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

韩铉啊地一声轻叫,扭头望向韩冈。

丁兆兰同样盯着安坐如素的宰相,这是图穷匕见!

丁兆兰把几件案子之中最关键的三个疑点罗列出来,行人司在这几件案子中,一次次自曝马脚,他们的失败,已经不能用失误和愚蠢来形容了,只能说暴露出来的这些破绽,是有人故意而为。

丁兆兰的话已经是在指控韩冈,但韩冈没有辩解,没有生气,像是站在戏台之外的观众,平静地指出戏台上的演员演习时尚算不完美的地方,“你还有话没说出来吧。”

丁兆兰抿了抿嘴,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无视了旁边韩铉的怒目。

沉浸在丁兆兰的探案故事中的韩四衙内,终于想起来丁兆兰的来意,但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的父亲辩解。

让行人司犯下重案,又设计使他们露出破绽,自家父亲到底是不是决定要与同道多年的盟友决裂?

想到韩章两派决裂后带来的滔天巨浪,韩铉一时间甚至不敢说话了,只能用愤怒的眼神去瞪着无礼指责父亲的丁兆兰。

丁兆兰只盯着韩冈,“行人司的底细,外人不知,但兆兰是清楚的。快班、军巡院加上行人司,三个衙门,将合并为开封总警局,三家互争高下,对于这个对手,快班还是很放在心上。行人司听命于章相公,就像开封府听命于相公一般。快班和军巡院都对相公唯命是从,行人司也是一样对章相公唯命是从。”

韩冈的神色毫无动摇,丁兆兰进一步将话挑得更明白,“行人司是宰相章惇手下的得力工具,章相公自不会陷行人司于困境,那么有能力使动行人司做下如许勾当,并使得其暴露,朝堂之中,为数聊聊。”

“这话说得没错。”韩冈点头,好似没有感觉到丁兆兰的指控一般,甚至像一位严苛的考官一般,指出丁兆兰拿出来的证据链的薄弱,“不过还不够,难道你自己心里没有疑问?”

丁兆兰又抿了抿嘴,如果按照他对犯人的分类来评价韩冈,这肯定是最为难缠的一种,即使把物证人证端到面前也不会嘴软,必须要上刑才能得到有用的口供,只是他不可能给韩冈上刑。

自从进入书房之后,丁兆兰就开始设法引动韩冈的情绪,他甚至希望看到韩冈的愤怒,那样才抓住破绽,看到真相。为了这一点,丁兆兰甚至都忘掉了韩冈的身份,也忘掉了激怒韩冈之后自己会有的下场。

可是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得到一条韩冈涉足此事的可靠证据,最终依然是要靠情理来说话。韩冈就像一座山,丁兆兰费了半天力气,也不过弄下了一个石块,无损于山,最后还发现开山的工具都坏了。

丁兆兰用眼角余光撇了一下被弄下来的石块,韩铉的眼神依然阴沉。

可惜韩冈不是他。丁兆兰惋惜地想,停了一下,然后说道,“兆兰查案的过程中,得到学会内部不小的帮助。比如被引导去听一名律学生的演说,继而将包永年引了出来。包永年是国子监上舍生,包待制之孙,文煌仕的表叔,同时也是学会会员。”

“啊。”韩铉一声轻呓,包永年身份之复杂,着实让他惊异。

“包永年之前是站在学会一方,可是因为文煌仕的死,使得他痛恨都堂起来。化名在国子监和诸科学院中散布流言,声称都堂前枪击,是都堂自做,学生大闹都堂,也是都堂暗中促使。”

丁兆兰终于在韩冈的脸上发现了他想要的变化,韩冈就像韩铉那般,露出了惊讶之色。

丁兆兰也惊讶起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被学会派人引导,可谓是尽在韩冈的掌握中,却想不到他竟然不知道包永年做出的事。

“能立刻发现包永年的变化,也只有学会才能做到。而从包永年的身上,又引出了煽动文煌仕的那一条线。文煌仕不过是文老太师的曾孙,才学并不出色,人望也不高,偏偏有人在背后支持他,煽动他,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应该就是都堂在京师里的敌人,可是在这群人中,却又有行人司的踪迹。”

