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八章 琴曲

玄宗的死在有些人看来是意外的,但在有些人心里这是必然的结果。特别是在高仙芝柳钧赵青谭平宋建功刘德海等留守于长安城中的神策军主要将领心目中,这是必然发生之事,且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神策军众将领从当初王源奉玄宗复位时起,心中便如鲠在喉,难受之极。但大帅的命令他们不敢违背,加之大战在即,他们也暂时无暇去管这件事。但当拿下长安,战事结束之后,大帅按照当初的约定让玄宗回到长安,要将大唐的江山重新交还到玄宗手上的时候,众人是真的受不了了。

在他们看来,玄宗早已无当皇帝的资格,这天下可谓是神策军一手平定下来,唯一有资格当皇帝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王源。可大帅偏偏拱手相让,这让人既失望又闹心。鉴于此,一干将领几乎天天跑去跟高仙芝闹,他们知道,唯有高仙芝才有可能说服大帅改变主意。大帅登基当皇帝,这才是天经地义之事。

高仙芝心如明镜,这些人之中,恐怕只有他才知道王源真正的想法,只有他才知道王源为什么要这么做。作为王源最为心腹的知己,他知道王源虽没有对自己说过什么,但此时此刻却是自己要出手的时候了。有些事王源也许不能做,但自己要替他做,王源没说出来,但自己要领悟出来。这才是自己此时需要承担的角色,也或许是王源希望自己承担的角色。

于是,正月里的某天夜里,高仙芝召集柳钧等一干神策军中坚将领商议了一夜。次日,数百只神策军骑兵便分别赶赴各地州府之中,开始了他们的猎杀行动。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有冒出头来的李唐皇族血脉尽数被诛杀殆尽。李唐王朝除了玄宗一人之外,从此绝后。或者还有遗漏,但恐怕再也没有人敢出来自认是李唐宗族之后了。

这是第一步,解决了这一步,李唐基本上再无延续的可能。第二步便是为了避免玄宗这老东西再出什么幺蛾子,再闹出什么新花样来。甚至是担心这老东西身子养好了之后,或者又老当益壮搞大了某个宫女的肚子,生出后嗣来,必须尽快的结果玄宗的性命。

按照刘德海和谭平的建议,直接夜晚率兵进宫,将玄宗砍死在龙床上拉倒。但高仙芝当然不会用这么激烈的手段,这样做的话岂非是给王源抹黑。于是,一名政事堂的小吏便适时的向内侍小山子透露了李唐宗室后代被全部诛杀殆尽的消息。高仙芝知道,这个消息会很快传到玄宗的耳朵里。玄宗若是还能经受住这样的打击,那可真是当世第一刚强之人了。如果他还不死,自己便带着众人去逼宫,逼他禅位。

但很显然,玄宗受不了这个打击。在经历了安禄山叛乱,马嵬坡惊魂,蜀地的求存,骊山宫的凌虐之后,玄宗还能活着,其实便已经是个奇迹了。就算没有这最后的一次打击,他也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何况这最后的打击彻底的湮灭了他所有的希望,他的李唐江山从此再无延续的可能,他便也再无活下去的可能。

那么,接下来便是第三步了。玄宗死了,现在要做的便只有一件事了。那便是拥戴某人上位。但这拥戴是有讲究的。高仙芝想来想去,柳钧等人积极献策,最后决定用一个极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年后的这两个月对于王源而言是难得的清闲时光。朝廷中所有的事情都交给高仙芝柳钧等人去打理,王源甚至连问都不问,每日宴饮游玩赏雪听曲,似乎已经决定了过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王家众妻妾们很少有如此和王源相聚在一起的时光,尽管她们当中的一些聪明人心里明白的很,二郎是绝不可能永远过这样的日子的。

三月初三,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他已经选好了去处,那便是浣花溪畔的草堂。

上午巳时,十几辆华贵马车载着王家众妻妾们抵达浣花溪草堂。杜甫携妻妾早早的站在路旁翘首以盼。这片地方王源早已赏给了杜甫居住,杜甫也基本上都住在这里,城里都不怎么去了,所以其实几个月来两人也只见了两次面。

