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

将第一份选票放在另一边,王中正随即拿起了第二份。

“天章阁直学士、右正言、同修国史、权知太常礼院王存——曾孝宽。”

在王中正拖长声调的唱名之后,曾孝宽的名下也多了一横。王存不是新党,是中立派,一贯以来都是两边都不得罪,多年都待在三馆之中,一步步升上来,显得人畜无害。但他曾受曾公亮举荐,站在曾公亮之子曾孝宽一边是理所当然。

“宝文阁侍制、右司谏、判都水监杨汲——吕嘉问。”

“龙图阁侍制、右谏议大夫、知广州陈绎——吕嘉问。”

“龙图阁侍制、起居舍人、知谏院黄履——吕嘉问。”

陈绎是老资历,年过六旬,还做过权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因故被贬,而后方才起复,连他也支持吕嘉问,算是出人意料。

包括他在内,连着三位都选择是吕嘉问,一个正字很快就要填满。

选举时以正字为计,是两大联赛总社选举会首时的做法。有正大光明之意,一五一十的也方便计数,眼下也同样借鉴了过来。

看见吕嘉问一时间独领风骚,很多朝臣的心中就翻腾起来。一开始就拿到了四五张选票,吕嘉问入选三人之列,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可能有变化了。若其他人与他差距太远,向太后若是想跳过他,改选他人——比如韩冈——为枢密副使,也不是那么方便了。

“翰林学士承旨、右谏议大夫曾孝宽——李定。”

王中正亲手打开一张张选票,继续念着,很快人数已经有十人了,其中吕嘉问有四票,李定和曾孝宽,都是三票,而韩冈的名下却是连一横都没有。

韩冈觉得自己似乎是成了新党增强凝聚力的工具,否则吕嘉问和李定绝对不会有这么多的支持者。

但这也是他的目的。新党越是抱成团,对立的一方当然也会相应的联合起来。眼下一票都没有只是排列顺序的问题,韩冈确信自己不会给剃成光头。还有好些个旧党成员在后面。

不过韩冈可从来没打算为旧党的主张张目,更不会认同文彦博等人的政治观点。他举起的旗帜,是气学。以气学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没问题,但旧党若想要鸠占鹊巢,那就要有另一番说法。

相对于韩冈心中的笃定,苏颂则是在皱着眉。

韩冈不会就这么输了吧?

虽然说现在念出来的,都是新党的成员,而且还有吕嘉问推举曾孝宽,曾孝宽推举李定这样的选票。但韩冈到现在一票都没有,还是让人忍不住为他担心。

如果韩冈不是所谓的推举宰辅的倡议者,他遇上这样的情况,应该先行选择退出,免得结果太过难看。可这一次是实验性质的推举,韩冈作为提倡者不可能临阵脱逃,必须第一个参与进来。若是韩冈说自己不参与其中,让别人闲来做实验,这如何说服其他人?而若是到了一半就退出说自己不玩了,那更是等于是戏弄了所有人,就是太后那边,也保不住他,必须降诏责罚。

从一开始,韩冈就只能选择坚持到底。

苏颂远远地望着韩冈一眼,至少此时,韩冈的神态依然沉稳。

过去多次直面敌人的千军万马,谁也没听说过韩冈有过失态的情况。眼下文德殿中的场面,对韩冈来说好像还是小了一点。

这样就好!

苏颂稍稍安心下来。

他早已是气学中人,格物致知的道理经由他手也多有阐发,更别说每一期的《自然》上,他的文章都不比韩冈要少。万一韩冈于此失败,威望大跌,新学气焰大盛,气学恐怕又要蹉跎一段时间了。

只是得尽快打破这片空白。

苏颂看着韩冈名下的一片雪白,又想着。

“枢密院直学士、吏部郎中、权群牧使韩宗道……韩冈。”

看到前任参知政事韩亿之孙,韩综之子,韩绛的侄儿选择了韩冈,让韩冈终于有了第一票,苏颂虽是有些惊讶,但终于真正觉得安心了。

虽说韩绛的两个弟弟韩缜、韩维都没有站在新党一边,可韩宗道却是一贯与韩绛同步,他的位置也是依靠韩家的声势而来。但现在他却是选择了支持韩冈。这让人不得不深思,他是不是在代表韩绛表明态度?

如果当真是这样,南北之争可就当真不是单纯的市井流言了。毕竟在新党之中,唯一一个代表北人的韩绛,没有选择支持自己人。

不仅仅是吕嘉问、李定和曾孝宽,就是王安石、章惇都向韩绛那边望过去,只是首相韩绛低眉顺眼,只看着手中的笏板,却不跟任何人交流视线。

得到韩宗道的一票之后,接下来又是吕嘉问和李定各得一票。

前五票就得了四张,但之后接连被跳过,吕嘉问名下的“正”字终于可以补上最后一笔,可之前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不过韩冈还排在第四,却是让吕嘉问在紧张之余,心中稍稍舒畅了一点。又更加盼望这样的优势能够维持到最后。

被吕嘉问远远抛在后方,韩冈接下来终于又得到了一票:“权知开封府、右司郎中、翰林学士沈括:韩冈。”

通过这一票,沈括的立场终于可以确定。更多的人想通了之前沈括跳出来对一众参选者和选举者弹劾的原因。不过这样的行事作风太过于反常,一点也不像习惯直截了当的韩冈,所以疑惑也随之而生,无法确定下来。只是当人们将视线转移到韩冈脸上的时候,依然看不见他有什么反应。

心如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俨。这不过是朝堂上的基本功,但到了此时还能做到完美无缺,韩冈的定力也开始让人恨起来。

