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优势(二)

“另外就是兵力的问题。”我接着说道:“我军兵力在中印边境一带兵力严重不足,现在我军与印军的兵力对比在一比八左右,印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的优势。更为严重的是,平原上的兵一旦派往高原,就会像我们一样出现高原反应以及各种不适应,也就是说我军基本无法向高原增援,就算增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这是十分危险的,一旦战争暴发我军只能寄希望于印军战斗力不强,而我军可以一个打八个,甚至因为弹药不足的问题而必须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张司令叹了一口气:“这情况我们当然是知道的,但这也是不得已,高原上百姓的生活贫困,我军无法从百姓中得到补给,所以补给都需要运输。你也知道的,这是由我们运输条件决定的,事实上现在这些部队几乎已经达到后勤上限,再多几支部队只怕就撑不住了。”

对此我当然是赞同的,每一个兵都是需要后勤补给的支撑,所以这并不是说我军没有部队没有人,而是青藏高原的后勤补给只允许我们驻扎这些部队。

从这一方面来说,目前印军在高原上的后勤补给要比我们好得多。

“所以修建一条铁路的确有必要。”接着张司令就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要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可想而知并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危机却在眼前。”

张司令这话中的意思我是明白的,虽然我们暂时解决了目前的危机,但我们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如果我军不能在边境上对印军构成威摄的话。用不了多久印度方面又会开始蠢蠢欲动。

“从长远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靠建立运输线。”我说:“但是眼前也并不是没有办法。”

“唔,说说!”

“可以模仿我军在越南方面的轮战。”我说:“也就是拿出一支部队进行轮换,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来可以让长期驻守在高原的部队得到适当的休养,甚至还可以借他们走下高原这段时间对他们进行装备或是战术上的更新和训练。二来可以让更多部队得到高原作战的训练,很明显,将来一旦有战事发生,这些曾经在高原上煅练过的部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高原作战。”

“好办法!”闻言张司令不由拍案而起:“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不会给高原的后勤增加负担,驻军总人数不变嘛,但真要打起仗来就不一样了!

当我从司令部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几小时后了。

这几小时我和张司令谈了许多关于中印边境上的问题,这其中甚至还详细到了印军的战斗力和习惯。

其实这其中还有一点我并没有向张司令提及,那就是联合巴基斯坦制肘印度的问题。

这其实才是重中之重,甚至都可以比得上建立青藏高原的铁路……要知道这可是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印度,这无疑会使印度左支右拙的难于应付。

我之所以没有说,那是因为张司令等人其实已经注意到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了,就像之前所说的。巴基斯坦不但可以制肘印度,还是我国通往波斯湾石油诸国的一个重要通道。

否则。我国的能源就必须由南海经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这条海路来支撑,毫无疑问的,一到战时这条航道就很容易被沿岸诸国封锁或是骚扰,比如越南、印度等都与我国有摩擦,尤其是我国未来潜在的最大的对手美国……这家伙就是一个海权国家,其十几个航母编队使其在海洋上几乎可以横着走的,所以不管谁摊上了这么个对手都不敢指望海洋上的能源通道。

但巴基斯坦却不一样,其直接与能源大国伊朗接壤,也就是说再不济……海上航道全被封锁了,咱们通过巴基斯坦从陆路上也能得到充足的能源,而在陆上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从来都没有怕过谁的。

所以巴基斯坦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制肘印度的问题,甚至还是将来与美国竞争的资本。

在这一点上美国是看走眼了,要知道巴基斯坦原本也是倾美的,但美国这个盟友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时偏向印度扣留了原本要交付给巴基斯坦的武器和装备,这直接导致巴基斯坦认为美国这些西方国家都是不可靠的,而中国却是说到做到的真诚的朋友。

不过这也不能怪美国,当时是美苏争霸的时代,他们眼里哪里还会有中国这个连像样的军舰都没有几艘的国家,所以就算巴基斯坦成为中国的巴铁他们也不以为意。

但事实是,如果当年他们没有走错这一步,中国只怕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用强大的海军把海路一封就完了嘛。

不过这一点张司令等人不但已经知道而且正在做了,所以我也就没必要多说什么。

“营长!”在我回到指挥部的时候,教导员就冲着我说道:“在我们出去的这几个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开始大裁军了。”教导员说:“据说……要裁军一百万!”

