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

(二合一章节,今日无更了。)

“我明白你在说什么,你无非想说,我将殿下的罗衣门暴露于天下,接下来朝中必将大乱,我也脱不了干系,反倒结果会更糟是么?”王源微笑道。

“难道不是么?你已经把天捅破了,没人能弥补得了。”李龟年冷笑道。

“那可不一定。”王源笑道:“秘密依旧被保守着,只不过保守的人多了一个而已。贵妃娘娘,您可以向李乐师解释一下么?”

杨贵妃轻轻点头,缓缓开口道:“太子的罗衣门的秘密本宫是不会说出去,这是我和王学士之间的约定。所以,天下不会大乱,因为今日之事没有人会知道。除非太子殿下自己想要公之于众,但本宫相信他不会这么做。”

李龟年惊讶道:“怎么可能?娘娘会保守这个秘密?殿下要杀娘娘,娘娘竟然能容忍?”

杨贵妃淡淡道:“本宫当然不能容忍,但本宫对权力争夺没有兴趣,我只想过平静日子,并不想朝中大乱,那也并非本宫所愿。我知道一旦我将此事公开,太子自然是要倒台,但这未必便是好事。这件事会被很多人利用,朝野上下会乱作一团。”

顿了顿,杨贵妃又道:“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王学士和我之间的协议。王学士晌午时分来觐见本宫的时候,在说出这件事之前便提出了要保守这个秘密的条件。这一点本宫很能理解,因为这件事若是公开,王学士必牵扯其中,哪怕他今日救了本宫一命,陛下和朝廷也容不下他。况且王学士说的也很对,他一旦被牵扯,必有人将此事牵扯到我杨家头上。当今左相和王学士之间的关系密切,有些人岂肯放过这个机会。所以,我说要保守这个秘密,你还不信么?”

李龟年朝王源深深看了一眼道:“佩服之至,你能说动娘娘保守这个秘密,这一点便足以让人佩服了。难怪你能左右逢源,混的风生水起。”

王源笑道:“你莫想挑拨离间,我同娘娘说的话句句在情理上,当然也有我个人安危的考虑,这一点我在娘娘面前也不否认。贵妃娘娘,关于这一点我是否一开始便坦陈了?”

杨贵妃点头道:“确实如此,若非他如此坦白,本宫也不会听他后面的话。本宫更不会准许他全权做出安排,来验证此事的真假。王学士,你费心了,从无中生有,硬是找出来了沈秋荣来,这一点很了不起。”

王源微笑拱手道:“多谢贵妃娘娘夸奖,其实整件事最难的是前期的思考判断,当确定可能是掉包之计后反倒不那么难了。贵妃娘娘授权我排查了身边的所有女官之后,沈秋荣其实已经无可遁形了。”

杨贵妃微笑道:“本宫还不知道你是怎么找到她的呢,当你说是沈秋荣的时候,本宫都不敢相信,她和本宫的面貌可相差太多了。”

王源呵呵笑道:“贵妃娘娘,若是她平日以真面目示人,岂非暴露了她和娘娘面容相似这件事?所以这个沈秋荣平日以化妆易容刻意掩饰她同娘娘面容相似,只可惜这等事瞒得住一时,又怎能长时间不露破绽?臣一盘查此事,便有女官告诉我说沈秋荣的面容好像每日都在变化,我一猜便知那是平日刻意化妆易容而产生的结果。因为她要掩饰面容,所以每天都要化妆易容,但再高明的手段也做不到天天如一,画得毕竟不是她真实的面容,所以每天的妆容都会有些细微的差别。自己不知道,别人看在眼里一定是有察觉的,只是不太在意罢了。当问及此事时,便会立刻暴露出来。”

杨贵妃微笑点头道:“你很细心,确实是这个道理。”