见王源从大道上纵马而至,踏上了通向草堂的小路时,杜甫忙携老妻上前行礼迎接。

“杜兄,别来无恙,叨扰叨扰了。”王源哈哈大笑着纵马而来。

“大帅说哪里话来,得知大帅要来,我昨晚一晚上都没睡着呢。辗转反侧,就盼着天亮,大帅大驾光临。”杜甫呵呵笑道。

王源翻身下马呵呵笑道:“看来是害的杜兄没睡好觉了。那也没法子,今日三月三,加之我又想杜兄了,所以便来了。”

杜甫笑道:“哪里的话,我是兴奋的睡不着罢了。相国能来看我,是我杜某莫大的荣光。”

说话间,后方车马粼粼,十几辆大车抵达近前,车门打开,王家众妻妾叽叽喳喳莺莺燕燕的下得车来,一个个是花枝招展,容光焕发,玉容胜花、眼波赛水、云鬓如烟、娇躯似柳,扶摇生姿。举手投足间或颦或笑,或娇或嗔,指点嬉笑,顾盼自若。这一群女子的骤然出现,几乎浣花溪畔绝美的春色都黯淡了几分,她们才是这天地间最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杜甫的妻子忙带着两名婢女上前去一一拜见,杜甫也在王源的引见下和众女见面行礼。当王源向杜甫介绍秦国夫人和杨玉环的名字时,杜甫惊愕的差点掉了下巴。他没想到外

边的传言是真的,王源居然真的将杨玉环救了下来,而且看样子是已经纳为私宠了。

浣花溪畔的草地上铺了大大的白色毡毯,上边摆满了随车带来的各种酒菜吃食。鲜花如毯,绿草如茵,浣花溪畔春光正好,众人或坐或立,或饮或食,孩童婢女们采花扑蝶,妻妾们闲坐谈天,笑语欢声,其乐融融。

王源和杜甫在溪畔一座简陋的小草亭中对坐饮酒谈天,清风白云,空气清新,两人心情高兴,谈兴甚浓。

“杜兄,昌龄兄可曾来拜会于你?”

“怎么没来?前段时间赖在这里住了半个月,每日和我谈诗饮酒,我都被他弄得没法子。他还说要在在左近修一座草庐跟我住在一起呢。这个人,真是的。”杜甫苦笑道。

王源哈哈笑道:“他想要过闲适的日子,跟我也说了的。可是你们这些人都喜欢什么都不管隐居于此,这可不太好吧。国家新平,百废待兴,你们这些人怎能甩手不管?这态度不够积极吧。”

杜甫古怪的看着王源道:“王相国倒是说起我们来了,相国自己不也是当了甩手掌柜么?我可是听说了,不久后不但相国从此不入京城,连高大帅以及一干成都的官员将领们都要撤出中原回归蜀地。相国都如此,怎么能怪我们呢?”

王源呵呵笑道:“看来是被你抓住把柄了。但你要知道,我回成都是没法子,我是尽量避免他人猜忌,维持天下稳定的局面,避免再有其他的枝节。我留在长安,对陛下对我都没好处。而你们不同,你们该为朝廷效力才是。为朝廷效力,便是为百姓效力,这不是你一直的理想么?”

杜甫微笑摇头道:“以前我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经历了这场浩劫之后,我想了许多许多。以前我只想着施展抱负,只求无愧于心。但现在发现,那是多么的可笑。我那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只求自己心安,却像个瞎子一样不顾外部的局限。要想真正的有所作为,可不是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便能做到,而是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氛围,要上下一心,全部都有一股干劲,而非是你一人努力,他人却在旁掣肘,或者依旧躺在原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王源微微点头,喝了一杯酒沉吟不语。

杜甫却继续说道:“刚才的这些话,我和昌龄兄也都认同,我二人谈了好多天话,可以说该聊的都已经聊透了。我和昌龄兄都认为,虽然经历了这场浩劫,但现在的朝廷恐怕还将要走他的老路。”

王源皱眉道:“此话怎讲?”