闻言我不由“哦”了一声,暗道终于开始了。

事实上这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因为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我只是奇怪,刚才在司令部的时候张司令怎么没有告诉我这个消息。

不过想想很快就明白了,张司令这没告诉我可能反而是个好事,因为他释放给我的一个信息就是:这事与你们无关,知不知道都无所谓。

要知道咱们可是合成营,是一支由部队精英组成的合成营,是久经战阵屡立战功,而且还是为各部队提供战术指导的合成营,咱们部队如果都要被裁了,那什么部队还顶得住。

不过话说回来了,被裁的部队里有许多就是战功赫赫的部队,其中就包括在越南战场上表现优异的部队……并不是因为他们打得不好,而是裁军的指标实在太大了,总共四百万的军队要裁一百万,那就是去了四分之一啊!(未完待续。。)

第143章 矛盾第65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十五章第93章 规定第58章 熟悉装备第190章 突袭第78章 迫炮阵地第110章 渗透战第30章 裁军第200章 装甲车第84章 马岛战争(三)第40章 禁闭第90章 会议第30章 团结第18章 开泊尔山口第34章 人海战术第18章 开泊尔山口第103章 演习(四)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0章 哈桑第52章 者阴山(十七)第三十四章第120章 军火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174章 农药厂第90章 坦克第39章 萨朗隧道第176章 疑兵第32章 防空导弹第七十八章第15章 扫荡(二)第76章 北京吉普第137章 独眼龙第31章 合作第195章 142高地第86章 舆论第103章 演习(四)九十五章 竞争第166章 69式坦克第91章 半壁崖(二)第70章 希杰奥山谷之战第127章 八一式第94章 任务第63章 直升机(二)第212章 狙击位第77章 战争能第50章 踩雷第130章 偷袭第21章 对峙第14章 批发商第120章 SAS(七)第188章 公路桥(二)第九十七章第167章 照明弹第三十三章第194章 汽车第78章 撤离点第九十六章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157章 凯旋第五十五章第40章 者阴山(五)第9章 难民营(三)第112章 借口第168章 武警第35章 暗堡第九十三章第119章 冷枪冷炮部队第131章 燃烧弹第95章 马岛战争(十四)第36章 滑翔伞第198章 142高地(四)第9章 炮兵观察员(三)第120章 经验第五十四章第107章 演习(八)第七十一章第46章 山顶阵地第67章 玉米(二)第65章 反坦克导弹(四)第十四章第200章 装甲车第86章 无名高地第50章 踩雷第228章 会议(二)第102章 超级军旗第91章 马岛战争(十)第187章 边防钢7连(二)第10章 哈桑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二十六章第52章 打击经济犯罪第136章 装备第40章 撤退准备第159章 前线第50章 者阴山(十五)第103章 不对称战五十八章第96章 学习第122章 刺猬
第143章 矛盾第65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十五章第93章 规定第58章 熟悉装备第190章 突袭第78章 迫炮阵地第110章 渗透战第30章 裁军第200章 装甲车第84章 马岛战争(三)第40章 禁闭第90章 会议第30章 团结第18章 开泊尔山口第34章 人海战术第18章 开泊尔山口第103章 演习(四)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0章 哈桑第52章 者阴山(十七)第三十四章第120章 军火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174章 农药厂第90章 坦克第39章 萨朗隧道第176章 疑兵第32章 防空导弹第七十八章第15章 扫荡(二)第76章 北京吉普第137章 独眼龙第31章 合作第195章 142高地第86章 舆论第103章 演习(四)九十五章 竞争第166章 69式坦克第91章 半壁崖(二)第70章 希杰奥山谷之战第127章 八一式第94章 任务第63章 直升机(二)第212章 狙击位第77章 战争能第50章 踩雷第130章 偷袭第21章 对峙第14章 批发商第120章 SAS(七)第188章 公路桥(二)第九十七章第167章 照明弹第三十三章第194章 汽车第78章 撤离点第九十六章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157章 凯旋第五十五章第40章 者阴山(五)第9章 难民营(三)第112章 借口第168章 武警第35章 暗堡第九十三章第119章 冷枪冷炮部队第131章 燃烧弹第95章 马岛战争(十四)第36章 滑翔伞第198章 142高地(四)第9章 炮兵观察员(三)第120章 经验第五十四章第107章 演习(八)第七十一章第46章 山顶阵地第67章 玉米(二)第65章 反坦克导弹(四)第十四章第200章 装甲车第86章 无名高地第50章 踩雷第228章 会议(二)第102章 超级军旗第91章 马岛战争(十)第187章 边防钢7连(二)第10章 哈桑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二十六章第52章 打击经济犯罪第136章 装备第40章 撤退准备第159章 前线第50章 者阴山(十五)第103章 不对称战五十八章第96章 学习第122章 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