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二章 崩塌

郑凯之哪里肯走,之前谈的条件不过是郑秋山教他的要步步为营,不要摊出老底。能够争取最大的利益自然更好。能杀了郑秋山还能保证李瑁不灭,和王源分而治之,这才是最佳的方案。但没想到事情一下子便崩了,王源以为自己没诚意,谈都不愿谈了。

“王大帅,我有话说,王大帅,听我一言。”郑凯之叫道。

王源头也不回的离开,压根没搭理他。倒是高仙芝回头看了一眼。郑凯之忙叫道:“高大帅,我有一言,可否留步?”

高仙芝停下脚步,郑凯之大喜过望,忙奔到高仙芝身旁道:“高大帅,我有更好的条件,还望高大帅能跟王大帅美言几句。谈成了对大家都有好处。这一回绝对有诚意。”

高仙芝苦笑道:“早知如此,刚才何必要玩那一手呢?王大帅是个直来直去的,可不喜欢别人绕弯子。罢了,我去帮你劝说两句。但你可不要再兜圈子了,把你的底线亮出来,开诚布公懂么?”

“一定一定,多谢多谢。”郑凯之连声道。

……

四更三刻,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郑凯之终于从王源的大帐中脚步轻盈的走了出来。他浑身轻松,心情愉悦。因为他终于和王源达成了交易,并没有超出父亲所允许的底线。郑凯之立刻离开神策军大营,回城报喜而去。

大帐内,王源和高仙芝也同样的轻松愉悦,王源嘴角的笑意都掩饰不住了。

“我只想要一滴水,没想到得到了一片大海。我只想要一棵树,没想到得到了一片森林。”王源激动的都开始冒名言警句了。

高仙芝也哈哈笑道:“是啊,还真是钓到大鱼了。没想到这个郑秋山如此果断,为了保全自己居然肯干出这样的事来。现在就看他能不能除了李光弼掌握兵权了,李光弼若不死,恐怕难以成事。”

王源笑道:“他成不成事我却并不关心,我只要他们自己窝里斗就好。郑秋山能成了最好,杀了李光弼,献李瑁给我,咱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解决这场战事,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说实话,咱们财物吃紧,炮弹炸药等进度都很慢,再加上这长安城坚如磐石,我还真是有些头疼。”

高仙芝笑道:“还不是被你那轰天雷的把戏给吓的他露了底牌。他定是觉得长安守不住,所以才自暴底线的。”

王源咂嘴道:“又浪费了我一百只炸药包。刘德海这个混蛋,为何不能少放些炸药包?弄得场面那么大作甚?”

高仙芝苦笑道:“你这可是无理取闹了,刘德海可是为了让效果更好,完全是奉了你的意思的。”

王源笑道:“也是。咱们现在便等着看好戏吧。长安城今夜之后,怕是要热闹起来了。”

高仙芝微微点头,忽然问道:“若郑秋山当真得手,你真的愿意答应他,让他去岭南道当节度使,让他当一方之主么?他可是崔家惨案的罪魁祸首,还是李瑁的帮凶之人呢。”

王源冷笑道:“他想得美。我要是饶了他的性命,若瑂岂非要骂死我。我答应了若瑂替她崔家报仇,岂能言而无信。”

“可是你已经跟他达成协议了啊。这不也是言而无信么?”

王源笑道:“只是协议罢了,我又没签名画押,那可不算数。”

高仙芝愕然道:“你不是盖了印章了么?神策军兵马大元帅的那枚印玺。”

王源哈哈笑道:“我盖的是你的印玺,神策军兵马副元帅的印玺,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也。我故意盖得模糊了些。将那个副字弄得一塌糊涂看不清楚。他回去后怕是也辨认不出来。就算认出来,也是个‘副元帅’。”

高仙芝愕然道:“你……居然这样干了!”

王源哈哈笑道:“瞧你,急眼了吧,骗你的罢了。我盖的是我自己的印玺,不过我还是要反悔,他能奈我何?跟这种人我可没那么矫情,该杀的便杀,留着当祸害么?”

高仙芝苦笑道:“我可没急眼,我倒是希望你盖了我的印章呢,我背点黑锅又算得了什么?”

