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上)

最后一批南下云南的流人,已经坐上西行的列车。

三千人充实云南,仍在动荡中的新疆土,晃动的幅度也会小上一些了。

在韩冈看来,这一次的清洗京师的行动,是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人力资源,在如今的社会认识中,已经变得极端的重要。为了充实新夺取的边疆,想方设法移民充实,成了社会主流的认识。物竞天择的理论,也渐渐深入人心。

故而以安养为名的法令,便在此时正式颁布于众,推行天下。

京师的乞丐被流放云南,以此为开端,天下各路,千百城镇的乞丐都将成为过街的老鼠,成为被捕捉的对象。云南,广南、西域,每一处需要移民的地方,都将是流放乞丐的场所。

同时安养法,也成了加大流刑施行范围的法律依据。

依照刑统,五刑之中,笞刑、杖刑、徒刑之后,方是流刑,只比死刑轻上一级,而韩冈所希望的,就是小偷小摸,只要被抓住,也要判一个流放,另一方面,则禁止笞、杖之类,会毁伤身体的肉刑。

在安养法出台之前,各地所判处的流刑,绝大多数没有依照刑统和编敇,故而名不正言不顺。而安养法施行之后,窃盗之贼被送去云南,便不再是流放,而是安养——朝廷怜其身无分文以赡自身,不得已而行窃盗之事,故此依照安养法所定,将其交付边疆,分配土地,让其复为良民。

就如数百年后,极西之地的岛国,将国中的罪犯大批送往海外领地,百年之后,岛国国势大衰,但岛国的苗裔却还是占据了更大的几片国土。韩冈想要达到的目标,正是如此。

“今年年内,至少能有两万人抵达云南、广西两路。”

韩冈与章惇对坐在家中,很有几分欣喜地向他说着。

“玉昆你就不怕他们作乱?”章惇问道。

“要是盐枭我还会担些心思,如今只是一群乞丐,就算给了他们弓刀,他们还能揭竿而起不成?”

军事训练丝毫也无,有声望的头领几乎都被杀了个干净,人心不齐,又身在险地,不依附官军生活,还能做什么?

“希望玉昆你能说中。”章惇想了一想,“军巡铺那边你打算怎么做?”

“开封城的军巡铺肯定要大改,但绝对不是撤除。”

光靠衙役、快手、弓手,根本不可能维护城中安全。调遣禁军维护城中治安,一开始是不得已的安排,到了如今,已经是必不可少。

但这么多年来,军巡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京城中治安的需要。

军巡铺的巡卒们,在满城搜捕乞丐的同时,闹出的那些烂事,让韩冈脸上毫无光彩。虽然用了更大的声音遮掩过去,也放弃了追究,但这不代表他韩冈不会事后弥补。

“是不是打算成立新衙门?”

“新衙门?”韩冈笑着摇头,他的确动过这样的想法,连名字都考虑过,市容管理或是城管?

若当真有这么一支队伍,的确很有趣。不过只是为了有趣,就在军巡系统之外,再增设一个衙门,韩冈觉得暂时没有那个必要。且他正准备将军巡铺和潜火铺合并起来,交给合适的人去管理,又怎么会再多开一个衙门。

“这可是子厚兄你的差事,办新衙门也要子厚兄你来考虑。”韩冈直接推给了章惇。

章惇的脸上是自矜的笑容,“现在还不是。”

“就是日后有所变动,这些事也还是得着落在子厚兄你的头上。”

章惇在两府待了有十年了,不过只要朝廷的大局不变,就不会有大的变化。所谓的变动,就是从西走到东而已。

“尚无定论。”章惇还是摇头。

“算了,换个话题。”韩冈不逼着章惇了,“太皇太后的谥号也该定下了。”

章惇听了,就感觉头疼起来。

之前向太后曾经想过,不给太皇太后上谥号,甚至不让她与英宗合葬。

但苏颂领头,宰辅们一阵苦劝,才把太后劝住。

向太后虽然对她的姑姑衔之入骨,但也不得不承认臣子们说得有道理。这么几年都忍下来了,对太皇太后礼数就没怎么缺过,已经是最后一步了,难道要功亏一篑不成?

英宗皇帝只有一个皇后,先帝更是太皇太后肚子里出来的,怎么可能在礼数上欠缺太多?

所以依然是合葬,谥号也交给太常礼院来拟定。

真宗的刘皇后,谥号是章献明肃,仁宗的曹皇后,谥号是慈圣光献,现在的太皇太后的情况太特殊,谥号就不免让人费神了。

按照最低标准,只要在出殡前将谥号议定就够了。但实际上,太常礼院不可能将事情拖到那么后面,过去拟定谥号,甚至庙号,都是几天之内就交上来。太常礼院接到这份差事后,一直就没个回信。

“这件事,子厚兄你如何看?”

“在太后面前我已经说过了。臣子议天子谥,尚不为君父隐,桓、灵可证。太皇太后所作所为,人所共知。其传,秉笔直书,其谥,依实而论。”

“这样啊。”

“玉昆,这句话你问过几个人了。”

“除了子容相公和子厚兄你,其他人还没问过。”

“要是问了,大概会跟国子监一样吧,两边打起来吧。”

韩冈摇头笑,其实没有章惇说得那么恐怖,国子监打起来次数并不多。

国子监中,有气学和新学两派,各执一端,每日相互攻讦不休。尽管讲师几乎都是新学成员,可气学如野草一般,在荒野之地茁壮成长。当然,论起势力高下,自是新学一派更占优势。但有苏、韩两宰相把持朝政,气学人数虽寡,却也没有哪个老师敢用手上的权力去打压他们。只是国子监是新学的自留地,所以最后科举,韩冈多也会设法多夺几个名额。

“国子监也不是没有人。”韩冈猝然问道,“子厚兄,你可知道秦少游?”

