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四)

夏日的宫廷,若无人经过,便是寂静无声。

一只夏蝉刚刚飞到一株梧桐树上,才叫了两声,便有两名禁卫拿着杆子扑打上去,顿时就没了声息。

这是从宋守约做殿帅开始留下的习惯,近二十年下来,已成为宫中依循传承的故事。新太尉换了好些个,没有哪个改掉了这个惯例。

而这两年苗授担任殿前副都指挥使之后,又增派人去给宫中的大小树木下面铺上鹅卵石或是水泥。

因为在《自然》中,曾经刊载过有关蝉虫一生的论文:蝉虫在树枝上产卵,幼虫孵化后掉落地面,钻进地里吮吸树根汁液,长成之后便从地里爬上来,蜕壳羽化成虫,这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常识。苗授这么做,正是防止地里的蝉虫爬出来吵闹宫廷。

王中正从宫外自家的府邸来到宫中,顿时就觉得耳畔清静了许多。

这就是故事。

宫中的故事每每可笑,以枢密使之尊,每当宫宴只能下去做陪客,这本是因为枢密使刚出现时,本为天子近侍所任,非是朝臣,更不可能与宰相东西并立,晚唐、五代,枢密院地位渐渐上升,立国之后,又逐渐为士大夫所控制,但这个陈规陋矩,直到熙宗登基之后才改过来。

王中正有时也在想,要是换做唐时,枢密使这个位子自家也能坐一坐。若是朝廷能按功劳授官,自家照样能进西府。可惜如今士大夫势大,即使在梦中,王中正都不敢想象自己能站在西班最前面的位置。如今的皇宋,阉人想要再做回枢密使,除非出一个商纣王、隋炀帝那样的昏君才有可能。

不过更多的感慨,因带御器械的身份而在太后身旁值守的王中正就没有了,一天下来,他心中更多的还是小心谨慎。

在家中,他是一家之主,妻妾儿孙们都要在他面前恭恭敬敬。但在宫里,在太后面前,他就是必须要守着规矩的家奴,即使节度使已近在眼前,也没有狂妄自大的本钱。

但王中正尽管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怎么利索了,却也从来没有请假过一次。在太后面前卖力,得到的是情分,在太后看不见的地方卖力,不过是功劳、苦劳而已。

“王中正。”

一听到太后的声音,王中正立刻弯下了腰:“臣在。”

心中却忍不住在想,这是不是《自然》中所说的条件反射,虽然这个词怪异了点,但道理是一点不错。这两年,天下成千上万条胃穿孔的狗,都验证了这一点,“可怜的狗。”

“韩相公今天的话都听到了。”

王中正闻言一惊,满脑子的胡思乱想顿时一扫而空,“……是,臣都听到了。”

“你是怎么想的?”

太后的问话,让王中正头疼起来。

韩冈早已经走了,现在太后正在回宫的路上。

接近一个时辰的觐见中,太后和韩冈聊了不少话——之所以用聊,是王中正根本不觉得这是君臣问对。

一开始的确说了一些有关沈括的任命,但随后话题便转到了沈括家中悍妻的身上。再之后,话题就更偏得离题万里了。

在整个觐见的过程中,王中正见证了韩冈是如何想方设法将跑偏的话题给带回去,话题又是怎么屡次被太后给带歪的。

现在太后问对着方才的一番“问对”,到底有什么看法,王中正一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少不得一推干净,“太后和相公的一番问对,干系天下,岂是微臣区区内侍能够妄作评判?”

“就是吾与命妇说话,也会说几句朝事,你更是拿朝廷俸禄,这些话有什么不能说的?……算了,你也为难。这个不好说,那你对韩相公怎么看?”

王中正顿时放心下来,不要回答那个问题就好了。议论太后与宰相的问对内容,这是明摆着的干政,是最要命的。

只是评价官员贤与不肖就简单了,这是天子近臣的本分。

“韩相公治学为贤人,治国为能臣,世所罕匹。”

不过议论在位的宰相短长,终究是不妥,王中正还是用了一个世间流传的比较保守的称赞。太后听政多年,问出这种话来,岂能没有用意?保守点总不会有坏处。

“那跟之前的韩相公比起来如何?”

“是安阳的韩相公,还是灵寿的韩相公?”

王中正一边用问题来拖延时间,一边想着要如何避免开罪韩冈,又能让太后满意。

“两个都有。”

朝堂上,韩姓的相公一直不缺。总是去一韩相公,又来一韩相公。王中正在宫中服侍多年,几位韩相公都打过交道。

韩绛总是对宦官不假辞色,王中正每次见到他,总能感觉到平添几分寒意。当初韩绛领军要收复横山,他王中正奉手诏去延州体量军事,刚到延州便被打发去了前线,要不是韩冈恰好在罗兀城中,保不准这条小命就要交代在党项人刀下。

但其他宰执,无论是同姓的韩琦,还是富弼、文彦博,对他们这些内侍就算见面带着笑,也是为了探听宫中消息,讨好天子罢了。

而韩冈,王中正没见过他刻意勾结宫中得宠的内侍,同时韩冈也并没有将阉人视同异类——有太多重臣可以用来作对比,态度上的差异十分明显。只是相交快有二十年,王中正却还是看不明白韩冈这个人。