……

半夜里突如其来的一阵轰炸惊动了李光弼,接到禀报后,他急急忙忙的往城头赶去,待上了城头,却发现敌军并没有发动进攻。只是一次骚扰轰炸而已。

在城头巡视一遍,检查了城头的工事后,李光弼反而放了心。虽然死了几百守军,但城墙却并未遭到破坏,只是临时堆砌的沙包工事被毁了不少,但城墙的主体并未受损。这充分说明对方的这种攻城火器对城墙的破坏作用微弱。真正到了攻城时,大不了便是死一些人罢了,只要城墙不塌,他们便攻不进来。

李光弼巡视的匆忙,他没有注意到金光门左近几名守将的表情,也没发现城楼外侧悬垂的几根绳索。如果他发现了这一切,恐怕会刨根问底,得知郑凯之坠城的事情,他可能会立刻联想到什么。只可惜他没有发现此事。

在他离开城楼之后不久,天色将明之前,郑凯之被拉上了城头,匆匆的赶回家中跟等候消息的郑秋山禀报。

天色大亮之时,郑秋山踏着满地的寒霜顶着凌冽的寒风进了兴庆宫南熏殿后殿之中。在得到了王源亲笔签字盖印的承诺之后,特别是在听了郑

凯之描述那种‘轰天雷’的真实存在和威力之后,郑秋山明白自己必须要行动了。他首先要做的便是让李瑁做出决定,必须要杀了李光弼,否则事情必难成功。

李瑁昨夜睡的很不好,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眠,到了黎明时分才迷糊睡去。但很快他便被黄安给叫醒了,说是郑秋山前来求见。

李瑁头疼欲裂的爬起来,面色苍白的洗漱穿衣之后来到暖阁见郑秋山。郑秋山见到李瑁后忙跪倒行礼,口呼万岁。

李瑁掩口打着阿欠,坐在软榻上皱眉道:“国丈这么大清早的来见朕作甚?”

郑秋山沉声道:“老臣想来问问陛下,陛下做好决定了没有。关于王源信中提及之事,已然刻不容缓了。”

李瑁沉吟道:“朕还没有想好,朕思来想去,觉得此事须得慎重。”

郑秋山长叹道:“陛下,不能再犹豫了,陛下不知昨夜之事么?”

李瑁皱眉道:“昨夜又出了什么事?”

“昨夜神策军炮轰城楼,我守军死伤上千。老夫闻询后,心中难安。于是自己做主,派了犬子凯之带人出城前往探查虚实,已然发现敌军营中有大量巨炮就位。犬子亲眼见到他们夜里还试射了一发,轰塌了北边的一处山包。据此可推断,这些便都是那种名叫‘轰天雷’的巨炮。臣以为,神策军已经准备攻城了。”郑秋山沉声道。

李瑁面色青白,喃喃道:“这么说,这些轰天雷都是真的?”

“老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绝对是真的。老臣哪里还能睡得着,神策军即刻便要攻城,老臣只得来见陛下,请陛下决断。若是神策军一旦发动,怕是便再也难了。”

李瑁扶额不语,心中犹豫不决。昨夜想了一晚上,一会觉得杀李光弼换取王源退兵是可行的,一会儿又觉得这事儿似乎有些不靠谱。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但现在神策军既然要攻城了,那么自己恐怕必须要有所决断了。

“陛下,李光弼知道昨晚的事情,但他却没有禀报陛下,他是肯定要拼死一搏的。但这也恰恰说明,他自己知道他是没有退路的。李相誓死一搏的心思固然令人钦佩,然而要将陛下绑在一起冒如此风险,那便是他的不忠了。臣心急如焚,恨不得拿自己的人头去给王源,让他退兵。可是老臣的头王源不要啊,他要的是李光弼的人头。陛下是重情义之人,不忍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陛下此时之仁,很可能便葬送了江山社稷,葬送了身家性命啊。陛下,可不能再犹豫了。”郑秋山一瓢瓢的火上浇油着,他必须要促使李瑁下定决心。

李瑁哑声道:“当真非要这么做不可了么?朕……朕觉得还是要跟李光弼说一说,听听他的意见。万一……”