杜甫沉声道:“当今陛下恋栈不去,不肯退位,这对天下百姓是一种伤害,对人心更是一种蔑视。天下之乱始于陛下,陛下早该引咎而退,那才是正确的态度。他不担责,谁来担责?我知道这么说有些大逆不道,但这正是我和昌龄兄的共识。国家振兴的前提是天下百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而如今,天下百姓对陛下还有几分期待?一个失去了民心拥戴的朝廷,又怎能激发百姓众志成城复兴之念?”

王源举杯临风,默然不语。

“相国在这件事上也教人失望。”杜甫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或许是喝了不少酒,他已经无所顾忌了。

王源苦笑道:“我又怎么了?”

杜甫道:“相国不入朝,这让天下百姓失望之极,就拿我和昌龄兄而言,我们都不明白相国为何要这么做。相国说是为了朝廷的安稳,若当真如此,相国便更加不该割据蜀地。要放便彻底放手,归隐山林。否则,以相国如今的行为,不但不是为了朝廷的稳定,反而是造成了大唐事实上的分裂。相国莫怪我直言,相国率神策军留在蜀地,其实便是将西北四道和朝廷分割开来。此举便是酝酿着下一场大乱。以相国如此聪慧之人,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这着实令人不解。”

王源咂嘴道:“我或许只是自保,想过安生日子罢了。”

杜甫摇头道:“不,相国没说真话。相国是胸怀天下之人,如此退缩,实乃虎头蛇尾。让天下百姓失去希望,让朝廷重回混乱。那么相国之前的血战沙场是为了什么?我却想不明白。”

王源笑道:“杜兄,你言辞过激了。”

杜甫摇头道:“非也,当今天下,非相国不能聚人心。相国乃天命之圣,该有所作为才是。相国不能因为担心什么,害怕什么,便虎头蛇尾畏缩于蜀地,这样的话,天下不久便再起纷争,百姓们依旧难享和平。”

王源瞪着杜甫道:“杜兄,你喝多了吧。”

杜甫摇头道:“我可没喝多,我知道相国心里在想什么。其实世间之事便如和草木凋零生发一般,自有其时,自有其理。草木生灵如是,天地万物皆如是。大唐的辉煌其实已经过去了,我等虽怀念以往的大唐,但却并不表示明知其已经衰亡,却还要勉力维持,那其实是一种罪过。改朝换代,实乃大势所趋,而能做到这一点而天下不乱之人,唯有相国而已。相国或许是担心天下舆论,担心为人所指谪。但我敢断言,现在天下民心是向着相国的。况且即便是有不谐之言,那又如何?自古而来,圣人出世,其言行必不为世人所理解,故每有诽谤诋毁之言。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岂会在意世人眼光。圣人要做的事,常人如何能理解?圣人的目标便是天地太平海清河晏,可没功夫去管别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在我眼中

,大帅便是天上降下的圣人。”

王源愣愣的看着杜甫激动的面容,他万万没想到,今日杜甫居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在他的心目中,像杜甫这一类的文人是自己登上顶峰的最大障碍才是。这些人往往比那些直接起兵反对的人更为难缠,因为他们骨头硬,不怕死。杀了他失去民心,不杀他们他们会四处散播言论,而且偏偏这些人的影响力很大。之所以如此,王源才步步为营,不肯以激进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计划。直到现在,他也不敢说自己若是登上宝座后,这些人会不会翻脸不认人。

但现在,杜甫说出的这番话却颠覆了王源的认知。让王源不得不承认,自己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像杜甫这一类人的内心世界。以前自己认为,杜甫这一类人的本质上是迂腐的卫道士,他们会死守陈规而不肯改变。但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并非如此。杜甫的出发点是为了天下百姓,而非是为了能在朝廷中占据一席之地,他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尚的多。

当天傍晚,赵青亲自从长安飞骑而回,带来了玄宗驾崩的消息。随着消息一起到来的还有高仙芝等京城众将和朝中一干文武百官联名写来的信件。他们请求王源去京城参与玄宗丧葬之事并主持大局。

王源心知肚明,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下令,但高仙芝显然替自己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王源丝毫也没觉得内疚,在这件事上,王源早就拟定了计划,这一切不过是在计划之中罢了。现在,玄宗死了,那一切已经近在咫尺触摸可及了。