王源道:“多谢娘娘夸奖。找到这沈秋荣之后,剩下的事便好办多了。这女子虽然经过太子殿下和李辅国的调教,敢接受掉包贵妃娘娘的任务,也算是有些胆量了。但毕竟是个女子,一旦被揭穿后便无意抵赖,统统竹筒倒了豆子。然后我便请娘娘安排了这出戏,沈秋荣既然要冒充娘娘,便让她冒充这一回,娘娘在旁来个全程旁观。”

杨贵妃微笑点头道:“本宫明白了。”

王源转向怔怔发愣的李龟年道:“李乐师,现在你该明白这场为你准备的戏是如何演下来的了吧。你问了半天问题,我们也回答了你半天的问题,你是否可以回答贵妃娘娘的问题了。究竟是何原因,让太子竟然敢铤而走险对娘娘动了杀心?这简直太疯狂了。太子何时有这么大的勇气的。”

“给我一杯水喝成么?我的血快流干了。”李龟年哑声道。

王源亲自为他捧了一杯茶来,一口口喂他喝了下去,李龟年道一声:“多谢了。事到如今,我也不想隐瞒了。刺杀娘娘之计是李公公的主意,殿下开始是不同意的,缘由其实是从娘娘身上而起。”

“缘由在我?”杨贵妃诧异道。

“是,去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娘娘同陛下宫中赏月,您同陛下说荣王李琬不在京城,未能团聚,甚为遗憾的话,未知娘娘还记得否?”

“记得啊,那又如何?”杨贵妃皱眉道。

“从那夜过后,陛下对荣王便多加恩宠,先加陇右节度大使、再授单于大都护,极尽荣宠。后来又传出娘娘引见荣王和当时尚是度支郎的杨左相,进而这两人过从甚密,惹人生疑。荣王进宫必先来拜见贵妃娘娘,孝敬很多礼物,而贵妃娘娘也在很多场合说荣王聪慧沉静胸怀大志,和陛下性格极为相似,是陛下的翻版等等这样的话。”

杨贵妃蹙起黛眉愕然道:“本宫说过这样的话么?”

李龟年正色道:“娘娘当然说过,还不值一次说过,我每一次都记着。因为我的任务是将听到的陛下和贵妃的每一句言行都禀报给李公公,所以我记得清清楚楚。”

“好吧,就算我说过这些话,那又如何?这便要杀了我么?”杨贵妃生气了,生气的样子更是好看,王源看她撅起小嘴的样子有些傻愣愣的发呆。

但听李龟年道:“娘娘心思单纯,也许只是无意说出口,但在殿下和李公公听来,这是娘娘在刻意的向陛下吹风。再加上杨国忠和荣王之间交往异乎寻常的亲密,所以……难免让人怀疑左相似乎有力推荣王之意。“

“力推荣王是何意?”杨贵妃还傻傻的没听明白。

“就像李相国公开说太子之

位寿王最适合一样。”王源听的明白,含蓄的说给杨贵妃听。

杨贵妃听明白了,蹙眉道:“太子是怀疑我和堂兄一起作势,要推举荣王为太子?”

“正是如此。此事让殿下心中极为不安,今年春天的时候,有一次太子见陛下时,陛下的一句话让太子更是担心。陛下当着太子殿下的面责骂殿下不如荣王有才能,还说太子殿下一点也不像陛下,反倒是荣王像极了陛下年轻时候的样子。此事之后,殿下便心中郁郁了。李公公仔细考虑之后,认为必须立刻制止有人在陛下面前鼓吹荣王的好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公公说,就算李林甫力推寿王的言论,也没有贵妃娘娘在陛下耳边鼓吹荣王来的可怕。照这么发展下去,荣王极有可能异军突起威胁太子之位。”

杨贵妃微张小嘴轻声道:“然则便决定要杀了本宫?”