郑秋山忙摆手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你也不想想,这样的事情能明说么?陛下身边的禁军可都是李光弼的人啊,您还跟李光弼商议?那不是逼着李光弼造反么?只能趁着他不注意的时候,召他前来,一了百了。陛下若觉心中不忍,厚葬封赏他的家人,给予他极高的褒奖也就是了。对外便说李光弼操劳过度而死,也避免了他的那些手下起来作乱。地点嘛,便选择在仪凤阁,那里是后宫,无需担心禁军。老臣带些人手预先埋伏在那里听候差遣便是。”

李瑁呆呆的站在那里不出声,郑秋山长叹一声,摇头道:“罢了,罢了,陛下听不进老臣之言,老臣也不劝了。老臣陪着陛下一起死便是。城破之时,王源那厮想要杀陛下,便先从老臣的尸体上踩过去。老臣告退,陛下保重。老臣要带着儿子们上城死战。”

郑秋山磕了个头站起身来,转身朝外踉跄退去。行到暖阁门口时,李瑁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国丈……就……就按你说的办吧。传旨……叫李光弼……去仪凤阁见朕。”

郑秋山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回身来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老臣……遵旨!”

……

李光弼一早起来随便吃了些粥饭便带着亲兵赶往西市南街口。整个西城民坊已经以永安渠为界,形成了连接民坊的三四条防线。李光弼已经下定了一旦城破之后便将和神策军展开坊间巷战的决心。

李光弼知道,这么做是有胜算的,因为神策军的强大重在他们的兵器火器的凶猛,以及他们比自己的多的多的骑兵兵马。大规模的野外作战,神策军已经难以战胜,这一点在通州之战中已经得到了证明,但若进入民坊之间的巷战,神策军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在民坊街巷之间纵横的防御体系可以打散对方的兵马,己方的兵力优势便可以得到发挥。

这段时间神策军按兵不动,这给了李光弼更多的加快建设工事的时间。李光弼根本不想去知道为何神策军按兵不动,他只知道要抓紧宝贵的时间去做准备,做到万无一失。

站在西市南边的高大坊墙上,李光弼黑瘦的脸庞上有了些欣慰之意。因为在他眼前,一张密如蛛网一般的防御工事已经初见规模。如果城池告破,守军可快速退防于这些防线之中。坊墙之上,街巷之间,会立刻成为守军射杀对方冲入城中的兵马的猎杀场。为了做到这一切,李光弼费了很大的气力,他从未感到如此的疲倦和压力,但此刻他却又从未感到如此的安心。

“李相,李相在哪儿?”一个尖利的声音在下方蠕动的人群中响起。李光弼低头看去,只见几名内侍正在墙根下乱糟糟的场地上乱走。当先那人白白胖胖,步履蹒跚,却是黄安。

“黄内监,本相在这里呢,你怎么来了?”李光弼从石阶上缓步而下,大声笑道。

黄安也看到了李光弼,脸上满是笑意道:“李相国,叫奴婢好找。陛下要见你呢,请李相随我进宫去。 ”

李光弼笑道:“哦?陛下怎知我也想去见他?本相正要禀报陛下,城西的防御工事已经接近完工的消息呢。”

黄安一挑大指道:“还是李相能干,陛下经常在奴婢面前夸赞李相。说若不是李相,朝廷便乱了。如此好消息,那正好去跟陛下禀报,叫陛下也高兴高兴。”

李光弼呵呵笑着,命人带马过来,上了马之后赶着黄安等人往东城兴庆宫方向而去。路上黄安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李光弼聊着,东拉西扯的没个正事。若是在以前,李光弼可没心情跟他啰嗦。但此刻心情不错,便也跟他说上几句。

不久后,众人抵达兴庆宫中,李光弼习惯性的往南熏殿方向行去,黄安却笑眯眯的道:“相国,陛下在仪凤阁见你,请跟我来。”

李光弼有些奇怪,仪凤阁是兴庆宫东北角一个僻静的院落,那里并无后妃居住,更不是陛下的居所,不知为何陛下要在那里召见自己。但他并没有多想,跟着黄安等人前往仪凤阁方向。

一行人很快到达仪凤阁之前的一处垂门,门口站着几名内侍守着。见到黄安和李光弼,他们纷纷行礼。

黄安止步转身,对李光弼干笑两声道:“李相国,您只能一个人进去,这十几位随行的兄弟,便只能留在这里了。”

李光弼笑道:“无妨。”转头吩咐十几名贴身亲卫道:“你们留在这里等我。”

黄安笑道:“多谢李相体谅,还有……李相身上的兵刃……也留下吧。”

李光弼愣了愣,笑道:“我从来都是配兵刃见驾的,怎地现在这么森严了么?”

