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下)

“辽国和水师的事,还是放一放再说吧。近几年,朝廷用兵的重心也不会在北面。”

宗泽应声道:“只要朝廷调集精兵强将,西南指日可定。”

韩冈笑了一笑,命人进来收起地图。

方才的一番对谈,宗泽的回答并不是很完美,但那时因为他所处的位置还是太低了一点,看得不远也不够全面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眼光放在未来,宗泽在北事上,应当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不过相对于用水师控制渤海、黄海一带,现在韩冈更重视南洋运输线的保全。两广的出产,尤其是逐年增多的粮食输出,是稳定国中粮价的关键。而无数南洋特产,也让国内的商业更加繁荣。

南洋运输线上,载重量超过万石的大型海舶已经出现了十几艘,而中小型海船更是成百上千。

这么多海船,每年从两广将当地的粮食、香料、海产等特产运抵扬州,再从扬州将丝绸瓷器等特产返回两广交易给广州的大食商人。一年之内,往来多次,运送两三百万石的粮食轻而易举。

这才是水师现在的重心,在攻打辽人之前,先拿海上的海盗历练一下——竞争对手,自然是越少越好。

韩冈让宗泽坐下来,继续说着之前的话题:“平定西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也听洛阳的文老相公说了,太祖玉斧划界啊……过河不易。”

黄裳在西南的几年,辟地千里说不上,但他那边的情况的确十分顺利。先期是他探查形势,分辨敌我,做好储备,之后便是曾经有西南作战经验的赵隆领军,直接性地将一干不肯顺服的部族给剿灭掉。

久经烽烟的西军士兵们的手中,有精铁打造的甲胄、武器,还有威力强劲的弓弩,更有虎蹲炮,一个十人小队两门炮,用散弹就能打垮数百敌人。

在有了硫酸之后,出现在天空中的不仅仅是热气球,也有了氢气球。尽管氢气球很危险,硫酸同样危险,可火药照样危险,对军队来说,只要有用,只要效果好,这点危险不算什么。依靠天上的眼睛,敌人的埋伏多少次都化为了泡影。

更重要的是,西南夷中部族极多,相互间仇怨极深,黄裳拉一派打一派,地理人情都顺利地掌握在了手中。

训练更胜一筹,武器更胜一筹,还有诸多带路党,就连最大的敌人——疫病——也减轻了很多,反乱的西南夷当然没办法与官军为敌。

但接下来,官军所要面对的敌人,就不是手下仅有几千一万人的洞主,而是南方大国大理。

半年前,大理段氏密书至京,痛诉权臣凌主,恳求大宋太后为其做主。这个消息传出来,朝中登时就是一片哗然。既然朝廷痛斥耶律乙辛篡位,与之绝交,那么大理国内的篡逆之举,也不可能坐视,尤其是大理国主卑辞告求,让士林和民间都开始呼吁出兵。

大理或许没有西夏那样的辉煌的战绩,但唐时的南诏,却是几次与大唐的军队交锋,也多次取得了胜利。

文彦博拿着太祖玉斧划界的故事来阻挠对大理的征伐,也有很多人担心攻打大理的战争会旷日持久,朝廷无法支撑。这样的逆流,想要压下去,颇费点劲。

宗泽慨然道:“太祖说以大渡河划界,可大理国中权臣欺主,我大宋岂能坐视不管?为藩国拨乱反正,乃中国之任。”

大理国中,段氏世代为王,高氏世代为相。不过近年,段氏衰弱,高氏日强,几次有流言说大理高氏代段,自行称王。

大宋作为华夏正统,当然不能容忍这件事的发生,辽国的耶律乙辛对付不了,区区大理高氏还对付不来?等打下来后,再让段氏献上舆图田籍,这就名正言顺了。

其实朝中对于平灭大理,有着高昂热情的官员也相当的多。

攻下大理有两个最主要的好处,一个是大理的人口土地和银矿为主的资源,另一个就是军功。

攻打大理的方略早已议定,朝廷不会征发大军,也无意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投入数以万计的大军,而将会采用攻打交趾的方法,选派一万左右的精锐,同时调集可以动用的西南夷参战。

