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这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是全国工商业和文化中心,同时卡拉奇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

换句话说,就是巴基斯坦几乎一半的工业都集中在卡拉奇,可想而知这卡拉奇应该是个不错的城市。

但我们却没有机会目睹一下这个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当然也就没机会看一看卡拉奇这个城市了……原因很简单,我们还是跟来的时候一样,是装在集装箱里的。

而且……这一回我们从船上吊下来之后,还是直接就放在卡车上运走的……集装箱就是这点好,放在货轮上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个箱子,从货轮上吊下来放卡车上一放……就变成卡车的后车厢了。

不过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却可以隔着集装箱听到外面千奇百怪的声响……有摩托声、汽笛声、音乐声、叫骂声、吆喝声……而且这些叫声还都是我们听不懂的话喊出来的,这使得战士们个个都好奇的把耳朵贴在集装箱上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声响,有时还发出几声笑声……但由于我一开始就严令在集装箱里不能发出声音,所以他们能做的只能是互相之间比划下手势什么的。

这些手势是我们在训练时学会的……之所以要学这个科目,是因为在战场上常常会需要进行无声的交流……这一点就算是微型无线电也无法做到的。

微型无线电这东西……在有敌人在附近的时候就有一个bug,讲大声点吧……敌人就被惊动了,讲小声点吧。队友也听不清楚。往往还会因为听错了而误会。

于是手势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就算敌人就与我们隔上一堵墙。战士们也可以用手势进行交流并协同。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就是跟战士们约定一些比较容易记而又形像的手势然后在全军推广就可以了,在这其中我们甚至还引进了一些手语……也就是聋哑人互相打手势进行交流的那种。

从这一方面来说……在这时候倒还可以煅炼战士们的这种无声交流了。

不过这样的交流很快就停了下来……主要原因是外面安静了下来,想必是车队已经走出了卡拉奇开上了公路。

“营长!”这时赵敬平才小声的问着我:“我们这是去哪?”

这时候小声说话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一个是因为集装箱有隔间效果,另一个是汽车周围没多少人,还有就是汽车速度快了,马达的轰鸣声也大……在外面就算有人也听不到什么。

于是我就在地图上指了一个位置说道:“到这……白沙瓦!”

赵敬平看了看地图不由咂了咂舌:“这么远……这得坐几天的车吧!”

我苦笑着点了点头……这话的意思就是。咱们得在这集装箱里呆上几天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觉得我们到了巴基斯坦后就用不着再躲躲藏藏的了,这里又不是阿富汗……中巴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有一支小部队出现在巴基斯坦进行交流什么的,那不也很正常吗?

但张司令的意见却不一样,他认为这是敏感时期,先不说这巴基斯坦是阿富汗的邻国,我们要去的地方白沙瓦也是位于巴阿边境……一旦让苏联间谍或是什么人发现有支中国军队一路从卡拉奇进入白沙瓦,那么苏联很容易就推断出跟中国有关。

但是现在……如果我们突然出现在白沙瓦,就可以用另一个身份,也就是一群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人。自愿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帮助阿富汗难民,或者说是为了钱受雇于阿富汗游击队……也就是佣兵也可以。

应该说张司令的考虑是对的……国际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只要有一个好的借口,别人就拿你没办法!

就比如说苏联……他入侵阿富汗同样也是打着“阿富汗总理邀请苏联出兵”这个借口。

所以说……国与国之间的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虚伪,但这种虚伪却又必不可少,有时还是很有必要的,为的就是利益,为的就是不让敌国抓住把柄。

只是这却苦了我们……我们全营的人都得封在这集装箱里头……这可比在船上的时候要苦多了,在船上时咱们到晚上还可以出来透透气,白天的话那集装箱也是半开半合……

可是现在,全程都是要封得死死的,只有前部开了几个不起眼的透气孔……这透气孔还是挺有用的,车速一快起来那风自然而然的就会往里灌,所以也不用担心在里头会被憋死。

但是……

要知道卡拉奇距白沙瓦可是两千公里远,而且巴基斯坦的公路还相当糟糕……巴基斯坦的公路大多都是在英国殖民时兴建的,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除了修修补补外没有多少的改善,这在考察团发给我的资料里都纪录得很清楚,现在的我们也有感觉……因为一路上摇摇晃晃的让人有些受不了,而且在路上还有几次司机不得不停下来拿起竹竿撑起路中间的电线……

公路上有些电线高度不够,而且架设在公路上空……咱们这些装有集装箱的卡车想过的话,就必须得把它们撑起。

这使我们足足走了两天三夜才到达目的地……这还是每辆卡车都由两名司机交替着开的结果,也就是除了吃饭加油的时间外,车队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在路上跑。