尤其是下面的青绿小臣,由于事不关己,反而更想看到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场面。譬如方才的沈括弹劾,又或者更早一点的内禅或太上皇驾崩那样的场面。当然了,如蔡确和二大王的叛乱,连皇城司亲从官和班直禁卫都鼓动起来的情况就未免太危险了,能少一点就尽量少一点。

“资政殿学士、礼部侍郎、提举大图书馆韩冈:弃票。”

“天章阁学士、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李定:吕嘉问。”

韩冈终究还是没有脸毛遂自荐,自己推荐自己。不过到现在为止,除了韩冈之外,没有一张票弃权。这是侍制们的权力,若是不能好生行使,现在对不起自己,日后也难以见后辈。

李定那一边则没有任何顾忌,他推荐了吕嘉问。现在吕嘉问、李定和曾孝宽就是成了一个循环,转着圈一个推荐一个。感觉有些可笑,但站在韩冈一边的却没有人能笑出来。

啊,不对。

韩冈一直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有了一点变化,唇角略略向上勾起。仿佛在笑。只不过看其表情,有着很明显的讽刺味道。

范纯仁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韩冈的身上。他脸上的表情变化,也没有逃过范仲淹次子的双眼。

从吕嘉问、李定和曾孝宽三人身上,能看得出是很明显的党争。

韩冈想让太后看见的就是这一个场面吗?

范纯仁想着,然后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宝文阁侍制、右司郎中、知齐州范纯仁——韩冈。”

接受了富弼的劝告,范纯仁也不知道对与不对。至少从现在情况来看,还是有些希望的。

范纯仁之后,又隔了曾孝宽的一票,韩冈再一次得到了推举。

“龙图阁侍制,右谏议大夫,知应天府孙觉——韩冈。”

又是旧党。

吕嘉问都想要笑出来。

孙觉好《易》,喜读《春秋》,著作甚多,他的学术体系自成一家,与王安石、韩冈都截然不同。不去支持以新学为根基的新党好理解,却选择了讲究格物致知、对所有经义都抱着疑问的韩冈,旧党彻底倒向韩冈的苗头,也越来越明显了。

或许下一面旧党赤帜,就是姓韩名冈。

旧党越多的支持韩冈,新党成员就越不可能投他的票。韩冈这一回失败后,下一次推举参知政事,也会跟今天的情况一样。

难道要让太后将所有侍制以上官都评定了新党、旧党之后再来举行廷推?那也要王安石答应才是。

到了如今,王安石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他毕生的功业受到半点威胁。韩冈若是利令智昏,投效了旧党,一直都犹豫不定的他的岳父,也就能有一个决断了。

宣读过的选票接近二十张了,韩冈名下的正字还未圆满,与李定和曾孝宽相同,只有吕嘉问最多。但也没将其余三人抛开太远。四人现在的票数还是成焦灼状态。

“宝文阁侍制、右谏议大夫、河北都转运使李承之——韩冈!”

王中正的一个重音,让韩冈得到了第五票,也让吕嘉问的脸色为之一变,曾孝宽和李定一时间都是难以置信。

李承之竟然选择支持韩冈!

李承之可是新党的一分子,而且是绝对的中坚。免役法的提出者之一,变法之初就是参与者。在新党中,与章惇的交情极好,当初将章惇荐到王安石面前的,他是其中一人。要不是在三司使任上犯了错,被降官出外,眼下必然也是宰辅之位争夺者之一。

曾孝宽知道韩冈与李承之有交情在,可新党的几位核心,谁与李承之没有交情?

难道就因为他们都是北人?!

但接下来又是一票支持韩冈,却是标准的南人,而且是旧党,“宝文阁待制,右司郎中李常——韩冈。”

李常是王安石的老朋友,却因为变法之事,与王安石分道扬镳。多年在外任官,最近刚从淮西提点刑狱任上任满回京。本是要转任,却因病留在京城,一时间没有出去,眼下正好在殿上,也拿到了一张选票。

南北分立,新旧党争,并不可能截然两分。北人可以投向新党,南人也可以投向旧党。不过投向吕嘉问、李定和曾孝宽三人的选票,其投票人的籍贯,却微妙地显得过于偏靠南方。

“福建,福建、江东、开封、福建、江西……吾今日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党同伐异。”

向太后的笑声让身边的杨戬毛骨悚然。在太后的手中,拿着一份名单,在每个人的姓名之后,是那位官员的籍贯。一眼望过去,基本上全都是南方人,北人寥寥可数。

新党、旧党有时候难以分辨,除了那些旗帜分明的两党核心人物,剩下的很多人都是谁在台上便支持谁,不过籍贯就无法作伪了,能看得一清二楚。

而新党多南人,旧党多北人,这是世所共知。韩冈的支持者虽少却遍及南北,而其余三人的支持者加起来却都集中在南方,只有一二例外。

就算看个几十遍资治通鉴上的牛李党争,也没有眼前的活剧更加直观。何况向太后根本就不去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尽管最近刚刚又呈上一部分新写好的篇章。

“不过,既然吾已经答应了,就这么办下去吧。看多了,也就知道了。”向太后冷笑着。

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八)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三)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二)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五)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上)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一)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九)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议(十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议(二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二十四章 虚实(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一)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下)第八十八章 尘嚣(十九)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愿博轩冕(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一)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三)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六)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二)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长风(五)第二十一章 涉川无咎黄龙锁(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八)第三十二章 忧勤自惕砺(上)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风(十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
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八)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三)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二)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五)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上)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一)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九)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七)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议(十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议(二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二十四章 虚实(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一)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下)第八十八章 尘嚣(十九)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愿博轩冕(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一)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三)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六)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二)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长风(五)第二十一章 涉川无咎黄龙锁(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八)第三十二章 忧勤自惕砺(上)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风(十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