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老山战役(九)

我们足足等了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在一般情况下也许并不算什么,随便抽两根烟也就过去了。

但是对于炮兵来说或者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却是相当漫长的,甚至可以说这十五分钟已经足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了。

但是我却并不感到意外。

这并不是越军反应慢,而是越军的火炮运用方式决定了他们要比我们慢上半拍。

要知道越军的火炮是分散使用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游动炮或是用火炮打游击。

这种战术当然有好处,那就是可以在炮火处于数量劣势的情况下还有生存能力甚至有抗衡的能力。

但其缺点就是不好指挥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指挥。

原因很简单,比如我军一个炮兵阵地就有几十门火炮,那么要炸哪个目标的话,整个炮兵阵地的所有火炮都按照一个坐标调整诸元然后开炮就可以了。要转移目标的话也很方便,也就是一个调整的问题。

但是越军的炮火就不是这样了,火炮分散就意味着会有许多的炮兵阵地,这些分散的炮兵阵地在小规模的炮战中其缺点也许还不会那么明显,但是如果需要大量的火炮集中某个目标实施压制或是打击,那么有多少个炮兵阵地就需要有多少个不同的坐标诸元,而且还需要大量的通讯兵进行通讯集结。

如果调整射向……那就更是一个噩梦。

所以说凡事有利必有弊,越军用炮兵打游击这战术虽是高明,但在具体操作上却会有很大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缺陷。

然而越鬼子不知道的是。其实他们应该更慢一点。这样他们才能活得更久些。

“坐标。三五洞三,三拐……”早就准备好的陈维华很快就报出了一大堆的坐标。

根本就不需要我下令,通讯员马上就通过步话机将这些坐标报给了相关的炮兵阵地,于是很快合成营的火炮就响了起来了。

一道道像火箭似的尾迹划过天际,越军阵营里很快就爆起了一团团火光。

由于这一回的炮仗是在黑夜里,而且还是在有其它炮火轰炸的打击之下,再加上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一座海拔三百多米的高地上……这是为了炮瞄雷达能够探测到更远的范围。

当然,平时测试时我们是不敢这么做的。在高地上探测目标过于明显,很容易遭到越军炮火的覆盖。但是在战时,而且还是在黑夜中我军炮火全面朝越军实施打击和压制的时候,我相信越军没有办法在众多的目标找到我们,而且就算找到我们也没有能力对我们实施打击了。

这时在我的望远镜里,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见越军炮兵阵地被我军火炮摧毁的一幕……越军炮兵阵地被炸与其它地方的炮火覆盖不一样,我想这是因为越军炮兵阵地里有许多炮弹的原因,所以每次炮火过处都会有些位置腾起的火焰特别高、特别亮。

由此我也可以知道这炮瞄雷达有多神了。

于是还没过多久越军的炮火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这时我不由皱了皱眉头,因为我很清楚,我军炸毁的越军炮兵阵地虽说不少。但绝对没有两个炮兵团那么多。

陈维华往向我的眼神也说明了这一点……炮瞄雷达能够跟踪到越军火炮的数量,所以陈维华这时候将观测出来的这些火炮数据这么一加。就得到了一个数字,三十九门。

三十九门,也就是说差不多只有一个炮团。

也就是说,越军手里至少应该还有一个炮团,这还没算上他们的迫击炮以及在我军轰炸下侥幸生存的火炮数量。

很明显的是,越军这是学乖了。

不过越军也应该学乖,自从上次他们两个炮兵团被我军一个炮兵营轻松的打残后,他们就意识到了我军“新式望远镜”的厉害。

所以,他们也知道,一旦我军“新式望远镜”重新启用,那么他们火炮就不会有任何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越军炮兵阵地遭到我军覆盖后,他们就意识到中国军人的“新式望远镜”又派上用场了,那傻瓜才会继续打炮。

所以,现在的越军是宁愿什么也不做任由我们炸,其炮兵也是一炮不发。

如果说一炮不发也不准确,因为没过多久越军就找到了一种似乎行之有效的方法……迫击炮。

我相信这是越鬼子在无意间发现的,因为迫击炮一般是属于步兵的掩护火力而不归炮兵指挥。越鬼子步兵在遭到我军炮击的时候,为了掩饰自己心中的恐惧或是为了发泄愤怒……毕竟他们的炮兵在中国军人的炮兵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这不管对谁来说都是很气愤的事。

于是在这时,就有一部份越鬼子拿着迫击炮就朝我军方向打……当然,小口径迫击炮的射程也就那么几公里,根本就不会对我军炮兵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这些迫击炮的轨迹还是让炮瞄雷达跟踪到了,陈维华当然没有差别的马上就把这些坐标报告给炮兵部队,炮兵部队照着这个坐标一炸……问题来了。

迫击炮是打曲线的,越鬼子是在反斜面用迫炮朝我们轰炸的,虽然炮瞄雷达把这个座标计算得很准也很及时,但是榴弹炮的曲线却没有迫击炮那么弯曲,于是一发发炮弹全都打在正斜面上,也就是被山给挡着了。

于是在我望远镜里就看着一发发迫击炮炮弹在我军阵营炸开,而我们却拿它们没办法。

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由暗骂了一声:“他娘的,还真是没经验,自以为已经计划得天衣无缝,没想到真打起来还是出了漏子!”

