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尘嚣(十)

天门寨外的战壕每时每刻都在延伸。

原本属于城寨三里之外一座村落的麦田,变得沟壑交错。

在皮鞭和钢刀的督促下,数千苦力挥舞着铁镐和铁锨,如同蚂蚁一般勤恳地完成他们的任务。

他们所用的工具悉数来自于南方的宋国,是宋国军器监为铁路工程军精心打造。拥有比神火军的佩刀还要胜出一筹的材质,被宋国的奸商偷运而来,卖给了大辽。原本作为兵器原料的储备而珍藏于库房之中,直到今日。

王开诚在其中一条战壕中停下,捡起了一柄不知是谁丢下的铁镐。

铁镐断了把柄,可能就是被丢弃的原因,但木头的把柄随时都能找到,而最重要的是铁制的镐头完好无缺。

王开诚轻轻抚摸着镐头的尖刃,真的是最上等的好铁,刃口甚至带了钢花。正是靠了如此精良的工具,王开诚他所指挥的工程才如此顺利地推进。

要是当年国中能给卒伍都装备如此上等好铁铸造的兵器,或许就不会有……

哐当!

王开诚猛地丢下了手上的铁镐,仿佛铁镐被烧红了一样的烫手。

周围的目光变得惊讶又好奇。

“滑手了。”

王开诚喃喃地说着,像是给周围一个解释。低头将铁镐拾起,小心地靠在了一边。

就这么放下铁镐,顺便也把不该有的幻想给放下了。

依然是半弯着腰,将身子全部隐藏在四尺深战壕中,王开诚继续往下一条战壕巡视过去。

脚下的泥土中还有残留下来的麦粒,而战壕的内壁上,还能看见一株株小麦被收割后剩下的残根。

战壕已经挖到了四尺深,可以看得到在一尺多深的地方,土壤的颜色就像刚蒸好的花糕,上下被分作了清晰的两层。上层色泽略深的熟土与下方浅色的生土泾渭分明。

厚实的熟土,证明了这一片土地,至少被耕种了数十年,甚至可能开垦了几百年,上千年。每一块深色的泥土,都浸透了先人的汗水。

当年国中,也只有开京附近……

王开诚又用力摇了摇头,心中也有了一丝疑惑。

要说平日里都想着怎么讨好契丹人,都没空想故国之事。今天就更忙了,怎么还有那些被深埋的记忆泛起来?

是因为苦力们正在奋力地挖掘吗?

一铲铲泥土被甩出战壕外,在战壕边沿堆起一道道地垄。长长的地垄更进一步遮蔽了战壕内部,挡住了宋人的视线。

四尺多深的战壕,只要弯着腰走路,多贴紧靠外侧的沟沿,站在城墙顶上的宋人都看不见战壕内人们行走的踪影。当然,要除掉位于五十余丈半空中的几对眼睛。

王开诚仰起头,小心地维持着弯腰的姿势。偷偷看着空中那已经变得只有指尖大的飞船。

飞船现在是两艘,有时则会变成三艘。天门寨的上空,一直有着一艘飞船悬浮。而大辽的主营中,也至少保持着一艘飞船在空中,偶尔会有两艘。

借助空中的眼睛,宋人能看清大辽这边安排,能看见战壕正不断延伸。而大辽这一边,也同样能看得见天门寨内守军一应的军事调动。

头顶上总有一对眼睛盯着,这的确让人觉得始终是如芒刺在背。王开诚一开始时也不自在,但几天下来,已经习惯了宋人的偷窥。对他来说,只要宋人的火炮打不到自己的头上,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弯着腰将所有战壕都巡视了一遍,当他重新回到了位于倒数第二条战壕的指挥部——一处规模不小能容纳十几二十人的坑洞,从战壕内壁开始挖掘,用了半天工夫给挖好的——已经是顾不得腰酸背痛,累得只想睡上一觉。

但一名神火军军官带着几名士兵就在这时登门造访,打破了他偷懒的幻想。

黄昏的时候,天门寨一直悬在半空中的飞船终于降了下来。王开诚一边听着神火军军官的传话,一边从坑洞大门的缺口处望着外面的飞船。

等他终于将军官的传话想明白之后,差点就跳了起来,脸色都苍白了下去,嘴唇直抖着,比任何人都害怕。

皇帝要来了!

王开诚顿时乱得团团转,这里怎么接待皇帝?

为了能更快一点完成任务,他把战壕的深度定在了四尺,而不是能容士兵正常行动的五尺。

要多挖一尺深,不是仅仅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工作量,而是更多。光是苦力们向上甩土都要多费一倍的力气,土里深处,石块的比例也会更高。

何况在战壕里面走的都是那些武夫,走得舒服不舒服,王开诚也并不在意,他只要给不会走进战壕里面的皇帝看见成果就行了。

现在炮火横飞,正常身高的男子就只能低着头,从战壕中钻行。四尺多深的战壕,王开诚就走得很顺当,但皇帝呢?谁知道他能不能走,走起来顺不顺心?

