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劝关羽

邓艾说的都是实情,这点,即使是关羽也是认的。

但有些事情,三观不一样的时候,真的,不是很能聊的到一块去。

这个时空的邓艾,不是自学成才,他师承的是张溪张溪那货的用兵风格,那是出了名的谨慎。

邓艾虽然比他的师父要好很多,该冒险的时候这小子也不缺这种冒险的精神但大概率来说,在没有必要冒险的时候,邓艾还是受到了他师父的影响,尽量不想让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来干扰战场的正常走向。

现在在邓艾看来,关羽答应张辽单挑这事儿,就是一件非常不可控的因素。

万一打不过怎么办?!

纵使打过来,因此而受伤又该怎么办?!

打了个两败俱伤,那接下来又怎么安排?!

稍有不慎,自家的军心士气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的。

咱们明明马上就会有足够多的兵力优势,啥事儿不干的平推过去,他张辽都得受不了,为什么非要在这种时候去跟张辽单挑呢?!

邓艾是真的不能理解关羽的想法。

原因也很简单——特么我是你老丈人!!!

这臭小子,怎么跟自己说话呢,那么的没大没小的?!

邓艾还是很尊重徐庶的,毕竟这些年,邓艾一直呆在荆州,学业教导也好,兵法韬略也好,基本都是徐庶在代张溪传授,算是邓艾的半个老师。

但徐庶听完了以后,多少有些皱眉。

也就是说,如果韩信真的拔剑把人杀了,他就是把自己的身份拉低到跟屠户之子一个档次,这是自甘堕落,不符合“士”的价值标准。

君不以国士待我,我自然弃君而去。

徐庶一听这话,立刻顺着说道,“昔年淮阴侯落魄乡间,遇屠中少年,遭逢胯下之辱,一市人皆笑之,以为怯.大将军以为如何?!”

现如今,人家终于是主动给你写信,答应了这次单挑邀战.我要是不答应下来,以后还有脸见人么?!

那年月,哪怕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和吴广,那也是出身清白人家,没有哪个人是杀人犯的。

老夫征战四十年,立下功勋无数,需要你个毛头小子来教我什么是“为将之道”啊?!

还有,伱刚刚怎么称呼你张辽叔叔的?!

匹夫?!

你见过阵斩踏顿,扬威域外的匹夫?!

但有些话吧,不该由邓艾来说,也不该像邓艾那么劝.你家岳父什么脾气你不知道?!

这多少是有点死缠烂打的嫌疑了。

但好在,军帐中还有一个够资格劝说,同时也跟关羽不是那么亲密的人在。

而关羽嘛关羽也有自己的想法啊。

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坚守信义,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却把信义丢在一边.这不是关羽的信义,也不是真正的信义。

这真的不是因为后来韩信功成名就了,他之前做出的事情就会被人主动洗白.真不是。

只要是猫科动物,撸顺毛了,不管是老虎还是大猫,都会比较好说话关羽就稍微的向徐庶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立场。

可邓艾也冤啊这里是军营之中,只有上下级关系,只有敌我关系,哪里还有什么岳父女婿,什么昔日故交的分的那么清楚的?!

因为不管是韩信本身也好,漂母也好,都认为韩信是“士”,这样的人,就应该是为主君效力,成就功业的,漂母给韩信饭吃,也没指望他报答,就只是不想看到一个“士”沦落到这个地步,韩信提报答,反而是在侮辱漂母。

当然,顺带的,这里面多少还有点关羽的私人情绪。

这话题转的,关羽也是一愣,下意识的点点头,回答道,“自然知道。”

二爷那脾气,谁还不知道啊,真生气的时候,越是亲近的人劝说,那他就会越生气。

但对关羽嘛,你也不能跟邓艾似的,有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得用点方式方法。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成大事,在这个时代的儒家思想里,并不是一个值得指责的点。

因此,徐庶琢磨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将军可知,先汉淮阴侯否?!”

但韩信始终坚信这点,并且时刻以“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

然后吧,关羽说道,“军师之言,老夫亦知。只是,老夫行事,素以信义为先,邀战乃老夫亲提,岂有不应之理?!”

