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绝无仅有

第二天,白崇禧、徐永昌送走将领飞往第三战区检查战备训练情况,王宠惠本想留在徽州等待陈海松交卸军务后一同前往重庆报道,陈海松告诉他第七战区兵力变化过大、地域广阔、敌情严峻需要五天左右来安排防御部署,否则走了也不安心,只好自己回去了。

周恩来则抓紧召开南方局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指示,高度赞扬南方局创造性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保存并壮大了革命力量,拥有了合法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和人民武装,大量杀伤敌人,开创了华中、华南斗争的新局面。

鉴于陈海松调任苏联大使兼驻共产国际代表,不再担任南方局副书记由华南局书记接任,军委书记由陈毅同志接任。根据陈海松同志建议决定成立华东军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项英、叶挺,委员袁国平、陈毅、张云逸、傅秋涛、高敬亭、徐海东、邓子恢、粟裕、杜义德、张振宇、黄敬、王峰、施俊福,重大行动集体决定。

政治工作、项英、袁国平、黄敬、杜义德负责,军事决策叶挺、陈毅、张振宇、周子昆负责,纪律监察杜义德、彭雪枫负责,根据地建设邓子恢、钟期光、施俊福负责。?”“

成立华东军区统一领导苏浙皖赣四省抗日事业,叶挺、陈毅为正副司令员。项英、袁国平为正副政委。杜义德、彭雪枫任纪委正副书记、张振宇、周子昆为正副参谋长,黄敬、钟期光为政治部正副主任,施俊福、廖静民为后勤部正副部长,对外以第七战区相称。

下属苏中陈毅、张鼎丞新四军、苏南张云逸、谭震林新五军、苏北傅秋涛、郑维山新六军、皖西高敬亭、新七军、皖南王峰、丁旺财新八军、皖北罗炳辉、徐海东57军、江北粟裕、刘炎89军、祁清荣炮兵师、林国虎飞行师,张强兵工厂、刘青山战区总医院。

中央希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一年半抗日战争艰苦磨练的华东军区所属各部队继续保持革命本色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正确认识华东地区发展革命力量的重要性和斗争形势的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独立自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路线,发扬党内民主,齐心协力依靠根据地人民,团结国民党左派和地方开明士绅开创华东地区革命新局面。

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对华东一年多来特别是这半年来的巨大变化、取得的辉煌战绩给予高度评价。客观分析了国内抗日形势、我党力量的提升、部队的表现和变化,通报了武汉进攻失败后日本侵略军的动向,提出华东军区向广大敌占区扩展、站稳脚跟、打牢基础、开展正规化训练,打退鬼子扫荡。防备国民党占地盘、搞摩擦、抢夺胜利果实的图谋。

代表南方局向即将离任的陈海松同志表示感谢,没有他的筹划和细致工作就没有华东局党政团结、南北融洽、上下同心、稳固推进的新气象,没有他的高超指挥和从容调度就不会有第七战区赫赫威名也不会拥有众多的番号和兵力编制,他是华东抗日事业的开拓者。

事实证明,中国以及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都是坚定地革命者和无私无畏的奋斗者,只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就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创造出可喜的革命局面。…,

这样的局面的形成靠的是发展目标的完整、清晰,领导班子的团结、互补,有明确的组织分工、科学的议事决策程序、顺畅的指挥体系和忠于职守、服从命令的各级指战员。

海松是一个年轻人,参加革命八年、入党七年时间都很短,可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想问题做事情只考虑是否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怎么利用敌人的矛盾和疏漏、如何灵活使用手中不多的力量换取最大的胜利,从来不受具体的理论和固有的经验束缚。

回过头来我们看到今天我党所凸显出来的优势都是在他的建议和亲自指挥下形成的,张掖、包头工业基地是他打下来的、发展起来的,现在成了依赖的物资供应线,八路军部队的整编训练是按他的计划实施的,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平型关一鸣惊人,下平津、乱东北、战九江、夺安庆、炸马公都是他直接指挥的,晋陕作战也是他建议实施并参与组织的。

改编时八路军新四军不到八万人,现在是多少。仅仅华东军区已经超过了20万,加上华南、华中,南方我军已经有将近25万人存在,北方几大军区也有40多万正规部队,而且空军、海军、炮兵、骑兵、坦克兵、工兵、通讯兵、特种兵兵种齐全、日渐雄厚。