黄安尴尬笑道:“特别时期,陛下新近吩咐的规矩,无论谁见驾都不能带着兵刃。还请李相再体谅。”

李光弼不疑有他,他早了解李瑁优柔多疑的个性,或许又是心血来潮,受了什么刺激。倒也不用去多想。于是解了腰间佩剑递给黄安,拍拍腰间道:“现在可以进了吧。”

“呵呵,李相请。”黄安躬身伸手道。

李光弼昂首挺胸踏入垂门,沿着花坛之间的小径往后行去。走出数步之后,他听到身后传来哐当一声声响。回过头来,只见垂门已经关闭,黄安和几名内侍正站在门口看着自己。

“李相,快去见驾吧,陛下等着你呢。”黄安高声道。

李光弼觉得有些怪怪的,但也没放在心上。转身大踏步往前走去。前方假山树木掩映之中,一座不起眼的小阁就在眼前,雕花木门打开着,几名身材粗壮的内侍正站在廊下朝这边看。

李光弼紧走几步,来到门前,沉声叫道:“臣李光弼觐见陛下。”

有人在屋子里答话道:“陛下请李相国觐见。”

李光弼谢恩起身,踏步上了回廊,走近仪凤阁中。外边冬阳刺眼,屋子里却阴暗的很,李光弼眼睛一时难以适应,眯了眼睛往屋子里瞧。就在此时,哐当哐当连响,身后的花雕木门也突然关闭,喀喇一声响,似乎是在外边上了拴。

李光弼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但他没有惊慌。门关上后,眼睛反而适应了屋内的光线。因为屋子里点着一盏白烛,然而让李光弼惊讶的是,屋子里并无一人,李瑁也根本不在屋子里。

李光弼皱了眉头,高声叫道:“陛下,臣李光弼见驾。”

无人回答。李光弼皱眉扫视屋内的情形,突然发现那盏发着惨淡之光的烛台下方的桌案上,端端正正的摆着一封信。

李光弼缓步上前,凑近一看,他看到了信封上写的字:兄长亲启。那是李瑁的字,这封信是李瑁留给自己的。李光弼狐疑之下,伸手拿起信封拆开来,从里边取出信笺,凑近烛火读了起来。只看了数行,李光弼便面色大变,气喘如牛起来。

一封信快速的看完后,李光弼一屁股坐在一张椅子上,面色凝固了。他什么都明白了,那封信正是王源写给李瑁的信。李光弼并非不知道昨日午后城头射上来一封信的事情,城头的将领早就告知了他。但李光弼根本没有在意,他也没时间在意。他正忙着赶建工事,怎会分心去管这些?他相信,那封信不过是王源写给李瑁,吓唬他活着劝说他投降之类的话,而李瑁是绝不会搭理他的,因为李瑁已经答应自己全力支持自己守城。然而,李光弼没想到的是,王源在信中提出了要拿自己的命换取退兵的交易,虽然在李光弼看来,这明显是王源的诡计,然而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似乎有些不妙。

楼梯咯噔咯噔的响了起来,一盏烛火的光亮在侧首的楼梯处投射出几个长长的阴影。昏暗之中,李瑁惨白的脸浮现了出来。同时浮现的还有十几名身强力壮的身影。他们拿着兵刃,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将李光弼所有的前进或者逃离的路线都封死了。

(本章完)