以官军为刀刃,蛮兵为刀身,联手覆灭大理。等到拿下大理之后,就将其中大部分土地分割出去,并迁移一部分西南夷来此安居,朝廷只取走洱海、滇池周围的一部分土地,安置汉人。

灭国的功劳,只看着朝堂最上面的几个人,就知道有多丰厚了。自问有资格参与进来的朝臣,这两个月都在紧锣密鼓地为自己谋划一个能够博取功劳的位置。

“汝霖,你想不想去?”韩冈问道,“参赞军务。”

宗泽心中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宗泽当然立功于外,以报朝廷厚恩,但不是已经人满为患了吗?”

韩冈微微眯起眼睛,“不愿意?”

“不,与其让那些希图幸进之辈败坏国事,不如让下官去。运筹帷幄不好说,但参赞军务,拾遗补阙,下官自问比那等人要强上一筹,于国于军,都是好事。”

韩冈沉默地看了宗泽片刻,哈哈笑了起来,“说得好,就该有这样的气概!”

“不敢。”

“不过那等人也不能全部拒之门外。不坏事,不抢人功劳,这样的人来也无害于事。”

王中正就是最好的例子。

尽管他很多时候都是混功劳的,可是王中正不贪功,不惹事,谨守本分,还能在天子面前帮着说好话,关键时候也能帮把手,这样的人过来分功,让人给的也乐意。

这一回,王中正也有心在南征之事上分上一杯羹。不过并不是他想要再去西南,而是想要给他的儿子运作一个职位。

王中正的年纪不小了,但精神还好,在军中有威望,太后也十分信任他。去年曾经太后有意封他为节度使,不过给王中正给辞了。但谁都知道,只要他致仕,节度使是手到擒来,不必像其他内宦一样,非要病死才能得到追封。

但他的儿子就没有他的幸运了。

地位高的宦官收养养子是惯例,不过为了防止宫里的大貂珰通过这种手段来扩张自己的势力,朝廷也规定收养者年龄、官职,以及被收养者人数的限制。但在宫外收养的义子,就没有那么多规定,那是继承香火用的。

王中正早年在宫中先后收养的两名养子都死得早,之后就没有在宫中收养义子,而他在宫外的养子王祁,以节度使留后的嫡长子的资格得到了荫官,正式授职后,很快就升到了内殿崇班。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是武官,做到王中正这样的位置,完全可以通过联姻的办法,为儿子再铺上一条道路。但阉宦的儿子想要结亲,找不到多好的人选,岳家的帮助不用指望。

再往后,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王中正也帮不了他许多。所以王中正前日求到了韩冈这边,希望给他的儿子一个机会。

有王中正的事例在前,想去边疆立功的宦官为数甚多。包括李宪,也包括童贯。

童贯这两年正得宠,不过因为缺乏军功,虽然还在御药院中任职。可他肯定要出外一趟,现在正在上下活动,争取一个去西南的机会。

“下官明白。”

宗泽也知道韩冈最近是如何被骚扰,多少故旧来向他讨要一个名额,好像大理的军功是路边的石头,俯首可拾。

“其实这件事也可笑。”韩冈笑着,“朝廷连主帅都还没选出来,现在就开始争了。当真要打,除了三两人之外,剩下的都得让主帅自择。”

“相公说的是。”

“汝霖,兵出大理,你觉得何人适合为帅?”