当初谁能想得到兵微将寡、装备简陋的红军会有今天的威势。占据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领导着过亿的各阶层抗日民众。牵制着一半的日军,消灭了三分之二的鬼子?支撑着中国的半壁江山、彰显着人的不屈民族性格,鼓舞着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这些都离不开海松同志的运筹和开拓,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从不居功自傲,不知疲倦地在敌后穿梭,绥远、晋察冀、平北、热河、东北、华东、华南全都是他带着少量的人马辛辛苦苦钻进去的,可他从不认为那是他的功劳,无条件地全部连人带地全部交给中央接收。

他在意的是利用日军向国民党大举进攻的时机为党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更高的国内外影响力、获得更多的武器装备作战物资、搜罗更多的机器设备、技术人才、占据更多战略要点、为党进行全面布局。这样的胆识、这样的能力、这样的胸怀在我们党内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这些留过洋、朝过圣、自以为精通马克思主义、可以拿着现成的苏联经验引领中国革命成功的所谓老革命家的确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和他相比我们真的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了吗?真的找到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了吗?真的了解中国、了解敌人、了解生存环境了吗?真的做到无私无畏、舍死忘生、放眼全国、指挥若定、善待同志、关爱他人了吗?

有人抱怨他瞧不起苏联回来的干部、有人因为没有得到提升闹情绪、有人指责他改变了红军传统是机会主义、有人揭发他独断专行是军阀作风、还有的说他是国民党反动派!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员,还有没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基本的原则、党性和全局观念。

不是国民党,闹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留了洋就了不起、革命早就该提升?你想过没想过你为革命做过什么突出贡献?给你一个重要岗位你能不能胜任?只会夸夸其谈、指手划脚、浮在表面、挑毛拣刺、发牢骚、争地位、诋毁同志的坚决不予重用提拔是党的组织原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新四军过去表现不良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风气不正!…,

革命是巨大的社会改造,工程浩大、牵涉极广,中国革命更是因为人口多、农民多、传统多、派系多、矛盾多而更加复杂多变,需要千千万万有坚定理想的同志艰苦奋斗的同时更要有深入基层观察、实事求是总结、组织群众实践、勇于创造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革命的任务、面临的环境、民情敌情结合起来,拿出有效地政策、做出明确的部署。

中央和南方局对陈海松同志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就是对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停止保卫局肃反权利、规定党政分工集体决策、向敌战区拓展都是正确的,没有这些政策措施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新的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军区要继续坚持这些政策措施,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基本原则不能动摇,政策的摇摆往往带来事业的停滞和倒退。

在险恶的对敌斗争环境里大家保持坚定地理想的同时还要有团结共事和衷共济的集体主义品格,第七战区过去有中央军、杂牌军、八路军、新四军等不同系统的部队,在海松的调度指挥下相处的像一家人一样,昨晚上酒会上的感人场面充分说明了善待、支持、补充友军的政治效果,中国各路军队在我军主导下完全可以融为一体、并肩作战。

现在系列的部队走了,剩下的都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新四军三万人、八路军三万人、战地服务团三万人、川军六万人,剩下的都是当地爱国青年、溃兵。中央希望你们拿出人的胸怀,消除宗派主义的影响,不分南北,一视同仁善待一切抗日力量。

现在战局相对稳定,军区要抓紧时机组织政治教育和正规化训练,叶挺同志冬季大练兵、袁国平同志开展忆苦教育、邓子恢同志健全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施俊福同志民兵组织训练等建议报告我和海松都看了完全同意,要整合在一起统一实施,做出效果。

国民党蒋介石支走海松就是希望第七战区重新陷入新四军时期的混乱状态,他好借机接收地盘和部队,他也太小看我们人的觉悟和品格了。太小看我们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能力了,他根本无法理解真正的革命者的追求和对纪律的敬畏。

我坚信有中央、南方局、华东军政委员会的领导,有海松留下的党政分工、集体决策制度,有两万多忠诚无畏的员做骨干,华东军区一定能像现在一样团结合作、踏实开拓、英勇作战。像钉子一样牢牢扎在江淮大地。”

