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包抄后路

柳隐在大昌集固守待援,而张溪此时.其实已经过了大昌集。

柳隐也低估了张溪的行军速度。

在明知道张郃可能领兵从山道绕行,穿过大昌集去偷袭五丈原的情况下,张溪怎么可能带兵还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前进。

张溪也不知道张郃到底有没有穿过大昌集了,这一路上的行军,当然是越快越好。

只是五千人的行军速度,到底比不过柳隐和冯习各率五百人的行军速度,张溪确实是落后了柳隐等人一段距离。

但这个距离,跟柳隐想的不一样,并不需要半天时间的行军,事实上,最多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行军差距而已。

因此,当大昌集开始乱战的时候,其实张溪距离大昌集,只有不到十里的路程了。

就这点路程,张溪也不想耽搁太久,因此也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拔营行军,同时派出了斥候,去联系在大昌集的冯习和柳隐等人,询问前方情况。

而斥候却回报说,他没有找到柳隐将军和冯习将军,因为这两位,正在大昌集内跟魏军乱战这种情况下,斥候是无法在短时间内闯入战场,并且找到柳隐或者冯习的。

有一说一,这年代的军中斥候,基本都是经验最丰富,战斗力最强的存在没点本事,可当不了斥候。

但问题是,斥候的首要职责是传递信息和军令,战场搏杀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再一个,斥候人数太少,一组也就是十个人左右,而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最多也只有十几组斥候而已。

所以斥候在遇到这种情况下,第一要务不是杀入敌军阵中去寻找友军主将,而是赶紧回来回报主帅,让主帅决定,到底该怎么做。

张溪仔细询问了斥候如今大昌集的战况,在得知冯习和柳隐分工明确,如今还在大昌集坚守的情况后,张溪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斥候回来的时候,冯习还没有发动突阵,斥候也不可能知道冯习所部是熬了一个通宵后在作战,军心战力都十分的低下.在张溪得到的情报里,冯习和柳隐一共还有七八百人在防守大昌集,这么多的兵力,张溪觉得已经足够了。

张溪也不是军事小白了,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跟乡老问明白了大昌集的情况,而之前高翔也曾经派人去查探过,因此张溪知道,大昌集就是一个武功县外的小集市而已。

这种小集市,规模不会太大,而大昌集又处在群山环绕之中,只有两条小道和两条山道进出.这地方,根本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战斗,撑死了就是数百人的混战而已。

哪怕自己现在带着大军去支援柳隐,以大昌集的规模,自己的大军估计也只能被挡在大昌集外面干看戏,根本没法对柳隐进行有效支援。

你根本进不去啊。

一旦让张郃真的击破了柳隐,逼得柳隐退出大昌集,那张郃就可以留下数百人固守大昌集,堵住张溪军的进军路线,自己则率领剩下的四千多人直接从大昌集南侧小路进入官道,去偷袭五丈原。

而那个时候,张溪要么派兵击破大昌集的魏军,然后顺着张郃的进军路线进行追击。

这么做不是不行,但以大昌集的规模,张溪一次性也不能投入太多的兵力,要攻下大昌集,并没有那么容易,最重要的也是费时间。

又或者,张溪可以不管大昌集的魏军,从官道上绕过大昌集去追击张郃军主力但这么做的话,这数百魏军就没有必要坚守大昌集了,他们完全可以尾随在张溪大军的身后,不停的骚扰,延缓张溪军的追击速度,给张郃突袭五丈原争取时间。

不管哪一个选择,都会让张郃拉开一定的行军距离,而已张郃的领兵能力,一旦拉开足够的行军距离,张溪再想堵上张郃,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总不能就这么一路尾随着,追回五丈原去吧?!

因此,不管怎么想,张溪都觉得,就这么直接去支援柳隐,似乎对目前的局势帮助不大。

与其这样,倒不如相信柳隐的防守能力,让柳隐在大昌集坚守至少一个上午的时间,给自己创造机会。

因此,张溪决定,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快速从大道行军,赶到大昌集以南的地方去。

乡老曾经说过,大昌集往南,有一条小道,是可以直接连通官道的。

而进入这条官道后,就可以直接前往五丈原.在张溪的预计中,张郃在从山道出来后,突破了大昌集后,一定会走这条小道,然后进入官道,快速进兵五丈原。

现在张溪要做的,就是抢在张郃之前,堵住这条进军五丈原的通道,彻底破坏张郃的战略意图,再从这条小道,反向杀入大昌集。

到了那个时候,大昌集内有柳隐在坚守,大昌集南侧的山道又有张溪领兵杀到.这么前后两头堵,那张郃能跑到哪儿去?!