李龟年沉声道:“既然认定贵妃娘娘同左相一起在里应外合推波助澜此事,那么要想杜绝枕边风,便只能让娘娘闭嘴。太子殿下尚不敢下定决心,是李公公竭力劝说要早做打算,殿下才同意了李公公的建议。李公公从七八个月前便开始设计了这场针对娘娘的行动,将沈秋荣安插进娘娘身边模仿学习娘娘的举止神情谈笑语调等等,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也毋庸赘述了。”

王源和杨贵妃都听明白了,整件事的脉络已经很清晰了,原因竟然是源于杨贵妃对荣王的无心称赞,让李亨引发了极度的危机感。本来就已经太子之位受到冲击,李林甫早就公开表示支持寿王,现在新晋势力杨国忠又要推举荣王上位,而且最有利的因素是,有贵妃在吹枕边风,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形下,李亨不得不同意了李辅国的这个铤而走险之策,对贵妃娘娘下手。

虽然事情是从去年中秋便埋下了祸根,但今年连续几件牵扯太子的事情怕是更加打击了李亨脆弱的心灵。他就像惊弓之鸟一样,会将一切的风吹草动放大到极致,从而做出过激的反应。这件疯狂的掉包刺杀的计划在常人看来是很有问题的,但在感觉四面楚歌之时,做出怎样的疯狂举动其实都是合理和可以理解的。

而且这个疯狂的计划一旦成功,不仅仅是可以杜绝荣王上位的可能,而且还可能在陛下枕边安插了一个对最自己万分有利的角色。一旦掉包成功,今后基本上便可高枕无忧了,因为那个假冒的贵妃娘娘只会说对李亨有利之事,成为李亨操控的关键棋子,这才是整个计划最吸引人的地方。

杨贵妃吁了口气,轻声道:“原来如此,本宫全部明白了,若不是获悉了这个阴谋,本宫怕是今日被杀死了都还不知道因何而死。我的那些话确实只是无心说出的话罢了,本宫绝不会去参与倾轧争斗之中,可惜你们每个人都不明白本宫的心。那些话居然会被你们记在心里,恨在骨头里,想想真教人害怕。”

王源安慰道:“娘娘吉人天相,所以他们没能得逞,请娘娘放宽心。现在事情已明,眼前之事还请娘娘定夺。李龟年如何处置?”

“我不知如何处置。”杨贵妃喃喃道。

王源点头道:“好,那臣便代娘娘处置了。”

王源伸手拾起匕首走向李龟年,李龟年面色惨白,看着王源目光中满是求肯之意。

“王学士,能否……留他一命?”杨贵妃在身后叫道。

王源转头凝视她道:“贵妃娘娘,我也不想杀他,但此人确实留不得。今日之仁,会遗他日之祸。他不死,我便要死,他一定会将今日之事告知太子和李辅国的。那将是祸乱的开始。”

杨贵妃怔怔半晌道:“罢了,你决定吧。”

王源转过头来对目光散乱的李龟年道:“李兄,你知道我留你不得,莫要怪我。对不住了。”

李龟年知道今日无幸,叹息一声道:“王学士,请给我个痛快,莫让我多受苦楚。想我李龟年本该醉心音律便可,却被迫参与局中,实在后悔莫及。罢了,若有来生,必不做为人左右之人。”

王源点头道:“你死前能明白这一点,可算不枉活一世。人生在世若是处处为人左右,那还不如死了。”

李龟年微微点头,闭上双眼。王源手一挥,李龟年的咽喉被割开,尸身仆地,瞬间毙命。

……

杨贵妃亲眼看着王源一刀割开李龟年的咽喉,看着鲜血喷涌的场景心中有些翻腾,扶着软榻的木栏弓身干呕。王源忙问道:“娘娘没事吧。”

杨贵妃摆摆手,干呕了几下,喘息着抬起头来,以丝帕捂口道:“把他们的尸身处理了吧。”

王源点头道:“请娘娘叫两名可靠的内侍来搬走尸体掩埋,清洗干净地面便是。”

杨贵妃白着脸点头,走到屏风外招呼了两名内侍进来,两名内侍一见里边的情形吓得不知所措,杨贵妃道:“待会宫卫撤走之后,你二人将这两具尸体抬到后院中,埋在桃花树下。回头将这里清洗干净,一点痕迹也不能留。沾血的东西都拿出去尽数烧了去。今日之事谁问你们都说不知道,谁要是多嘴一句,本宫便将他也埋在桃花树下。”