单挑这个事儿,是我主动发起的,人家张辽虽然当场拒绝了,但之后不还是我每天去人家营门口搦战么?!

徐庶要表达的意思吧,就是这个。

因此,关羽即使明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答应张辽单挑,实际上是对自己最不利的选择,但既然是自己先主动提出来的单挑,那他就必须把这个邀约兑现了,否则就失去了关羽为人的根本了。

你见过八百人冲阵,打的孙权鼠辈持戟自卫的匹夫?!

他要是匹夫,你这个还没有半点功勋在身的蠢小子算个什么玩意儿?!

真的,本来老丈人跟女婿就是天敌,邓艾这小子说话还这个德行,也难怪关羽生气。

所以.军师这是啥意思?!

徐庶一看这对翁婿的架势,就知道自己不开口,这事儿又得闹个不欢而散。

这就是个随时可能扎刺的老虎,你得顺着他,真要劝说,也得至少撸上一顿,等撸顺毛了,心情好点了,再委婉的劝说。

现代人之所以用这些点去喷韩信,说白了,只是身处不同时代下的价值观不同,因此造成的错误观念而已。

基于以上的原因,韩信选择了忍受胯下之辱,也就非常正常了。

其次,韩信始终是认为自己是有大才能的人,将来是要报效主君,建功立业的人物。

得,还得自己出面,当一下润滑剂而且实话实说,这次徐庶还真的觉得邓艾做错了。

这也是为什么韩信给亭长当门客,因为冷遇就弃之而去。

行必信,信必果的道理,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会受人尊敬的。

而此时,徐庶才对着关羽拱手一笑,说道,“大将军也请息怒,此事事关重大,也需大将军好生斟酌才是。”

徐庶呵退了邓艾,又非常照顾自己的面子关羽被撸的有点顺毛了,也稍微的缓和了一下自己的脾气。

身为一国大将军,不能因为面子和个人好恶,就把将士们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韩信遭受胯下之辱的事儿,托了太史公的福,记载在《史记》里,天下皆知。

用这样的观念去推理韩信为什么宁愿受胯下之辱,就可以解释了。

徐庶先是一言,呵退了邓艾。

微微一笑,徐庶继续说道,“淮阴侯乃大智大勇之人也。试想,若淮阴侯以血气之勇,仗剑杀死屠中少年,所得者,不过于亡命逃窜而已,又何来日后匡扶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扫清六合之功?!故此,庶以为,血气之勇,非真勇也,忍一时之辱而成大事者,方是大英雄也。”

太史公的《史记》里其实说的就很清楚了,“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信义二字,就是关羽的立身之本。

而给韩信饭吃的漂母,听韩信说要报答她,反过来还要斥责韩信的原因,也是这个。

这要是帐中没有旁人,只有关平,廖化这些人,这事儿还真的不好解决.关平是儿子,廖化是关羽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实在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劝说些什么。

是,从局势分析和战局判断来说,徐庶也是认可邓艾的劝阻的,在这点上,两人立场一致。

哪有你这个当女婿的,直接说你老丈人不懂用兵的?!

为此,徐庶不得不站出来,先对邓艾呵斥着说道,“士载不得无礼。军中诸事,皆在大将军一人耳,汝不得多言,速速退下!”

如果只是为了面子问题,那徐庶还是得劝劝的。

关羽想了半天,实在不懂徐庶为什么要这么问,只好起身拱手,请教道,“还请军师明言。”

可关羽偏偏就没有跟邓艾解释任何一句话。

他如果真的杀了屠中少年,那么等待他的,不是被衙役逮捕判刑,就是得隐姓埋名,亡命天涯.这对于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士”来说,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也就是说啊,韩信这个人,虽然是平民出身,但他自认为自己不是平民,他属于“士”.虽然因此韩信被乡邻嘲笑排挤,认为这货脑子坏掉了,在异想天开。

邓艾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关羽这么不听劝阻,而关羽也忙着生气,气邓艾这小子没大没小的两人就僵在那儿了。

但谁也没觉得兵仙韩信是一个怯懦之人吧?!