就算张郃能击破大昌集的守军,他也已经没有了去偷袭五丈原的通路了。

从山道再退回武功县去?!

那也可以啊,张溪绝对不拦着,只是你退回去,至少也得花个两三天的时间吧,那个时候,武功县还在不在你手里都不好说呢。

如果高翔已经攻下了武功县,那张郃就没有了任何退路,除了憋死了山道内,没有第二个选择。

退一步讲,就算高翔在这段时间内还没有攻下武功县,让张郃撤回去了.你还有第二个机会可以去偷袭五丈原么?!

哪怕张溪从此什么都不做,放任你张郃离开,等张郃抵达五丈原的时候,郭淮军团早就已经没了吧?!

所以啊,在张溪看来,只要柳隐能再顶住一两个时辰,给自己争取到从南方堵住张郃进军路线的时间,那这次,张郃就算不死,也得再次爬山逃回右扶风去。

做好了决策,张溪立刻让大军加速行军,赶往大昌集以南。

于此同时呢,张溪再次派出了三组斥候,共计三十人,组成一个突击队,务必要突入大昌集,告知柳隐自己的作战计划,让柳隐坚守配合。

要是柳隐不配合,没有守住大昌集,给了张郃反应的时间.以张郃的用兵风格,让他抢在自己抵达之前突破大昌集,进入官道,那张溪想要再堵住张郃,可就比较麻烦了。

所以,柳隐是必须要通知到的,要他务必拖住张郃,不惜一切代价。

而柳隐嘛见到张溪派来的会后,接到张溪的军令后,也是一阵头疼。

斥候找到柳隐的时候,距离张溪正式出发南进,已经有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了,再此之前,柳隐已经打退了两次张郃军的进攻了。

坚守这个问题,柳隐是觉得没问题的,他一直就在坚守.但问题是,还要在坚守至少一个时辰,柳隐是真的怕自己守不住啊。

如今柳隐手下呢,其实一共有将近六百人的士卒,乍一看,兵力似乎不少,面对敌军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样子但柳隐知道,这些都是虚的。

六百人中,起码有一百七八十人,是刚刚从前线败退下来,绕到阵后去休整的士卒,这些士卒,不影响军心就算不错了,根本不能作为战斗力来看到。

也就是说,柳隐实际能调动的,还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有四百人出头。

而这四百人中,还有一百五十人是在大昌集外围待命的预备队,真正在大昌集内部坚守的士卒,也就只有两百七八十人而已。

本来按照柳隐的想法,是留着这一百五十人的预备队,在张溪领兵来援后,利用这一百五十士卒为箭头,对张郃军发动反扑,争取把张郃军给拖住,配合张溪的援军,重新全盘控制大昌集.但现在看来,自己寄希望的援兵,是不可能到来了。

张溪的作战计划,不能说是没有道理,但有点太为难自己了。

但张溪终究是主将,他既然已经做出了战术安排,自己也根本没时间去表达反对.死守吧。

柳隐下令,让一百五十人的预备队迅速投入到大昌集内部防御中来,不留任何后手,就是要死守大昌集。

而柳隐的应对,张郃.听说了。

是的,张郃是靠听说的,而不是亲眼看到的。

原因很简单,张郃如今还在大昌集外围的正门口站着呢,根本没有随军一起攻入大昌集。

倒不是张郃在摆架子,显示自己的大将风度.纯粹是因为张郃进不去而已。

他的膝盖弯里,还扎着一个箭头呢!!!

当时为了鼓舞士气,张郃在亲卫的扶持下,硬撑着单腿站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鼓舞全军士气,指挥作战,终于是击破了正面的蜀军守卫,让大军可以突入大昌集内部。

但军卒是冲进去了,可张郃怎么进去?!

单腿蹦进去?!

那像话嘛!!!

先不说单腿站了这么久,张郃还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这点,就说这个一蹦一蹦走路的形象那好看嘛那个?!

让人背进去?!