韩冈本身就是当世有数的学者、大儒,任官多年更是将天南地北都走遍,见过的人和事无数,见识远非困居宫中的妇人能比,但韩冈对太后的选择一直保持尊重,基本上没有独断独行的情况。人事安排,如果自己的想法,都会尽量说服太后,如果不成功,便干脆放弃。如果有必要,过一阵子,他会再来劝谏。比如当初想让李南公担任三司使,太后最后没有同意,韩冈便没有再坚持。

太后对韩冈持之以恒的信任,是一直以来韩冈的态度所造成的。若韩冈靠着当初的功劳便骄横跋扈,一点情分早就消磨殆尽了。但韩冈能一直这么做下来,完全不像是对太后的敬畏,反倒像是自个儿定出一个规矩后,便按照规矩行事。

有韩冈在这边,三位韩相公的高下其实也不必多说了,可王中正总不能就这么简单地得罪人。

“安阳与灵寿的两位相公,皆是治世能臣,朝中若有变,皆能以天下相托付。小韩相公亦是堪为国家柱石,不让两位相公专美于前,更是出将入相,文武皆能,仿佛古之贤臣,今人不能及。”

韩琦是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而韩绛也是主持先帝内禅时的首相,同样是有定策之功。以天下相托付的评语,两人都当得起。不过王中正只提治世,避而不谈武勋,当然是有所褒贬。

王中正的评语,没有得到太后的反应。跟在太后身后,看不见她的表情,王中正也只能安静地等着。

走了几步,他才听见前面传来的声音:“多亏了有三位韩相公先后秉政,英宗、先帝还有官家才能安居宫中。”

“国有贤良,是祖宗的福佑。”王中正立刻恭声附和。

“最近也是事情多,要是朝中多有几个能如三位韩相公的臣子,吾也能轻松一些了。”

王中正低低地应了一声。

太后当然累,近年来,天下太平无事,朝中又有贤相主持,向太后也渐渐变得怠政。隔三岔五就要辍朝,每天只到内东门小殿坐上一坐。猛然间宫中最近一下子不太平起来,多少事压身,习惯了每天处置几桩事的太后,肯定习惯不了。

太皇太后继半年前一次重病,尚未康复,近日又再次垂危,十几名太医会诊,都说太皇太后没多少时间了。而齐鲁大长公主,因为忧伤过度,侍亲劳累,突发恶疾,短短几日内就重病不起。皇帝的祖母和姑母病重垂危,或许再过几日,这一家子除了皇帝之外,就剩下一个老三和他的几个儿女了。

大长公主就算了,向太后对太皇太后只恨其不能早死,只是事到临头,该有的礼数一点也不能缺。太后每日照样得去探问,然后板着脸回来。等到太皇太后薨逝,更是要平添多少事。

“天下安危,全在太后身上。近日太后劳累过甚,当好生调养。”

“还要怎么调养?太医局中,能跟华佗一般开膛破肚来治病救人的医官都有好几个,有他们的药方子,还要怎么调养?”

王中正道:“臣最近在服用蜂王浆,半年下来,只觉得精神旺健,身上的一些老病也没了。《神农本草经》中说蜂蜜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则轻身延年。但蜜蜂幼虫用蜂蜜喂养只能变成工蜂,而吃了蜂王浆,才能变成蜂王。即可知蜂王浆的滋养之力远甚于蜂蜜。”

“这个吾日常也在吃。”向太后点点头,问:“卿家也看《九域游记》?”

随着《自然》和《九域游记》的流传,曾经在两本书中出现的如蜂王浆、羊初乳、冬虫夏草之类的补品就成了世人眼中的滋补佳品,如今甚至成了贡品,向太后也常年服用,只是蜂王浆的数量少,又不耐存储,无法赏赐臣子,只能在宫中分享。

“九域虽然是小说家言,但里面都是格物致知的道理,无论天文、地理,还是兵法,都是正论。医药也同样如此,所以臣时常翻看。”

“韩相公说话一向是有道理的。”

王中正轻笑道,“只是韩相公不肯认。”

“一国宰辅,分心去写小说家言的确不合适。也怪那些拗性子的,不然何至于如此。”

王中正唯唯,总不能附和太后去骂王安石。

“王中正!”太后的声音忽然严肃起来。

王中正早有心理准备,躬身道:“臣在。”

“韩相公一心想要修轨道,觉得沈括这件差事办得好,便想让他继续办下去。只是沈括一向没什么好名声,家里又是有名的不靖,总有人要说话。你就去看看沈括修的轨道如何,如果当真差事办得不错,只要他能过廷推,吾就准了。”

“臣——遵旨。”

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九十一章 尘嚣(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迁(八)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四)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顾(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梳理(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九)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五)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上)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七)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三)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下)第七十一章 尘嚣(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二)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五)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九)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三)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三)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八)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三)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九)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八)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一)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八)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三)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梳理(十九)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风(十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三)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五)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下)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中)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二)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一)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八)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上)
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九十一章 尘嚣(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迁(八)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四)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顾(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梳理(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九)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五)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上)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七)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三)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下)第七十一章 尘嚣(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二)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五)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九)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三)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三)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八)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三)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九)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八)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一)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八)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三)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梳理(十九)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风(十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三)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五)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下)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中)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二)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一)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八)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