“此事非宗泽能言。”

“但说无妨。此事非一人可决,需在朝堂上商议。你姑且一说,我姑且一听,无碍国事。”

韩冈说得坦然,宗泽便不再推脱,“当以熊龙图为主,黄直阁为副。其下武将,也当以曾在西南用事过的将校为宜。”

龙图阁学士熊本,龙图阁直阁黄裳,都是在西南有所成就的文臣。

尤其是熊本,他是西南方面的专家,熙宁以来,朝廷对西南夷的战争,一直都是在他的主导下进行,也是朝中不多的几位能担当主帅的文臣。

宗泽说完,静静等着韩冈的回应。他担心韩冈会提议让王中正为帅。有过领兵西南的经验,王中正也是主帅的人选之一,但那毕竟是阉人。去大理的路并不好走。想要攻下大理,必须经过一段艰苦的行军,没有得人望的将帅统军,走完这一段路之后,仗也不用打了。只是熊本是新党,否则他这个主帅的人选,是不会有任何争议的。

“熊伯通的确合适。”韩冈点头,“黄勉仲都差了他十年平蛮的经验。”

不管两党如何竞争,韩冈都不打算打破底限。如果有两个合适的人选,他会选择贴近自己的,但人选若只有一人,那他就不会因为对方不属于自己派系的成员,而横加干扰。

不过这主要还是现在两党之间还算和睦,否则韩冈会直接阻止这场战争的爆发,根本就不给人以争夺功劳的机会。

攻打大理并非急务,段氏的密书也不过是个由头。维持禁军战斗力、同时实验火器在军中的使用,找出合适的战法——总不能在面对辽人的时候,火炮还是第一次上战场。大宋周边,也只剩大理一家,可以用以练兵。而且,突破太祖皇帝的玉斧划界,这一战背后的意义更大一点。

但开战的好处,也不过仅此而已。

得到韩冈认可,宗泽更加沉稳,“若有熊端明为帅,黄直阁赞辅,此战或不敢说必胜,但必不至大败。”

韩冈沉默了下来,等得宗泽心神不宁,韩冈才再次开口,“要是有熊本在,才能保证不大败,那就已经败了。何至于此?”

宗泽不明所以,韩冈也无意解释。让日后的变化来说明吧,这个时代的人们,是无法明白的。

火器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士兵的体力要求不是那么高了,就算因为行军累得拿不动刀、使不动枪,背不起甲胄,拉不开弓弩,但只要他们能够摆好虎蹲炮,装好弹药,然后点燃就够了。

传言说欧洲曾经禁止弩弓,因为十字弓能让农民将骑士射死在泥地里。可就是重弩,因为还要耗费力气去拉开。而一个小孩子,只要拿得稳火枪,也能有机会将万夫莫敌的大将的脑袋打成豆腐渣。

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力克强敌,这让汉人在人力和国力上的优势能够彻底发挥出来,不会像冷兵器的时代,数万蛮夷也能欺上门来。

统领一支久经战火,且装备了火炮的精锐大军,怎么只能保证不大败?!那样又何必开战?

韩冈需要的是胜利。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将敌人拉至自己擅长的领域将之击败。如今火炮已经装备军中,火器局中,每天都有更多的钢铁和青铜被铸造成型。不能再耽搁,必须尽快让大宋禁军适应火药武器,抢先一步进入热武器的时代。

很久以前,韩冈就希望大宋的胜利,是生产和组织的胜利,而不是名将的灵光一闪,更不是依赖于士兵们勇猛无畏。那样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他为此努力许久,为的可不是一句不会大败。

“大理。”韩冈轻声道。

目标到底能否实现,就用大理来做个试验。

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二)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六)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九)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七)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三)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一)第三十章 虚实(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八十六章 尘嚣(十七)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下)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三)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三)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四)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四)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二)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第三章 巩州(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六)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悖(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二)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中)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庆雷(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七)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二)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一)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上)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七)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一)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三)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议(四)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第三十九章 追忆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六)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上)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中)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一)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中)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一)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六)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四)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上)
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二)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六)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九)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七)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三)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一)第三十章 虚实(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八十六章 尘嚣(十七)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下)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三)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三)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四)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四)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二)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第三章 巩州(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六)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悖(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变故(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二)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中)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庆雷(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七)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二)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一)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上)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七)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一)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三)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议(四)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第三十九章 追忆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风(三)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六)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上)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中)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一)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中)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一)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六)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四)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