但不论王开诚怎么乱,怎么向神火军的士兵解释前线太过危险,大辽皇帝还是冒着宋人的枪林弹雨,沿着尚未完全成型的战壕网走上了前线。

除了最亲信的一批宫卫,以及王开诚本人之外,没人知道,大辽皇帝带着他最宠爱的长孙来到了靠近前线的位置上。

弯腰走了半日,离天门寨的城墙终于只有一里。

那道高耸的城墙已经变得极为清晰。

耶律怀庆透过千里镜观察着城上,从城头上躲闪在雉堞间的守军,到炮垒窗中的炮口,一种危机感流窜遍全身,让他背后的肌肤,爆起了一个个鸡皮疙瘩。

耶律乙辛没有多看城池。他反是对王开诚在战壕中的设计大感兴趣。

尤其是在前沿的战壕中挖了一系列的坑洞,可以藏兵,甚至可以藏炮。只要战壕中多几个曲折,就能更好地隐藏战壕中的火炮。

耶律乙辛对王开诚的设计连连点头,赞许不已,还问起了王开诚的家中子嗣,有没有学到他的本事。又问起他愿不愿意战后去武学教书,还特意向他说明,这么做绝非贬责。

大辽天子体贴下臣,王开诚感激涕零,一时间都起了效死之心。

心中甚至责怪起自己,有皇帝如此,怎么还想起故国?就是回到高丽,他能有现在的风光?还不是要更加谦卑地服侍无能的国君。

比起旧日的主君,尽管是同族血脉,但比起眼前的皇帝,是云泥之别,鸦雀与凤凰之分。

高丽当然应该灭亡,国君无能,官吏无德,士人无知,将帅无胆,这样的国家如何不亡?

还是大辽好,有明君,有贤臣,有良将,有百胜天兵,有万里幅员。

一想到自己能在大辽为臣,服侍明君,激动之下,王开诚走出坑洞,上半身暴露在战壕之外,回身指着城墙,大声笑道,“天兵既至,南贼必成齑粉,还请陛下稍待,来日定能……”

砰。

王开诚的头猛地向后一扬,还没说完的话就此打断,带着整个人都斜斜倒飞了起来,砸进了坑洞之中。

正在坑洞口拿着千里镜偷窥城上的耶律怀庆猝不及防,竟然被王开诚压住。

耶律怀庆一个踉跄,坐到了地上。王开诚沉沉地压在他的身上,已经毫无反应。

耶律怀庆头脑一片混乱,他甚至还没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他看得很清楚,压在他身上的高丽人,后脑勺只剩下了一个大大的窟窿。

几乎就是贴着脸,流着鲜红嫩白的黑洞就在眼前晃着,耶律怀庆一时间手脚酥麻,动弹不得,只能像蛆一样扭动着身子,拼命地想挣扎开来。

侍卫们终于反应过来,他们手忙脚乱地踹开了王开诚,七手八脚地将耶律乙辛和耶律怀庆拉到了坑洞的最深处。

耶律怀庆抖得如得了疟疾,近在眼前的惨状吓到了他。他杀过人,也看过别人被杀,但王开诚的死近在眼前,这意味着若不是王开诚走出坑洞,这一回死的就应该是他。

性命差点不保,耶律怀庆从来没有感觉到这般强烈的恐惧,即使过去面对暴怒的祖父,他也没觉得自己会失去性命。只有今天这一回,他感觉到了死亡竟如此之近。

坐靠在坑洞最深处,耶律怀庆感受着恐惧感将自己包围的感觉。忽然,他感觉到自己脸上有一股湿漉漉的触感,有什么液体正从脑门上流淌下来,流到了嘴里。

浓烈的腥气从嘴里直冲鼻尖,他用手一抹,满手的黏湿。就着洞口的微光,低头看时,他的心脏猛地停了一拍,一阵强烈的呕吐感随即抓住了他的胃,狠狠地一拧,让他如泉涌一般的将午饭给呕吐了出来。这是从王开诚头盖骨下流淌出来的东西。

比起陷入慌乱之中的孙子,多了几十年见识的耶律乙辛双目闪烁,丝毫未被王开诚的死惊吓到,他的视线,就停留在王开诚眉心的弹孔上。

方才夹杂在隆隆炮声中,那一声清亮的枪声分外清晰,至今还回荡在耶律乙辛的耳畔。

“是线膛枪!”

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上)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五)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议(二十八)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一章 劫后梦醒世事更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三)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八)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四)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四)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七)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九)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八十三章 尘嚣(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二)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一十章 庙堂(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七)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行(下)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九)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三)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九)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七章 君臣(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五)第九十三章 尘嚣(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上)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一)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风(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变迁(十一)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八)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十)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三)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中)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中)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
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上)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上)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五)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议(二十八)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一章 劫后梦醒世事更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三)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八)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四)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四)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七)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九)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八十三章 尘嚣(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二)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一十章 庙堂(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七)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行(下)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九)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三)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九)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七章 君臣(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五)第九十三章 尘嚣(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上)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一)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风(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变迁(十一)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八)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议(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十)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上)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三)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中)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八)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中)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