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一)

李信的大纛就在全阵的前方,他本人也立于阵前。身后三百亲兵前后分作五排,阵型远比两侧更为单薄。

在宋军的两翼,骑兵解蹬下马,步兵倒是照常拿着神臂弓。

这分明就是陷阱的模样,但这个陷阱上的饵料却香喷喷得诱人垂涎欲滴。似乎只要一伸手,就能将果子从树上摘下来。

李信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凭借这人数不过千五的精锐,就能胜过数倍的对手?

易州兵马都监在后开口:“李信精擅飞矛之术,听说他在广信军中特意挑选了一批身高体健的军汉,专门教习飞矛,号为选锋。对面跟在李信背后的,似乎就是那选锋军。”

萧敌古烈向后瞥了一眼,这名州都监别的本事不知道,这包打听的手段倒是一流的。

“不就是标牌手!?”耶律菩萨保听说过,宋军步卒中也有拿着标枪盾牌的士兵,远者投枪,近者挺枪直刺,御敌用盾。

“只有标枪,没有盾牌。只攻不守。”萧敌古烈放下了千里镜,他没看到盾牌。只看到被扎在地上的标枪如林。

以善守而著称的宋军,放弃了盾牌,当然是有一份自信在。但落在辽人的眼里,则就是挑衅。

鼓声沉沉,出战的宋军只有一千五六,莫说鹿角,连拒马枪都没有。这是极为明显的挑衅,或者叫做挑战。

麾下大军近万,面对远少于己的敌军,萧敌古烈和耶律菩萨保不愿堕了自己的名声。何况遂城主将出战,只要能杀了他,边界上的这一要隘将会唾手可得,功劳绝不会小。

“不能不打了!”萧敌古烈猛一咬牙,“若说精兵,我大辽也有!”

对宋人的军阵,不想打那就直接绕过去,反正步卒不可能列着阵去追骑兵。而若是想打的话,那就以重兵将之围困。然后如同狼群一般绕行左右,通过不断的骚扰和试探,消耗宋军的精力和士气,包围上一日半日,再强的军队也要崩溃。

萧敌古烈举起了手,招来了三名亲信将领。

“合里只。”他对领头的年轻将领指着阵前的李信:“看到他了没有!”

萧合里只点头道:“看到了。”

“把他的脑袋拿回来!”

“是!”没有豪言壮语,萧合里只简单地行礼接令。在他看来,不过只比吃饭喝水稍稍费事而已。

随即萧敌古烈又点起了后面的两名将领,“你们从两边攻,让两边的宋人忙一点!”

身经百战的将领,不需要吩咐太多。萧敌古烈号令一出,三部兵马随即奔行出阵。

号角声中,三支千人队分头而行,包抄向前方的宋军阵列。

“竟然都是铁甲!”

宋军的行列中不少人心中一凛,来自对面的银光刺痛了他们的眼睛。宋人对辽人的心理优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更好的兵器和甲胄,看见了同样一身铁甲的辽军,不少人的心中都有了动摇。

虽说辽国的钢铁业终究不如大宋,但水力锻锤还是流传到了辽国。只是由于工匠和机械制造水平的关系,甲胄兵器的产量不过大宋的百分之一二,可装备一部分精锐,还是不成问题。绝大多数骑兵同样装备了半身甲,式样基本上就是最简陋的那一种。不过铁甲就是铁甲,再简陋的铁甲对箭矢的防御力,也能提高了几个等级。

“铁甲而已。”

李信探手从身边的亲卫手中接过了一支飞矛,提在手中。随着他的动作,身后的选锋们也跟着摆好了架势。

就是神臂弓射出的劲矢,面对铁甲也只能俯首,不可能一击便能致人重伤。但契丹铁骑身上那一套同样是前后两片组合而成的胸甲,却挡不住沉重锐利的飞矛。三斤多重的点钢飞矛,只要命中,不论是人是马,少说也能带去半条命。

虽说李家嫡传的飞矛之术,只要是称手的长短兵都能拿来掷人,韩冈的老娘就使得一手好擀面杖,但惯常用的标枪,其形制重量也有定制。

并非军中常见的飞铊,那仅仅是盈尺长的精铁短枪,也非南方标牌手惯用的四尺标枪。而是长六尺,重四斤,点了钢的单尖矛。枪尖锋锐无俦,重心更是恰到好处,左右盘旋时极为称手,投掷时更是能顺畅地将全力灌注进去。

这是军器监给韩冈面子,李信写信申请铁匠打造飞矛之后,直接从监中派了上工到广信军的弓弩院来,听候李信的指派,所造出的飞矛,成本甚至可比斩马刀,威力却也不遑多让。

骑兵飞驰,越过城外的田地,踏着犹如生铁一般的冻土,没有草木的地面上,一片黄土飞扬。大地在铁蹄下震颤着,如雷音从地面响起。

将兵马每五六百分作一部,前后多列,轮番冲阵,此乃是辽人克敌故伎。但李信出兵不多,站位紧密,攻击宋军的骑兵若是铺开来反倒浪费了人力。辽军的三支千人队便各自以百人队前后分列,相隔二三十步。在奔行中,自然而然地便分了开来,有如浪潮一般向宋军涌去。