两名内侍连声答应,忙开始收拾。

杨贵妃对王源道:“这里血腥味太重,我们换个地方说话,我还有话要问你。”

王源躬身道:“听娘娘吩咐。”

杨贵妃径自出了楼阁,王源缓缓跟在身后,外边太阳已经落山了,四下里光线暗淡。众女官内侍见娘娘出来,忙围拢上前伺候。点起了宫灯引路,前呼后拥的离开此处,进了另一处暖阁。

再次屏退众人后,杨贵妃坐下灯下沉吟不语,王源不敢打搅,站在一旁静等。

“王源,你今日救本宫有功,本宫该如何赏你?”杨贵妃缓缓抬头,一双秋水双瞳静静的看着王源。

王源道:“贵妃娘娘,今日之事既是救娘娘,也是臣自救之举,何谈功劳?”

杨贵妃静默片刻开口道:“我有一事要问你,你老老实实的回答。”

王源道:“贵妃娘娘请问。”

杨贵妃道:“数月前我曾单独召见你,询问你的一件秘密之事,你还记得么?”

王源头皮嗡的一麻,只得硬着头皮道:“记得。”

杨贵妃点头道:“记得就好,我三姐虢国夫人去世后,留在我这里的那封关于你同太子和李辅国他们之间交往的记录的信件。本宫当时就此事询问于你,你是怎么回答本宫的?”

王源心头狂跳,强自镇定道:“回贵妃娘娘,当时臣……说的是并未同太子和李辅国他们有实质性的交往,只是他们拉拢微臣之举。”

“然则现在你怎么说?今日你摇身一变又成了那个什么罗衣门的副统领,连刺杀本宫的事情,你也有份参与。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杨贵妃冷声道。

王源脑子里急速运转,这件事已经自相矛盾了,本以为能糊弄过去,但没想到杨贵妃心细如发,居然还记得当时自己的话。这下子被当面揭穿,着实有些棘手。棘手之处倒不是因为自己被证明是罗衣门的人物,和太子有所勾结。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于,杨贵妃若是怀疑虢国夫人的死跟自己有关,那才是大麻烦。

因为之前那封信自己解释为李辅国一厢情愿的骚扰自己,即是说自己并无不可告人之处,即便虢国夫人发现,自己也没杀人的动机。而现在则大不同了,一旦证明自己确实是太子手下的人,则当初虢国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后被杀灭口便有了切实的动机,这才是关键。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贵妃往这上面去想。

“娘娘恕罪,罪臣当初对娘娘有所隐瞒,实在罪该万死。”王源沉声道:“但罪臣也是万不得已。因为罪臣不想让娘娘误解,加之私心作祟,想保住自己的前程,这才欺骗了娘娘。”

杨贵妃面冷如冰,静静道:“说下去,为何当初要欺骗本宫。”

王源道:“是。此事说来话长,不知娘娘是否有兴趣听。”

“说,左右无事,本宫要听。”

“好吧。”王源皱眉叹气,组织了一下言语,开始叙述。从自己在永安坊无意间救了李欣儿开始,到如何发现李欣儿是罗衣门的人,自己如何因为送信得知了李林甫的秘密和罗衣门存在的秘密。如何被李适之看中,诗会上意外扬名,再到为何被迫加入罗衣门自保,又被李适之所不喜,最后被杨国忠保护。等等所历之事,除了一些不能说的细节和人物之外,尽数说了个清清楚楚。

王源一口气说了足足一刻钟,在他说话的时候,杨贵妃深锁眉头一言不发,静静的听着他说话,没有打断他的话。

“你所言都是真的?”杨贵妃轻声问道。

“句句是真,若有半句假话,任凭娘娘处置。”

“你的夫人是罗衣门安插在李相国府中的密探,你救了她,发现了罗衣门的秘密,罗衣门要杀你灭口,你不得不为了保命加入了罗衣门中?”