当晚,王源将玄宗驾崩的消息告知了家中众妻妾。众人惊讶不已。对妻妾中的个别聪慧之人而言,她们立刻意识到将有一场巨大的变故要发生,但她们也不敢多言。

静夜,梅园之中。王源公孙兰对坐在灯下,烛火摇弋之下,夫妻二人默然相对,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公孙兰却还是一副淡定的模样,王源也是一脸的泰然。但这静默的空气之中,却有着一股激荡的暗流在涌动。即便王源的外表是平静的,但他的心脏明显跳动加快,血液也明显流动的更快,呼吸也明显粗重急促了不少。

“表姐,可否……为我抚琴一曲。”王源打破沉默吁了口气道。

公孙兰微微一笑,轻点臻首,起身来从房中取出一柄瑶琴来摆在案上。素手轻挥之间,琴音沧浪而起,如玉珠落盘,清脆悦耳。

“奏一曲什么呢?”公孙兰歪着头自言自语道。

王源没有回答,公孙兰也没想要答案,片刻之后,她自己便有了答案。

琴声叮咚作响,宛若春雪融化汇成小溪流出山谷,山谷间百花开放,艳阳满天,百鸟齐鸣,让人听得心情愉悦,王源,闭上双目静听,不觉嘴角也露出一丝微笑来。

然而突然间风云突变,琴音从舒缓清凉变得急促而刺耳,艳阳天顿时为满天乌云遮蔽,进而狂风暴雨,飞沙走石,树摇草飞,日月无光。铮铮琴声中夹带杀伐之音,宛如千军万马举刀剑厮杀而来。

正当王源眉头紧皱,脸上变色,心脏砰砰乱跳之时,嗡然一声响,琴音骤停,顷刻间便如云开日出,风停树静,一切让人心头狂跳的幻觉瞬间消失。

“我本希望你能奏一曲让我静心,表姐却奏此杀伐之音,却叫我心更乱了。”王源苦笑道。

“心静是自己给的,可不是别人给的。我可没有让人心静的本事,你叫我奏曲,可没叫我替你静心。”公孙兰微笑道。

王源笑道:“好吧,但虽然你这一曲让人心慌意乱,我却听出来了,这是当年在京城梅园之中,你奏的《高山流水》和《十面埋伏》糅合在一起的那首曲子吧。”

公孙兰凤眼闪烁着温柔的光,低声道:“还好你记得。正是当初那一首,其实它有个新名字,叫做《风云乱》。现在听起来,和当初的感觉一样么?”

王源摇头道:“不一样了,当初听起来更惊艳些,因为……佳人远望,遥不可及,故而……”

公孙兰嗔道:“你的意思是,现在便腻了么?悔不该梅园一见,教我落入烦忧之中。”

王源呵呵笑道:“烦忧么?难道不是快乐?多少次你都感叹人生极乐,悔不该蹉跎韶华,如今却又说这样的话。”

公孙兰红着脸轻啐一口,扭头不搭理王源。

王源轻叹道:“不过听这一曲,到叫我想起当年之事。提醒我莫忘初心。短短八年时光,谁能想到今日?我欲心静,但却心中难静。说实在的,我有些害怕。我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即便是当初处于极为艰难之中,也从未有过这种恐惧到骨髓的感觉。”

公孙兰缓缓起身来,走到王源身边,伸手捧着王源的脸,看着王源的双眼道:“路都是自己选的,是祸是福都要自己去承担。你幸而是感到恐惧而非自喜,那才是最要命的。懂的恐惧才知步履维艰,才知责任重大,才能小心翼翼不会胡作非为,才能做好你自己。若是自喜自大,恐怕便是灾祸之始。二郎,你是大智慧之人,从今以后,你的角色便将不同。胸怀天下,胸怀百姓,为苍生谋福利,为百姓造福祉,这便是你要做的。这很难,比带兵打仗难多了。但二郎你不要害怕,还是那句话,我永远在你身边,无论前面是什么。”

公孙兰俯下身来,将温润香醇的双唇覆在王源的嘴唇上。

(本章完)