关羽听完这话,顿时也是紧皱眉头,仔细思考。

徐庶这么一发话,邓艾当即听话退下,站立一旁。

说起来,关羽和邓艾的思维方向,其实根本不在一个方向上,互相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

徐庶等的就是关羽的这个态度和这句话。

首先,给韩信胯下之辱的人,是屠中少年太史公用词还是真的挺委婉的,说白了,就是一个屠户家的孩子,在这个时代的阶级体系里,属于是连平民都不如的贱业之子,更别说是“士”了。

本来嘛,对于邓艾的劝阻和质疑,关羽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了,以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邓艾就算还会持不同意见,但也是可以理解关羽的做法的。

而徐庶在这里之所以要用韩信的例子来劝告关羽,其实目的也很简单——你关羽得想想,你是什么身份,你应该做和你身份相匹配的事情。

堂堂一国大将军,你的一举一动,皆身系国家安危。

跟张辽去单挑,就好比是韩信面对屠中少年那样,杀了他不过是血气之勇而已,而你真正的责任,是跟韩信那样,带领大家横扫六合,助大汉天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到底是你的名声和面子重要,还是光复大汉的责任重要!

第473章 退兵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78章 开始练兵第719章 诸葛到来第579章 调整第122章 夏口军议第1180章 卫氏第768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第207章 好事连连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750章 兵败如山倒第1099章 失守第1159章 分工第1214章 圣裁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773章 刻板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6章 邓艾去留第199章 营中琐事第343章 调整第359章 嘈杂的军议第408章 姜维献计第658章 投诚第324章 激将第700章 收尾第386章 水泥第256章 炼铁第871章 渗透战第1009章 虚实之战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89章 变数第406章 梁绪在行动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659章 持节军令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036章 主帅心思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77章 练兵冲突第801章 发现端倪第278章 议事第173章 人才第342章 吕蒙的动摇和坚持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748章 对内整治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321章 石苞第819章 曹魏骑兵第417章 出城作战第354章 曹操第180章 迎亲第205章 局势变化第515章 伪木牛流马第1097章 坏消息第840章 溃逃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770章 曹魏动向第1206章 兵临城下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77章 练兵冲突第188章 再次一换三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266章 江东来使第838章 试探性进攻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574章 惩罚第77章 练兵冲突第398章 出兵第698章 坦白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886章 庞统训姜维(一)第1086章 抢攻第649章 司马赴任第1228章 练兵第82章 蒙冲第778章 舌辩第55章 拜师第831章 议策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611章 战术之争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169章 抵达油江口第1022章 洛阳邀战第758章 司马懿的焦虑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战第74章 密谋第547章 逃命第992章 两路进兵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121章 各有准备第580章 接应第714章 雪灾第822章 折中一下
第473章 退兵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78章 开始练兵第719章 诸葛到来第579章 调整第122章 夏口军议第1180章 卫氏第768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第207章 好事连连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750章 兵败如山倒第1099章 失守第1159章 分工第1214章 圣裁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773章 刻板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6章 邓艾去留第199章 营中琐事第343章 调整第359章 嘈杂的军议第408章 姜维献计第658章 投诚第324章 激将第700章 收尾第386章 水泥第256章 炼铁第871章 渗透战第1009章 虚实之战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89章 变数第406章 梁绪在行动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659章 持节军令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036章 主帅心思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77章 练兵冲突第801章 发现端倪第278章 议事第173章 人才第342章 吕蒙的动摇和坚持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748章 对内整治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321章 石苞第819章 曹魏骑兵第417章 出城作战第354章 曹操第180章 迎亲第205章 局势变化第515章 伪木牛流马第1097章 坏消息第840章 溃逃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770章 曹魏动向第1206章 兵临城下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77章 练兵冲突第188章 再次一换三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266章 江东来使第838章 试探性进攻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574章 惩罚第77章 练兵冲突第398章 出兵第698章 坦白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886章 庞统训姜维(一)第1086章 抢攻第649章 司马赴任第1228章 练兵第82章 蒙冲第778章 舌辩第55章 拜师第831章 议策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611章 战术之争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169章 抵达油江口第1022章 洛阳邀战第758章 司马懿的焦虑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战第74章 密谋第547章 逃命第992章 两路进兵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121章 各有准备第580章 接应第714章 雪灾第822章 折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