韩铉对此却不惊讶了,派遣细作潜伏至敌军、敌国,本来就是很常见的手段,行人司若不派人潜伏都堂之敌的群体内,那就是行人司的失职了。

“如果让兆兰来说,行人司便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丁兆兰向韩冈欠了欠身,“相公,接下要兆兰说的都是自己的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韩冈很洒脱地说着,“没有也无所谓,你姑妄言之。我姑妄听之。”

韩铉嘴皮子动了动,想要说话,但想了一下,还是没说。

只听丁兆兰开口道,“据兆兰猜测,行人司是奉都堂命,探查京师内外异动。因而受命将细作安插进反对都堂的人群中,探听其中消息。但反对都堂的人群越来越多,使得都堂觉得不能继续姑息下去,决定设计将他们一网打尽。”

说到这里,丁兆兰便抬眼向韩冈看过去,而韩冈则轻轻点头,似是赞许。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点,行人司选择了文老太师的曾孙文煌仕。会选择他,当是因为可以将文老太师牵连进来,还有文家,对韩相公你也颇有看法,文煌仕并没有例外。行人司安插的细作想要说服文煌仕对付都堂,估计没有花费太多气力,只是一时没有时机。正好这个时候,河东战败了,文煌仕觉得动摇都堂的时机来了,而行人司也觉得引诱目标入网的机会到了。”

韩铉哼了一声,带着冷意。而韩冈,始终都是一副平静的表情。

丁兆兰没有办法撬开韩冈脸上的面具,只能自己继续推演下去,“河东兵败的消息轻易流出,寻常官吏做不到,但如果是行人司,想要做到却不是难事。文煌仕在行人司的帮助下,借助河东军的失败,成功的煽动起国子监的学生,而且因为都堂的坐视,人数越来越多。”

“但这时候,文煌仕害怕了。”

丁兆兰的这一句,再次引动了韩铉的反应,甚至韩冈,在丁兆兰敏锐的观察下,也发现他眼角眉头有了极轻微的变化。文煌仕作为明面上的煽动者,他为何去国子监派出所,是个绕不开的问题,而丁兆兰,正想要解释这一点。

“因为被他煽动起来的学生人数变得太多,增加得太快,已经超过文煌仕的预计。如果都堂决定收捕,文煌仕面临的将不会是开除出国子监,禁止科举的处罚,而会更重,甚至可能丢掉性命。”

“所以他怕了?”韩冈问道。

“的确是怕了,所以才会去了派出所。他是准备自首并告密的。”

“可惜进了狼窝。”韩冈叹道。

“一个外郡来的外人,不可能会知道国子监派出所的根脚。”丁兆兰继续对韩冈、韩铉说道,“这桩案子可以分成好几条线。文煌仕一条线,从他被煽动到被灭口一条,行人司一条线,打入敌营、煽动人心,枪杀学子,最后杀人灭口成功,接着又被灭口。都堂也是一条线,从决定利用行人司清洗都堂的反对者,设计了一整套行动。几条线交织在一起,就是整桩案件。不过这三条线外,还有一条关键的线。”

“是什么?”韩铉问道,纵然愤怒丁兆兰的无礼,但他还是维持着融进血脉中的礼貌。

“就是让行人司露出马脚的那一位引出的线。”丁兆兰一口说道,他盯着韩冈,故意的更加无礼。

韩冈依然毫不在意,反而问道,“为什么不会是行人司自己太蠢了,所以犯了错?”

丁兆兰立刻摇头,“兆兰没想过怀疑行人司的能力,整件案子以文煌仕进入派出所和都堂枪击案为前后分界。前后两段,行人司的行事方法截然不同。甚至让人感觉是两拨人在做。兆兰也曾经想过,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使得这一伙贼人忽然间作风大改,变得慌乱起来。直到查到枪击案所用马车的来源时,才放弃了之前的判断。行人司会露出马脚,完全是因为有人私下里给他们安排的陷阱。看起来蠢,只是因为陷得太深。”

“兆兰在受命查案的时候,得到上面的要求,说要严查到底,同时还得到了学会成员的襄助。这份助力,平白而来,这也是兆兰在这件案子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是为何如此?为什么要帮助一个准备彻查案件,甚至有可能当真将案子查清楚的捕快?后来兆兰想过,可能是那一位太小瞧了一名捕快的查案能力了。”

“所以当兆兰查到了国子监派出所,查到了文煌仕的失踪,查到了文煌仕之死,得到的就不是帮助,而是阻碍了。那句在城南郊外发现的那一具被焚烧的尸体,为何被认定并非是文煌仕?”