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六二一章 夺功第八一五章 扫荡第七十七章 夜话第八零一章 对质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一零九四章 死守第八九五 铸锻(续)第八一一章 袒露第六百四十一章 杀器第五九七章 惊喜第二零八章 接头第八八九章 貌合第三八四章 煎熬第七五八章 秘居(终)第三四四章 追击第五二六章 救赎第一二三章 雾夜第四一四章 大战(续二)第十五章 往事第一三二章 探友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九九一章 长夜(七)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五十四章 拒绝第四十九章 相惜第九九二章 长夜(八)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七一二章 洛阳第九二二章 破局(终)第一零六八章 羞辱第一五六章 宝藏第三一一章 离前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第一千零一章 血战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一零八六章 囚徒第一五零章 疑团第五三四章 破烂第三九八章 重骑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二八章 国宝第二二九章 逃离第六七五章 封赏第一七六章 游戏第七四零章 马嵬(八)第七八一章 妙用第六十六章 非隐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五一九章 痴狂第四二零章 来信第一千零三章 游春第九零九章 遗愿(续)第一零六七章 算盘第二三六章 火拼第一一二一章 阿郎第八一九章 营救第七六六章 赌局第一五九章 越狱第五零一章 一跃第二十七章 离去第一二三章 雾夜第一千零二章 解围第一八七章 大志第一八二章 吉温第二零七章 分工第四八一章 和平第五六二章 夜战第八五六章 筑坝第八六五章 抢渡第一九二章 欲动第一零四七章 端午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三一二章 赴任第七七八章 抉择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八四七章 溃逃第九三六章 夺城(七)第二四五章 谋略第三四一章 溃败第六零七章 无路第六十三章 图谋第二五零章 献计第三四八章 决胜第一零七一章 溃败第二八四章 徒劳第二一零章 行动第八五一章 混乱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四四六章 补给第七六二章 启衅第五八四章 竹杠第二四零章 弥坚第三六十四章 搏杀(续)第一零一三章 穷途第一五六章 宝藏第一零三八章 定策第二四四章 狂涛第六三零章 穷途
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六二一章 夺功第八一五章 扫荡第七十七章 夜话第八零一章 对质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一零九四章 死守第八九五 铸锻(续)第八一一章 袒露第六百四十一章 杀器第五九七章 惊喜第二零八章 接头第八八九章 貌合第三八四章 煎熬第七五八章 秘居(终)第三四四章 追击第五二六章 救赎第一二三章 雾夜第四一四章 大战(续二)第十五章 往事第一三二章 探友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九九一章 长夜(七)第八七六章 回程第五十四章 拒绝第四十九章 相惜第九九二章 长夜(八)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七一二章 洛阳第九二二章 破局(终)第一零六八章 羞辱第一五六章 宝藏第三一一章 离前第一零五零章 人非第一千零一章 血战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一零八六章 囚徒第一五零章 疑团第五三四章 破烂第三九八章 重骑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二八章 国宝第二二九章 逃离第六七五章 封赏第一七六章 游戏第七四零章 马嵬(八)第七八一章 妙用第六十六章 非隐第五九六章 莫名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五一九章 痴狂第四二零章 来信第一千零三章 游春第九零九章 遗愿(续)第一零六七章 算盘第二三六章 火拼第一一二一章 阿郎第八一九章 营救第七六六章 赌局第一五九章 越狱第五零一章 一跃第二十七章 离去第一二三章 雾夜第一千零二章 解围第一八七章 大志第一八二章 吉温第二零七章 分工第四八一章 和平第五六二章 夜战第八五六章 筑坝第八六五章 抢渡第一九二章 欲动第一零四七章 端午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三一二章 赴任第七七八章 抉择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八四七章 溃逃第九三六章 夺城(七)第二四五章 谋略第三四一章 溃败第六零七章 无路第六十三章 图谋第二五零章 献计第三四八章 决胜第一零七一章 溃败第二八四章 徒劳第二一零章 行动第八五一章 混乱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四四六章 补给第七六二章 启衅第五八四章 竹杠第二四零章 弥坚第三六十四章 搏杀(续)第一零一三章 穷途第一五六章 宝藏第一零三八章 定策第二四四章 狂涛第六三零章 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