不知道还以为他张郃是受了什么重伤,都已经不能下地行走了呢。

这多伤士气啊。

因此,张郃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就在大昌集门口站着了。

命人搬来了自己的帅旗,在亲卫和掌旗兵的簇拥下,张郃就这么站在大昌集外围的门口,做出一副指挥若定的样子出来,一方面稳定军心,另一方面张郃真不觉得,在突破了大昌集外围后,内部防守的蜀军还会顽抗。

这道理其实就跟攻城是一样的。

当一支军队,攻破了城墙,打开了城门后,城中守军一般都会溃散或者投降,这年头就没多少打巷战的实际战例。

这年头打仗终究还是讲究的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冯习阵亡,外围战场又被魏军占据后,大昌集内部的蜀军,不可能不受到影响,甚至很有可能,一攻就破了。

这就是张郃一开始对大昌集内部守军的判断。

但.魏军进攻了两次,居然都被大昌集被的守军给击退了,这就有点出乎了张郃的预料。

一次进攻被击退,可能是因为张郃不在前线指挥,士卒们也有些骄傲轻敌,因此导致进攻不利。

二次进攻被击退,那就真的不是简单的事情了.这说明,至少大昌集内部的蜀军,还有坚守的决心和底气。

第三次进攻,绝对不能再让蜀军击退了,这要是再让蜀军击退,之前丢失外围防线而丧失的蜀军士气,可能随着这一次次防守成功,重新涨上来。

因此,张郃是真心的琢磨.要不,实在不行,自己就真的单腿蹦进去?!

虽然姿势难看了点,有点丢面子,但总好过贻误战机啊!!!

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975章 巴丘水战(一)第299章 于禁的处境第676章 迁都之议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742章 岁月第1006章 开战第433章 巧遇第413章 冀县城内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749章 各怀鬼胎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22章 夏口军议第494章 违令第1025章 变数第315章 退敌第1208章 投降?!第1038章 东吴退兵第1024章 临阵指挥对决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865章 战后第160章 孙尚香的奇妙冒险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1212章 考试第255章 邓艾的亲事第709章 异动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185章 应对第967章 颍川的处置第20章 被抢了第1009章 虚实之战第1064章 罗县攻防战第496章 偷工减料第300章 水淹七军第970章 御驾亲征第242章 杨仪第199章 营中琐事第326章 关兴第194章 示范区第573章 急行第628章 曹丕的无奈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227章 和谈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344章 吕蒙的决意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506章 等第589章 试探第554章 南阳僵持第523章 又送女装第145章 文聘归心第654章 奇怪的三辅第1077章 北伐之议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55章 拜师第234章 蒋琬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1031章 大汉南军第96章 周瑜退兵第959章 中计第183章 秋收第77章 练兵冲突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400章 夜袭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608章 攻心第875章 司马昭的误判第1028章 桃园重聚第1080章 世家变化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295章 两军对阵第921章 出使归来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885章 徐庶断策第1023章 诸葛八阵图第936章 蒲坂津之战第503章 谁谨慎?!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64章 博望之战第435章 石亭之战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737章 争(二)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1097章 坏消息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793章 扫清威胁第1085章 曹叡的决策第298章 许褚夺营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1140章 退兵和追击第532章 张溪的应对第714章 雪灾
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975章 巴丘水战(一)第299章 于禁的处境第676章 迁都之议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742章 岁月第1006章 开战第433章 巧遇第413章 冀县城内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749章 各怀鬼胎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22章 夏口军议第494章 违令第1025章 变数第315章 退敌第1208章 投降?!第1038章 东吴退兵第1024章 临阵指挥对决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865章 战后第160章 孙尚香的奇妙冒险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1212章 考试第255章 邓艾的亲事第709章 异动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185章 应对第967章 颍川的处置第20章 被抢了第1009章 虚实之战第1064章 罗县攻防战第496章 偷工减料第300章 水淹七军第970章 御驾亲征第242章 杨仪第199章 营中琐事第326章 关兴第194章 示范区第573章 急行第628章 曹丕的无奈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227章 和谈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344章 吕蒙的决意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506章 等第589章 试探第554章 南阳僵持第523章 又送女装第145章 文聘归心第654章 奇怪的三辅第1077章 北伐之议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55章 拜师第234章 蒋琬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1031章 大汉南军第96章 周瑜退兵第959章 中计第183章 秋收第77章 练兵冲突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400章 夜袭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608章 攻心第875章 司马昭的误判第1028章 桃园重聚第1080章 世家变化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295章 两军对阵第921章 出使归来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885章 徐庶断策第1023章 诸葛八阵图第936章 蒲坂津之战第503章 谁谨慎?!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64章 博望之战第435章 石亭之战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737章 争(二)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1097章 坏消息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793章 扫清威胁第1085章 曹叡的决策第298章 许褚夺营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1140章 退兵和追击第532章 张溪的应对第714章 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