丁兆兰严厉地盯着韩冈,“昨天,兆兰去了国子监医院查过文煌仕的病历,里面有拔牙的记录。而人体之中,下颌和牙齿是人身上最难烧化的部位了。因而兆兰去了漏泽园中,找到了刚刚被埋下的骨殖。由此作了对照,却发现那具尸骨有很大可能就是文煌仕本人。”

线索,疑点,问题,答案,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真的能写出一部精彩纷呈的公案小说了。不过成为了当事人,感觉就不好了。

韩冈对文煌仕已死之事加以隐瞒,逼得丁兆兰不得不亲自去刨地挖骨头,终于在今天,他被丁兆兰的质问顶到了墙角。

“兆兰只想知道,相公在这件案子中到底做了什么?”

丁兆兰只想知道,韩冈究竟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在他的推理中,韩冈是幕后黑手中的黑手,一切祸害的根源。丁兆兰只想知道,他的推理到底对还是不对,韩冈是一切的操纵者——这件事到底是是还是不是。

韩冈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你是学会会员吧?”

“铜章会员。”丁兆兰眉头微皱,回复道。

丁兆兰是自然学会的铜章会员,属于学会总务辖下。

自然学会的触角遍及天下各个州郡,会员和预备会员加起来超过六位数,其全部力量运用起来,足以震动天下。

自然学会产生的利益可以让无数人疯狂。各种机器,各种发明,全都是自然学会成员们的成果。地质调查,学会手中掌握着当前最为详尽的矿产地图。随着学会开始推动专利制度。这一块肥肉将会越来越大,韩冈可以在大势上镇压得住伸向学会的手,但学会内部呢?韩冈所不能顾及到地方呢?

故而学会开始在预备会员中,挑选缺乏科研的才能,又没有足够的钱财,却拥有其他方面能力的精英,将之吸收入学会内部。

但为了维护学会推动自然科学进步的基本宗旨,避免日后被鸠占鹊巢,这些没有依靠论文和的成员,只能进入处理杂务的总务处中。

总务是服务于学会,处理内外部庶务的常设机构。在学会的第二次全会上,与会的会员代表一致同意给予其中的重要成员相应的级别。

学会承认他们是会员,并按照级别给予徽章和证件,但并不列入自然学会的会员名录,没有全会上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担任总务、内务之外的其他职务。

不过一枚铜徽章,足以让丁兆兰这种在一个领域中算得上出色的人才也引以为傲。

“既然能拿到铜章,那么对学会内部的情况应该很熟悉了。”韩冈笑说了一句,然后问道,“你觉得我会把学会总务并入开封总警局吗?”

“不。”丁兆兰摇头,“不会。”

一个是个人所有的学会,另一个是朝廷的衙门,怎么可能会合到一处?

“那你觉得章相公对行人司并入总警局是什么态度?”韩冈又问道。

丁兆兰立刻惊讶地瞪大了双眼,如果没有前面一句,丁兆兰只会是原原本本地说出他的猜测,但联想到前面的一句,那简直是颠覆了丁兆兰之前所有猜测。

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第三百二十七章 东行(上)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三)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议(十八)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五)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四)第三章 岂得圣手扶炎宋(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议(十九)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六)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议(十八)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四)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一)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上)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三)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二十八)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一)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中)第八十五章 尘嚣(十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下)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八)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七)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五)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八)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五)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七)第一百三十章 后顾(下)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上)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九)第三十七章 骤风(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八)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六)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
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第三百二十七章 东行(上)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三)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议(十八)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五)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四)第三章 岂得圣手扶炎宋(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议(十九)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六)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议(十八)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四)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一)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上)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三)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四)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二十八)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一)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中)第八十五章 尘嚣(十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七)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下)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八)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七)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五)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八)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五)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七)第一百三十章 后顾(下)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上)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九)第三十七章 骤风(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八)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六)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长风(十二)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