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7.12战役

“开炮!”我下令道。

虽然我知道越军在炮火准备这个阶段不可能那么快转移阵地……这个阶段炮兵的任务是为步兵扫清地雷等障碍嘛,在轰炸完之后还要进行炮火延伸,所以不可能打上几炮就转移阵地。

但是,我可不会傻到等越鬼子打完他们的炮弹再动手,因为这就意味着我军一线的部队要遭受更大的损失。

“开炮!”

“开炮!”

……

十几个通讯员纷纷朝他们负责联络的炮兵部队传达了命令。

接着只听“呜”的一阵怪啸,天空中很快就出现了一道道直指越军阵地的亮线……

这要是在平时,这些亮线并不可怕。

就像我们在军队里常说的“老兵怕枪,新兵怕炮”,也就是相对于敌人的炮火轰炸来说,有经验的老兵知道枪其实比炮更危险、更难躲。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些炮可是有炮瞄雷达为其提供坐标甚至还会适时较射,于是这些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指哪打哪,这当然就要比老兵所害怕的“枪”更具杀伤力。

就像我所预料的那样,只两轮炮过后越军方向的炮声霎时就少了许多,接着再打了两轮后越军方向基本就再没有炮声了……在我的望远镜里,我很满意的看着越军阵地里冒起了一道又一道冲天的火光。凭我的经验可以判断出来,这些火光都是在我军炮弹炸毁越军炮弹时引发的二次爆炸产生的。这爆起的火焰明显比榴弹炮炸开的更大、更亮嘛!

后来我才知道,越军这时是做好了对我军阵地轰炸半小时的准备……我军在阵地前沿布下了太多的地雷。再加上铁丝网和各种路障。这没有半小时的轰炸都清理不完。

这么一来就意味着越军炮兵必须将炮弹大量集中在炮兵阵地附近。否则无法保证其火力的持续性。

于是我们这一轮炮弹过去的战果就大了,那些炮弹的殉爆将整个越军炮兵阵地都掀到了空中,据我军安插在越军的情报人员回报的情况是……他们找到的炮兵阵地无一例外的都是一片焦土,到处都是汽车、火炮以及尸体的碎片,所有的这些碎片交织在一起呈辐射状以炮兵阵地为中心向外扩散,最远的甚至都飞到一公里外。

在这一刻,我想越军指挥官应该已经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也就是中国军人在前线其实已经有炮瞄雷达的存在。而且早就在准备状态。

这时的越军指挥官……如果是明智的话,我想他应该马上下令停止进攻,因为很明显的,在中国军人有炮瞄雷达而越军没有任何反制手段的情况下,这场即将全面发动的战斗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当然,这并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我能看得出越军指挥官在犹豫,因为这时越军方向已经一片沉寂,就连原本在这时候应该开炮的另一部份炮兵也一声不响。

其实,越军指挥官现在的犹豫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原因是一早我们就想到了这种情况……万一越军意识到自己上当,也就是在炮兵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后撤退了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费了这么大劲取得的战果很有可能只是几个炮兵营。

这样的战果虽说已经相当可观了,但对我来说还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所以我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解决的办法就是封锁越军的退路……越军要在老山地区组织战役级规模的作战。其人员和补给就必须从清水口经过,而后才能沿地形展开兵力,除此之外别无它路。

于是,我们就安排了一个炮兵团也就是炮兵320团,以122mm口径的加榴炮专门对越军清水口地域实施封锁。

换句话说,就是在越军潜伏进我军阵地前沿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其它选择了。

我们唯一不知道的……就是越军在我军阵地前沿潜伏下多少步兵。

对此,我和江师长及四十师的参谋有一个猜测:考虑到我军在老山一线的阵地前沿的兵力大慨有两千余人,那么以此推断,越军的兵力很有可能是我军的两倍到三倍,也就是六千人左右。

所以,这一仗我们预期的其实是能够用炮弹包围住越军六千余人的部队,谁又会想到战后才知道越鬼子竟然丧心病狂的一口气就投入了一万八千余人……也难怪他们会把这次行动称之为“开饭”了,这要是按以往的打法,在炮火准备过后一万余人排山倒海的涌上来,而且后续还有两万的兵力,那不把我们给分了吃了才怪。

但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越军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让其一万八千精兵跳进了我们精心布署陷阱之中。

见越军指挥官还在犹豫,我就有些不耐烦了,转头就向赵敬平下令道:“把命令传下去,让320团对清水口完成试射!”

“是!”

