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二)

景思立心中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动摇。现在还没见到正主,让人看破了自己的心思,就算以他的老辣,也是一阵惊慌失措。

景思立想要留在熙河路博取军功,以他现在的身份,少不得也要一个都监、甚至钤辖才能安排得下。而钤辖、都监,都有资格独立领军,景思立一旦到了熙河,等于是抢了眼下熙河诸将的领军机会。不论河州决战后,王韶还能不能留在熙河,但他所一手组建起来的势力,却肯定是一个不愿让外人插足的团体。

韩冈仿佛没有看到景思立脸上一闪而逝的惊容,继续说道,“听说朝廷汰撤厢军的目标是二十万。不过真正要动起手来,也不会当真如此狠手,多半还是能留下二十四五万的样子。”

景思立收摄心神,他不敢肯定韩冈现在说的话,是不是王韶本人授意,也不清楚这是不是一个考验,但他知道,他的回答肯定会影响到王韶对自己的看法,“思立听说,在陕西最后只会剩四万到五万厢军,多数还要集中在永兴军经略司辖下。日后的边寨防务,大的城寨有禁军,小的寨堡,就是靠乡兵弓箭手。”

在熙宁之前,戍守边寨的多有厢军,但到了熙宁五年的现在,大多数边地寨堡,都变成了乡兵弓箭手来驻防,实行的是半兵半农的制度。免去了乡兵们全额税赋或半额的税赋,但不用发给薪俸,抚恤也不用多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桩美事。

而且他们所拥有的保护乡土的意识,让乡兵们的战斗力远胜于厢军,甚至接近于装备齐全的禁军。故而几年的工夫,戍守边地的厢军几乎都是被乡兵弓箭手所替代,尤其是保甲法在陕西各路推行之后,结成保甲的乡兵们的作用更是让人无法忽视了。

韩冈叹道:“就不知今次陕西汰撤下来的数万厢军,朝廷会怎么处理了。若是不能小心安置,也许会出些乱子。”

“以思立之见,最好能上书天子,从其中拈选精锐,派到边地去实边屯田。”他看了看韩冈,“熙河路其实就不错。”

大约一个时辰后,秦凤军终于抵达了陇西城。城外的几处营地,早已经安排妥当。

驻马营门边。亲眼看着手下的队伍,在十几名经略司属吏的指挥下,顺顺当当被安顿下来,并没有发生过往大军移防时必然会出现的混乱。景思立对熙河经略司的理事手段,暗暗地有了几丝敬畏。

“真是让人吃惊。”景思立赞叹着熙河经略司,虽是借机示好,但语气也是由衷的,“整整一万人马,换做是移防他路,没有两三个时辰的工夫,根本不可能安顿下来。”

“多谢都监的夸赞,”韩冈一笑拱手,“韩冈愧不敢当。”

“是机宜你的安排?!”景思立心中说着果然如此,韩冈处事手段闻名关中,秦凤军的安置工作说是他的事先筹划,能如此稳妥就是理所当然,并不值得惊讶了。

“王经略有命,韩冈哪有不尽心尽力的道理。”韩冈不多说废话,单是安排秦凤军入营,就又是耽搁了一个时辰。他拱手延请景思立入城,“经略已经在衙中等候,还请都监速速入城。”

听闻韩冈如此说,景思立更不多耽搁,带着一队亲兵,急忙打马进城。

一行人飞驰而行,转眼就到了陇西城的东门前。在城门处,好几列满载着一袋袋货物的车队一溜摆开,城中的车斗堵住了并不算宽阔的大门。

他们本是一辆一辆地要接受检查入城,现在韩冈和景思立到了,守城的士兵忙着让他们把车子赶到一边去。从袋口漏下来的麦粒,可以看得出里面装的都是粮食。

见着这些运粮车队的领队之人,都不是军汉或是吏员的模样。景思立转头问着韩冈,“这是去折博务入中的吗?”

“折博务还是刚刚成立,这些入中的商队算是第一批了。”韩冈回答着,不出意外的在景思立脸上发现了一丝忧虑。他笑道:“都监大可放心,今次一战,真正军中需用的大头,已经都在仓囤中了。他们这些商人只不过是拾遗补阙而已——春时不便征发民力,只能用他们代替。不过若是效果好的话,日后补充熙河路粮草的任务,说不定就要靠这些商人了。”

景思立点了点头,但并没有说出自己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就在二月初的时候,朝廷同意在巩州设置折博务,以商人入中的变通手法,向熙河路加速输送粮草。

所谓入中,就是招募商人把粮草运到边寨指定地点,兑换钞引,而后商人再凭钞引,去京中或是其他地方去领取报酬。最早的时候,付给商人们的报酬是现钱和金银,后来转为实物,如香药、茶叶,而现在更为普遍的便是盐。