“是,我当时只是永安坊一个小人物,为了保命,我不得不这么做。事实上当时我也并不知道这将是我身上悬着的一把刀,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摆脱罗衣门,只是苦于无法。”

“道理上倒是讲的通,也就是说,后来你参加诗会,直至被我堂兄举荐为翰林学士都是在你加入罗衣门之后?也就是说,你加入罗衣门并非是为了对付我杨家是么?”

王源拱手道:“娘娘圣明,我根本无法预料后面发生的事情,谁能知道我会被李适之看中参加诗会?拙作又被陛下所喜,杨左相又会来举荐我为翰林学士?除非我是神仙,否则我怎知命运会如此安排?”

“嗯,一个人的命运确实难以预料。然则,你那天对本宫说谎倒也情有可原了,你是怕暴露了身份,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你一直是罗衣门的人,又得我堂兄的赏识,还同我杨家姐妹……交往颇深。也就是说,我杨家的很多事情你都知晓,并且禀报给了太子了是么?”

“娘娘容禀,我至今为止从未替罗衣门办过一件事,也未传递过一份情报。我知道这么说您一定不信,但事实便是如此。两月前,我之所以离开京城去当河北道黜陟使,便是因为李辅国逼我告知左相的秘密,我没有办法,便选择了离京避祸。我想摆脱,但我找不到时机和办法。我从未有半分要替罗衣门办事的想法,只是一直迫于无奈与之虚与委蛇罢了。”

“那你告诉我,今日你为何不怕暴露身份?你不知道坏了刺杀本宫的大事,太子和李辅国会对你见疑么?”

“那是因为他们要对娘娘动手,这是我决不能坐视的。他们暗地里搞些小勾当倒也罢了,竟然发疯到要对贵妃娘娘动手,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得逞。更何况他们要我参与此事,这便是要将我彻底推入深渊之中,我岂能容他们毁了我的一生。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即将举家赴剑南,离开京城便离开了他们的控制,我也不再害怕他们,所以这是个最好的和他们划清界限的时机,我当然义无反顾。”

“这么说来,倒是本宫疑心重了,你前番的谎言却是因为自保。”

“娘娘也不是多心,全是我的错,那日我就该同娘娘直言的,只是我那时的担心是娘娘将我的身份告知左相,那样的话我便全完了。整件事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当初我若不救欣儿,便没有我身上的这些枷锁,也不至于这般鬼鬼祟祟事不敢对人言了。今日娘娘垂询,我能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心里也少了一块心病,即便娘娘告知左相或者其他人,我也不在乎了。因为我实在不想背着这个包袱了。”

杨贵妃静静看着王源,半晌轻声道:“你放心,我会遵守约定替你保守秘密,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但你刚才的话我会派人去调查的,你若敢第二次欺骗本宫,你明白下场如何。”

王源叹了口气道:“我希望娘娘去查清楚,也还我个清白。否则将来真相大白的时候,我倒是百口莫辩。贵妃娘娘,你去查清楚也是帮我,将来希望能给我在左相面前证明,就算我欠你个人情,将来我会报答你的。”

杨贵妃挥挥手道:“那也不用报答,你总归是救了我一命的,就算扯平了。本宫很累了,还有很多事要想,你退下吧。”

王源长吁一口气,拜谢退出。站在门外,这才发现身上已经满是汗水,冷风一吹,瑟瑟发抖。要保守一个秘密,必须抛出另外一个秘密,王源正是这种策略。以杨贵妃的单纯自然立刻便被带偏,成功的陷入到另外一个秘密之中。

(本章完)

