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五)

又是一年新至。

关中的冬夜滴水成冰。从喧闹的大厅中出来,顿时一阵寒气侵体,吕大临不禁打了个寒战,将身上的斗篷裹紧了些,但头脑却一下清醒了很多。

抬眼望着东方,还是沉黑的,不过已经是后半夜了,四更天,应该很快就要天亮了。

回头看看厅堂中一个个酒兴正浓的亲戚,吕大临无奈地摇了摇头,若是只有自家兄弟在,决不至于如此。

不过这也是没奈何的事。

蓝田吕氏是关中的著姓豪门,一到年节之时,族中各房亲戚能赶回来的都会回来祭祖,吕姓子弟就多达百数,加上妻妾、仆婢,就有上千人之多。在这段时间里,祖宗留下来的庄子上,比起集市还要热闹。

“怎么也出来了?”先一步站在院中的人回过头来。

“酒喝多了,闹得慌,二哥不也先出来了。”吕大临道,看看吕大钧左右,又问,“正叔先生呢?他不是跟二哥一起出来?”

“正叔先生先回去休息了。”吕大钧朝院子的西侧扭头看了一眼,程颐入关中讲学,一整年都没有回洛阳,今年年节也没有回去,在学生们都返乡后,被盛情邀请住进了吕家的老宅中,甚至连年夜饭,也被请上了正席。

吕大钧走近了几步,与兄弟并肩站着:“愚兄是出来避酒的,再过两日就要去延州了,没心情多喝。”

“延州……真的要开战了?”

“这还能有假?”吕大钧道,“如今西夏内乱,国母囚子,大好时机如何能放过。”

吕大钧是在一个月前接到了永兴军路转运副使的任命,过了年后就要去上任。接到任命书的时候,还并不知道西夏国母梁氏囚禁了儿子的消息,而且种谔的提案在朝堂上早被拖延了下来,仅仅是个普通的任命。但如今西夏内乱的消息传来,吕大钧自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当他上任之后,随军转运的差事,少不了要占上一份。

“李稷可不好应付。”

“宁逢黑杀,莫逢稷、察……”吕大钧略带玩味地笑着,“李长卿的确行事苛暴。不过也算不上什么大碍,纵然他是转运使,愚兄也不惧他。”

“……辽国可是大碍。”吕大临沉默了一下说道,“嫁了公主给秉常,当不会坐视西虏被灭!”

身在关中,这段时间又住在乡间的庄子上,吕氏兄弟还没有收到更让人振奋的消息,但这不代表吕大钧会对辽国有多畏惧,“为了救援西夏,辽国能派出多少兵马?派得少了,连同兴庆府一并攻下。派得多了,官军就守住银夏。若是辽国全力相助……”他嗤笑了一声,“不用动手,党项人就会跟契丹援军拼命——西夏国中可供给不起辽国的多少兵马。要担心,也就担心辽人会去攻打河北,围魏救赵……不过朝堂上,虽说王韶、章惇都已出外,但知兵的重臣还有郭逵和韩玉昆在,当不至于在此事上有疏漏。”

听到兄长提到韩冈,吕大临突然间就陷入沉默。

吕大钧看了的弟弟一眼,心知肚明,叹道:“还有心结?”

吕大临的嘴紧抿了起来,他又怎么可能没有心结。因为韩冈的缘故,吕大临如今在关中学者中名声坏了不少。韩冈将几封信向关中一送,登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质问的信函如雪片般飞来,有一些脾性暴烈的同门,甚至直接与他割席断交了,同时也让程颐在关中讲学变得艰难无比。

“……小弟向道之心,从无一日而绝。”吕大临过了好半天才沉沉地说着,“子厚先生仙逝,小弟无处求学问道,一时怅然若失。幸而有伯淳、正叔两位先生,才又得了指点和传授。二哥你也是知道的,小弟在伯淳、正叔先生面前,何曾说过气学一句不是?子厚先生没有传授的地方倒也罢了,只要子厚先生传授过,小弟何曾背弃?!”

吕大临说得有些激动,吕大钧暗暗地摇了摇头。

吕大临的确是受了许多委屈,但那篇行状写得更是有问题。“尽弃其学而学焉”,不论是真是伪,所谓“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忘了这八个字,又怎么让人看得不怒?

韩冈又是对张载敬重无比的弟子,尊师重道天下知名,看到自家兄弟如此辱没先师,没直接拔剑斩过去,已经是好脾性了。

但这些话也不好说,吕大钧轻叹一声,而后问道:“与叔你可知道韩冈现在是什么职位?”