清水口方向很快就传来了几声隆隆的炮声,在炮瞄雷达的指导下,320团只用了两发炮弹就完成了试射。

这两发炮弹在这个早就是炮声隆隆的战场算不了什么,如果没注意的话甚至还会把它当作流弹给忽略掉。

但是……我想这在越军指挥官的眼里那无疑就是睛天霹雳,因为这会让他意识到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现在摆在越军指挥官面前的路就只有两条:

一条路是继续按兵不动,让越军潜伏在草丛和树林里。

但是这种做法显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中国军人毫无疑问的会用炮火对阵地前沿展开地毯式轰炸。

另一条路就是拼死一搏,按照计划对中国军人驻守的防线发起冲击。

我相信越军会选择第二条路,这一方面是因为潜伏在我们面前的是不服输的316a师,他们丢不起这个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两小时后天色就要亮了,到时他们连拼死一搏的机会都不会有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第186章 追兵第34章 人海战术第33章 联系第166章 阅兵第59章 背靠背第87章 行军第228章 侦察大队(二)第153章 黄连山第136章 装备第95章 进攻第62章 心理素质第136章 装备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59章 演习(二)第131章 救援第99章 半壁崖(十)第151章 会议(三)第186章 边防钢7连第119章 越南女兵第115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第109章 补充兵第152章 裁军第144章 救援(十四)第11章 坑道工事第101章 会面第6章 桥南高地第102章 会议第三十六章第128章 航母第16章 高原训练(四)第78章 迫炮阵地第158章 蜕变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80章 军列第127章 诱饵第199章 将计就计第221章 越军特工第71章 希杰奥山谷之战(二)第165章 T62(二)第8章 军属第99章 马岛战争(十八)第109章 补充兵第129章 遗言第163章 炮战(2)第167章 照明弹第113章 7.12战役(十二)第154章 炮瞄雷达(二)第190章 突袭第137章 仓库第40章 者阴山(五)第99章 半壁崖(十)第七十七章第86章 无名高地第五十章第181章 冲锋号第112章 意外的胜利第147章 选拔第141章 小试身手第五十六章第17章 边三轮第165章 训练科目第114章 补给线第7章 炮兵观察员第77章 北京吉普(二)第202章 双管齐下第111章 围村第121章 宣传第167章 阅兵(二)第179章 老山战役(十三)第二十七章第81章 战术训练第55章 天性第73章 墨尔本号(二)第八十八章第64章 较劲第163章 坦克第67章 张参谋第122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七)第106章 法卡山战役(十一)第93章 马岛战争(十二)第183章 作战方案第189章 越军特工第77章 北京吉普(二)第六十四章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219章 包围圈第137章 雪崩第207章 7.12战役(六)第72章 讨论第七十章第87章 行军第161章 分层掘进第87章 受降第1章 治安第166章 钢铁的碰撞第57章 榴弹发射器第207章 小口径子弹第20章 新的任务第60章 地雷
第七十六章第186章 追兵第34章 人海战术第33章 联系第166章 阅兵第59章 背靠背第87章 行军第228章 侦察大队(二)第153章 黄连山第136章 装备第95章 进攻第62章 心理素质第136章 装备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59章 演习(二)第131章 救援第99章 半壁崖(十)第151章 会议(三)第186章 边防钢7连第119章 越南女兵第115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第109章 补充兵第152章 裁军第144章 救援(十四)第11章 坑道工事第101章 会面第6章 桥南高地第102章 会议第三十六章第128章 航母第16章 高原训练(四)第78章 迫炮阵地第158章 蜕变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80章 军列第127章 诱饵第199章 将计就计第221章 越军特工第71章 希杰奥山谷之战(二)第165章 T62(二)第8章 军属第99章 马岛战争(十八)第109章 补充兵第129章 遗言第163章 炮战(2)第167章 照明弹第113章 7.12战役(十二)第154章 炮瞄雷达(二)第190章 突袭第137章 仓库第40章 者阴山(五)第99章 半壁崖(十)第七十七章第86章 无名高地第五十章第181章 冲锋号第112章 意外的胜利第147章 选拔第141章 小试身手第五十六章第17章 边三轮第165章 训练科目第114章 补给线第7章 炮兵观察员第77章 北京吉普(二)第202章 双管齐下第111章 围村第121章 宣传第167章 阅兵(二)第179章 老山战役(十三)第二十七章第81章 战术训练第55章 天性第73章 墨尔本号(二)第八十八章第64章 较劲第163章 坦克第67章 张参谋第122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七)第106章 法卡山战役(十一)第93章 马岛战争(十二)第183章 作战方案第189章 越军特工第77章 北京吉普(二)第六十四章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219章 包围圈第137章 雪崩第207章 7.12战役(六)第72章 讨论第七十章第87章 行军第161章 分层掘进第87章 受降第1章 治安第166章 钢铁的碰撞第57章 榴弹发射器第207章 小口径子弹第20章 新的任务第60章 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