事后我们才知道……这其实还算是好的了,原因是我们是中国人,所以巴基斯坦这边接应我们的负责人特地派上最好的卡车、最好的司机为我们服务,这才有办法在两天三夜这个时间到达目的地……另外还有一些国家的援助比如美国……

美国方面也有输送往巴基斯坦的军事物资,于是也有一批人跟着这些物资进入阿富汗,当然因为军备量多和保密原因,同样也不适合乘坐飞机,但他们却足足在路上折腾了五天五夜……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机要睡觉!(未完待续。。)

第142章 清单第19章 水源第25章 滑翔伞第83章 马岛战争(二)第108章 酒吧第32章 民航事件第九十六章第64章 飞机(二)第103章 错误第55章 虚虚实实第135章 同学第60章 地雷第76章 做报告第126章 军长第145章 问题第99章 目测法第131章 空降部队(三)第188章 公路桥(二)第三十二章第90章 会议第194章 三面合击第110章 渗透战第34章 思想工作第77章 化妆第167章 狙击连第173章 水源第170章 潜伏第65章 钱第96章 半壁崖(七)第194章 1019高地第36章 者阴山第107章 分别第140章 围三阙一第16章 行动第七十三章第174章 老山战役(八)第19章 高原训练(七)第50章 30号阵地(四)第83章 三号山口第148章 装甲车(二)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三章第22章 飞行体验第二十二章第66章 陷阱第151章 声东击西第149章 装甲车(三)第170章 牺牲第167章 老山战役第334章 训练第43章 歹徒(二)第127章 八一式第48章 现实五十八章第78章 撤离点第146章 装甲部队第43章 节骤第七十七章第4章 捕俘行动(二)第139章 炮火第137章 仓库第70章 政治第149章 美国间谍第178章 老山战役(十二)第144章 狙击战(二)第七十七章第71章 希杰奥山谷之战(二)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172章 老山战役(六)第144章 英雄第127章 八一式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175章 心理训练第十八章第47章 30号阵地第124章 电话第12章 训练第99章 异心第134章 跳伞(三)第13章 训练(二)第五章第331章 会议(五)第96章 学习第14章 批发商第133章 序幕第87章 马岛战争(六)第106章 法卡山战役(十一)第38章 隧道第60章 坦克第209章 手榴弹第71章 航母无用论第133章 跳伞(二)第22章 飞行体验第167章 老山战役第55章 者阴山(二十)第56章 强弩之末第67章 政府军第103章 不对称战第79章 1828高地第10章 软硬兼施
第142章 清单第19章 水源第25章 滑翔伞第83章 马岛战争(二)第108章 酒吧第32章 民航事件第九十六章第64章 飞机(二)第103章 错误第55章 虚虚实实第135章 同学第60章 地雷第76章 做报告第126章 军长第145章 问题第99章 目测法第131章 空降部队(三)第188章 公路桥(二)第三十二章第90章 会议第194章 三面合击第110章 渗透战第34章 思想工作第77章 化妆第167章 狙击连第173章 水源第170章 潜伏第65章 钱第96章 半壁崖(七)第194章 1019高地第36章 者阴山第107章 分别第140章 围三阙一第16章 行动第七十三章第174章 老山战役(八)第19章 高原训练(七)第50章 30号阵地(四)第83章 三号山口第148章 装甲车(二)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三章第22章 飞行体验第二十二章第66章 陷阱第151章 声东击西第149章 装甲车(三)第170章 牺牲第167章 老山战役第334章 训练第43章 歹徒(二)第127章 八一式第48章 现实五十八章第78章 撤离点第146章 装甲部队第43章 节骤第七十七章第4章 捕俘行动(二)第139章 炮火第137章 仓库第70章 政治第149章 美国间谍第178章 老山战役(十二)第144章 狙击战(二)第七十七章第71章 希杰奥山谷之战(二)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172章 老山战役(六)第144章 英雄第127章 八一式第102章 半壁崖(十三)第175章 心理训练第十八章第47章 30号阵地第124章 电话第12章 训练第99章 异心第134章 跳伞(三)第13章 训练(二)第五章第331章 会议(五)第96章 学习第14章 批发商第133章 序幕第87章 马岛战争(六)第106章 法卡山战役(十一)第38章 隧道第60章 坦克第209章 手榴弹第71章 航母无用论第133章 跳伞(二)第22章 飞行体验第167章 老山战役第55章 者阴山(二十)第56章 强弩之末第67章 政府军第103章 不对称战第79章 1828高地第10章 软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