吕大临眼神转冷,声音也平静下来:“至少还不是宰执。”

“是右谏议大夫、同群牧使!”吕大钧着重强调道,“比大哥都高,愚兄更比不了。”

“纵使做到宰相,我不惧他一分半点。”吕大临声音更冷。

“愚兄不是这个意思。”吕大钧无奈地摇摇头,自家的兄弟对韩冈成见已深,要改变果然不容易,“熙宁三年,他帮王韶稳定了巩州,阵斩来袭的吐蕃主帅;熙宁四年,他在鄜延路保住了罗兀城的数万大军;也是同年,他亲入咸阳城,说降了广锐叛军;熙宁五年,河湟开边,他的功劳仅在王韶、高遵裕之下,甚至在王、高两位主帅追击敌寇生死不明的时候,连挡两道圣旨,保住战果不失,没有落到罗兀城之败的境地;熙宁六年,他中进士就不说了;七年,天下大旱,韩冈在白马县安置河北近百万流民,无一冻馁而死,在河北民间,他的名声好得如同万家生佛一般,当初洛阳就有被调来筑堤的河北流民,求着要韩冈去提举工役!”

吕大钧说到这里,又看了弟弟一眼,见他板着脸在听,继续道:“换做是其他人,有他这几年的功绩,进两府已经是足够了。可韩冈呢,连侍制都没坐上。接下来他在军器监任上,成就非凡。飞船就不说了,光是板甲,就让朝廷只用了不到七百万贯的花费,便给六十万禁军都配上了铁甲。同样的花销,在过去,能有十万套铁甲就不错了!而且还远远不如板甲的坚实耐用。此外,在冶炼锻造上的用心,又让铁器大行于世。可谓是为官一任,遗德深远!”

吕大临紧绷着脸,目光毫不偏移地投射在吕大钧的脸上,看不出他内心有什么变化。

“紧接着,就是南征之役。”吕大钧嗓音又转向低沉,“灭亡交趾这千乘之国,代价却微小得连西北一场败仗都比不上。当年侬智高为交趾所迫,又为国朝所不容,故而起兵反乱,狄青领军将之剿灭,便做上了枢密使。章惇做了枢密副使,韩冈功业不下于他,领军救邕州是他的功劳,大败李常杰也是他的功劳,策动诸部齐攻交趾同样是他的功劳,而令南下西军不然疾疫依然还是他的功劳,此四事,奠定了交州大捷的基础,但韩冈最后只得到了一个龙图阁学士,甚至不得不出外任官。”

见吕大临依然没有什么的反应,吕大钧叹了口气,“之后韩冈在京西的功业就不用愚兄再多说了,无论是襄汉漕运,还是轨道的运用,都对中国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日后天下都要受其功,这也是足以晋身两府的资本。可韩冈却被投闲置散了。”

“这是他年龄资历不够,非是朝廷赏罚不公。”吕大临终于开口。

“你也知道韩冈是年资不够,而不是能力功绩不足。”吕大钧笑了一笑,问道,“那你可知道,韩冈如今年齿几何?”

吕大临再次静默下来,看着兄长,等着他的后文。

“二十八岁。”吕大钧心中又叹一口气,继续说道:“依韩忠献【韩琦】的先例,韩冈也就只要再等七八年的时间,什么都不用做,便能晋身两府。就是运气、时机都差点,再有十一二年,到他四十岁的时候怎么都该进去了。可韩冈却偏偏多做了一手,将种痘法公诸于世,不免让人有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之感。换做是与叔你,会像他一样做吗?”

吕大临头昂了起来,毫无犹豫地应声道:“那是当然的,即有此等良法,公诸天下乃是义不容辞,小弟绝不会敝帚自珍!”

“说得好!”吕大钧点头赞许,他看得出来他的兄弟是言出由衷,“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仁在义,都不能将种痘法敝帚自珍。”只是他顿了一下后,就又一笑,“所以韩玉昆将之公诸于众。但他不仅仅是公诸于众,而是将牛痘、人痘的事说得那么细,让人知道他早在十年前就得到了人痘的方子。韩冈将人痘之术瞒了整十年,其间天下无数幼子夭折于痘疮之疾,甚至天子也不例外,由此不免结怨于天子和世人。愚兄再问一句,换做是与叔你,会不会在得知人痘之事后,就此公诸于众?”

吕大临面现挣扎之色,脸色一息数变,最后吃力地摇头,“不会……只看人痘,已经近于巫蛊之术,绝不敢用!”

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七)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变迁(一)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三)第一百二十章 伎俩(上)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议(二十七)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五)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三)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七)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六)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一)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三)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上)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六)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三)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风(二)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六)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上)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五)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变故(二十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中)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一)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三)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议(二十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上)第二百六十章 新议(二十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下)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中)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一)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一)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下)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中)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六)第三章 陋室岂减书剑意(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三)第一十章 庙堂(一)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六)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
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七)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变迁(一)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三)第一百二十章 伎俩(上)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扑(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议(二十七)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五)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三)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七)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六)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一)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上)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三)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上)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六)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三)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风(二)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六)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上)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五)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变故(二十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九章 纵行潼关道(中)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一)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三)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议(二十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上)第二百六十章 新议(二十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下)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中)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图(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一)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一)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下)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中)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六)第三章 陋室岂减书剑意(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三)第一十章 庙堂(一)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六)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