第604章 阿尔山第227章 飞虎师要走第327章 进入外蒙古第236章 南洋军第454章 总部支援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553章 伏击成功第474章 调整兵力第636章 联合起来第586章 天大的笑话第260章 坦克是个好东西第86章 演习4第528章 粤军不是孬种第281章 人事变动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51章 英王府第545章 水唇夜战第13章 计划出台第1章 进入凌源第64章 部队编制3第56章 展望未来第146章 安庆会师第36章 初到哈尔滨第37章 死守平型关第161章 抽兵归建第285章 激动的外交官第377章 堡垒村第65章 教训蒙奸第1章 事故第11章 抗联杨俊恒第33章 战乱离人第668章 整顿藏区第328章 最后的手段第428章 错失良机第312章 杨家岭第11章 独立团第629章 怒而撤职第54章 田中家的欢聚第520章 可怜的犹太人第503章 些许遗憾第266章 明抢暗偷第99章 庐山第27章 撤离广灵第386章 可怕的判断第211章 自我救赎第98章 星星峡第464章 强大的防线第74章 蒋介石的烦恼第514章 激烈交锋第90章 换装第117章 走马上任第252章 截断归路第43章 恶魔发狂第142章 谋划南洋第401章 格局大变第243章 几多欢乐几多愁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538章 窝囊透了第421章 战前风云第171章 军人责任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8章 战后大势第290章 欣然离去第384章 奇耻大辱第211章 自我救赎第432章 薛云龙发飙第406章 整顿后方第271章 无产阶级军队第653章 夺占萧山第6章 夜袭第63章 部队编制2第66章 拿下包头第349章 冀中和山东第412章 委员长的誓言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258章 陕北留守兵团第66章 拿下包头第493章 做客蓝宫第223章 准备突袭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524章 踏足不列颠第13章 战场形势第46章 民兵队和无坐力炮第561章 夺占金华第410章 理想主义者第460章 地方部队第20章 统帅部的决心2第377章 堡垒村第62章 分兵发展第255章 夜袭高陵第70章 简单化处理第92章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第647章 日军的信心第27章 代价惨重第38章 准备2第652章 俞济时到宁波第65章 探访永合村第235 海南军区第80章 蝴蝶翅膀第29章 新兵周强
第604章 阿尔山第227章 飞虎师要走第327章 进入外蒙古第236章 南洋军第454章 总部支援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553章 伏击成功第474章 调整兵力第636章 联合起来第586章 天大的笑话第260章 坦克是个好东西第86章 演习4第528章 粤军不是孬种第281章 人事变动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51章 英王府第545章 水唇夜战第13章 计划出台第1章 进入凌源第64章 部队编制3第56章 展望未来第146章 安庆会师第36章 初到哈尔滨第37章 死守平型关第161章 抽兵归建第285章 激动的外交官第377章 堡垒村第65章 教训蒙奸第1章 事故第11章 抗联杨俊恒第33章 战乱离人第668章 整顿藏区第328章 最后的手段第428章 错失良机第312章 杨家岭第11章 独立团第629章 怒而撤职第54章 田中家的欢聚第520章 可怜的犹太人第503章 些许遗憾第266章 明抢暗偷第99章 庐山第27章 撤离广灵第386章 可怕的判断第211章 自我救赎第98章 星星峡第464章 强大的防线第74章 蒋介石的烦恼第514章 激烈交锋第90章 换装第117章 走马上任第252章 截断归路第43章 恶魔发狂第142章 谋划南洋第401章 格局大变第243章 几多欢乐几多愁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538章 窝囊透了第421章 战前风云第171章 军人责任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8章 战后大势第290章 欣然离去第384章 奇耻大辱第211章 自我救赎第432章 薛云龙发飙第406章 整顿后方第271章 无产阶级军队第653章 夺占萧山第6章 夜袭第63章 部队编制2第66章 拿下包头第349章 冀中和山东第412章 委员长的誓言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258章 陕北留守兵团第66章 拿下包头第493章 做客蓝宫第223章 准备突袭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524章 踏足不列颠第13章 战场形势第46章 民兵队和无坐力炮第561章 夺占金华第410章 理想主义者第460章 地方部队第20章 统帅部的决心2第377章 堡垒村第62章 分兵发展第255章 夜袭高陵第70章 简单化处理第92章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第647章 日军的信心第27章 代价惨重第38章 准备2第652章 俞济时到宁波第65章 探访永合村第235 海南军区第80章 蝴蝶翅膀第29章 新兵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