之道。王源当时便说过:“民坊高墙,将百姓圈养如畜。夜禁之策,更是剥夺百姓少有的自由,且对民生商业大不利。此二者皆为谬策,宜当废之。城中治安的责任不在民,而在官。民不安乐则盗跖横行,即便全部圈养起来,迟早也会爆发。若民生安乐,家家富裕,辅之以强力治安刑罚,便可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局。”

当时颜真卿是很不以为未然的,但这一路上,因为空暇太多,免不了东想西想,颜真卿也想到过王源之前的种种作为。不得不说,王源的很多想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现在行走在街道上,听着鼓声隆隆,百姓们慌不择路冲回民坊的样子,颜真卿越发觉得王源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这些民坊的围墙都被推倒了,那该是怎样一种景象啊。如果夜晚的长安也能如成都一般有夜市的话,那这座城市该多美啊。

万寿宫东阁之中,李瑁和李光弼正枯坐案前等待消息。虽然派了袁明远去传话,但玄宗的积威在李瑁心中还是难以消除,那个理由也实在是太烂,所以李瑁心中忐忑不安。

终于,门口传来脚步声,袁明远的声音隔着帘子传了进来。

“陛下,奴婢回来复命了。”

“快进来回话。”李瑁忙叫道。

袁明远笑眯眯的掀了帘子进来,跪地行礼毕起身来恭敬站在一旁。

“怎么样?父皇他说了什么没有?闹了没有?”李瑁急促的问道。

“没有,太上皇没说什么。哦对了,太上皇还夸陛下孝顺呢,还对我们说,他前世积德,生了个孝顺的好儿子呢。”袁明远回禀道。

李瑁的脸腾地涨红,他焉能听不出父皇这话中的讽刺意味。

李光弼问道:“袁内监,圣驾呢?动身了么?”

“动身了,按照陛下圣旨的吩咐,龙虎卫接管护卫圣驾,连夜赶往骊山宫。随行人等一并跟着去了。奴婢已经传了李平章的话给两位领军的将军,到了骊山之后便全部封锁住进出道路,不准任何人进出。”袁明远脆声道。

“那就好。”李光弼吁了口气,脸上露出微笑来。“此事终于安顿了下来,陛下也可以松口气了。他们想利用太上皇做文章的企图可以休矣。过几日陛下抽个空去骊山见见太上皇,这样一来,天下人更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李瑁皱眉道:“不知为何,朕还是不踏实。他只要在一天,朕都觉得不踏实。”

李光弼无言以对,正欲起身告退出宫时,忽听袁明远道:“陛下,奴婢擅自做主带了一个人进城来,且带着他进宫了。请陛下恕罪。”

李瑁一愣道:“是谁?”

“是颜真卿,他也是随太上皇圣驾而来。本来他也要一起去往骊山宫的,但他找到我说,有关于王源的绝密军机要禀报陛下。奴婢想了想,便斗胆带他进城了。”袁明远忙道。

李瑁和李光弼对视一眼,面露狐疑之色。

李瑁道:“颜真卿这次怎么也跟着来了?他不是和王源关系甚密么?朕要见他么?”

李光弼笑道:“人都已经来了,见一见又何妨?虽然我并不相信他会说出什么秘密来,因为王源岂会有什么秘密叫他抓住?无非便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些事罢了。但这位颜真卿可是名望甚高之人,陛下见见他,看他说些什么。”

李瑁冷声道:“名望再高又如何?不为朕所用,朕便不会对他客气。不过你说的对,见一见又如何?或许还真能得到一些王源的秘密呢。”

(本章完)

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四九零章 戏耍第二八四章 徒劳第八三六章 三城(续)第六章 卖镜第八十六章 双赢第七二零章 难离第一零七二章 骂战第六八零章 秋意第七八七章 连环第五六十四章 困局第六九零章 疑云第一七一章 对策第一零七五章 开战第五九零章 局限第一三三章 困居第四一九章 虚惊第一零一九章 凯旋第五三一章 钱事第三三四章 觉察第六百四十六章 赌局第四五三章 羞辱第四三三章 追究第一零四二章 落网第四六二章 对决(终)第一零三章 狂生第五三五章 立场第三五一章 夜宿第八零三章 果决第六八三章 场面第七五九章 喜日第四七五章 抓狂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一零三四章 夜探第八三六章 三城(续)第二七九章 死地第一一零五章 冲阵第六十五章 草芥第七零八章 大捷第五章 西市第五九九章 盾伞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九零五章 国本第八八八章 暗查第一零三一章 钦差第四十八章 佳境第五八三章 目的第一零四零章 粽子第二九四章 成迷第一零七五章 开战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四八五章 失算第二五九章 道长第五一八章 修好第三零七章 难测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六六二章 美男第二七零章 激将第五八八章 天骄第二五二章 逝去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三九五章 孤城第六三三章 转折第一零四七章 端午第一零二零章 攫取第七五六章 秘居(续二)第一六八章 惩恶第一八七章 大志第五八七章 进军第二七一章 圣驾第四八六章 危机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三二一章 刚柔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七九二章 择机第二一一章 人生第五零五章 布局第八七九章 惨剧第七九八章 清查第九一零章 严冬第一一零四章 围困第四九六章 刺杀(续)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一零八二章 大胜第一零七二章 骂战第一六零章 降服第三章 重来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二二八章 夜袭第八九六章 幽处第四四二章 大坝第一八八章 察觉第一六六章 驯马第八九一章 安策第一四九章 胡旋第六二零章 败笔第六五四章 乱城第四十三章 往事
第三八五章 新曲第四九零章 戏耍第二八四章 徒劳第八三六章 三城(续)第六章 卖镜第八十六章 双赢第七二零章 难离第一零七二章 骂战第六八零章 秋意第七八七章 连环第五六十四章 困局第六九零章 疑云第一七一章 对策第一零七五章 开战第五九零章 局限第一三三章 困居第四一九章 虚惊第一零一九章 凯旋第五三一章 钱事第三三四章 觉察第六百四十六章 赌局第四五三章 羞辱第四三三章 追究第一零四二章 落网第四六二章 对决(终)第一零三章 狂生第五三五章 立场第三五一章 夜宿第八零三章 果决第六八三章 场面第七五九章 喜日第四七五章 抓狂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一零三四章 夜探第八三六章 三城(续)第二七九章 死地第一一零五章 冲阵第六十五章 草芥第七零八章 大捷第五章 西市第五九九章 盾伞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九零五章 国本第八八八章 暗查第一零三一章 钦差第四十八章 佳境第五八三章 目的第一零四零章 粽子第二九四章 成迷第一零七五章 开战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四八五章 失算第二五九章 道长第五一八章 修好第三零七章 难测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六六二章 美男第二七零章 激将第五八八章 天骄第二五二章 逝去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三九五章 孤城第六三三章 转折第一零四七章 端午第一零二零章 攫取第七五六章 秘居(续二)第一六八章 惩恶第一八七章 大志第五八七章 进军第二七一章 圣驾第四八六章 危机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三二一章 刚柔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七九二章 择机第二一一章 人生第五零五章 布局第八七九章 惨剧第七九八章 清查第九一零章 严冬第一一零四章 围困第四九六章 刺杀(续)第六九九章 清算第一零八二章 大胜第一零七二章 骂战第一六零章 降服第三章 重来第二九七章 如簧第二二八章 夜袭第八九六章 幽处第四四二章 大坝第一八八章 察觉第一六六章 驯马第八九一章 安策第一四九章 胡旋第六二零章 败笔第六五四章 乱城第四十三章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