第二六八章 谶言第四七一章 和议第一零五八章 抉择第六三六章 前锋第二八四章 徒劳第一一一五章 接应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四五七章 火海第三六二章 毒计第八二九章 搏杀第一零六零章 惊变第四三零章 强弩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四零五章 黑锅第五四三章 轻重第四三二章 人祸第六一九章 扰敌第一一零四章 围困第九零九章 遗愿(续)第一零四二章 落网第一零八一章 崩溃第一千零八章 将行第四七一章 和议第二百章 折柳第一九三章 人性第九五一章 备战第一零六一章 夜访第一一二三章 破阵第八百章 追杀第六八九章 惊变第八零二章 比喻第三七一章 人心第八零二章 比喻第七一九章 规劝(续)第五零七章 迷踪第六八零章 秋意第五一一章 魂飞第四八二章 傲娇第八五八章 洪流(下)第六三二章 新星第一一二九章 心乱第八五三章 明察第六百四十六章 赌局第四一四章 大战(续二)第二十章 假婚第一二七章 玲珑第五四五章 担忧第八三六章 三城(续)第四十七章 无题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一零八七章 血夜(上)第二四八章 规劝第四九二章 饵料第四八五章 失算第四九一章 节度第三三二章 循迹第八一四章 灵犀第四零三章 敌营第九五一章 备战第一零四章 夫人第七一三章 身殉第三三五章 马脚第三六五章 进击第二三九章 度势第二三五章 入瓮第七零六章 忠告第六十六章 非隐第二九二章 夜奔(续)第四一九章 虚惊第六百四十二章 溃败第六九八章 谜团第一零三三章 泄露第六二五章 逆耳第一一零二章 潜入(续)第八九六章 幽处第一一二八章 造势第二九六章 夜询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五三零章 耗尽第七四二章 马嵬(十)第四一八章 防毒第九四七章 扬州第一二七章 玲珑第七八零章 封锁第九三二章 夺城(三)第二九二章 夜奔(续)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二零四章 序幕第三一九章 肉食第三四五章 夜战第十九章 蛇蝎第八百章 追杀第九三零章 夺城(续一)第九零七章 消息第一零六零章 惊变第一三六章 反击第六八零章 秋意第六六零章 非人第五十三章 狼狈
第二六八章 谶言第四七一章 和议第一零五八章 抉择第六三六章 前锋第二八四章 徒劳第一一一五章 接应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四五七章 火海第三六二章 毒计第八二九章 搏杀第一零六零章 惊变第四三零章 强弩第六八二章 芳辰第四零五章 黑锅第五四三章 轻重第四三二章 人祸第六一九章 扰敌第一一零四章 围困第九零九章 遗愿(续)第一零四二章 落网第一零八一章 崩溃第一千零八章 将行第四七一章 和议第二百章 折柳第一九三章 人性第九五一章 备战第一零六一章 夜访第一一二三章 破阵第八百章 追杀第六八九章 惊变第八零二章 比喻第三七一章 人心第八零二章 比喻第七一九章 规劝(续)第五零七章 迷踪第六八零章 秋意第五一一章 魂飞第四八二章 傲娇第八五八章 洪流(下)第六三二章 新星第一一二九章 心乱第八五三章 明察第六百四十六章 赌局第四一四章 大战(续二)第二十章 假婚第一二七章 玲珑第五四五章 担忧第八三六章 三城(续)第四十七章 无题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五零八章 仙境第一零八七章 血夜(上)第二四八章 规劝第四九二章 饵料第四八五章 失算第四九一章 节度第三三二章 循迹第八一四章 灵犀第四零三章 敌营第九五一章 备战第一零四章 夫人第七一三章 身殉第三三五章 马脚第三六五章 进击第二三九章 度势第二三五章 入瓮第七零六章 忠告第六十六章 非隐第二九二章 夜奔(续)第四一九章 虚惊第六百四十二章 溃败第六九八章 谜团第一零三三章 泄露第六二五章 逆耳第一一零二章 潜入(续)第八九六章 幽处第一一二八章 造势第二九六章 夜询第二七三章 初心第五三零章 耗尽第七四二章 马嵬(十)第四一八章 防毒第九四七章 扬州第一二七章 玲珑第七八零章 封锁第九三二章 夺城(三)第二九二章 夜奔(续)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二零四章 序幕第三一九章 肉食第三四五章 夜战第十九章 蛇蝎第八百章 追杀第九三零章 夺城(续一)第九零七章 消息第一零六零章 惊变第一三六章 反击第六八零章 秋意第六六零章 非人第五十三章 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