“马上调两个团的100迫击炮上来!”我朝赵敬平大叫:“速度快!”

“是!”赵敬平应了声,二话不说就抓起了电话。

就像对付狙击手最好的办法是狙击手一样,对付迫击炮最好的办法就是迫击炮。

我相信越军在发现这个问题后肯定会欣喜若狂,甚至他们还会以为……迫击炮嘛,是在反斜面上开火的,也就是炮兵阵地在山背后,那么中国军人的“望远镜”再先进,它总不能看透山体而观察到迫击炮的位置吧!

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会迅速调集大量的迫击炮对我军进行反击。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能看到他们的不是望远镜,而是炮瞄雷达。(未完待续。。)

第211章 7.12战役(十)第9章 侦察作战(四)第57章 进攻第75章 时代第132章 内哄第215章 7.12战役(十四)第124章 情报第86章 马岛战争(五)第71章 缉毒第2章 海盗第142章 炮战第2章 新任务第19章 烂裆(二)第138章 改革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37章 会师第84章 二号山口第37章 暗堡第四十章第16章 扫荡(三)第103章 准备第90章 坦克第七十七章第130章 火第44章 美械师第94章 遗物第51章 联盟第34章 司务长第174章 老山战役(八)第79章 1828高地第44章 形势第23章 主峰第128章 航母第六十六章第89章 营部第67章 张参谋第139章 颠覆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25章 经济(三)第107章 空战第188章 将计就计(二)第70章 战前准备第八十四章第124章 情报第115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第16章 杨先进第52章 打击经济犯罪第62章 山口第十一章第25章 伏击(三)第109章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第197章 文工团第176章 老山战役(十)第197章 捕俘第179章 谜第五十九章第34章 司务长第115章 驻地第77章 五号山口第158章 演习第333章 AK74第170章 牺牲第64章 公司第146章 回国后记第193章 天罗地网第60章 困局第75章 地道第35章 会议第91章 半壁崖(二)第79章 整合第99章 半壁崖(十)第143章 矛盾第44章 杀手第189章 公路桥(三)第26章 直升机第215章 警戒第79章 T62(二)第132章 救援(二)第80章 石雨第88章 兵分两路第64章 反坦克导弹(三)第147章 将计就计第八十五章第105章 演习(六)第2章 误会第24章 经济(二)第39章 萨朗隧道第130章 伏击第18章 烂裆第三十四章第106章 演习(七)第69章 军功第111章 法卡山战役(十六)第108章 演习(九)第三十一章第165章 训练科目第142章 清单第28章 编队第72章 邀请
第211章 7.12战役(十)第9章 侦察作战(四)第57章 进攻第75章 时代第132章 内哄第215章 7.12战役(十四)第124章 情报第86章 马岛战争(五)第71章 缉毒第2章 海盗第142章 炮战第2章 新任务第19章 烂裆(二)第138章 改革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37章 会师第84章 二号山口第37章 暗堡第四十章第16章 扫荡(三)第103章 准备第90章 坦克第七十七章第130章 火第44章 美械师第94章 遗物第51章 联盟第34章 司务长第174章 老山战役(八)第79章 1828高地第44章 形势第23章 主峰第128章 航母第六十六章第89章 营部第67章 张参谋第139章 颠覆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25章 经济(三)第107章 空战第188章 将计就计(二)第70章 战前准备第八十四章第124章 情报第115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第16章 杨先进第52章 打击经济犯罪第62章 山口第十一章第25章 伏击(三)第109章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第197章 文工团第176章 老山战役(十)第197章 捕俘第179章 谜第五十九章第34章 司务长第115章 驻地第77章 五号山口第158章 演习第333章 AK74第170章 牺牲第64章 公司第146章 回国后记第193章 天罗地网第60章 困局第75章 地道第35章 会议第91章 半壁崖(二)第79章 整合第99章 半壁崖(十)第143章 矛盾第44章 杀手第189章 公路桥(三)第26章 直升机第215章 警戒第79章 T62(二)第132章 救援(二)第80章 石雨第88章 兵分两路第64章 反坦克导弹(三)第147章 将计就计第八十五章第105章 演习(六)第2章 误会第24章 经济(二)第39章 萨朗隧道第130章 伏击第18章 烂裆第三十四章第106章 演习(七)第69章 军功第111章 法卡山战役(十六)第108章 演习(九)第三十一章第165章 训练科目第142章 清单第28章 编队第72章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