原本以秦凤转运司的运力,支撑起万人左右的大军,保证正常的补给没有任何问题。但换成是三万兵马,对于陕西民力几乎就是涸泽而渔了。能有别的手段做个补充,不论是蔡延庆,还是赵顼、王安石,都不会介意使用。若是早有明证且卓有成效的手段,更是不会有一点反对之声了。

但陕西缘边各路入中,商人们兑换钞引时,发给的都是解州的池盐。作为北方最为上乘的食盐,解州池盐的价格要远在井盐、海盐之上,所以商人们趋之若鹜。

入中的政策,在缘边各路其实一直都在施行着,尤其以靠近解州的鄜延和环庆两路为多。这两路的入中,占去了大半的解盐份额,也因此,能分配给熙河路的食盐数量,就显得微不足道——这就是为何之前韩冈和王韶都没有把注意打上入中纳粟上——可是如今运力不足的情况实在难解,设立折博务纯属无奈。为了解决给付解盐不足的问题,韩冈给王韶出的主意,是用河湟荒地,以及官田出产的棉花来抵数。

当时王韶犹有疑虑,担心这空口说白话的荒地地契和根本还没下种的棉花,根本吸引不了商人们的眼睛,因而为防万一,还把盐钞都放了进来,希望能用巩州的井盐,来代替解州的池盐——王韶本还想过用茶做报酬,但如今茶园都给官府给包了,尤其是靠近陕西的蜀中,那里的茶园有大半出产被运到熙河路这里向吐蕃人交换战马,吐蕃人不再缺茶,换成茶叶,就没有多少利润可言。所以这一个方案被放弃了。

但商人们最后的选择,却证明了韩冈的正确。不仅仅是因为巩州的井盐过于咸苦,难以入口。更为关键的,还是利润的关系。对于愿意入中输送粮草的商人们来说,棉花如果纺成棉布,带给他们的利润绝不止百分之三百,比起三成五成的盐利,用着最简单的算术算一下,那要强出十倍八倍——只是要稍等一段时间而已。

“旧时商旅入中,拿到钞引后,换来的官盐其实并不够补偿运送粮秣的费用。官盐只是个幌子,有了这个幌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外出售盐末,从党项人的青白盐池那里回易来的私盐,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掺进去卖掉了。”韩冈当时是这么向王韶解释的。有个擅长经商的表弟,让韩冈对于商人们的奸猾手段,多有了解,“拥有一斤官盐的量,奸商们往往都能卖出十斤去。可这般卖盐终究是犯忌的一件事,利润也只有三五成,哪比得上棉布的三倍五倍呢?”

王韶和高遵裕虽然没听说过那段著名的、对商人追求利润的行为的评价,但也算得清三倍和三成的区别。毕竟这些奸商的手段,也是他们或多或少都了解的。

而对于边地的商人们,以及他们背后的豪门来说,三倍和三成他们也一样算得很清楚。虽说荒地尚未开垦,棉花只刚刚栽种,但以这些豪门所拥有的影响力,难道还怕朝廷转过脸来会赖账不成?而且,天子和朝堂也盼着他们能出手,让熙河诸军州的出产更为丰厚,根本不可能会翻脸不认人。

——只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熙河经略司,用过去两年里的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向所有人证明了他们能够保护大宋臣民在河湟地区的利益,否则,又有谁会到熙河路来冒险?

顺利地进了城,韩冈将景思立送到衙门中,王韶和高遵裕都在正厅中降阶迎候。王韶、高遵裕与景思立说话,韩冈还有事要处理,抽个空就起身告退。只是他一出厅门,就被王厚给拉住。

王厚性急地问着:“厢军的事,景二是怎么说的?”

韩冈回头看了看正厅,把王厚拉得更远了一点,“看起来他并不反对熙河要这批退下来的厢军。”

“这就太好了!”王厚很兴奋的地锤掌心,“只要他这个知德顺军能帮我们说话,秦凤路争不过我们。若能多了三五千户,秦凤转运司的钱粮,几年内必然还要向熙河倾斜。”

“这事就再说吧,先准备着就是了。”

关于厢军的事,韩冈和王韶只是为了未来筹划,至少并不是亟待处理的事务,真正要对付的还是远在河州的木征。

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七)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二)第二十章 庙堂(十一)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下)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一)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上)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上)第二十章 庙堂(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八)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六)第五章 流水(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变故(十)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八)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下)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九)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九)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三)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一)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五)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五)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九章 君臣(下)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二)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七)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五)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九)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五)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四)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一)
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七)第七十七章 尘嚣(八)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一)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二)第二十章 庙堂(十一)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下)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一)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三)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上)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上)第二十章 庙堂(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八)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六)第五章 流水(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变故(十)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八)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下)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九)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九)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三)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二)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一)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五)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五)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九章 君臣(下)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二)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七)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五)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上)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击(上)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九)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五)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四)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