冲击两翼的辽军领先一步,直冲目标而去。

百步之内,快马瞬息可至。神臂弓一射之后,便无再射的机会。一旦剪除了羽翼,宋人的中军再强也只能授首。

面对辽军的汹汹来势,李信安排在两翼的步卒各自转向,面对外侧包抄袭来的敌军。下马的骑兵都用短戟将战马的缰绳固定在了地上,张开了随身携带的神臂弓。不过除此之外,阵中的宋人没有任何反应,呆若木鸡,沉稳得让人心寒。

百步不发箭,八十步不发箭,到了六十步,奔行在最前的辽军骑兵,忽的向外一转,在阵前打横而过,后阵的骑兵一排排地紧随在后,脆弱的侧面暴露在箭矢的射程中,但依然没有引得宋军发箭。

李信在广信军逐日练兵,一手鞭子,一手银钱,用了一年多才练出了区区五六个指挥可堪一战的精兵。他们并没有多少本事,只是听话,不闻号令,便不敢有所异动。

目标是李信的萧合里只,同样带着麾下骑兵在五六十步外兜了一圈,都没看到宋人中军有半点虚怯的模样。

转回到出发地,萧合里只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先一步回转的侧翼兵马又早一步启动了。

六十步冲不动,那就四十步,一步步突前,不信宋人还能忍得住。只要神臂弓一用,没有拒马、没有鹿角,这样的军阵,接下来只能任人鱼肉。

辽军最后一队刚刚从阵前横过,这第一队又上来了。声势更猛,速度也更快。

城头上观战的文官武将,士兵百姓,心都提了起来,前一回辽人似乎只是试探,这一回来势汹汹,一旦应对失措,失去了弓弩的官军可就会直面辽骑的冲击。

面对冲得更近的辽人骑兵,两翼的阵列依然不动如山,虽说细看起来,已经有不少人的手在颤抖,但长年累月交替的鞭笞和赏赐,让他们养成了受命后方才敢动手的习惯。

四十步的时候,第一波辽军士兵在阵前回转,而马背上的骑兵也在转向时趁机张弓射箭,划着高高的弧线,落向宋军的阵列。小小的骚动无伤大局,后方城头上的人们松了一口气,战马的冲击力有限,两轮无功,第三轮必然会直冲而来,确定了敌军的来势,也就好应对了。

但下一刻,他们的脸色就惨白了下去。攻击中军的敌骑千余,却没有绕行,而是直奔中军大纛而来。

“辽狗!!”城上的宋贤厉声大叫。

两翼的骑兵最前面的两波都绕回去了,这就给人了一个中军也会回绕的错觉,偏偏这里是直冲过来。一点点错觉,就能乱了标枪投射的时机,九州之错,再无挽回的余地。

一声尖利的号角声就在同时自远方传来,两翼阵列前正一波波冲过来的辽军也突然不再转向,踏着最激烈的步点,配合着中军如浪卷而上。

中军大纛下,可只有三百人应对。

恐惧在一瞬间攥紧了城上所有人的心。

萧合里只紧紧盯着站在阵前的李信,与坐骑一起飞速地接近。人和马仿佛融合了在一起,躁动的血液将力量传到了枪尖。但他在敌人的脸上没有看到一丝动摇,只看到了宋军的主将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长矛,然后带着风声一挥而下,直指前方,直指向自己。

大纛猛烈摇动,鼓音随之一变,暴喝声同时在阵中响起,两翼步卒和马军射出了上弦已久的箭矢,而李信身后,第一排的选锋重重地向前踏步,一丛标枪刹那间便腾起在空中。

何为选锋?

“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昔齐以伎击强,魏以武卒奋,秦以锐士胜,汉有三河侠士剑客奇才,吴谓之解烦,齐谓之决命,唐则谓之跳荡,是皆选锋之别名。”

“须乔健出众、武艺轶格者,部为别队,大约十人选一,万人选千。所选务寡,要在必当!”

遂城军中六千余将士,李信只选出了三百。军中标牌手二十步中的为合格,而李信麾下选锋皆是三十步向上。

人数虽只有三百,却能作乾坤一掷。

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四)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下)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七)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七)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二十八)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上)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六)第二百零八章 变故(五)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下)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五)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一)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五)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火(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变故(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中)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五)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九)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下)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中)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下)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二)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八)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击(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一)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上)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八)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
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四)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下)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七)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七)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二十八)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上)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六)第二百零八章 变故(五)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下)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五)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一)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五)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下)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火(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变故(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中)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五)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九)第三十七章 蒿目黄尘顾世事(下)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中)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下)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二)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八)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击(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一)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上)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八)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