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九十八章 关系第九三零章 夺城(续一)第七十六章 底细(续)第四章 差事第六十三章 图谋第八五一章 混乱第一二六章 赏曲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四四二章 大坝第七零二章 选将第八六零章 尾随第八十二章 圈钱第八十六章 双赢第三四五章 夜战第四七二章 和亲第一一二九章 心乱第四十七章 无题第七五五章 秘居(续)第四四九章 神威第三九四章 立威第二九九章 入土第五三七章 千金第二七二章 作诗第八四一章 夜战第五十章 纸团第一零四零章 粽子第五三八章 送药第五六三章 攻城第八三二章 砍伐第六九三章 剖析第二十八章 重会第五七零章 家事(续)第六二八章 重围第五十二章 墨宝第三七八章 严密第四五六章 进攻第六二二章 隐忧第五九九章 盾伞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八零六章 相国第二四二章 帝心第一零七八章 拦截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九四七章 扬州第六零八章 诺言第一千零二章 解围第六百四十三章 替罪第一五一章 宠臣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九十七章 杨钊第二七七章 暗示第二四九章 战论第三十六章 拉拢第九四四章 献船第二零八章 接头第七四二章 马嵬(十)第八章 惊变第五八五章 赠书第三五九章 释疑第三九八章 重骑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一零五二章 徒劳第四一二章 大战第七五二章 责任第二二一章 阻挠第一零五章 狼藉第一百章 丽人第五五六章 献曲第四十章 场面第一六七章 难民第八九八章 幽处(续二)第二六一章 道观第一零八三章 和谈第九零二章 弱点第六五一章 会谈第八四二章 希望第二三三章 嗅觉第九三九章 疑惑第三七七章 和气第九百章 内情第五五三章 证明第二零五章 多疑第六八九章 惊变第五五一章 旧识第六八八章 曲醉第六二二章 隐忧第六二七章 反馈第五四五章 担忧第二三五章 入瓮第七九六章 疑问第五一五章 雨夜第六二零章 败笔第四九一章 节度第五三零章 耗尽第四章 差事第六二七章 反馈第五一三章 问罪第二十一章 杀机
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九十八章 关系第九三零章 夺城(续一)第七十六章 底细(续)第四章 差事第六十三章 图谋第八五一章 混乱第一二六章 赏曲第四六三章 情仇第四四二章 大坝第七零二章 选将第八六零章 尾随第八十二章 圈钱第八十六章 双赢第三四五章 夜战第四七二章 和亲第一一二九章 心乱第四十七章 无题第七五五章 秘居(续)第四四九章 神威第三九四章 立威第二九九章 入土第五三七章 千金第二七二章 作诗第八四一章 夜战第五十章 纸团第一零四零章 粽子第五三八章 送药第五六三章 攻城第八三二章 砍伐第六九三章 剖析第二十八章 重会第五七零章 家事(续)第六二八章 重围第五十二章 墨宝第三七八章 严密第四五六章 进攻第六二二章 隐忧第五九九章 盾伞第七一零章 毕现第八零六章 相国第二四二章 帝心第一零七八章 拦截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九四七章 扬州第六零八章 诺言第一千零二章 解围第六百四十三章 替罪第一五一章 宠臣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九十七章 杨钊第二七七章 暗示第二四九章 战论第三十六章 拉拢第九四四章 献船第二零八章 接头第七四二章 马嵬(十)第八章 惊变第五八五章 赠书第三五九章 释疑第三九八章 重骑第五十六章 名士第一零五二章 徒劳第四一二章 大战第七五二章 责任第二二一章 阻挠第一零五章 狼藉第一百章 丽人第五五六章 献曲第四十章 场面第一六七章 难民第八九八章 幽处(续二)第二六一章 道观第一零八三章 和谈第九零二章 弱点第六五一章 会谈第八四二章 希望第二三三章 嗅觉第九三九章 疑惑第三七七章 和气第九百章 内情第五五三章 证明第二零五章 多疑第六八九章 惊变第五五一章 旧识第六八八章 曲醉第六二二章 隐忧第六二七章 反馈第五四五章 担忧第二三五章 入瓮第七九六章 疑问第五一五章 雨夜第六二零章 败笔第四九一章 节度第五三零章 耗尽第四章 差事第六二七章 反馈第五一三章 问罪第二十一章 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