“秦少游?”章惇一时茫然,难道是名人?但他所认识的秦姓的名人中,没秦少游这个人。

“‘山抹微云’。”韩冈提示道。

章惇登时恍然:“‘岂在朝朝暮暮’的秦观?他不是字太虚吗?”

“听他说是前两年改的。”

“‘务外游不如务内观’?”

这是《列子·仲尼篇》中的一句,秦观的字与名正好都在其中。名字出自子部,章惇之博学,由此可见一斑。

韩冈摇头,“他自陈是欲学马少游,故而改太虚为少游。”

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堂弟,劝告志向远大的马援时,曾留下一段名言,“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尔。”——士人一生,吃饱穿暖,有车有马,守乡为吏,造福乡里,便可算是圆满了,若是追究更多,只是自寻苦恼。

独善其身的想法,在自觉不遇的士人心目中,有着很强的共鸣。秦观屡考不中,又受连累而不得科举,年届四旬仍只能在国子监中游学,虽然说已经得到了韩冈的看重,可在少年即闻名乡里,长成之后更以文学知名的秦观而言,如今的境遇,岂能没有怀才不遇的无奈。

“太虚为天,以观天为名字,心不可谓不小,如今到底是知道自己是何人了。当初他投于子瞻门下,吾也曾与他见过几面,还得到他的几部兵书。”

“如何?”

韩冈问的时候,已经有了答案。

果不其然,章惇呵呵冷笑,“狗屁不通。”

看了几部兵书,就打算指点江山的士人太多太多,而能沉下心来做实事,十个里面也没一个。诸葛亮光会隆中对,能成为一代名相、陪祀武庙吗?章惇一直都不待见这种只有嘴皮子的文人,说话也刻薄得很。

“《孙武子》《战国策》害人不浅。”韩冈轻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所以如今不穷太虚,只愿为少游了。”

章惇没有半点同情:“装可怜吗?”

“他的两个弟弟,一字少仪,一字少章。”

章惇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少游二字,与其兄弟表字首字相同,而太虚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了。真要细推敲,说不定少游才是他被起名时就定下来的表字,而太虚则是他长大后自取,如今日渐日蹙,知道了何为现实,故而改回了长辈所赠表字。

秦观拿着旧表字在韩冈面前装可怜,没想到一下子就穿帮了。

章惇摇着头,为秦观的坏运气而乐不可支,“他大概不知道玉昆你一贯是求真求实的脾气。”

或许秦观只是真的心灰意冷才改了表字,而不是章惇和韩冈想的那种情况。但他和章惇这种人,凡事都会往坏处想,事也好,人也好,皆是如此。这是多年来不得不养成的习惯,也是实际的需要。

“左右我评价人,是看他做而不是听他说,也没什么影响。”韩冈没有对秦观表示太多的反感。

“怎么,入了玉昆你眼缘了?”

章惇起了好奇心,真要说起来,对文学之士不假辞色的毛病,固然有他自己自傲的一面,但更多的还是从韩冈那边染上的。

韩冈当年都不愿与苏轼结交,更视周邦彦、贺铸等才子如无物,现在怎么会对秦观另眼相看。

“秦观他作兵书,我不曾见识。诗词近年变了不少,很有几篇能流传千古,我于诗词之道也不甚了了,不敢妄作评价。”

章惇笑笑,不说话。不懂诗词还能说秦观的词流传千古。要是懂了又会是什么情况?

“只是秦观他也努力,前日将如何养蚕写了书。就叫《蚕书》。”

“写得如何?”这次轮到章惇相问。

“有心是好事,也是难得了。”

秦观能写下《蚕书》一篇,的确是很难得了【注1】。但如果以论文的要求而言,他写的未免空泛了一点,缺乏足够的细节来让人研究。所以秦观给《自然》投了三次稿,前两次都给否定了,第三次投稿,还是韩冈看在秦观本人的代表意义上,才放了行——不过还是先找人好好将论文改了一番,才发表出来。

“看来他还是去学柳三变卧花眠柳比较合适。论文需要的平实和缜密,不是写丁香笑吐娇无限的笔能写出来的。”

“日渐日新,得许人改正才是。或许三年之后,他就能让子厚兄你刮目相看。”

注1:真实的历史上,秦观也的确写过《蚕书》,是为如今研究古代养蚕业的第一手资料。

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九)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八)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七)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下)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一)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八)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上)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下)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三)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一)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三)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二)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上)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上)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议(二十七)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变迁(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扑(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八)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八)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四)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八)第一十一章 诛心惑神幻真伪(下)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第三百一十三章 权相(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九)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下)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六)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六)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九)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三)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三)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五)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八)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六)
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九)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八)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七)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下)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一)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八)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上)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下)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三)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一)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三)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二)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上)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上)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议(二十七)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变迁(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扑(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八)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八)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四)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八)第一十一章 诛心惑神幻真伪(下)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第三百一十三章 权相(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九)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下)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六)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六)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九)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三)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三)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五)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八)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